闽剧: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保护传承)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 |||
第14行: | 第14行: | ||
清末,福清人何璧与福州“儒林戏”创始人曹学佺交流,并与之合写剧本,把“儒林班”引进福清,且吸收昆腔、京戏等外来声腔,形成用福州话演唱的地方戏。因在地坪上围着草索演出,被称为“地下坪”、“牵草索”。 | 清末,福清人何璧与福州“儒林戏”创始人曹学佺交流,并与之合写剧本,把“儒林班”引进福清,且吸收昆腔、京戏等外来声腔,形成用福州话演唱的地方戏。因在地坪上围着草索演出,被称为“地下坪”、“牵草索”。 | ||
[[文件:Mj1930.png|替代=20世纪30年代闽剧武生陈春轩在《长坂坡》中饰赵云|缩略图|20世纪30年代闽剧武生陈春轩在《长坂坡》中饰赵云]] | |||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闽剧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福州城里有名的戏班就有“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善传奇”、“赛天然”、“庆天然”等,群众称为“三乐一奇两头羊”(福州话“然”与“羊”同音);另外,还有“赛月宫”、“群芳”、“天仙”等女班。这些班社规模大、剧目多、行头新,均有一批名艺人作台柱。 | |||
其中“郑奕奏、曾元官、薛良藩、马秋官”被称为闽剧早期“四大名旦”。郑奕奏在这一时期先后主演了《新茶花》、《孤儿血》、《黛玉葬花》、《紫玉钗》、《孟姜女》、《秦香莲》、《百蝶香柴扇》、《钗头凤》、《杜十娘》、《梁山伯与祝英台》、《救国救民》、《邱丽玉》、《箱尸案》、《凤阳花鼓》、《万花莲船》、《浪子魂》等大小100多个剧目,成功地塑造了林黛玉、秦香莲、霍小玉、孟姜女、杜十娘、林英姐、祝英台等数十个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遭遇的悲剧女性形象。他在继承闽剧传统“逗腔”唱法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唱腔风格,总结出“素、净、休”与“快、紧、收”六字舞台表演艺术经验,形成“郑派艺术”,被誉为“福建梅兰芳”。民国26年(1937年)7月,著名文学家郁达夫来闽,慕名观看郑奕奏演出《秦香莲》后,感动不已,题诗七绝二首以赠。此外,郑奕奏的表演艺术还得到周恩来总理与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高度赞赏。 | |||
这一时期,闽剧戏班还前往台湾和海外演出。民国11年(1922年),旧赛乐班首开赴台演出先声。接着每隔一二年便有一个新戏班前往巡回公演,有的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其地点主要在台北、台中、基隆、高雄、嘉义、彰化、新竹、斗南、云林等地。著名武生陈春轩曾四次赴台演出,被誉为“活赵云”,台胞曾先后赠给他8枚金质奖牌和两面锦旗。 | |||
民国16年(1927年)6月,群芳女班赴新加坡演出,揭开闽剧出国演出的新页。该班演员全系20来岁的女青年,扮相俊美,唱腔甜润,加上演出剧目《灵芝草》、《燕梦兰》、《金指甲》等多以女性为题材,因而很受海外观众欢迎。一些女演员被挽留客居当地,把闽剧艺术的种子传到异国他邦。 | |||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国30年(1941年)和33年(1944年),福州两度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交通断绝,经济破产,戏班解体,艺人星散,著名艺人郑奕奏流落闽北山区,闽剧艺术因而衰落。 | |||
[[文件:Mjmzxjj.jpg|替代=1956年,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文代会的闽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郑奕奏|缩略图|1956年,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文代会的闽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郑奕奏]]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剧获得新生。50年代至“文化大革命”前,闽剧出现新的繁荣时期。1952年,闽剧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演出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钗头凤》,荣获演出二等奖,李铭玉、郭西珠分获演员一、二等奖。1954年9月,闽剧代表队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会演,演出《炼印》、《荔枝换绛桃》、《渔船花烛》等剧目,其中《炼印》获创作一等奖、优秀演出奖,林赶山、林务夏、李铭玉、郭西珠等获演员一等奖,该剧于1955年被拍成电影。1959年,郑奕奏应印度尼西亚福清“玉融公会”侨胞的邀请,赴雅加达、万隆、泗水等地为华侨子弟传授闽剧传统剧目《紫玉钗》、《孟姜女》、《梅玉配》、《钗头凤》、《凤阳花鼓》等,受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 | |||
“文化大革命”期间,闽剧受到严重摧残,剧团被解散,艺人下放劳动,艺术资料及服装道具遭焚毁。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闽剧才开始逐渐恢复。 | |||
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提出“振兴闽剧”的口号,新创作的剧目不断涌现,诸如《洪武鞭侯》、《草人护笋记》、《曲判记》、《蔡夫人》、《陶小兰》、《林则徐充军》、《魂断燕山》、《天鹅宴》、《丹青魂》、《拜石记》、《御前侍医》等一大批佳作在历届戏曲会演与活动中获奖。其中《天鹅宴》与《丹青魂》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并先后于1991年冬与1992年秋晋京演出,被认为是“艺坛千秋一典型”的盛事。同时,第三代的中青年优秀演员茁壮成长,在历届戏曲会演与中青年演员比赛中,均有获奖。 | |||
[[文件:Mj230529155851.jpg|替代=闽剧剧照 |缩略图|闽剧剧照 ]] | |||
从1984年至1991年,福州闽剧院一团、福清县闽剧团、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福州闽剧院红旗闽剧团先后出访新加坡、日本和香港地区,演出《炼印》、《林则徐充军》、《珍珠塔》、《蔡夫人》、《曲判记》、《门槛刀痕》、《渔女状元》、《魂断燕山》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与新编古装戏。自1989年起,福州市每年都举办民间职业剧团展演。1992年5月举办“闽剧三小”(刘小琴、李小白、董小狐)从艺60周年庆贺会。同时,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艺术研究所联合为郑奕奏举办从艺80周年庆贺会。 | |||
1993年,闽剧《红罗衫》和《孙权与张昭》在参加首届海峡两岸(闽台)戏剧节暨福建省第19届戏剧会演中获剧目、导演、音乐、舞美等奖项。1994年5月至6月,福州闽剧院一团应台北华榕音乐有限公司的邀请,赴台北、台中、台南、基隆、马祖等地演出《三搜幻化庵》、《碧玉簪》、《珍珠塔》等。这是闽剧时隔45年后首次赴台,是大陆第一个艺术团体获准在马祖岛演出。[https://mp.weixin.qq.com/s/DC3Mm_yS2WKuj2vAGxiG9Q] | |||
== 艺术特点 == | == 艺术特点 == | ||
第53行: | 第65行: | ||
== 代表曲目 == | == 代表曲目 == | ||
截至2008年6月,闽剧传统剧目有一千多种,大都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演义或古代传奇、杂剧,其中有的源于儒林班,有的源于江湖班,有的源于平讲班,还有的是从徽班继承而来,常见的代表性剧目有《炼印》《荔枝换绛桃》《紫玉钗》《女运骸》《开封府》《珍珠塔》《储问记》《招姐做新妇》《孟姜女》《秦香莲》《杜十娘》《梁山伯与祝英台》《万花莲船》《邱丽玉》《秋兰送饭》等。 | |||
== 艺术流派 == | == 艺术流派 == | ||
第95行: | 第107行: | ||
== 闽剧院团 == | == 闽剧院团 == | ||
[[福建实验闽剧院|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福州市闽剧院)]]、[[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福州红旗闽剧团]] | |||
== '''保护传承''' == | == '''保护传承''' == | ||
20世纪90年代初,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高度重视闽剧艺术的振兴和发展。1992年,在习近平同志的关心支持下,福州市委、市政府将省艺校闽剧班综合楼建设列入为民兴办的10件实事之一。 | |||
1993年,习近平同志在视察省艺校闽剧班新大楼时强调:“闽剧要振兴与繁荣,必须造就一种人才迭出、后继有人的局面。闽剧学校成立后,要着重抓好人才培养和学校建设,办闽剧学校的路子要坚持下去。” | |||
2004年省艺校闽剧班更名为福州市艺术学校。 | |||
2016年福州市艺术学校划归闽江师专,为闽剧人才培养提供了更高的平台。作为福建唯一培养闽剧表演艺术人才的职业院校,闽江师专艺术学院培养出第二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吴则文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闽剧艺术大放异彩。三十年来,闽剧《丹青魂》《贬官记》《兰花赋》《红裙记》等20多个剧目参加各类国家级比赛、展演,并斩获多个国家级奖项。 | |||
2019年7月,闽江师专申报“闽剧资源数据库建设”项目,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闽剧数字博物馆,不仅抢救保护了闽剧精粹,也为闽剧人才培养、研究创作、数字建设、传播交流等提供了平台。 | |||
2020年闽江师专牵头,联合省市闽剧院团、民间职业院团成立福建省闽剧艺术发展联盟,共同推动闽剧艺术振兴发展。[https://mp.weixin.qq.com/s/DC3Mm_yS2WKuj2vAGxiG9Q] | |||
[[分类: | [[分类:戏曲种类]] | ||
== 相关资讯 == | |||
|
2024年1月6日 (六) 11:31的最新版本
闽剧为福建五大剧种之一,又称福州戏,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等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末(光绪至宣统年间)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俗称“前三合响”,雅称“榕腔”或“闽腔”。闽剧风格高雅、潇洒,道白清晰,唱腔优美,婉转流畅,演员在表演中重视运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力求展现优美的身段,通过外形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历史渊源
闽剧最早前身由福州西郊洪塘乡人曹学佺组织创办曹家班(后称“儒林班”)创研出新腔“逗腔”起始。
万历甲辰年(1604年),曹府的“曹家班”参加洪塘乡金山寺普渡演出,被称为“第一代儒林。”曹学佺兴办“儒林班”的前后,福州民间还有“江湖班”、“平讲班。”两类班社。演唱的是流行于民间的“江湖”、“洋歌”、“小调”等曲调。
光绪元年(1875年),儒林班从农村向城镇发展,福州出现“梁父吟”、“醉春园”等班,合称为“十三家儒林班”。
清末,福清人何璧与福州“儒林戏”创始人曹学佺交流,并与之合写剧本,把“儒林班”引进福清,且吸收昆腔、京戏等外来声腔,形成用福州话演唱的地方戏。因在地坪上围着草索演出,被称为“地下坪”、“牵草索”。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闽剧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福州城里有名的戏班就有“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善传奇”、“赛天然”、“庆天然”等,群众称为“三乐一奇两头羊”(福州话“然”与“羊”同音);另外,还有“赛月宫”、“群芳”、“天仙”等女班。这些班社规模大、剧目多、行头新,均有一批名艺人作台柱。
其中“郑奕奏、曾元官、薛良藩、马秋官”被称为闽剧早期“四大名旦”。郑奕奏在这一时期先后主演了《新茶花》、《孤儿血》、《黛玉葬花》、《紫玉钗》、《孟姜女》、《秦香莲》、《百蝶香柴扇》、《钗头凤》、《杜十娘》、《梁山伯与祝英台》、《救国救民》、《邱丽玉》、《箱尸案》、《凤阳花鼓》、《万花莲船》、《浪子魂》等大小100多个剧目,成功地塑造了林黛玉、秦香莲、霍小玉、孟姜女、杜十娘、林英姐、祝英台等数十个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遭遇的悲剧女性形象。他在继承闽剧传统“逗腔”唱法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唱腔风格,总结出“素、净、休”与“快、紧、收”六字舞台表演艺术经验,形成“郑派艺术”,被誉为“福建梅兰芳”。民国26年(1937年)7月,著名文学家郁达夫来闽,慕名观看郑奕奏演出《秦香莲》后,感动不已,题诗七绝二首以赠。此外,郑奕奏的表演艺术还得到周恩来总理与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高度赞赏。
这一时期,闽剧戏班还前往台湾和海外演出。民国11年(1922年),旧赛乐班首开赴台演出先声。接着每隔一二年便有一个新戏班前往巡回公演,有的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其地点主要在台北、台中、基隆、高雄、嘉义、彰化、新竹、斗南、云林等地。著名武生陈春轩曾四次赴台演出,被誉为“活赵云”,台胞曾先后赠给他8枚金质奖牌和两面锦旗。
民国16年(1927年)6月,群芳女班赴新加坡演出,揭开闽剧出国演出的新页。该班演员全系20来岁的女青年,扮相俊美,唱腔甜润,加上演出剧目《灵芝草》、《燕梦兰》、《金指甲》等多以女性为题材,因而很受海外观众欢迎。一些女演员被挽留客居当地,把闽剧艺术的种子传到异国他邦。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国30年(1941年)和33年(1944年),福州两度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交通断绝,经济破产,戏班解体,艺人星散,著名艺人郑奕奏流落闽北山区,闽剧艺术因而衰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剧获得新生。50年代至“文化大革命”前,闽剧出现新的繁荣时期。1952年,闽剧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演出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钗头凤》,荣获演出二等奖,李铭玉、郭西珠分获演员一、二等奖。1954年9月,闽剧代表队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会演,演出《炼印》、《荔枝换绛桃》、《渔船花烛》等剧目,其中《炼印》获创作一等奖、优秀演出奖,林赶山、林务夏、李铭玉、郭西珠等获演员一等奖,该剧于1955年被拍成电影。1959年,郑奕奏应印度尼西亚福清“玉融公会”侨胞的邀请,赴雅加达、万隆、泗水等地为华侨子弟传授闽剧传统剧目《紫玉钗》、《孟姜女》、《梅玉配》、《钗头凤》、《凤阳花鼓》等,受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
“文化大革命”期间,闽剧受到严重摧残,剧团被解散,艺人下放劳动,艺术资料及服装道具遭焚毁。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闽剧才开始逐渐恢复。
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提出“振兴闽剧”的口号,新创作的剧目不断涌现,诸如《洪武鞭侯》、《草人护笋记》、《曲判记》、《蔡夫人》、《陶小兰》、《林则徐充军》、《魂断燕山》、《天鹅宴》、《丹青魂》、《拜石记》、《御前侍医》等一大批佳作在历届戏曲会演与活动中获奖。其中《天鹅宴》与《丹青魂》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并先后于1991年冬与1992年秋晋京演出,被认为是“艺坛千秋一典型”的盛事。同时,第三代的中青年优秀演员茁壮成长,在历届戏曲会演与中青年演员比赛中,均有获奖。
从1984年至1991年,福州闽剧院一团、福清县闽剧团、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福州闽剧院红旗闽剧团先后出访新加坡、日本和香港地区,演出《炼印》、《林则徐充军》、《珍珠塔》、《蔡夫人》、《曲判记》、《门槛刀痕》、《渔女状元》、《魂断燕山》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与新编古装戏。自1989年起,福州市每年都举办民间职业剧团展演。1992年5月举办“闽剧三小”(刘小琴、李小白、董小狐)从艺60周年庆贺会。同时,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艺术研究所联合为郑奕奏举办从艺80周年庆贺会。
1993年,闽剧《红罗衫》和《孙权与张昭》在参加首届海峡两岸(闽台)戏剧节暨福建省第19届戏剧会演中获剧目、导演、音乐、舞美等奖项。1994年5月至6月,福州闽剧院一团应台北华榕音乐有限公司的邀请,赴台北、台中、台南、基隆、马祖等地演出《三搜幻化庵》、《碧玉簪》、《珍珠塔》等。这是闽剧时隔45年后首次赴台,是大陆第一个艺术团体获准在马祖岛演出。[2]
艺术特点
闽剧的音乐唱腔由洋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等组成,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以高亢激越、朴实粗犷为主要特点,同时亦不乏细腻柔婉之处。闽剧演唱讲求朴素自然,干净利落,同时亦注意恰当运用喉腔、鼻腔、腹腔、胸腔共鸣交替的变化以增进效果。
脚色行当
闽剧的脚色分行,早期较简单,儒林班、平讲班行当由生、旦、丑三个角色构成'三小戏',后来吸收徽班、京剧的分行,角色渐趋完整,增加到七个,曰'七子班',再到九个,称'九门数'。随着行当的细致化,又逐渐发展为'十二角色',有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贴、末、杂等,相当齐全。
生行分老生、小生;旦行分花旦、彩旦、正旦、青衣、丑旦、泼旦、老旦、武旦,净行分大花、二花,丑行分文丑、武丑、短衣丑等。
唱腔
闽剧唱腔有“逗腔”、“江湖”、“洋歌”、“小调”、“哆哕”和“板歌”六个部分,统称“榕腔”。曲牌有190多首,其音乐旋律与福州方言的音韵、声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逗腔
逗腔出自儒家班,是闽剧唱腔的主体。音乐结构方整、严谨,有板腔体。曲牌体和板腔。曲牌综合体三种。旋律婉转,缠绵悲侧,风格高雅,拖腔较多,以“呀、哎、哑”等音为衬。乐器以吹奏乐器为主,拉弦、弹拨乐器为辅。
江湖
江湖出自“江湖”戏,是在本地区民间歌谣和“评话”(说唱艺术)腔的基础上,糅合外来声腔(如徽腔、弋阳腔等)发展而成的。旋律简朴,强变性较大。在上下句落音不变的前提下,可按唱词的语言声调自由行腔。节奏自由,说唱性强。伴奏乐器主要用弦乐。唯【阴调】一曲的帮腔和过门用大唢呐。“江湖”高亢粗犷,紧拉慢唱时,最能体现激情。[4]
洋歌
洋歌有传统曲牌30多首。分四种类型。由引子、主曲、尾声三部分组成的有【双蝴蝶】【孝顺歌】【金湘】【清言词】【花鼓相骂】【皈禅】等;由引子、主曲两部分组成的有【水底鱼】【赏花】等;只有主曲部分的有【山坡羊】【纱窗外】【看相】【弥陀寺】【花鼓】等;唱念相间类型的有【浪淘沙】【拍妻】【鳌头金桂】【驻云飞】等。四类曲牌的旋律互相牵连。渗透,可连串成套。唱腔字多腔少。行腔简净。伴奏乐器以京胡、月琴、三弦为主。曲牌后末句用呐仔代替帮腔,俗称“呐仔尾”。小过门也用“锣仔啮”,旋律流畅如话。适宜叙述、盘答(对唱),亦可描景抒情。代表剧目有《苏百万讨亲》等。配器以弹拨乐器为主,拉弦吹奏乐器为辅。
曲牌
江湖调常用的曲牌主要有〔江湖叠〕、〔柴排调〕、〔阴调〕等,具有声调高昂、字多腔少、一泄而尽的特点。闽剧的曲牌大部分从弋阳腔、四平腔、徽调和昆曲衍变来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阳腔的特点,即"一唱众和"的帮腔和"夹滚"。浪歌调主要曲牌可分为"大介大牌",如太师引、鳌头金柱、风入松、香罗带等;"中介大牌"如驻云飞、出队子、浪淘沙等;"大介盘答"如金厢、双蝴蝶、赏花等。其中人一人独唱的称为"大牌",两人或三人对唱的称为"盘答"。"大介"、"中介"及"小介"的区别在于起介(开头鼓锣)的不同。
乐器
乐器有横箫、唢呐、头管、二胡、椰胡等。打击乐器有青鼓、战鼓,大、小锣,大、小钹,磬等。闽剧介头(打击乐过门),系综合江湖、平讲、逗腔、唠唠,以及本地民间音乐"十番"的锣鼓介头发展形成。所有介头较有地方色彩,武场吸收京剧锣鼓经较多,但打法上不尽相同。
代表曲目
截至2008年6月,闽剧传统剧目有一千多种,大都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演义或古代传奇、杂剧,其中有的源于儒林班,有的源于江湖班,有的源于平讲班,还有的是从徽班继承而来,常见的代表性剧目有《炼印》《荔枝换绛桃》《紫玉钗》《女运骸》《开封府》《珍珠塔》《储问记》《招姐做新妇》《孟姜女》《秦香莲》《杜十娘》《梁山伯与祝英台》《万花莲船》《邱丽玉》《秋兰送饭》等。
艺术流派
闽剧名家
宗师
郑奕奏——“闽剧梅兰芳”、“闽剧泰斗”
郑奕奏,原名依奏,号传坤,艺名佾奏,营前街道马头村人。年仅11岁便入儒林班“善传奇”,13岁登台表演,饰青衣或旦角。先后演出《秋兰送饭》《红娘递柬》《梅玉配》《碧玉簪》《新茶花》《杜十娘》《紫玉钗》《朱砂记》等剧目。他做工细腻含蓄,唱腔柔婉缠绵。以“素、净、休”和“快、紧、收”为唱腔艺术六字法,形成独特的“郑派”艺术,成为闽剧“四大名旦”之首,与京剧演艺大师梅兰芳同负盛名,有“北梅南郑”之称,郑奕奏与曾元藩、薛良藩、马秋藩被称为闽剧“四大名旦”。[3]
武生宗师:陈春轩
名人
闽剧三宝:林务夏,林赶山、唐秀山
闽剧皇后:胡奇明
闽剧博士:傅亿侬
其他已故名家:林芝芳、林赶山、林务夏、郭西珠、李铭玉
闽剧梅花奖得主:陈乃春(第10届)、陈洪翔(第22届)、周虹(第23届)、陈琼(第25届)
其他闽剧名角:林瑛、林梦萍、黄荫雾、陈平、郭西珠、洪深、张建斌、黄秀春、刘小琴、董小狐等
“闽剧三小”——李小白、刘小琴、董小狐
小生李小白、花旦刘小琴、青衣兼武旦董小狐,他们三人都曾在一个戏班“三赛乐”,这个“铁三角”组合被誉为“闽剧三小”。其最被广为称颂的戏就是闽剧传统剧目《一文钱》,“闽剧三小”倾尽心血,从上个世纪50年代演到现在,薪传近七十载,常演常新。[4]
传承人物
陈新国,男,1946年9月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报。
林培新,男,1951年4月21日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报。陈乃春,男,1952年11月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报。
林瑛,女,汉族,1950年生,福建福州人,国家一级演员,福建省试验闽剧院院长,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报。
代表剧目
闽剧的传统剧目有一千多种,大都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演义或古代传奇、杂剧,其中有的源于儒林班,有的源于江湖班,有的源于平讲班,还有的是从徽班继承而来,常见的代表性剧目有《炼印》《荔枝换绛桃》《紫玉钗》《女运骸》《开封府》《珍珠塔》《储问记》《招姐做新妇》《孟姜女》《秦香莲》《杜十娘》《梁山伯与祝英台》《万花莲船》《秋兰送饭》等。
闽剧院团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福州市闽剧院)、福州红旗闽剧团
保护传承
20世纪90年代初,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高度重视闽剧艺术的振兴和发展。1992年,在习近平同志的关心支持下,福州市委、市政府将省艺校闽剧班综合楼建设列入为民兴办的10件实事之一。
1993年,习近平同志在视察省艺校闽剧班新大楼时强调:“闽剧要振兴与繁荣,必须造就一种人才迭出、后继有人的局面。闽剧学校成立后,要着重抓好人才培养和学校建设,办闽剧学校的路子要坚持下去。”
2004年省艺校闽剧班更名为福州市艺术学校。
2016年福州市艺术学校划归闽江师专,为闽剧人才培养提供了更高的平台。作为福建唯一培养闽剧表演艺术人才的职业院校,闽江师专艺术学院培养出第二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吴则文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闽剧艺术大放异彩。三十年来,闽剧《丹青魂》《贬官记》《兰花赋》《红裙记》等20多个剧目参加各类国家级比赛、展演,并斩获多个国家级奖项。
2019年7月,闽江师专申报“闽剧资源数据库建设”项目,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闽剧数字博物馆,不仅抢救保护了闽剧精粹,也为闽剧人才培养、研究创作、数字建设、传播交流等提供了平台。
2020年闽江师专牵头,联合省市闽剧院团、民间职业院团成立福建省闽剧艺术发展联盟,共同推动闽剧艺术振兴发展。[5]
相关资讯
- 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招聘编内人员5名
- 《笔醒山河》全国首演,就在福州!现场直播这样看!
- 12月20日三年一届第十一届福建省中青年演员比赛汇报演出精彩不容错过
- 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闽剧《过崖记》将于12月5日晚精彩上演
- 闽南戏曲艺术中心青年剧展丨新编梨园戏《皂隶与女贼》炎凉世态下
- 【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演出预告】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温暖来袭
- “薪火相传七十载,守正创新续辉煌”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建院7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闽剧《大破天门阵》
- “为人民绽放”福建省梅花奖演员演出季暨“薪火相传七十载,守正创新续辉煌”实验闽剧院建院7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贬官记》
- 8月14日、15日丨第十一届福建省中青年演员比赛福州闽剧院预选赛即将开幕,精彩不容错过!
- 【福建省梅花奖演出季】为人民绽放,精品传统戏曲走进寻常百姓!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