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老调
保定老调又称老调梆子,河北省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初为白洋淀周边农村花会中的俗曲河西调,清道光、咸丰年间已具戏曲雏形。早期老调行当以生、净为主,而生、净两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流行的地区比较广,除保定外,在沧州、衡水、石家庄、张家口以及北京、天津和山西部分地区都有它的足迹和影响。
简介
保定老调是中国河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保定老调作为一个特有的戏曲声腔剧种,
老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当地群众常在口头哼唱的曲调,所以民间曾有"做饭离不开锅灶,听戏离不开老调"之说。老调曾先后四次到北京演出,受到首都人民和领导、专家的好评。中央的领导同志曾鼓励说:"保定有宝,老调不老"。
保定老调已有约二、三百年的历史,它脱胎元、明 年间流行于燕赵的传统民歌俗曲河西调,以大戏的姿态出现,擅演以老生和黑红净行当为主的确袍带戏。1884年左右以生行演员韩大仓(艺名霸州红)为代表的前辈艺人,开创了老调的先声;1918年左右名老生周福才,承前启后,立志改革,以《调寇》《劝军》等剧目,把老调艺术推向一个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新人辈出,老调艺术无论在表演上还是在声腔上,都获得了全新的发展。
《潘杨讼》《忠烈千秋》拍成电影后,老调的影响扩展到了全国。
艺术特点
保定老调,是河北省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剧种之一,也是保定特有的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早期老调行当以生、净为主,而生、净两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为区别于河北梆子, 故名老调梆子 ,即老调剧种 。对于研究地方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当地的民族发展史、文化艺术发展史乃至风物人情,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历史
保定老调迄今已有约二三百年的历史,脱胎于元、明两朝,流行于燕赵的民歌俗曲"河西调",再以大戏的姿态出现,擅演以老生和黑红净行当为主的袍带戏。19世纪80年代有以生行演员韩大仓(艺名霸州红)为代表的前辈艺人,开创了老调的先声;20世纪初的名老生周福才,以《调寇》《劝军》等剧目,把老调艺术推向一个新阶段;
老调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受到流行在当地的高腔和河北梆子的影响,并吸收当地说唱艺术的精华,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出现较正规的职业班社,并开始进入城市,到20世纪30年代达到繁荣时期。
1949年后,保定一带成立了高阳、定县、阜平等专业老调剧团。
1958年底,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同志先后两次到保定视察,期间在河北礼堂观看了保定高阳县老调剧团演出的《盘夫索夫》,邓小平赞誉“保定有宝,老调不老”,并指示要加强对老调剧种的艺术建设。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1959年5月,高阳县老调剧团调归保定专区老调剧团,当年推出老调《潘杨讼》,成为该剧种的经典剧目,并传唱至今,久演不息。
1960年,保定专区老调剧团携精心排练的《潘杨讼》进京汇报演出,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以及郭沫若、梅兰芳、老舍、马连良等文化界知名人士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刘少奇称赞说“戏演的很好,你们可以拍电影”;中国文联专门召开保定老调艺术座谈会,向剧团赠送了“老调不老,枯木逢春”的锦旗;老舍先生在人民日报刊文,盛赞《潘杨讼》“又是一出好戏”,崔澄田饰演的潘洪为“能得一百分的潘洪”。[1]
该团创作演出的优秀剧目《潘杨讼》《忠烈千秋》于1960年和1980年先后两次拍摄成电影并在全国发行放映。知名艺术家有崔澄田、刘守谦、辛秋花、王贯英等。新时期以来,老调又创作出《日月经天》《拒马令》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多次在省内外演出获奖,成为河北省特别是冀中一带农村观众最喜爱的戏曲剧种之一。
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专业的作曲家、器乐演奏员参与到老调(保定老调)的唱腔设计和乐队伴奏中,并尝试将和声、复调技术与传统戏剧音乐相融合,使老调(保定老调)在旋律唱腔发挥、器乐音乐创作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1985年,分编为保定地区老调一团、二团。
1994年,保定地市合并后,保定地区老调剧团一团、二团更名为保定市老调一团、二团。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戏曲市场面临滑坡,老调(保定老调)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困难。
2004年,经保定市编委批准,成立保定艺术学院,保定市老调一团、二团成为其下属单位。
2006年9月,保定市老调一团、二团合并为保定艺术剧院老调剧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民办剧团也相继成立。
唱腔曲调与行当
唱腔是保定老调音乐的主体,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和塑造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段,也是老调区别于其他剧种的主要标志。老调唱腔质朴激越,叙述性较强,雄浑宽厚、粗犷高亢,给人一种深沉凝重、威严雄壮、气势恢宏的感觉,具有中国北方典型的忠肠烈骨、慷慨悲歌的民族特质。
保定老调唱腔结构形式为板腔体,基本曲调是由结构相似、结音相同的上下句组成,每个唱段都是由若干个循环反复的"上下句"组成,唱词的格式是说唱体的上下句,与大鼓词颇相近。保定老调男女分腔,老生、小生、武生、花脸、文武丑、老旦所唱的属于男腔,青衣、花旦所唱的属于女腔。男女腔有着共同的结构形式和节奏规律,因而保持了两者在风格上的统一,只是调式不同,音区不同,形成了男女腔在曲调上的差别,女腔的结束音是1,男腔的结束音是5,男女虽然调高相同(都是1=C),但女腔比男腔高四度。
唱腔板式有[二板]、[头板]、[三板]、[回龙]、[拨子]等十余种。曲牌多来自于京剧、河北梆子、昆曲,常用的曲牌军乐类有[风入松]、[江儿水]、[开门歌]、[水龙吟];喜乐类有[洞房赞]、[海清歌]、[八板]、[大满堂红]、[小满堂红]、[小寄生草];哀乐类有[唢呐批]、[梦景]、[大寄生草]、[哭皇天]、[批];宴乐类有[大开门]、[滴溜子]、[摆宴曲]、[三步歌];其他还有[备马令]、[娃娃]、[万年欢]、[上天梯]等,锣鼓经五十余个。文场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武场与河北梆子相同。
保定老调文戏与武戏在整个舞台表演中都占重要地位。行当齐全有老生、老外、小生、武生、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彩旦、花脸、丑等。其表演自然流畅、亲切朴实,一伸手一投足,包括念白,都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
剧目介绍
保定老调内容多是描写帝王将相、草莽英雄的传奇故事,剧目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改编流行在当地的木板大鼓的曲目,如《杨家将》《呼家将》等;二是移植高腔的一些剧目,如《大战棋盘街》《山海关》《请清兵》等。保定老调又移植了不少丝弦、河北梆子等兄弟剧种的剧目。
保定老调传统剧目有《调寇》《下河东》《临潼山》《太平城》等。
传承保护
传承人物
辛秋花,老调(保定老调)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 [3] 先后历任保定地区老调剧团的副团长、团长、书记等职。 王贯英(1938年11月~2014年6月30日),女,河北安新县人,国家一级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调(保定老调)国家级传承人。1954年参加保定老调剧团工作,历任副团长、团长。
保护措施
1950年5月,河北省文联召开关于丝弦、老调和评戏唱法的座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有记载对于保定老调最早的专业研讨。
1951年4月,中国近现代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撰文《丝弦老调与评戏唱法中所涉及的音韵问题》发表于《人民音乐》。
1985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李忠奇所著的《老调简史》,以保定老调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介绍了保定老调的历史、代表人物、艺术特点等内容。
1987年,根据文化部、省文化厅的通知与部署,当时的保定地区文化局和保定戏剧研究室集中力量组成专业班子,历时三年,编纂《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北卷·老调分卷》。这部志书系统整理了保定老调的发展历史、唱腔音乐、唱腔选段、折子戏选场、文武场、曲牌、锣鼓经等,是保定老调历史上一部具有科学性、学术性、专业性的重要文献。
2006年,老调(保定老调)被列入首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7日,老调(保定老调)被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2019年11月,保定艺术剧院被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3]
相关院团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