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剧:修订间差异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导入1个版本)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湖剧(又称湖州滩簧)是以湖州滩簧为基本唱腔的唱说滩簧类型戏曲,当地俗称湖州小戏、湖州文戏、花鼓戏等,流行在湖州、嘉兴等县镇,旁及苏、沪、皖等毗邻地区。
[[文件:湖剧《卖青炭·朝奉吃菜》.jpg|替代=湖剧《陆雅臣·求岳母》(陈伟饰陆雅臣、杨正发饰蔡伯伯、陈建平饰罗母)|缩略图|湖剧《陆雅臣·求岳母》(陈伟饰陆雅臣、杨正发饰蔡伯伯、陈建平饰罗母)]]
  湖剧,浙江省湖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湖剧形成时间尚无定论,根据一些史书、志书记载,当在清朝晚期。汪曰桢《南浔镇志》、《双林镇志》、《南林丛刊·劫余杂识》三本志书上的记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有关滩簧花鼓小戏在湖州活动的最早记述。
  湖剧主要流行于浙江湖州、嘉兴地区及杭州的余杭、临安,江苏的吴江、宜兴,安徽的广德等地,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因吴兴旧属湖州府,故1951年定名为湖剧。湖剧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不仅语言亲切柔和(采用本地吴语方言湖州话演唱),曲调清新流畅,而且表演文雅细腻,宜演悲欢离合的家庭爱情戏。


湖州滩簧又是小戏、琴书、三跳的总称。湖滩艺人三者皆精者巨多,他们即会唱琴书、三跳,又会演唱小戏。各地艺人按地域分称湖州帮、南浔帮、双林帮、德清帮、长兴帮、震泽帮、桐乡帮、石门帮等等。
  2011年5月23日,湖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141。[https://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3555]


湖剧的剧目有小戏和大戏两类。小戏剧目,是指滩簧早期的“二小”(小生、小旦)、“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清装戏,有《拔兰花》、《卖青炭》等72本,基本上是一男一女的折子戏。小戏内容通俗易懂,节奏明快活泼,大多反映婚姻、爱情和农民、小市民的生活。大戏剧本号称96本,部分是在清装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所谓定本定腔(即非路头戏、幕表戏)的“四亭柱戏”(《庵堂相会》、《陆雅臣》、《借黄糠》、《卖妹成亲》)四出。更多的大戏是原清装以外的古装戏,有的是由琴书曲目衍生而成的连台本戏,如《珍珠塔》、《双珠凤》等;有的是移植其他剧种,如《孟丽君》、《白蛇传》等。大戏的内容以表演才子佳人、苦命鸳鸯的居多。
== 历史渊源 ==
  湖剧最早出现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当时有"小戏"《拔兰花》《卖草囤》等剧目在南浔、双林等地演出。19世纪初,江南地区的各路摊簧活动繁盛,逐渐形成了与南词摊簧(苏摊)相对应的"花鼓摊簧"。当时湖州民间艺人利用当地的曲艺音乐、民歌形式,融入湖州方言和摊簧唱腔创作小戏演出,逐渐形成了"湖州摊簧"这种湖剧戏曲样式。


湖剧曾长期以提纲、路头为主要方式。建国后,湖剧艺人和一批文艺工作者挖掘、整理、改编了一批湖剧的传统剧目,也创造了一批新剧目,逐步进入了“剧本戏”的轨道。《麒麟带》是建国后湖剧最有影响力的看家剧目,被被誉为“浙江一块宝,全国一朵花”。此外较有影响力的还有现代剧目《太湖红浪》、《太平桥》等等。
  民国以前的湖州小戏皆为男班,演出的剧目主要是"小生、小旦、小丑"的"二小"、"三小"戏,如《拔兰花》《卖红菱》等,号称七十二本小戏。唱腔也称"小戏调"。


湖剧的唱腔,小戏主要是【小戏调】与【紧板调】,同时揉进一些民歌小调,所以小戏是湖剧艺术的基础。大戏主要使用【本滩】与【烧香调】,故称“本滩大戏”。建国后,挖掘整理了一大批湖剧唱腔曲调,如挖掘【劝世调】、【夜行调】、【山歌调】、【四方调】等,先后整理了【烧香调】、【本滩调】的混板、【春戏调】、【春戏紧板调】等等。伴奏音乐主要以竹筒二胡为主,加上副胡、三弦、琵琶,成为四大件,演大戏增加笛、箫、板胡、大胡、大鼓、扬琴等。
  民国初年,湖剧开始有了女演员,行当也突破了"二小"、"三小"。 1939年,艺人童俊勇以湖州文戏之名在湖州挂牌演出达一年之久,在此期间总结出"十八个半韵脚", 即拉差、塔煞(入声)、花茶(分文读与白读)、孤苦(分文读与白读)、铁锡(入声)、葵悔、资思、鸡气、天仙、铅兰、堂郎(鼻化)、香长、高消、根清、重中、勿耐(入声)、琉球、落笃(入声)、儿耳(字数较少而称半个韵)。唱腔形成了本摊调、烧香调等。


湖剧的舞台语言以湖州话为基础,运用滩簧18个半韵脚。清装小戏唱念接近生活口语,古装的本滩大戏,则文白相间,使用靠近中州韵的湖州官话。唱词以七字为主,小戏讲究一韵到底。
  20世纪40年代末,湖剧逐渐形成了本摊大戏为主、大戏小戏并存的格局。


2011年,湖剧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此湖剧开始走在“非遗保护”的道路上, 湖剧作为浙江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丰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其作用无可替代。
  1955年,湖剧经过“小戏时期”“本摊时期”之后发展迅速,在原湖州同乐湖剧团的基础上整顿、新建湖州市湖剧团,全团演职人员达40多人。剧团先后排练了湖剧传统戏《牛郎织女》《打金鼓》《十五贯》《白蛇传》《秦香莲》以及现代戏《两兄弟》《中秋之夜》,创作了新戏《走上新路》《太湖红浪》《食堂门口》等,并创排改编了大型古装湖剧《朱三刘二姐》,获得社会强烈反响,尤其是传统剧目《麒麟带》成为湖剧的“看家戏”,被誉为“浙江一块宝,全国一朵花”。
[[分类:戏曲剧种]]
 
  1966年,湖州、嘉兴和德清相继建立三个专业剧团,农村也有大量业余小戏班社,男女小生同台,湖剧音乐唱腔有了较大发展。“文革”期间,演员以超凡的毅力坚持创作,涌现出《石岭银锄》《老马回家》等湖剧现代小戏。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由于受西方古典音乐、爵士音乐和新民乐等文艺样式的冲击,加上大众审美转变、新兴剧目匮乏等,大量湖剧观众流失。
 
  2001年,湖州市对当时的湖剧团、越剧团等国有文艺演出院团进行撤并等改革。湖剧,一度濒临消亡。
 
  2003年,中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之一,非遗保护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湖剧终于迎来了转机。作为非遗名录中的重点抢救项目,湖州市开展湖剧艺人情况调查,对湖剧团的历史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并利用数字化手段予以保存。
 
  2011年,湖剧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随着“越改湖”计划(即尝试让原湖州越剧团的越剧演员改唱湖剧)的创新开展,湖剧振兴取得诸多成效。作为湖剧保护单位的湖州市文化馆,先后在湖州师范学院、爱山小学、仁皇山社区等地建立起湖剧传承教学基地及湖剧表演队。
[[文件:湖剧《卖青炭·朝奉吃菜》剧照.jpg|替代=湖剧《卖青炭·朝奉吃菜》(高兴发饰朝奉)|缩略图|湖剧《卖青炭·朝奉吃菜》(高兴发饰朝奉)]]
  2017年,[[湖州市文化馆]]为湖剧各级传承人进行了视频、音频的抢救性记录,整理、复排、录制了《朝奉吃菜》《麒麟带·走七里》《庵堂相会·过桥》《珍珠塔·前见姑》《陆雅臣求岳母》等湖剧传统剧目,参与文化和旅游部戏曲百戏盛典、“浙江好声腔”珍稀剧种汇演、浙江省地域特色文化符号(民间戏曲)代表性作品展演等,获得较高赞誉。
 
  2018年,湖州市文化部门开设湖剧委培班,以专业艺术院校的模式培育新生力量,招录15名“00后”学员延续文脉。湖州市文化馆及原湖剧团的戏曲老师挑起重任,制定教学计划,起草教学大纲,设置培养课程,编写专业教材《湖剧唱腔》(正式出版)、《湖剧语音念白》等,湖剧老艺人亲临授课,众多优秀艺术家指导创作精品文艺作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年苦学磨一剑,均龄19岁的湖剧学员不断锤炼“四功五法”的戏曲表演技巧,多次参加“新松计划”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浙江省“天下第一团”联盟经典折子戏专场展演等大型活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湖州湖剧传习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作为湖剧保护传承的专业机构,也是湖州实施“非遗再造”的示范样本工程,通过社会招考的方式吸纳青年戏曲演员,唱好湖腔雅韵、讲好湖州故事。湖剧连续5次亮相央视音乐、戏曲等电视频道,湖剧戏歌《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登上学习强国App,在湖州掀起“家乡戏”湖剧传承热。[https://mp.weixin.qq.com/s/EFbfWGOPuRGdr5GXnA2Thg]
 
== 文化特征 ==
 
=== 剧目分类 ===
  湖剧剧目分小戏与大戏两类。小戏剧目是指"二小、三小"的清装戏,有《拔兰花》《卖红菱》《打纱窗》《绣荷包》《卖青炭》《卖草囤》《双落发》等,号称七十二本小戏,唱腔称为小戏调。小戏内容通俗易懂、风趣活泼,大多反映婚姻爱情和农民、小市民的生活场景,受到农民和城镇下层居民的喜爱。
 
  大戏剧目指在摊簧传统剧目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四亭柱"清装大戏,有《庵堂相会》《借黄糠》《陆雅臣》和《卖妹成亲》,以及更多由湖州琴书曲目扩编或向其他剧种移植的戏剧,如《双珠凤》《珍珠塔》《孟丽君》《何文秀》等,号称"九十六本大戏",唱腔在原有的小戏调基础上发展出本摊调和烧香调。大戏由湖剧专业演员演出,内容以表现苦命鸳鸯、才子佳人的居多,舞台语言趋于文雅,归纳成湖剧"十八个半音韵",行当也突破了"二小""三小"。
 
=== 唱腔 ===
  湖剧的唱腔有"小戏调"、"本滩调"、"烧香调"等,并形成特有的"十八个半音韵"。艺人按各自所在地域方言、唱腔差异而称"湖州帮"、"双林帮"、"南浔帮"、"震泽帮"等。湖剧表演特色为"阴阳嗓",即男旦使用真假声交替演唱的唱法进行表演。演唱过程中"十八个半音韵"与吴语方言音韵相合,并采用吴语方言湖州话演唱。湖剧语音亲切柔和,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
 
=== 表演形式 ===
  湖剧的表演以文戏为主,具有质朴柔和、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早期湖州滩簧脚色仅为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戏。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演时装大戏,向越剧、话剧学习,脚色增加到八小生、八小旦,并形成注重人物性格刻画,以抒情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见长的演出风格。
 
=== 曲调 ===
  湖剧的音乐富有湖州地方特色,常用曲调有本滩调、烧香调、大陆板和小戏调。大戏多用本滩调和烧香调,故又称本滩大戏。
 
== 代表剧目 ==
  湖剧的传统剧目有小戏《拔兰花》 《马浪荡》 《借披风》等七十二出,大戏有《借黄糠》 《庵堂相会》 《活捉姚麒麟》等九十六本。另还有《太湖红浪》《陆雅臣》《卖妹成亲》《双珠凤》《珍珠塔》《孟丽君》《何文秀》以及看家戏《姚麒麟》等。
 
== 传承保护 ==
 
=== 传承价值 ===
  湖剧塑造出了众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且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留传下来的早期小戏剧目,具有很高的民间口头文学价值。湖剧的音乐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当地民歌小调,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风俗人情。其中传承保留下来的"阴阳嗓"(男旦唱法),在中国戏曲剧种中较为罕见。
 
=== 传承现状 ===
  湖剧承载着湖州地区的特色文化,更是老百姓对生活的表达。作为浙北地区唯一一个戏种--湖剧,当代湖剧处在一种自生自灭的发展状态。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强,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湖剧凭借其"口传心授"的弱势传承方式,与其他非遗文化一样,同样面临着"人亡艺绝"的窘境。
 
  湖剧的老一辈传承人垂垂老矣,而新一代传承人难以为继。湖剧的传承出现断层现象。"文革"之后湖剧少有代表性的新剧目传世,剧本创作中坚力量缺失。
 
=== 传承人物 ===
  许丽娟,女,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地区:浙江省湖州市,代表项目:湖剧。
 
=== 传承保护 ===
  2004年以来,湖州市开展湖剧艺人情况调查,对湖剧团的历史档案资料进行了整理,并利用数字化手段予以保存。
 
  2007年湖城凤凰街道仁皇山社区成立了枫叶红湖剧表演队,许丽娟﹑肖明芳﹑高云娣﹑劳志良等湖剧老演员义务教唱。
 
  2008年"湖剧传承基地"在湖城凤凰街道仁皇山社区居民活动室挂牌,30多位湖剧爱好者唱起了由湖剧老艺人创作的《仁皇山社区之歌》。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湖州市文化馆(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湖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 社会影响 ==
社会活动
 
  2012年湖剧表演艺术家许丽娟老师来到弁南中学,将湖剧带进中学校园。自从成立"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以来,塘甸小学每个学期都会请湖剧老艺术家来校进行"湖剧"的教学,湖剧教学活动受到了湖州市群艺馆的大力支持。
 
  2013年11月27日晚,"湖韵悠扬·湖剧经典唱段、传统折子戏"专场演出在杭州上演。当晚展示了湖剧传统戏《珍珠塔·赠塔》《陆雅臣卖娘子·回娘家》《卖青炭·朝奉吃菜》等经典唱段。
 
== 相关院团 ==
  [[湖州市湖剧团]]、[[湖州市文化馆]]。
[[分类:戏曲种类]]

2023年6月29日 (四) 15:22的最新版本

湖剧《陆雅臣·求岳母》(陈伟饰陆雅臣、杨正发饰蔡伯伯、陈建平饰罗母)
湖剧《陆雅臣·求岳母》(陈伟饰陆雅臣、杨正发饰蔡伯伯、陈建平饰罗母)

  湖剧,浙江省湖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湖剧主要流行于浙江湖州、嘉兴地区及杭州的余杭、临安,江苏的吴江、宜兴,安徽的广德等地,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因吴兴旧属湖州府,故1951年定名为湖剧。湖剧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不仅语言亲切柔和(采用本地吴语方言湖州话演唱),曲调清新流畅,而且表演文雅细腻,宜演悲欢离合的家庭爱情戏。

  2011年5月23日,湖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141。[1]

历史渊源

  湖剧最早出现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当时有"小戏"《拔兰花》《卖草囤》等剧目在南浔、双林等地演出。19世纪初,江南地区的各路摊簧活动繁盛,逐渐形成了与南词摊簧(苏摊)相对应的"花鼓摊簧"。当时湖州民间艺人利用当地的曲艺音乐、民歌形式,融入湖州方言和摊簧唱腔创作小戏演出,逐渐形成了"湖州摊簧"这种湖剧戏曲样式。

  民国以前的湖州小戏皆为男班,演出的剧目主要是"小生、小旦、小丑"的"二小"、"三小"戏,如《拔兰花》《卖红菱》等,号称七十二本小戏。唱腔也称"小戏调"。

  民国初年,湖剧开始有了女演员,行当也突破了"二小"、"三小"。 1939年,艺人童俊勇以湖州文戏之名在湖州挂牌演出达一年之久,在此期间总结出"十八个半韵脚", 即拉差、塔煞(入声)、花茶(分文读与白读)、孤苦(分文读与白读)、铁锡(入声)、葵悔、资思、鸡气、天仙、铅兰、堂郎(鼻化)、香长、高消、根清、重中、勿耐(入声)、琉球、落笃(入声)、儿耳(字数较少而称半个韵)。唱腔形成了本摊调、烧香调等。

  20世纪40年代末,湖剧逐渐形成了本摊大戏为主、大戏小戏并存的格局。

  1955年,湖剧经过“小戏时期”“本摊时期”之后发展迅速,在原湖州同乐湖剧团的基础上整顿、新建湖州市湖剧团,全团演职人员达40多人。剧团先后排练了湖剧传统戏《牛郎织女》《打金鼓》《十五贯》《白蛇传》《秦香莲》以及现代戏《两兄弟》《中秋之夜》,创作了新戏《走上新路》《太湖红浪》《食堂门口》等,并创排改编了大型古装湖剧《朱三刘二姐》,获得社会强烈反响,尤其是传统剧目《麒麟带》成为湖剧的“看家戏”,被誉为“浙江一块宝,全国一朵花”。

  1966年,湖州、嘉兴和德清相继建立三个专业剧团,农村也有大量业余小戏班社,男女小生同台,湖剧音乐唱腔有了较大发展。“文革”期间,演员以超凡的毅力坚持创作,涌现出《石岭银锄》《老马回家》等湖剧现代小戏。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由于受西方古典音乐、爵士音乐和新民乐等文艺样式的冲击,加上大众审美转变、新兴剧目匮乏等,大量湖剧观众流失。

  2001年,湖州市对当时的湖剧团、越剧团等国有文艺演出院团进行撤并等改革。湖剧,一度濒临消亡。

  2003年,中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之一,非遗保护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湖剧终于迎来了转机。作为非遗名录中的重点抢救项目,湖州市开展湖剧艺人情况调查,对湖剧团的历史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并利用数字化手段予以保存。

  2011年,湖剧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随着“越改湖”计划(即尝试让原湖州越剧团的越剧演员改唱湖剧)的创新开展,湖剧振兴取得诸多成效。作为湖剧保护单位的湖州市文化馆,先后在湖州师范学院、爱山小学、仁皇山社区等地建立起湖剧传承教学基地及湖剧表演队。

湖剧《卖青炭·朝奉吃菜》(高兴发饰朝奉)
湖剧《卖青炭·朝奉吃菜》(高兴发饰朝奉)

  2017年,湖州市文化馆为湖剧各级传承人进行了视频、音频的抢救性记录,整理、复排、录制了《朝奉吃菜》《麒麟带·走七里》《庵堂相会·过桥》《珍珠塔·前见姑》《陆雅臣求岳母》等湖剧传统剧目,参与文化和旅游部戏曲百戏盛典、“浙江好声腔”珍稀剧种汇演、浙江省地域特色文化符号(民间戏曲)代表性作品展演等,获得较高赞誉。

  2018年,湖州市文化部门开设湖剧委培班,以专业艺术院校的模式培育新生力量,招录15名“00后”学员延续文脉。湖州市文化馆及原湖剧团的戏曲老师挑起重任,制定教学计划,起草教学大纲,设置培养课程,编写专业教材《湖剧唱腔》(正式出版)、《湖剧语音念白》等,湖剧老艺人亲临授课,众多优秀艺术家指导创作精品文艺作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年苦学磨一剑,均龄19岁的湖剧学员不断锤炼“四功五法”的戏曲表演技巧,多次参加“新松计划”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浙江省“天下第一团”联盟经典折子戏专场展演等大型活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湖州湖剧传习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作为湖剧保护传承的专业机构,也是湖州实施“非遗再造”的示范样本工程,通过社会招考的方式吸纳青年戏曲演员,唱好湖腔雅韵、讲好湖州故事。湖剧连续5次亮相央视音乐、戏曲等电视频道,湖剧戏歌《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登上学习强国App,在湖州掀起“家乡戏”湖剧传承热。[2]

文化特征

剧目分类

  湖剧剧目分小戏与大戏两类。小戏剧目是指"二小、三小"的清装戏,有《拔兰花》《卖红菱》《打纱窗》《绣荷包》《卖青炭》《卖草囤》《双落发》等,号称七十二本小戏,唱腔称为小戏调。小戏内容通俗易懂、风趣活泼,大多反映婚姻爱情和农民、小市民的生活场景,受到农民和城镇下层居民的喜爱。

  大戏剧目指在摊簧传统剧目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四亭柱"清装大戏,有《庵堂相会》《借黄糠》《陆雅臣》和《卖妹成亲》,以及更多由湖州琴书曲目扩编或向其他剧种移植的戏剧,如《双珠凤》《珍珠塔》《孟丽君》《何文秀》等,号称"九十六本大戏",唱腔在原有的小戏调基础上发展出本摊调和烧香调。大戏由湖剧专业演员演出,内容以表现苦命鸳鸯、才子佳人的居多,舞台语言趋于文雅,归纳成湖剧"十八个半音韵",行当也突破了"二小""三小"。

唱腔

  湖剧的唱腔有"小戏调"、"本滩调"、"烧香调"等,并形成特有的"十八个半音韵"。艺人按各自所在地域方言、唱腔差异而称"湖州帮"、"双林帮"、"南浔帮"、"震泽帮"等。湖剧表演特色为"阴阳嗓",即男旦使用真假声交替演唱的唱法进行表演。演唱过程中"十八个半音韵"与吴语方言音韵相合,并采用吴语方言湖州话演唱。湖剧语音亲切柔和,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

表演形式

  湖剧的表演以文戏为主,具有质朴柔和、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早期湖州滩簧脚色仅为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戏。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演时装大戏,向越剧、话剧学习,脚色增加到八小生、八小旦,并形成注重人物性格刻画,以抒情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见长的演出风格。

曲调

  湖剧的音乐富有湖州地方特色,常用曲调有本滩调、烧香调、大陆板和小戏调。大戏多用本滩调和烧香调,故又称本滩大戏。

代表剧目

  湖剧的传统剧目有小戏《拔兰花》 《马浪荡》 《借披风》等七十二出,大戏有《借黄糠》 《庵堂相会》 《活捉姚麒麟》等九十六本。另还有《太湖红浪》《陆雅臣》《卖妹成亲》《双珠凤》《珍珠塔》《孟丽君》《何文秀》以及看家戏《姚麒麟》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湖剧塑造出了众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且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留传下来的早期小戏剧目,具有很高的民间口头文学价值。湖剧的音乐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当地民歌小调,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风俗人情。其中传承保留下来的"阴阳嗓"(男旦唱法),在中国戏曲剧种中较为罕见。

传承现状

  湖剧承载着湖州地区的特色文化,更是老百姓对生活的表达。作为浙北地区唯一一个戏种--湖剧,当代湖剧处在一种自生自灭的发展状态。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强,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湖剧凭借其"口传心授"的弱势传承方式,与其他非遗文化一样,同样面临着"人亡艺绝"的窘境。

  湖剧的老一辈传承人垂垂老矣,而新一代传承人难以为继。湖剧的传承出现断层现象。"文革"之后湖剧少有代表性的新剧目传世,剧本创作中坚力量缺失。

传承人物

  许丽娟,女,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地区:浙江省湖州市,代表项目:湖剧。

传承保护

  2004年以来,湖州市开展湖剧艺人情况调查,对湖剧团的历史档案资料进行了整理,并利用数字化手段予以保存。

  2007年湖城凤凰街道仁皇山社区成立了枫叶红湖剧表演队,许丽娟﹑肖明芳﹑高云娣﹑劳志良等湖剧老演员义务教唱。

  2008年"湖剧传承基地"在湖城凤凰街道仁皇山社区居民活动室挂牌,30多位湖剧爱好者唱起了由湖剧老艺人创作的《仁皇山社区之歌》。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湖州市文化馆(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湖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2012年湖剧表演艺术家许丽娟老师来到弁南中学,将湖剧带进中学校园。自从成立"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以来,塘甸小学每个学期都会请湖剧老艺术家来校进行"湖剧"的教学,湖剧教学活动受到了湖州市群艺馆的大力支持。

  2013年11月27日晚,"湖韵悠扬·湖剧经典唱段、传统折子戏"专场演出在杭州上演。当晚展示了湖剧传统戏《珍珠塔·赠塔》《陆雅臣卖娘子·回娘家》《卖青炭·朝奉吃菜》等经典唱段。

相关院团

  湖州市湖剧团湖州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