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曲剧院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洛阳曲剧院(现洛阳曲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原洛阳市曲剧团)成立于1953年。1965年10月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真、陶铸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剧院简介

曲剧《河洛工匠》剧照
曲剧《河洛工匠》剧照

  如今的洛阳曲剧院,阵容整齐、名家荟萃,传统保留剧目有《寇准背靴》《洛阳令》《窦娥冤》《铡赵王》《哑女告状》《生死恨》等三十余部,其中创作的富有传承性、代表性剧目《河洛工匠》获得河南省“剧本扶持工程”奖、2020年度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河南文华大奖”及多个单项奖、河南省第七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洛阳曲子

曲剧《洛阳令》剧照
曲剧《洛阳令》剧照

  曲剧(洛阳曲子)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类,又称洛阳小调曲,曲子戏、小调曲剧。发源于洛阳,盛行于中原大地。2006年5月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种新兴的戏曲剧种,属于河南曲剧的一大流派,已有60余年的历史。因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善于表达当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现已遍及河南各地,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1929年洛阳小调曲奠基人朱万明、朱天水、朱六来、关云龙等在南昌演出时与南阳曲子状元汤印候会面,切磋技艺。因洛阳曲子和南阳曲子的曲牌、调式、民俗特色风格的不同,后更名为洛阳小调曲。其历史渊源可上溯到明代中叶在黄河流域弹唱的俗曲小调,它植根于华夏文明发祥地—洛阳,与河洛文化一脉相承,是华夏文明、民间艺术的精髓。

  洛阳老调曲于原来都是坐堂弹唱。在堂屋客厅里,有人弹三弦、拨月琴、抓筝,另有人以简板、八角鼓与云罗击节。唱到一定节口,大伙帮腔和唱。由于八角鼓指挥全场节奏,每个节目的连套曲牌都是以鼓子头开唱,以鼓字尾结束,因而称为"鼓子曲"。

  由于厅堂容纳听众甚少,严重地制约着老调曲子的发展。王凤桐便开创了化装上跷演唱曲子的先例。洛阳原有的高跷是不说不唱的。经他的改造,可以边踩高跷边唱曲了。为了适应演出需要,他还对乐器进行了调整。高跷曲又唱又舞,形式新颖,很受人们欢迎。更重要的是洛阳曲子摆脱了豪门厅堂的桎梏,变成了群众性的演出形式,给它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1925年农历正月后,老调高跷曲曾被观众数次拥上了简易的台子哼唱。先踩高跷再上台,想来有些不伦不类。但无论如何,老调曲开始登台了。1926年底,李九常等人的高跷社到许昌县五里堡演出。他们事先安排的是先在下边踩高跷,再到台上唱曲子。兴许是观众急于观赏台上演出,怕浪费了时间,所以坚持只登台演唱不要踩高跷。从此,洛阳曲子甩掉跷腿直接登台了。这是洛阳曲子的一场革命。是由高跷曲最终成长为曲子戏的一次质的飞跃。真正意义上的洛阳曲子诞生了。

  洛阳小调曲,土生土长在河洛大地,以音乐曲牌和唱腔曲牌的联缀体为依托,用曲胡、筝、琵琶、三弦、二胡、笙等为伴奏乐器,音乐优美,唱腔清新、质朴、细腻,韵味浓厚,节奏明快、跳跃、活泼,富有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

  小调曲善于抒发各种特定场景中复杂的人物感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出各种典型的人物形象。以原形态意识的高跷戏为根基,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表现形式,来表现王候将相“百姓化”,舞台艺术“生活化”,具有一定亲和力的舞台艺术效果。其曲牌音乐内容丰富,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地方风格鲜明突出,是河洛文化、洛阳民间艺术的古老遗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