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沪剧,上海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沪剧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沪剧是以表演现代生活为主的戏曲,其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易于塑造现代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艺术美。

  2006年,沪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54。

起源与发展

沪剧剧照
沪剧剧照

  沪剧,是上海本土特有的地方剧种,发源于吴淞江和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最初以民间说唱形式活跃在田野、街头,称为山歌,旋律自由、动听、舒展,后来慢慢从山歌发展为花鼓戏。1898年,花鼓戏艺人逐渐从农村进入上海市区,花鼓戏改名为本地滩簧,简称“本滩”。

  1920年,本滩改名为‘申曲’,由此大量反映都市现实生活的时装新戏产生,如《碧落黄泉》《叛逆的女性》等,后来称为‘西装旗袍戏’,那时以演大戏为主,并且进入剧场。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也会跟着不同的主题、内容来设计人物的服装。

  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从此正式定名为“沪剧”。沪剧也因从“幕表”到“剧本”的转变而得到飞越发展。它引进了新文艺工作者,有了专业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当初称之为“戏改”,还成立了国家剧团、人民沪剧团。沪剧特有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它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特点,也使它具有表现当代生活的广阔前景。[1]

  20世纪40年代初,《贤慧媳妇》《恨海难填》《阎瑞生》拍摄成沪剧电影。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初,全市有13家沪剧团。8月,沪剧界几乎所有主要演员参加演出《白毛女》,举办3届戏曲研究班和2届春节演唱竞赛。

  1952年,上海沪剧团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新创作剧目《罗汉钱》,获剧本奖。

  1953年2月,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成立。1953年,各剧团进行“民主改革”,上海沪剧团改制为由国家主办的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各民办沪剧团改集体所有制。创作演出《星星之火》《为奴隶的母亲》《芦荡火种》《鸡毛飞上天》《红灯记》等现代剧,整理《女看灯》《庵堂相会》等一批传统剧目,新编改编清装历史剧《陈化成》等。后《罗汉钱》《星星之火》被拍成电影。

  20世纪60年代,上海市有上海人民沪剧团、艺华、爱华、长江、努力、勤艺等6家沪剧团。

  “文化大革命”中,《芦荡火种》《自有后来人》等剧目被改编为京剧样板戏。沪剧演出停止,剧团解散。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建立新的上海沪剧团,重建宝山、长宁、徐汇、上海、崇明、新艺华等区县沪剧团,创作演出《金绣娘》等。

  1981~1995年,创作演出《一个明星的遭遇》等新剧目。

  1982~1991年,连续10年每逢春节前下乡联合“回娘家”慰问演出。

  1987年11月,一批年逾花甲的知名演员,联袂演出《陆雅臣卖娘子》,时称“千岁老人演百年老戏”。

  1987~1995年举办14场老中青演员和个人演唱专场。

  1990年10月,上海沪剧院“六代同堂”会串暨部分优秀剧目展演月首演。

  1991年2月,第十次沪剧界“回娘家”到青浦县演出。9月,上海沪剧院吸收由上海市戏曲学校38名沪剧毕业生组成青年演出队。

  1994年,长宁沪剧团新编《情深缘浅》演出300场。

艺术特点

唱腔

  沪剧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唱腔主要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类。板腔体唱腔包括以长腔长板为主的一些板式变化体唱腔,辅以迂回、三送、懒画眉等短曲和夜夜游、紫竹调、月月红等江南民间小调。曲牌体唱腔多数是明清俗曲、民间说唱的曲牌和江浙俚曲,也有从其他剧种吸收的曲牌及山歌、杂曲等。

伴奏乐器

  沪剧的伴奏乐器,从对子戏时的一把胡琴、一副板和一面小锣,到20世纪40年代时较大的沪剧团已使用五至七、八件乐器伴奏。以竹筒二胡为主(俗称“申胡”),辅以琵琶、扬琴、三弦、笛、箫等,属于江南丝竹类型配备,也采用支声复调手法演奏。后吸收了少数广东乐器,使一些江南丝竹乐及广东乐曲的音调融入唱腔过门中。

脚色行当

  不同时期沪剧的脚色行当各有不同。对子戏时期一生一旦居多,同场戏时期有了生行、丑行的分别。生行包括小生、老生,小生又分正场小生、风流小生。旦行又名包头,分正场包头、娘娘包头、花包头、老包头、邋遢包头等。当时由于班社人手少,演员往往需要串扮。随着沪剧表演向文明戏、话剧靠拢,其脚色行当的分类日渐淡化,动作、念白均未形成行当程式,演唱也都使用真声。

代表剧目

  沪剧主要剧目有《陆雅臣》《卖红菱》《十不许》《小分理》《捉牙虫》《阿必大回娘家》《女看灯》《庵堂相会》《顾鼎臣》《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阮玲玉自杀》《空谷兰》《冰娘惨史》《雷雨》《魂断蓝桥》《叛逆的女性》《碧落黄泉》《铁骨红梅》《大雷雨》《蝴蝶夫人》《罗汉钱》《为奴隶的母亲》《少奶奶的扇子》《星星之火》《芦荡火种》《红灯记》《张志新之死》《一个明星的遭遇》《明月照母心》《今日梦圆》等。

沪剧院团

  上海沪剧院上海勤苑沪剧团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上海文慧沪剧团上海艺华沪剧团上海市长宁区沪剧传承中心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与许多戏剧相比,沪剧初创期的一些名戏题材可以延续保留至今,如反映江南乡村爱情生活、来自民间表演艺术“对子戏”的《卖红菱》;三、四人“同场戏”的《阿必大》,表现底层社会农民艰辛生活或爱情故事的《借黄糠》、《庵堂相会》,劝善的《陆雅臣》,反映沪上民俗的《小分离》(药茶鸟文化)、《女看灯》、《看龙舟》(岁时节俗文化)、《绣荷包》(丝绣文化),还有传统名剧《白兔记》、《孟丽君》等。

  沪剧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大都市的风貌,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出很强的生机和活力。

传承现状

  沪剧在上海市的传承陷入困境。2011年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年轻人对包括沪剧在内的戏曲类非遗项目很有参与兴趣的只有13.2%,有点兴趣的为55.9%,兴趣不大的为30.3%。年轻人普遍认为戏曲看不懂、样式老、学不会,怎样巩固观众群体,培养年轻人对沪剧的兴趣,成为了沪剧传承发展的首要问题。

  青年沪剧演员丁叶波就沪剧的传承现状指出,扎根上海的沪剧是越来越“大众化”的,上海沪剧院持续开展“沪剧走进校园”、“沪剧走进乡村”等系列活动,并面向4-12岁小朋友专门开办了沪剧训练营,常年学习人数在300人以上。访谈中,丁叶波也指出了沪剧传承和发展所面临的局面,沪剧依托上海话方言,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小众语言,对外推广存在不小的挑战。

  作为曾经的沪剧重镇,近年来松江沪剧发展现状也差强人意。虽然各类戏曲团队数量不少,成员近3000(区级戏曲文艺沙龙队4支、街镇32支、居村级169支,民营剧团20家),政府也通过发布《松江区文化团队管理和扶持办法》、在本土“百姓明星”评选活动中开设戏曲比赛、加强市级专家老师辅导等方式,为戏曲文化团队提供政策、平台、资金等扶持,但沪剧在松江仍难逃衰弱之势。

  近年来,沪剧面临着许多沪剧名家在接受采访时都会提到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被教育说普通话,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长大后也没有几个能够真正讲好沪语,能够听懂沪剧、学唱沪剧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一代对上海话的“陌生”让沪剧的传承,包括上海城市文化的弘扬的前景都令人担忧。[2]

传承人物

  杨飞飞,女,汉族,1923年生,2012年去世,浙江慈溪人。2008年2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马莉莉,女,汉族,1949年生,江苏常州人。2008年2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王盘声,男,汉族,1923年生,江苏苏州人。2008年2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陈瑜,女,汉族,1947年生,浙江嘉兴人。2008年2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茅善玉,女,汉族,1962年生,上海市人。2009年5月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保护措施

  2015年,上海对市级文艺院团全面启动“一团一策”改革,通过出台特色化、切中实际的政策,逐渐释放院团的艺术生产力和发展活力。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获得“沪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