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蒲剧团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永济虹光蒲剧团,成立于1948年7月,原为永虞县虹光蒲剧团,“文革”中一度更名永济虹光蒲剧团。 1994年元月,永济撤县设市,虹光蒲剧团更名为永济市蒲剧团。

剧团历史

  1948年8月24日(农历七月二十),永虞县虹光蒲剧团在张营镇举行建团后的首场演出,为提振士气,还特邀了享誉秦晋豫的一代名伶王存才。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剧团——这一永虞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举,在当地产生了“家家锁门,村村空巷”的热烈反响。一阵紧似一阵的鼓乐,一波高过一波的欢呼声,映衬出“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的社会风貌。在其后的“百里行”演出活动中,虹光剧团一炮打响,撂红晋南。冯三狗、竹叶青、刁玉芳、红菊花、白菊花、黄菊花的加入,更为虹光蒲剧团的艺术根基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0年4月15日,永、虞分县,在上级协调下,解虞县政府高风亮节,忍痛割爱,虹光团也更名为永济县虹光蒲剧团。

   1958年11月20日,永济、临猗、解虞、安邑四县合并为运城县,虹光蒲剧团接受改制,成为运城县戏曲公社(蒲剧团)。

  1961年5月,晋南复置永济县,永济县虹光蒲剧团名称得以延续,演职人员队伍基本无变化。

   早在1953年8月,永济县就创办了戏剧学校,负责人为虹光剧团文化教员李文昭。辅导教师有“晋南丑”吕庚仁、杨天保、正旦“翡翠玉”李玉成等。学员中成绩突出者有须生杜义功,旦角卫砚侠、贾淑兰,小生杜金芳,丑角王民孝等。

  1958年6月,剧团招收了第二期实习生,教师为老艺人吕庚仁、冯三狗、马初生、刁玉芳和任生发等。学生中成绩优秀者有梁可婷、薛克俭、祁玉文、段茂盛、马秋成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虹光剧团受到冲击。1967年4月解散,7月恢复,一度改称“红光蒲剧团”。1977年恢复原名。

  1994年元月,永济撤县设市,虹光蒲剧团更名为永济市蒲剧团,不少观众至今还称之为虹光蒲剧团,足见其影响之深远,观众对其感情之深。[1]

突出名家

  永济虹光蒲剧团成立伊始,诚邀当地名角及返乡知名老艺人加盟,使得剧团艺术力量雄厚,演出剧目丰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成为誉满秦、晋、豫、甘、蜀、蒙等蒲剧流行地域一支艺术劲旅。其中较为突出的名家有:

  “晋南丑”,本名吕庚仁,1892年生,原籍河南,后定居永济石桥村,工小丑。抗战前夕,他赴西安晋风社献艺,并担任过班主,因性情耿直,曾与宪警据理抗争,致双目失明。他坚持锻炼,不弃舞台。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在虹光团工作,王民孝为其得意门生之一,1977年离世。

  翡翠玉,本名李玉成,生于1910年,原籍曲沃,后落户永济东开张村,工青衣。其扮相俊美,台风严谨,在蒲剧青衣行中有较高造诣。他对蒲剧旦角台步进行了大胆创新,改碎步为阔步,动作大方潇洒,不拖泥带水,1948年后一直供职于虹光团,1972年辞世。

  陈玉元,生于1919年,又名东元,永济西胥村人,工大净,17岁拜名净王斗斗为师。1948年8月加入虹光团。陈玉元扮相威武,嗓音如雷,富有激情,以演黑头和白脸戏闻名,被戏称为“黑脸白脸全能演,忠臣奸贼都能行”。名净张大发为其高徒,2001年离世。[2]

   永济虹光蒲剧团被誉为“人才摇篮”,先后为地级剧团输送了张大发、王天明、王民孝、赵月华等尖子演员。其新生代杜义功、梁可婷、苏满屯等,都曾在省、地戏曲调演中获奖。他们为数众多的看家戏、拿手戏,如《假金牌》《忠保国》《秦香莲》《青蛇传》《红桥风雨》《乾坤啸》《杨继业争亲》《柴郡主挂帅》《妈妈的婚事》《秦香莲后传》等数十个优秀剧目,深得广大观众的青睐。

  王天明(1929~1998),永济董村人,工须生。1942年投师杜清秀,成为杜派艺术传人。1949年3月在永济东开张村加入虹光团。1960年调入晋南蒲剧院青年蒲剧团,任演员队长。1963年4月,随晋南蒲剧院青年团赴京演出。1970年临运分专后,王天明留在了平阳。他饰演《空城计》里的诸葛亮,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戏剧人物。他的唱腔音色优美,行腔有味,吐字清晰,入耳动听,在戏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张大发(1933~1994),永济风柏峪村人,工大净,国家二级演员,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49年到虹光团当茶炉工。有一次演出,恰逢《空城计》剧中司马懿扮演者因故缺席,张大发主动要求替演,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1954年到西安向秦腔名伶学成《铡美案》。1959年被选入晋南蒲剧院青年蒲剧团。

  苏满囤,生于1934年,原籍解州,后落户永济孙常村,工大净,省剧协会会员。他身材魁梧,工架稳健,动作规范,声音洪亮,获京剧名家于智魁赞许。后调入虹光团。曾任永济县五届人大代表、政协六届委员。2006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