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平调落子剧团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武安市平调落子剧团 县人民剧团划归邯郸地区后,县通过汇演,选定以刘家庄乡半职业剧团为基础,重新组建县剧团,1958 年,正式命名为武安县平调落子剧团。

剧团简介

武安平调剧《江姐》
武安平调剧《江姐》

  1959 年,平调《碧血扬州》在邯郸地区汇演成功,主要演员袁习章、胡便的,李捧心,王太河、杜艮芳、李二妮、李爱华获优秀演员奖。1963年,《巧玲与春生》在地区获奖,杜艮芳、李爱华获优秀演员一等奖。1966年春,《亲家俩》参加省文艺汇演,获优秀剧目演出奖。“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演出“样板”。1976 年后,现代戏《雄关红哨》《迎春曲》、传统戏《赶斋》《孙安动本》获省优秀剧目演出奖。1979 年,文教局办戏训班一期,学员 50 多人,排演十几本戏,巡回各地演出。1981 年,又办一期,50 多人,与上期学员一同演出,称“小班”。1984 年,“大班”“小班”合并。1982 年,李恒昶改编的落子戏《卖妙郎》在地区戏剧调演获“特等奖”,作者获优秀编剧奖,李爱华获优秀导演奖、唱腔设计奖,刘桂如、李晋军获优秀演员奖,李彦军获灯光舞台美术奖。1983 年,该剧参加省调演,获优秀剧目演出奖,省电视台播放了录像。20 世纪 80 年代末,实行承包责任制,分为两个演出队,1988 年共有演职员 102 人。1990 年冬,两队合并。是年,由李恒昶编剧、杨兰春为艺术指导、刘式海导演的武安平调《丢官记》获省调演一等奖。1994 年,武安落子《王嘎旦娶媳妇》参加省戏剧节并获奖。1996 年,武安平调《小镇往事》在省戏剧节上获一等奖。2017 年,市剧团有演职员 50 余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