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县南剧传习研究所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来凤县南剧团于1950年建南剧队。1953年成为职业剧团。1970年改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8年恢复为来凤县南剧团。2013年改名为南剧艺术研究所至今。

简介

  1951年,来凤成立人民剧院,上演的第一台南剧为《打渔杀家》。1958年,来凤南剧团开办享誉四省边区的“红旗科班”。1979年,新编南剧《接龙桥》、《爱与恨》获得州级创作、演出奖。1992年,来凤县政府委托省艺术学校设立南剧科,培养的演员成为目前南剧舞台上的骨干力量。

  1978年至1980年,来凤县南剧团巡回到重庆、湖南、贵州和省内恩施等四省边区演出,推出以《九件衣》、《春草闯堂》、《董永重会七仙女》等大戏,在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场场爆满,一年下来巡演达到100多场。

  到了80年代后期,来凤县南剧团编排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南剧、小南戏,把南剧送到乡村田园,《四下河南》、《姐妹皇后》、《三不愿意》等一批优秀剧目,深受广大农民朋友喜爱。

  2005年12月,由来凤县南剧团、省艺术研究所联合创作,来凤剧团演出的大型民族传奇南剧《西兰卡普》在武汉首演,引起巨大轰动,被专家称为全省戏剧届的“一阵清风”和“一朵奇葩”。2007年,《西兰卡普》再次赴汉参加全国“八艺节”重点剧目选拔和“楚天文化奖评奖”演出,荣获多个奖项。

  伴随时代的进步,南剧艺术的传承也面临几分尴尬几分忧虑。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各地南剧团急剧减少,至今湖北省境内仅存在来凤南剧团和咸丰县南剧团两个专业剧团,演职人员不足100人。

  2011年,来凤县南剧团通过全国国有文艺专业院团体制改革的政策,划转为公益性文化遗产传承机构,更名为来凤县南剧传习研究所,这对传承南剧、稳定南剧演职队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随着一大批南剧老艺人相继谢世,剧目逐渐失传,有些绝活或技巧也未得到继承,致使现在南剧日常上演剧目不足百出,并且编剧、音创、表演人才奇缺,已达到难以为继的境地。再者,老艺术家退休后,剧团年青人学演剧目不多,加上戏曲不景气,南剧传承和发展面临人才“断层”困境。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来凤县南剧传习研究所专门排演了大型传统南剧《辕门斩子》和《穆柯寨》等一批折子戏,并专门拍摄制作了演出剧目视频。同时,大量收集整理了一批南剧传统剧目、音乐唱腔、打击乐和曲牌资料,并对南剧服装、盔头和道具做了清理分类,登记造册。在南剧传承上,充分抢抓老艺人还健在的时机,专门聘请老艺人老演员针对南剧行当、派别的特点进行南剧表演技艺的传授,使得年轻演员迅速掌握了南剧各行当表演的程式和演唱的特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