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戏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起源于太白湖区的传统戏曲剧种。

  文曲戏又名调儿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起源于太白湖区,流行在鄂、皖、赣三省的毗邻数县,是在明代流传下来的“俗曲”和民歌小调基础上逐步形成起来的。

起源发展

  明清时期,“文曲戏”在广济和黄梅发源,并流传至江西和安徽等周边地区。当时,广济、黄梅称“调儿戏”“曲儿”或“文词调”,江西九江称“清音”,景德镇称“文词戏”,安徽宿松称“文南词”。1956年,广济县文化馆干部管丁年和陈锦星从“调儿戏”的主腔《文词》和《小曲》中各取一字,将其定名为“文曲戏”。

  广济与黄梅交界的太白湖区,民歌兴盛。明万历十一年(1583),《黄梅县志》记载太白渔歌:“渔舟千艇,朝暮歌声不绝。”清代诗人余世芳作《太白渔歌》一诗:“萍叶芦花极望长,歌声缭绕水中央。夜来渔火还归棹,惊起濠州雁几行。”清康熙年间,广济县会元金德嘉描写太白湖岸边的郑公塔,有诗《清壑亭》:“清壑亭荒只有诗,风流犹忆正当时。山农不省词场事,亭下牵牛唱竹枝。”从这些诗中,可以窥见当时太白湖区百姓喜唱田歌俚曲的情景。

  据史料记载,从1878年至1949年间,太白湖区发生大小水灾一百多次。当地流传这样一首民谣:“一转围匡,一坦平洋。熟了三年,满屋是粮。人穿绸缎,狗着衣裳。下了三天,心下惊慌。铜锣一响,筑坝打桩。皇堤一破,大哭细昂。背把破絮,四处逃荒。伴人门框,敲盆卖唱……”太白湖区的灾民流浪外乡,唱田歌、渔歌和小曲儿,以求得施舍,如:“拉琴敲板泪如梭,听我唱起水荒歌。连年湖田淹大水,龙王占了雀儿窝。来到贵地躲灾祸,讨点旧衣和剩馍。老板呐,行行好,行善积德福寿多。”

  太白湖逃水荒卖唱人,或溯长江而上,流浪远到武汉、沙市和宜昌等地;或顺江东下,漂泊至九江、南昌、芜湖和南京等地。在卖唱的日子里,出现了如《相州十打》《上江相思》《下江相思》《下江倒贴》和《泗州调》等新的曲调。走唱时期,卖唱人以太白湖区的民歌曲儿为基础,不断吸纳外地曲调,演化为文曲戏的雏形。

  每当太白湖区洪水退去,去外地逃荒卖唱的人返乡,重建家园,又出现了男耕女织、其乐融融的景象。太白湖区爱唱会唱的人常被邀请,在街头巷尾、农村堂屋或田头地边演唱。这时的演唱就是清唱,一男一女,男操琴,女执板。唱的时候,各地搭座高台,即在方桌上放上椅子,唱者坐在椅子上,以便观众观看。这一特殊的表演形式被广济和黄梅人称为“高台椅坐”,这就是文曲戏的坐唱期。

  高台椅坐,唱田歌、渔歌、灯歌和小曲儿,有的还带故事性,演绎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人间的悲欢离合。像传统文曲戏《苏文表借衣》,最初是清唱,还有流传下来的清唱本,但后来演变为唱戏。

  清唱只唱不表演,唱戏就是舞台表演,即人们常说的“用歌舞演故事”。

  文曲戏搬上舞台与花灯有关系。历史上,广济、黄梅每逢春节、元宵节和二月花朝等节日,都有玩花灯、龙灯和舞狮子的风俗。据广济县《丁未县志》记载:“康熙年间,乡村有龙灯、花灯及狮子流星之戏。”在玩花灯的过程中,人们将花灯分为“武场”“文场”。其中玩龙、舞狮子、武术等,属“武场”;“打花鼓”“打连厢”“挑花篮”“双推车”“采莲船”等,属“文场”。这种载歌载舞的灯戏,演唱的均为当地民间小曲。如“双推车”,男推车,女坐车,男推着女绕场打转,边推边唱,唱词插道白,男女一边唱念,一边表演。这种唱念及人物表演,有一种戏曲的味道了。但文曲戏最终搬上舞台始于三角班。

  黄梅聂福俊墩王元林(1890-1932年)曾向叔父聂炎保学唱民间小曲,他是早年间“高台椅坐”的清唱者及组织者。到1923年,王元林和聂炎保经常到孔垄及广济龙坪等地看汉戏,两人在观看过程中分工,一人看动作,一人听唱腔学台词。随后,他们排演了《游龙戏凤》,又将小曲中的《宋江杀惜》和《金莲调叔》等曲目进行改编,分角色搬上舞台。那时角色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行当为主,演一些生活小戏,俗名“三角班”。三角班开始只有男演员,男扮女演戏,头戴纸花,身穿蓝褂,下着红裙,怀系手帕;小生头戴儒巾、礼帽,身穿长褂;丑角穿大短褂、裤子,腰扎布裙,鼻勾白粉彩。王元林第一次将“调儿戏”搬上台,以戏曲形式表演,他是“文曲戏”的前身——“调儿戏”第一代民间艺人。

  “调儿戏”搬上舞台不久,广济、黄梅相继成立了村办“调儿戏”戏班,其中有袁老四的冯秀戏班,胡老十的郭祥戏班,涂宏记的刘常垸戏班,程三爱的郭大垸戏班等。村办戏班使文曲戏在广大农村扎根开花,他们演出时也不讲究,几张方桌和几块大门板一拼,或在高地土坡上将晒筐一围,就可演出,即所谓“草台”班子。

  “调儿戏”以三小为主的农村草台班子,其音乐仅用两把二胡、一副云板伴奏。后来,民间艺人文武并蓄,将调儿戏配以锣鼓、铙、钹、唢呐等武场器乐参与演奏,极大地丰富了文曲戏的表现形式。

   程三爱戏班首先在农村垸场演出,再进入梅川、龙坪等集镇,后来到黄梅、蕲春、浠水、阳新和瑞昌等地,一直坚持到1949年。程三爱启用女演员,实现男女同台,为文曲戏添彩。如被人们称为“调儿戏”的花魁干大毛,还有外号“十万三”查爱香和“八万五”蒋凤翠(十万三和八万五形容演出的票房)等,就是程三爱启用的女演员,她们在黄梅、广济和蕲春及沿江一带享有盛名,深受观众喜爱。

  解放后,文曲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52年,广济县人民政府文教科组织程三爱、干大毛、冯慈云等“调儿戏”艺人参加“广济县联艺剧团”,程三爱任副团长。1960年广济县成立文曲戏剧团。2009年,文曲戏申报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穴随之成立了湖北省文曲戏研究院。近十年来,武穴文曲戏研究院打造了《草鞋老太爷》《渔鼓声声》和《嬉蛙》三个原创新编大型文曲戏,并获得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屈原文艺奖”。

  总之,文曲戏经历了走唱、高台椅坐、三角班、草台班和现代大舞台演出的过程,如今在全国地方戏曲界独树一帜。[1]

九江文曲戏

九江文曲戏
九江文曲戏

  九江文曲戏源于赣鄂边境,主要分布在九江市区、都昌、湖口、彭泽、瑞昌等地。鼎盛时期,在柴桑区(原九江县)江洲、狮子、沙河、新塘、新合、永安、马回岭等地广为流传。它是由文词和民间小曲相结合所形成的文曲剧种(曲种)。属清商音乐,旋律优美清新,音调柔婉中见深沉,说唱性较强,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民间风格。

  流行于九江一带的称“九江文词”,在湖北黄梅、广济一带流行的称“江北文词”,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古装戏则分大白与小白,大白为戏曲韵白,小白为九江方言,使之更加地方化。曲种具有健康、朴实、粗犷、憨厚的特色,是赣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

  九江文曲戏曲调清新明快,优美动听。九江文曲戏从搬上舞台,沿袭至今,其表演形式经历了由清唱、坐唱、三角班、草台演出到大台演出的过程。

  清末民初,洪涝频繁,兵燹不断,灾民四处逃荒,有很多人以清唱“文词”谋生。也有二三人搭伙,用一把胡琴、一个扎板作乐器,演唱具有戏剧情节的曲目。1933年,德化县(今九江县)人於全福、闵金保等人成立了三角班,一改过去清唱、座唱的单调形式,逐渐向草台演出过渡。代表性剧目有《苏文表借衣》《玉堂春》《王妈妈骂鸡》《皮瞎子算命》等十几个剧目,辗转于九江及周边地区演出。

  九江文曲戏唱腔较为丰富,主要唱腔有十多种,常用曲调可分:文词腔系、南词腔系、四板腔系和杂调腔系四种,而文词是文曲戏的主调,其汇集民间小曲约100多种。新中国成立后,九江文曲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文曲戏开始借鉴京剧的锣鼓场面,演出角色也文武兼备,一改过去曲调低沉、人物表演单调的缺点。唱腔也随之大为发展。继柴桑区江洲以於全福及其子女为班底,成立了江洲剧团之后,上世纪50年代,狮子、沙河、新合、城门、新塘等地纷纷成立了民间文曲(词)戏剧团,他们的教戏师傅也正是三角班的初创者於全福、闵金保等人。

  1970年,九江县组建文工团,将於全福之子於青松调入。后文工团改为专业文曲剧团,九江文曲戏正式登上大舞台。演出剧目有根据现代京剧改编的《杜鹃山》和移植剧目《宝莲灯》等。1976年,九江县剧团创作的文曲说唱节目《情深似海》,在江西省获奖后,赴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同年9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演出剧照, 10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节目录音。

  受戏剧市场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后期,九江县文曲戏剧团改演黄梅戏,文曲戏由此逐渐走入低谷。目前,虽有一些民间业余“文曲戏”剧团在活动,但演职人员大都是七十岁上下的老艺人,该剧种的传承青黄不接,亟须加以保护。

  九江文曲戏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唱腔丰富,通俗易懂,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凝结着当地的民风习俗,深受当地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喜爱。1941年6月出生的於青松,是江洲镇洲头村人。也是九江文曲戏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其六岁登台演唱文词,多演娃娃生,后攻小生。上世纪60年代改学过黄梅戏,1970年调入九江县剧团工作,再唱文词戏。饰演过《杜鹃山》中的温其九,《宝莲灯》中的刘彦昌等角色。还有1951年10月出生的洪中梅,是狮子街道仲山村人,擅小生。九岁开始学戏,有在部队从事文艺宣传的经历。曾主演过《姜安送米》《黄鹤楼饮宴》《玉堂春》《辕门斩子》等剧目。

  九江文曲戏经过不断的发展,腔系日渐完善,戏路也文武兼演,现保留剧目有三十多个,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如今现存的业余剧团演出水平参差不齐,不易规范,且人才奇缺。一些演员都已成为老人了,很多年轻人又喜欢学戏,往往在演出时角色不够,青黄不接,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何传承保护九江文曲戏这一优秀的民间地方戏曲艺术非常重要。

  1981年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列有“文曲戏”专条。2009年九江文曲戏经九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3年5月列入第四批省级保护名录。保护和传承好这一优秀传统剧种、研究其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愿文曲戏能够在九江这片乐土永久地传承。[2]

  九江文曲戏由文词和民间小曲结合而成,唱腔较为丰富,主要唱腔有十多种,常用曲调可分:文词腔系、南词腔系、四板腔系和杂调腔系四种。其演奏样式,以前是一把胡琴,一个扎板、一个盘碟。建国后,新文艺工作者加入了弹拨乐、打击乐、铜管乐等,对演出现代戏发挥了重大作用。

  九江文曲在清末民初便在九江县一带广为流行,其唱腔丰富,通俗易懂,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凝结着当地的民风习俗,深受当地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喜爱,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自1933年於全福、闵金保等人成立三角班以来,历经三代传承。受外来剧种的影响,70年代后期,九江县文曲戏专业剧团改为黄梅剧团,文曲戏由此逐渐走入低谷。

  现如今,虽仍有一些业余“文曲戏”剧团参加演出活动,且演职人员大都是七十岁上下的老艺人,该剧种的传承青黄不接,如不好好提倡加以保护,九江文曲戏将会销声匿迹。而且保护和传承好这一优秀传统剧种,研究其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但愿民间艺术文化能够永远传承。 [3]

曲调组成

  文曲戏的主腔、曲牌、小调,源于明、清时期的"俗曲",而此时基本上形成了戏曲的声腔。文曲戏的声腔由文词、南词、四板、秋江、平板五大正腔系统为主和八十多种曲牌小调组成。曲牌小调清秀明快,流畅自如,极富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五大正腔

  文曲戏常用的五大正腔,其中"文词"、"平板"使用最广泛,而"文词"又是最富有特色的"当家腔"。"文词"又名"江北文词"其唱腔格式为七字句或十字句,文词经过演变又分为小生文词、正生文词、旦角文词、丑角文词、花脸文词等不同的唱法,还派生出一种"尺文词";"南词"又名"仙人调"多用于神话剧,它又派生出一种"还魂腔";"四板"多用于叙事、抒情,它包括有"哭四板";"秋江调"是上下两个乐句的结构,穿插"数板"于其间,趣味特浓;"平板"是吸收了汉剧的"四平调",主用唱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其余的有曲牌小调如"闹五更、九连环、孟姜女、叠断桥,下江相思调、鲜花调、垂金扇"等八十余种,在各剧中穿插应用,从而使文曲戏的声乐、音乐骨肉连筋,充分显示了武穴地方特色。

伴奏乐器

  文曲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有文词高胡、二胡、琵琶三大件,另加笛子、三弦等其它乐器。高胡与二胡用正反定弦。(高胡定5-2弦、二胡定2-6弦)伴奏协调,风格独特,悠扬悦耳。打击乐以大锣、小锣、钹为主,加之用梆、板、碰铃等文武场结合,伴奏形成一体。

代表剧目

  早期文曲戏的代表剧目,大戏有《王金龙嫖院》、《宋江杀惜》、《云楼会》、《庄子试妻》、《翠屏山》等不多的几本。小戏有《点药》、《金莲调叔》、《借衣》、《双下山》、《追舟》等三十多曲,还有文词坐唱和灯舞形式的演唱曲目,如《手扶栏杆》、《白牡丹》、《满江红》、《垂金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