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丝弦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常德丝弦,也称老丝弦、丝弦戏,是湖南丝弦的主要分支,是一种以唱为主、说唱穿插交替的民间表演艺术样式。

  它是中国十大地方曲艺之一,也是湖南曲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曲种。

  2006年5月20日,常德丝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起源与发展

  湖南丝弦流传于湖南各地,因用扬琴、琵琶、月琴、三弦、二胡、京胡等丝弦乐器伴奏而得名。它系由江浙一带流入湖南的时调小曲和湖南本地的民歌曲调融合发展而成,时间约在清代初年。这个曲种用湖南方音表演,在湖南各地的流传中又形成了以常德为中心的"常德丝弦"、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沙丝弦"、以浏阳为中心的"浏阳丝弦"、以平江为中心的"平江丝弦"、以衡阳为中心的"衡阳丝弦"和以邵阳为中心的"邵阳丝弦"等各具特色的支派,其中以"常德丝弦"最为繁盛。

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地处湘西北的沅澧流域是古代“楚文化”的腹地,以《楚辞》《离骚》最为典型,《离骚》运用了楚地的文学句式、方言声韵和民歌素材,描写了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可以把它看作是常德丝弦唱词的最早源头之一。元末明初,频繁的战乱促成了民族文化的融合,江西弋阳腔、四川清音、湖北小曲、苏州弹词等流入常德,并与常德本地民间小曲合流,成为常德丝弦的重要酝酿阶段。

发展

  明清时期,常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繁华的城市。水路便利,经济发达,当时的常德吸引了很多外地商人,尤其是江浙一带的,他们沿长江而上,涌进了湘西北货物集散中心——滨湖重镇常德。他们携带了许多歌伎,又把所唱的曲调与常德方言相结合,经过不断的演变,逐渐形成为常德丝弦。

  清末民初,西方音乐和京剧的传入对常德丝弦音乐的发展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这时常德丝弦演唱活动由城市向农村、集镇辐射。为适应长时间演出的需要,常德丝弦的艺人们把眼光投向戏曲,他们移植剧目,并借鉴戏曲板腔体的创腔手法,使常德丝弦音乐的腔体更为完善。

  新中国成立之后,常德丝弦艺术获得新生。各地陆续成立了民间艺人演出组,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帮助艺人改变旧思想,搜集整理传统曲目,文艺工作者与民间艺人共同改革丝弦,创作新曲目。如《金银花》《女队长》《好媳妇》《旅客之家》等,使常德丝弦实现了由小戏向大戏的转换,为常德丝弦舞台艺术表现力的提升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上世纪70年代,一曲《新事多》红遍全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电视台分别录音录像播放。随后编排的《青山伴我唱丝弦》《飞车救亲人》《一枝花》等曲目多次在全国、全省获奖,这让不少丝弦艺术爱好者慕名而来,常德丝弦从此唱遍大江南北。

  改革开放以来,常德丝弦迎来了传承与发展的春天,先后走出国门到马来西亚、日本、英国、法国、联合国总部演出,成为宣传常德文化的亮丽名片。2006年,常德丝弦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谌晓辉、朱晓玲被确定为国家级传承人。[2]

艺术特色

    常德丝弦概括起来有以下三大艺术特色:

承楚风湘俗,清新典雅

  常德丝弦采用常德方言进行演唱,这种方言属北方语言中的西南官话,其语言发音柔美,曲调清新委婉。在常德丝弦的演唱中,首重传情达意,在强调口语化、说唱化的同时,更注重旋律的俏丽、抒情和音乐性,它与常德方言紧密结合,行腔或柔和、秀丽、婉转,或欢快、跳跃、诙谐。依字行腔时,要求艺人有一定的咬字、吐字技巧。

集南北文化,秀丽委婉

  常德丝弦以唱为主,讲究一人多角,自弹自唱。演唱者可随时进出角色,运用说、唱、舞、演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叙述和表演故事。它的传统说唱手法与北宋末期赵令畸的鼓子调《商调蝶恋花》所采用的,将说书和歌唱合二为一的艺术手法如出一辙。名艺人们吹拉弹唱样样在行,可自己伴奏自己演唱,且生旦净丑和大、小嗓(真、假声)都能唱,一人能唱一台戏。

纳艺术精华,婀娜多姿

  常德丝弦音乐丰富、曲式多样,拥有100多个传统曲目,300多首曲调。现存的100多首传统曲调,包括40多首器乐曲(含过场音乐)和100多首声乐曲(含曲牌、曲调和唱腔)两大部分。它的声乐曲调分为小调、大调、正调(又称板腔体)三大腔系。其中,正调(板腔体)音乐是常德丝弦音乐中的一个重要腔系。

音乐结构

  常德丝弦曲调的音乐结构可分为曲牌体、板腔体和混合体三种。曲牌体,又惯称牌子丝弦,是一种把众多具有完整、独立内容的曲牌连接起来而反映一个共同主题的套曲体音乐,是常德丝弦演唱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

  板腔体,又惯称扳子丝弦,是一种不受曲调限制而具备戏曲音乐特点的板腔体音乐,是常德丝弦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系统完整的唱腔并具有情真意切的感染力,是演唱大型曲目(即丝弦戏)必不可少的基本音乐,它包括"老路"和"川路"两种声腔。

  混合体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的音乐结构形式,是指在一个曲目中既有曲牌体音乐,又有板腔体音乐,或曲牌与一种板式混用,或"老"、"川"等各路的多种板式和一个或多个曲牌混用。

演出形式

  1) 常德丝弦的传统演唱形式是坐唱,演出者一般为6人。主要伴奏乐器是扬琴、琵琶、三弦、高胡、二胡等。演唱者都要兼操乐器,不能“啃桌子角儿”(即不能滥竽充数)。演出时演员站位也有说法,讲究的是“扬琴对板鼓,琵琶对三弦,高胡对二胡”。其中掌鼓者兼指挥,把握整个演唱的节奏和速度。

  2) 多样化的演唱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常德丝弦的演唱形式渐趋多样化,有一人演唱、双人演唱、群唱、表演唱等。自清末开始,就有丝弦艺人进行“挂衣登台”(即穿戴戏装进行表演)的尝试。解放后,这种戏曲化的探索更是加大力度,桃源、常德都排出了一批丝弦戏。

  3) 出现了乐队

  由于现在丝弦艺术登上了舞台,演员和乐队也分了“家”,有了专门的乐队。尤其是伴随丝弦戏的发展,使得乐器的种类也增多了,加入了一些别具特色的乐器,如笙、阮、低胡、提琴、大提琴等中西乐器。

代表剧目

  常德丝弦拥有一百多个传统曲目,大部分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其中以《宝玉哭灵》、《鲁智深醉打山门》、《双下山》、《王婆骂鸡》、《昭君出塞》等最为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涌现出《新事多》、《夸货郎》、《风雪探亲人》等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

传承与保护

  常德丝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艺术价值较高。但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缺少专业表演团体,加上老一辈丝弦艺人相继辞世,目前已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2006年5月20日,常德丝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