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老调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安国老调是一个流传冀中、冀南广大地区,深受观众喜爱的民间戏曲。它源于元明以来流行的民间小曲“河西调”,在近代唱腔板式及文武场伴奏上大致相同,但它却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

  2011年,河南省申报的老调(安国老调)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发展历史

安国老调演出剧照
安国老调演出剧照

  它源于元明以来流行的民间小曲“河西调”,在近代唱腔板式及文武场伴奏上大致相同,但它却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安国药业蓬勃发展,南北药材大汇集、大流通,带来了文化大交流,流传于白洋淀西部的民间小调河西调,也随之传入安国。河西调传唱一百多年后,至光绪初年形成地方戏雏形。当时,比较有名的艺人张金奎、张林山、崔相云等博采众长,既融入同台丝弦的高亢激昂,又吸收白洋淀一带老调的婉转悠扬,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唱腔。所以,安国老调又称南路老调。

  安国市老调剧团属西路老调,源于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一带。新中国成立前,西路老调没有职业剧团,艺人半农半艺,戏班时组时散。

  安国老调唱腔高亢激扬,擅用高腔,明嗓要求宽厚明亮,背功嗓要求音高质纯,明嗓、背功嗓转换时要和谐统一、不留痕迹。截至目前,安国老调上演剧目多达二百多个,最擅长唱连台本戏,《薛家将》《呼家将》《杨家将》《封神演义》等经典剧目更是久唱不衰,自搬上舞台以来,深受百姓喜欢,流传至今。

  安国老调于民国初年趋于成熟,不仅有《万寿山》《反徐州》《呼延庆打擂》《封神榜》等完整的演出剧目,而且文武场齐备,各种行当健全。程各庄、张乡、大章、西崔章纷纷组建老调戏班,到深泽、武邑、饶阳、安平一带演出,形成老调一家独占冀南的局面。

  1953年,安国县成立老调丝弦剧团,在文化主管部门等的帮助下,净化传统节目,创作移植编排新节目。

  安国老调剧团从1958年起开始上演现代戏,编创移植了《野火春风斗古城》、《赤道战鼓》、《刘三姐》、《三月三》等30多出现代戏,设计出新式布景,加上管弦乐,为适应剧情发展需要,又编创了文腔中低回婉转的“反调”,填补了文腔中哀婉不足的空白,同时还对花脸唱腔进行改革,增加老生垛板的运用,受到观众的欢迎。

  1964年改演现代戏,排演《血泪荡》《赵五婶》《朝阳沟》,并移植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文革”后,恢复原有的传统剧目,新排《逼上梁山》《哑女告状》等,同时编创了许多贴近生活的节目,多次参加河北省和原保定地区的汇演调演。[2][3]

  2011年8月,安国老调剧团根据中央、省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精神进行了转企业改制,更名为安国老调艺术传播有限公司。

  2013年,根据明清时代长篇药戏剧本《药绘图》改编而成的安国老调药戏《药绘图》,在保定市关汉卿剧院上演。[4]

安国老调剧团

  安国老调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安国老调剧团)。

传承保护

  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安国老调艺术,我市积极研究并制定保护计划:全面收集、传统剧目的录音、录像、乐谱资料,并登记、整理、建档;为安国老调的传承及相关活动提供资金、人员、场地;每年药交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利用展板、演出等形式对安国老调的宣传,使人们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加强安国老调的传承工作,定期举办培训班,按计划培养新学员,让安国老调发扬光大;积极组织、参加文化三下乡活动,借以加大安国老调的传播力度,活跃城乡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安国老调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获得“安国老调”项目保护单位资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