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采茶戏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宁化采茶戏于清康熙年间从江西赣南传入,在宁化俗称“踩擦戏”“半班戏”或“三角戏”,与赣南九龙山“采茶戏”有亲缘关系。

源流与发展状况

宁化客家业余采茶剧团演出
宁化客家业余采茶剧团演出

  宁化采茶戏于清康熙年间从江西赣南传入,在宁化俗称“踩擦戏”“半班戏”或“三角戏”,与赣南九龙山“采茶戏”有亲缘关系。

  明末清初,赣南九龙山流行茶歌、灯舞和花鼓,茶农们每逢迎神赛会或欢庆丰收,载歌载舞,通宵达旦。以后,在茶歌、灯舞和花鼓的基础上,吸收东河腔和徽剧的表演艺术,逐渐形成一种小戏。初期戏曲内容多表现民间生活,一般只有三五个角色。清末以后采茶戏发展迅速,戏班遍布各地。宁化地处

  闽西山区,界邻赣南,人民生活习俗及语言比较接近,所以采茶戏很快就流传进来,糅合当地民间小戏,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

  据《宁化县志》载,清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年),宁化山区每逢冬春农闲,城乡群众必装饰各种灯采,演唱茶歌小调,号称“五饰戏”“踩擦戏”,这时,赣南一带的采茶戏也多来演出,“迎神之会有五饰灯戏,煎沸昼夜。”到清末民国初,采茶戏不仅在宁化盛行,而且流传到清流、长汀、连城等地。到20世纪30年代,采茶戏的班社如雨后春笋,遍布城乡。当时,闽、赣采茶戏班,经常交流演出,有江西师傅来闽西教戏,宁化一带艺人也有不少到赣南搭班演出。老艺人温子标是宁化县滑石温坊人,曾在赣南采茶戏班当演员,解放后才回家教戏。

  1952年,宁化县城关中山乡首先组织业余采茶戏剧团。1956年,又创办温坊采茶剧园。传统剧目有100多种,本戏有《赵玉林》《青龙山》《三家福》《割肉记》《卖花记》《九龙杯》《车公传》《才郎搭店》《胡家传》等;小戏有《十买十带》《双福船》《补缸》《王氏劝夫》《看相》《卖杂货》《化斋》《牡丹对药》等。根据《宁化县志》记载,解放前,宁化未见专业的采茶戏班演出,只有临时组合的班社,其内容多为男女恋情、唱的是俗谣俚曲,道白用平仄倒置的宁化方言,深受群众欢迎,农村流行极广。1952年,城关中山乡首先组织业余采茶剧团。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县还有业余采茶戏剧团13个。

艺术特点

  客家文化造就了宁化戏曲丰富的表现形态与演出风格,赋予了它浓郁的客家风情和强大的艺术魅力。虽然宁化戏曲都是外来剧种,但其发生发展、形态风格和传播流布都得益于宁化地域文化的滋养,,同时受当地民俗文化、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戏曲人士通过传承发展,不断融入客家文化,使得宁化戏曲又具有明显的宁化客家祖地的地域特色。

  采茶戏是从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剧种,剧目多反映民众生活,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人情味。内容以反映男女爱情、悲欢离合、伦理道德和善恶报应的故事为多,语言生动朴实,用宁化方言演唱,唱词通俗易懂,

  采茶戏的表演保持茶歌、灯舞和花鼓载歌载舞的特点,清新明快,活泼优美。采茶戏的角色开始时较简单,多为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的对子戏表演,以后逐渐增加,除小生、小旦、小丑外,还有老生、老旦、花旦、彩旦、大花等,号称“八角头”,每个角色都有一定的表演动作和基本功。旦角的基本步法是碎步,但有快慢粗细之分;小生、小丑的步法有高步和矮步,基本功除了矮步、扇子、手帕外,还有耍花伞、耍板凳、耍棍子、耍花鼓等功夫。表演动作虚拟夸张,形象风趣,往往利用花帕、彩伞作道具,通过男女角色的对舞说唱,表现出优美的身段和动作。

  采茶戏的音乐以茶歌、小调为主,男女同曲异腔,演唱用当地“土官话”。曲调有几十种,每个剧目用一二个曲调,往往以戏名为曲调名。如“才郎搭店”“牡丹对药”“ 十买十带”“王氏劝夫”等。由于节奏的快慢而分成许多不同板式,如“紧板”“ 缓板”“导板”“ 散板”“诉板”“ 哭板”“ 平板”等。为了表达人物感情的需要,往往根据原来板式进行改编,创作成新的曲调,或是把好几个曲调连起来,以表现人物感情的复杂变化。采茶戏的乐器一般较简单,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三弦、笛子、唢呐等,打击乐器有鼓、板、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等。

  宁化“采茶戏”在原先的模式上有所创新,更加简洁,演员3人、后台乐手4人组成,分小生、小旦、小丑3个角色,演出时各种角色均有这3个角色即兴调配改扮,谓之“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男小生、丑角擅舞折扇、草帽,踩高矮步,小旦善舞腰带、手帕,踩四方步,道白用平仄倒置的宁化客家话。其剧目大多表现男女爱情、民间生活,演唱俗谣俚曲,通俗易懂,表演程式均载歌载舞,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历久不衰。演出的传统剧目有《车公传》《赵玉林》《才郎别店》《桃花扇》《青龙山》《落马桥》等。宁化采茶戏首先流行于水茜乡,继而在城乡如烂漫春花开放普及,最高峰时达21个之多,与祁剧一样成为宁化大剧种之一,每到春节及传统庙会期间活跃在乡村舞台。目前翠江镇中山采茶剧团尤为活跃,常应本县及周边县的村镇邀请,到各地演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