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碗碗腔
孝义碗碗腔是山西的一个地方稀有小剧种,是建国后在孝义民间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主要流布于吕梁、晋中、太原等地。因以“碗碗”(碗状铜铃)为主要击节乐器而得名。又因皮影夜间演出,以纱窗借光亮影,故又称“月调”、“影调”、“纱窗腔”。[1]
孝义碗碗腔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剧。流传在孝义市及周围市县。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及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皮腔因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吹腔"。有专家认为孝义吹腔是戏曲最古老的声腔之一。皮腔唱腔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为"平板(慢板)",加锣鼓点称为"流水";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艺人称为"垛板"。伴奏分武场和文场。碗碗腔因有一碗状铜铃参与伴奏得名,属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能以常规的板眼来规范节拍。
2006年5月20日,碗碗腔(孝义碗碗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编号:Ⅳ-49。[2]
历史渊源
孝义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全国被誉为“文化之乡”、“戏曲之乡”,民间有 “无孝不成班”、“无孝不成戏”之说。在这片并不广袤的土地上,不仅有皮腔影戏、杖头木偶、汾孝秧歌等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而且还流行着剪纸、说书、跑驴、毛骨碌、民歌、民谣等形式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孝义碗碗腔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过节听不上碗碗腔,再好的酒肉也不香”;“开年看几眼纱窗戏,一年和老婆不生气”;“听声咦咦咦(碗碗腔拖腔中真假声混用的尖音子衬字),美如过生日”,诸如此类朴素、真挚的赞美之声,在孝义一带群众中广泛流传。
据传,清末光绪初年,陕西朝邑(今大荔)一带,连年大旱,寸草不生。当地碗碗腔艺人因逃荒而流落山西,后分为南北两支,其赴北的一支,在孝义、汾阳一带,受中路梆子和孝义皮腔、汾阳秧歌等影响,逐步形成孝义碗碗腔。据老艺人回忆,约光绪中期,兑镇后庄的碗碗腔皮影艺人刘够清,曾两次赴陕学习纱窗皮影的雕刻艺术,当地不少青年人加入影戏班,职业和半职业性质的戏班逐年递增,并吸收了木偶戏和晋剧、蒲剧的一些剧目。至光绪末期,孝义碗碗腔的影戏班子已达六七十个,演出遍布全晋,还远达宁夏、辽宁等地,并涌现出一批著名艺人:王宝栋扦工精熟,操技藏神;张立广钢音铁嗓,月迷星惊;井润元专说闺门戏,人称“小姐班”;李付德擅唱喜闹剧,誉为“哈哈班”。此外,还有张万年、于吉荣、宋广德、耿付有等一大批青年艺人,操说各有千秋,誉满汾(阳)、平(遥)、介(休)、孝(义)、祁(县)、太(谷)等地。
辛亥革命以后,孝义碗碗腔逐渐衰落,至建国前夕,全县仅存15个农闲搭伙的皮影班子,而且大部分家当破败,技艺低拙,演出质量低下。
建国后,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1950年由皮影艺人那鹏飞、高仲玉、冯庭荣等将 《白毛女》、《赤叶河》、《血泪仇》等现代戏搬上皮影舞台。1959年由孝义影戏班在太原组建为太原市碗碗腔剧团,并改由真人演出,从此皮影戏碗碗腔正式发展为舞台剧。同时孝义也成立由真人表演的碗碗腔剧团,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新的发展,并培养出赵篆英、王冬兰、赵姣兰等一批青年演员。[3]
文化特征
唱腔形式
孝义碗碗腔一共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皮腔唱腔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为“平板(慢板)”,加锣鼓点称为“流水”;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艺人称为“垛板”。伴奏分武场和文场。碗碗腔因有一碗状铜铃参与伴奏得名,属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能以常规的板眼来规范节拍。碗碗腔唱腔的特点是真假声混用,多用“虚词假声腔”。假声唱法分两种:一种是“二音子”;另一种是“尖音子”,“尖音子”是在“二音子”基础之上再翻高形成。 孝义碗碗腔的唱腔形式属于特殊的板腔体,虽然是上下句的结构,但是不能用板眼来规范节拍,唱句一般为七句字、十字句,偶尔也会有五字句、八字句和十二字句。孝义碗碗腔有着比较特殊的发声方法,大多数用假声来演唱,“虚词假声腔”是其特色唱法。假声演唱分为“二音子”和“尖音子”两种。“二音子”是一种翻高八度的假声拖腔唱法,“尖音子”是比“二音子”更高八度的唱法。其次fa和si唱法独特,常出现于表现悲戚哀伤的唱腔之中;再次,无行当之分,只有男女之分。在演唱过程中想要表达不同角色的情感以及塑造人物性格主要是靠演员的唱法,生的唱法较稳重,净的唱法粗犷,小生的唱法清脆,旦的唱法细腻婉转,所以碗碗腔既可以演传统剧目同时也可以演现代剧目。
伴奏乐器
孝义碗碗腔的主要乐器有打击乐和弦乐。较有特色的乐器一共五种,其中打击乐两种:碗碗和节子;弦乐三种:呼胡、月琴、二弦。碗碗腔的武场多以打击乐器伴奏,而文场多以弦乐伴奏。
碗碗,又称“盅盅”,是用响铜做成的,用细铁棒敲击,打击时的音色与碰铃相似,碗碗基本是以节拍作为节奏,每拍打击一下。 节子,是由两块檀木板连接组成,类似竹板一样,节子的打法灵活,没有固定的规律,主要用来配合碗碗掌控曲子速度的快慢,基本是按字来打。碗碗与节子是由一个人来操作,碗碗与节子相互配合听起来统一又有变化,民间老艺人有口诀称:碗碗大眼不可乱,节子打字记端详。七言二四六位,十字三六八十间。
呼胡,又叫“胡胡”,是碗碗腔伴奏中的中低音乐器,琴杆比晋剧中的呼胡短,琴箱稍大,所以发出来的声音较沉闷。演奏的时候演奏者手戴手帽,演奏多使用压弦、滑弦、揉弦这三种方法。
月琴,是碗碗腔特有的一种乐器,也是伴奏中的中低音乐器,琴脖比普通的月琴的琴脖长且无品,琴箱为八角形,演奏者弹奏时手戴指帽使用骨制的“拨子”,月琴演奏也多用滑弦、倒把技巧。
二弦,碗碗腔中的唯一高音乐器,比晋剧中的“二股子”的琴杆长,琴筒粗。演奏时演奏者手戴指帽,不演奏旋律,多为配合呼胡、月琴进行演奏。
除此之外,碗碗腔的伴奏乐器与晋剧中的伴奏乐器相似,如打击乐:鼓板、梆子、马锣、亮锣等;弦乐:二弦、三弦等;吹奏乐器有:笛、笙、唢呐等。
曲牌特征
孝义碗碗腔自己的曲牌是很少的,仅有几支丝线曲牌,其余多是借用晋剧曲牌。孝义碗碗腔曲牌分两大类:唢呐曲牌与丝线(弦乐)曲牌。其中丝线曲牌又可分为三类:板头、曲牌和绕线。板头习惯上称作开头或帽子,是专用于起板前或者代替起板的曲牌,慢板用开头,流水用帽子;渲染气氛用绕线,它是唱句之间可以自由或者反复的过度曲牌。
代表剧目
碗碗腔带至孝义的传统剧目并不多,仅有《逼尘珠》《九联珠》《花柳林》《抱纱亭》《虎贲山》等十余本,其余大都从梆子剧种移植,亦有来自民间小戏的,悲剧喜剧多于正剧。
孝义碗碗腔的现代优秀剧目有《柳树坪》《三上桃峰》《风流父子》《风流姐妹》《风流婆媳》《酸枣坡》等。 [1]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孝义碗碗腔曲牌音乐进入到戏曲舞台之后,在伴奏、演唱等方面都形成了特殊的风格,从坐唱形式转变为纱窗皮影戏,经历了蜕变。孝义碗碗腔的皮影戏来自于农村的生活,受到了孝义市当地人文思想、民俗风情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了解碗碗腔本身的演唱、伴奏与基本形式,将对曲牌音乐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体现出历史文化价值。
传承人物
张建琴,女,汉族,1959年生,山西孝义人,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2008年2月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为“碗碗腔(孝义碗碗腔)”,山西省孝义市申报。
田学思,男,汉族,1944年生,山西孝义人国家三级作曲。2008年2月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为“碗碗腔(孝义碗碗腔)”,山西省孝义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孝义市碗碗腔剧团演出有限公司获得“碗碗腔(孝义碗碗腔)”项目保护单位资格。[4]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1963年,孝义碗碗腔现代剧《柳树坪》为山西省第三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演出。
1989年10月12日,由张建琴主演的孝义碗碗腔《风流父子》在北京首场演出,17日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
2004年,张建琴主演的反映煤矿安全生产的孝义碗碗腔大型现代剧《酸枣破》在中央电视台录制,并在戏曲频道全剧播放。
2019年,由山西省文旅厅主办的2019年全省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暨基层院团调演活动在太原进行,孝义市碗碗腔剧团演出有限公司演出的碗碗腔传统古装剧《赵五娘吃糠》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华夏剧场上演。 [5]
2019年10月1日上午,由孝义市文化馆编排组织选送的碗碗腔小戏《风雨核桃情》登上了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的“牢记初心使命,奋进复兴征程”国庆特辑大舞台。[6]
荣誉表彰
1962年,孝义碗碗腔《柳树坪》参加了晋中地区的现代戏调演,获得了“剧本创作奖”“集体表演奖”“优秀演员”等六个奖项。
1988年10月17日,由张建琴主演的孝义碗碗腔现代戏《风流父子》,在运城举办的中国戏曲现代戏第七届年会和全省戏曲现代戏会议观摩演出中获得“编剧”“导演”“优秀演员”“音乐设计”“舞美”等共七项大奖,并获得了山西省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1997年,张建琴主演的“风流三部曲”之三的孝义碗碗腔《风流姐妹》获吕梁地区戏剧调演一等奖,山西省现代戏交流评比演出“优秀剧目奖”。
2007年,张建琴主演的孝义碗碗腔小戏《打老婆》赴京参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优秀节目演出,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奖。
2009年,张建琴主演的孝义碗碗腔《酸枣破》参加中美第五届电影节评选,获得了“金天使”奖。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