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道情戏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太康道情剧团道情戏演出剧照
太康道情剧团道情戏演出剧照

  太康县道情属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太康及周边地区。它稀有珍贵,历史悠久,清末至民初,是道情戏曲成熟期,新中国成立后是道情由班社到剧团的发展期。

  太康道情体裁种类繁多,剧目丰富,据普查统计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三大类五大品种。三大类别是唱腔、表演、音乐;五大品种是声腔派系、表演程式、音乐体系、曲牌子曲调、打击乐。太康道情这些类系的形成,既有沿袭下来的民间艺术,也有姐妹艺术穿插,最后形成太康道情的独自特色。

  据普查统计,道情剧目中古装传统戏一百六十多部(不包括移植剧目),现代戏六十多部(不包括移植剧目),这些剧目在长时期的流传中,有很多已失传。现仅存太康道情传统剧目七十多部,现代剧目四十多部。

发展历程

  清代后期,约在1860年前后,道情从沈丘、郸城一带传入太康。20世纪初受河南梆子、越调等地方戏曲影响,道情艺人开始尝试对口演唱和群口演唱,题材突破了原先的道教故事,扩大到家长里短、才子佳人的范围;演员大体分角色,但不化妆,也无明显行当,时称“座摊道情”,这是道情戏的孕育阶段。

  1905年,太康县老冢镇干张村艺人张广志(约1875年-1930年),组建了第一个道情戏班。他是太康道情戏的最早开拓者,早年从事说唱道情,并能演唱河南梆子戏,后来尝试“座摊道情”。1922年前后,他又首创道情科班,收徒20人。1924年7月,张广志的道情戏班在太康县洪山庙、五里口等村开始化妆登台演唱,将道情戏首次搬上了舞台。同时在演出伴奏中增添了坠子弦和成套打击乐器,采用了河南梆子的声腔板式和表演形式。从此使道情由曲艺形式一跃而成为戏剧舞台上一个崭新的独立剧种———太康道情。

  当时登台演出的除张广志之外,还有科班出身的张的养女张大妮(张文秀),她是道情戏的第一位女演员。还有科班出身、张的得意门生李继广(1905年-1972年),艺名“大白鞋”,专攻旦角。他们唱腔新鲜,唱词通俗,表演极富乡土气息,演出轰动一时,乡民奔走相告。但因其服装道具简陋,终未进入城市演出,而活跃于太康、淮阳、西华三县边界乡村。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该道情戏班流散。但这之后,道情之火并未泯灭,而且有了燎原之势。一些道情艺人如范炳(范炳成)、李继广、龚长法(翻毛鸡)、郭大连、张六顺、周传江等,相继在李兴营、西华营(原西华县)、郭楼等地组建了道情班,郭大连、龚长法还成立了科班。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中后期,马头集、常合营、四柳树、彭庄等地的道情班和科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发展到十几个。这些道情班因战乱和灾荒时断时续,有些一直坚持到解放初期。太康县是名副其实的“道情之乡”。

音乐

  太康道情的音乐分为弦乐、拨弹乐、管乐、打击乐四类,其中弦乐包括道情胡、二胡、大胡、中胡;管乐包括唢呐、笙、横笛;拨弹乐包括瑟瑟、棕软、三弦、筝;打击乐包括大掌鼓、小鼓子、堂鼓、锣、钹、铰、镲、鱼鼓、木梆、碰铃等。[1]

角色介绍

  太康道情的表演、化妆和服饰与其他剧种差别不大,主要区别是道情注重唱功,善演喜剧,其演员不习武功,科班也无武科;没有严格的行当区分,除生、旦、须为专行演员扮演外,净、丑、末则无固定行当。没有大花脸、黑面、铜锤、架子、花脸之类区分。丑角仅在声腔中加些滑稽的花腔衬字与灵巧的颤舌音。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道情角色行当划分得也相当精细了。生行根据剧中人物年龄、性格诸方面的不同,被细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红生等;旦行又分为青衣、花旦、彩旦、老旦、婆旦、闺门旦等;丑行分为小丑、老丑、官丑、丑婆、丑旦等。

传承人物

  朱锡梅,女,太康县人,生于1940年,14岁进入县戏剧培训班学艺并登台演唱小生。1957年调入道情剧团获长足进展,因其嗓音饱满纯正,吐字清晰流畅,表演气质端庄,深受省内外观众一致赞赏;多次参加省级汇演、调演获奖,其主演的《王金豆借粮》、《张廷秀私访》、《李天宝吊孝》、《跪洞房》和《前进路上》等戏,先后被灌制唱片或电台录音、电视台录像。

  蔡清芝:女,太康县人,1951年生,自幼酷爱戏剧。1965年先后从事曲艺、豫剧、道情演出,因其唱腔浑厚甜润,表演凝重深沉,深得观众好评,以其《前进路上》春霞一角的精彩表演而蜚声剧坛,后在传统戏演出中专攻闺门旦,所主演的《王金豆借粮》、《跪洞房》等剧目和唱段,曾先后被电台录音、电视台录像。

  张天印:男,1962年生,戏校毕业,1980年进入道情剧团。1997年任团长。他多次率团进京演出,深受首都观众和专家们的好评。2000年率团到广州参加了第十一届群星大赛,并夺取了金奖。除了这些中老演员外,一批道情新秀如吕清丽、李艳玲、刘粉霞、张小花、丁彩艳等也正茁壮成长起来,太康道情后继有人。(程俊松:太康县教体局)

流传戏谚

  在太康民间流传一些关于道情戏谚语,足见道情以其独有的魅力,深受广大戏迷的喜爱:

  不怕家中遭了贼,也得看看朱锡梅;

  有病不吃药(太康人读哟yo),也得看看嘚啦喔(道情戏典型发音);

  少锄二亩地,不能耽误看看道情戏;

  宁叫发面酸,不能耽误看看道情班;

代表剧目

  太康道情原有160多个古装传统戏,60多个现代戏,不过经过发展与流传,现存传统剧目70多部,现代剧40多部。其中代表剧目有《王金豆借粮》《红尘》《走娘家》。

现状

  太康道情谱系有四个班,六代传承人,如今建在的老艺人为第4代传承人,其中第五代、第六代是现在太康道情剧团的主要骨干力量。

  目前,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从而使其陷入困境,党和政府给予了很多支持,做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弘扬工作,但仍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为挽救太康道情,太康道情剧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太康县文化局的支持下,面向市场,走产业化经营路子,实现了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他们自编自演了30多部表现农村现实生活、反映新时期农民思想感情、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好戏。近年来,他们深入300多个县市,演出1300多场次,观众达800多万次。

  2006年,太康道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增项目。[2]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获得“太康道情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