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弦子戏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大弦子戏是一种流行于鲁西南和豫东北的古老传统戏曲剧种。渊源于元明以来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部分剧目﹑曲调同柳子戏近似﹐但风格较粗犷﹐当地民间有"粗弦子﹐细柳子"的说法。

简介

  大弦子戏,又称“大弦戏”“弦儿戏”,与柳子戏、罗子戏、卷戏同出一个源流,属于弦索声腔剧种。关于大弦子的最早史料见于明弘治十一年,在河南省某地的一块石碑上,有“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的记录。数百年来,经过艺人加工提炼,大弦子戏已发展成为多乐调的戏曲声腔,鼎盛时有“键击九龙口,一溜十八班(18个专业班社)”之说。。

  据菏泽当地老艺人讲述,清末民初,大弦子戏能正常演出的传统剧目达300余出,以历史题材居多。其中,多袍带戏、黑红脸戏和武戏。

  “文革”开始后,菏泽地区地方戏曲院大弦子剧团停演传统戏,抓紧排练革命样板戏和现代戏,但依然无法改变剧团命运。1969年,菏泽地区撤销了除枣梆剧团以外的所有专业剧团,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的大弦子剧团淡出群众视野。[1]

艺术价值

  1、大弦子戏表演程式丰富,注重技巧,动作粗犷,架式夸张,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许多行当脚色特用身段技功,吸收了民间的优秀武术文化,为研究民间历史文化、地方戏曲表演艺术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大弦子戏脸谱丰富,生行中的“红脸”也有红色脸谱,是属于山东地方大戏类型的一大特色,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学术价值

  1、大弦子戏剧目丰富,有“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映射出汉民族历史文化轨迹,在传播文化、保留和继承民间有价值的历史传说等方面起到了宣传作用。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地方民风民俗有重要的作用。

  2、大弦子戏计有200余支曲牌。这些曲牌包括声腔和伴奏曲牌两类,结构严谨规范,曲调行腔委婉,曲牌过门完整齐备,调式丰富多变,风格迥异;尤其是慢三眼节奏的曲牌,加上唱词即为唱腔曲牌,不加演唱又是结构完整的器乐曲牌;而且它有异于其他剧种的摹拟唱腔的音乐旋律、结构。这种自成体系、独具风貌的音乐结构形式,对研究元明清时期的戏曲音乐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及巨大的参考借鉴价值。

表演特点

  大弦子戏在表演艺术上,和当地的山东梆子以及柳子戏一样,粗犷泼辣,动作幅度大,极其夸张。在台上踢脚、分手亮相。打飞脚是其基本动作,武扬多使用真刀真枪,并备有武打挂彩戏特制的枪刀道具,还有些特技表演,武打中动作形象逼真,惊险动人。

唱腔特点

  大弦子戏是运用曲牌的连缀来完成其唱腔的,它除继承了"弦索"北曲的一些固有曲牌外,同时也吸收了流行在民间的小曲"山坡羊","锁南枝"、"傍状台"等。其全部唱曲分为粗、细两种,粗曲大多都字多调急,宜于表达高昂、激动的情绪;细曲则大都字少调缓,宜于表现叙术场面。唱词以长短句式为主,其次对偶句式、平句式。唱曲可分为高、中、低三种调门。唱腔多在尾音提高八度。道白多用韵,并且要用三弦伴奏。有时为了制造气氛和特殊效果,往往使用大号(尖子号)和四大扇(大铙、大钹)伴奏,演唱风格粗犷泼辣,音乐优美典雅,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传统剧目

  大弦子戏的传统剧目,多取材于《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西汉演义》、《三国演义》、《水浒全传》、《西游记》、《说唐》、《隋唐演义》、《杨家将》等历史小说及民间传说,据统计有三百多个。剧目大多数失传,现仅存一百多个,主要代表剧目有《火龙阵》、《斩王秀兰》、《保定府》、《二虎斗》、《呼延庆打擂》、《武松打店》、《胡罗锅抢亲》、《奇中遇》、《访山东》等。建国后,先后整理了《两架山》(在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中,荣获剧本一等奖并灌制了唱片)、《奇中遇》(灌制了唱片)、《金麒麟》、《牛头山》等传统剧目。

传承与保护

   进入新世纪后,菏泽对本地非遗的保护愈发重视。大弦子戏与山东梆子、枣梆等被列入国家级非遗(扩展)名录。在进行资料挖掘整理的过程中,菏泽文化部门发现,与其他剧种相比,大弦子戏面临的困难似乎更艰巨:代表性传承人年事已高;传承缺乏剧团支撑;地方戏市场不景气,演员培养周期长等,加之长期经费紧张,大弦子戏的传承保护工作一度停滞。

  2009年,在上级文化部门的建议下,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开始尝试跨剧种“依团代传”模式,依托当地的山东梆子和枣梆剧团传承大弦子戏。在该院院长徐向东看来,这一模式有4个好处:解决传承人问题,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提高传承质量,实现剧团与被传承剧种双赢。

  2011年,大弦子戏的保护依靠“依团代传”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培养骨干演员15人,抢救挖掘经典唱段20多个、传统折子戏5出,《大弦子戏经典音乐曲牌》文字音像材料整理完成……

  2014年5月初,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与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签署“大弦子戏保护传承合作协议”,这也是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开展市域合作的首个项目。根据协议,该院派出剧目主创、纪录片摄制团队等与菏泽开展合作。项目包括考察菏泽大弦子戏“依团代传”运作模式,开展《地方戏曲濒危剧种的保护与传承模式研究——大弦子戏在山东的重生之路》课题研究;整理、复排大弦子戏传统剧目《两架山》;联合电视台挖掘、探究大弦子戏的前世今生。[2]

相关院团

  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