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庐剧院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合肥市庐剧院的前身是安徽省庐剧团,始建于1951年6月26日,当时命名“皖北地方戏实验剧场”;1953年改名为“安徽省倒七戏剧团”;1955年7月1日正式命名为“安徽省庐剧团”;1969年8月省庐剧团与原合肥市庐剧团合并,改隶合肥市;2003年11月,经合肥市编委批准,更名为“合肥市庐剧院”。

详细介绍

庐剧《等不到今生等来世》剧照
庐剧《等不到今生等来世》剧照

  合肥市庐剧团是庐剧剧种的主要演出团体,自五十年代起,就云集了大批庐剧表演艺术家,如王本银、丁玉兰、孙邦栋、鲍志远、董桂兰等。目前剧团现有演职员103人,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32人、市政协委员5人,其中多人是国家级戏剧、音乐、舞美等艺术家协会会员,剧团现设演员队、乐队、舞美队、创作室、艺档室、财务室、团部办公室。现任团长、党支部书记张良安,副团长郑小云,主创人员有何合浓、李之冬、杨宏锐、王茂乔等,主要演员有凌艳惠、黄冰、张国英、胡拥军、张乘胜、孙小妹等,近几年,剧团又招收三十名学员送到安徽省艺术学校培养,经过四年专业训练,已毕业,“雏凤凌空”,得到广泛好评,成为庐剧事业的接班人。

  合肥市庐剧团成立四十八年来,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整理创作和演出现代戏147台,古装戏138台,出版发行了大量的庐剧音、像盒带,代表剧目有《双丝带》、《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秦雪梅》等,《双锁柜》、《情仇》(“半把剪刀”改编)拍摄成电视剧,由中央、上海、安徽电视台对全国播放,《借罗衣》拍成电影艺术片在全国放映。 剧团长年坚持上山下乡巡回演出,深得人民群众喜爱,荣获过安徽省“国营剧团农村巡回演出将”,多年来,先后赴北京、上海、南京、济南、福建、内蒙、四川等省、市参加过汇演,调演、慰问演出和商业性演出。五十年代曾应邀赴中南海怀仁堂作专场演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以及张治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观看演出并接见演职员。

  历年来剧团还多次为国际友人及港澳台胞演出。五、六十年代创作、移植演出了《梁祝》、《张羽煮海》、《罗汉钱》、《刘胡兰》、《双丝带》、《李华英》等大量传统戏和现代戏,获得过安徽省、华东地区戏曲汇演、创作、演出、表演等奖励。   

  七十年代演出了一批现代红如《江姐》、《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上演传统剧目,首演《十五贯》连满八十场,继演《秦香莲》连满一百二十场,重新排演了《白蛇传》、《半把剪刀》等,特别是复排演出了《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花园扎枪》、《休丁香》、《双锁柜》等传统剧目、更屡演不衰。   八十年代起创作排演了《抬大鼓》、《廉泉试官》、《如意缘》、《新城隍,老城隍》等剧目获得了合肥市编、导、音、美、演、各项奖励。   

  八九年至九零年,剧团在创作上作了“洋为中用”的大胆尝试,根据莎士比亚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改编的庐剧《奇债情缘》在获得合肥市、安徽省大面积奖励后,又晋京参赛演出,获得了中国第二届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和“优秀演出奖”,在“洋剧中国化、莎剧戏曲化,经典民间化”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艺报、安徽日报等报刊作了大量的评论和报导,受到国际友人、首都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观众的热烈欢迎。

  一九九四年剧团为配合改革开放,创演了大型现代戏《好人王科长》参加了安徽省第四届艺术节获得了编、导、音、美、演出、伴奏、表演等七项一等奖,在全省一举夺魁,该剧同年还获得了安徽省九四年度“五个一工程”并由省委宣传部推荐参加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竞选。   

  一九九七年创作演出了反映新形势下军民关系的庐歌音乐剧《鱼水浪漫曲》率先在安徽舞台上推出戏曲音乐剧的表现形式,获得了安徽省第五届艺术节“优秀演出奖”。   

  一九九九年创演的黄梅歌舞《听洞房》晋京参加国家计生委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举办的汇演,获得金奖并由中央电视台录像在全国播放。   

  合肥市庐剧团将在合肥市黄金地段重建合肥小戏院,发展艺术产业,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1]

现状

  2010年10月因文化体制改革并入合肥演艺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更名为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列为省市两级庐剧艺术传习基地。[2]

剧团地址:

  合肥市美菱大道5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