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道情
道情,亦称“竹琴”“渔鼓”,是中国传统曲艺品种的一个类别。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
中卫道情,2014年被列为宁夏中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溯源
中卫道情大致产生于明清时期,兴起于新中国成立前后。道情易学易传,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卫最流行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尤其在农村、厂矿和学校广为流传。一些单位、学校,及农村地区把道情用“三句半” 的说唱表演形式,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推动农村和厂矿的文化宣传活动。原始的道情音乐很简单,只有上下句,分苦音和花音。所谓说唱,是指原有的表现形式,无论上句还是下句,前边大都是说或半说半唱,而句子后尾音拉长,便出现拖腔,艺人将之称为“麻黄”,麻黄又分半麻和全麻, 一般都是在两句或四句后用半麻,一个小段落后,使用全麻。半麻大致有四小节长,全麻有六到八小节长。前面的叙事说唱部分,由一个人表演,到了拖 腔时,上场的全体演唱者乃至后台乐队,所有演职人员都可以加入,共同喝 唱。所以,就有了“喝道情”之说。
喝道情,一开始只在中卫皮影戏班里流行。每场开台演出,都由艺人简单地唱上几句,营造热烈气氛。后来,艺人又把喝道情用于庆贺五谷丰登的年景和民间祭祀,有钱人家祝寿、婚庆等一应需开场说唱,在弦乐和唢呐的伴奏下,张扬欢快喜庆的气氛,等到拖腔出现,台上台下一起唱,把人们喜悦的情绪推向高潮。
发展到后来,中卫道情在庙会或一些具有特殊情况的人群中演出,诸如庆祝丰收、某人祝寿等近似堂会演出,或四人,或六人走上舞台唱,其中一人吹唢呐、一人敲小钹,还有人一人仿地摊唱小曲的,制作一个长二尺三的渔鼓,夹在腋下击打节奏。
新中国成立以后,无论何戏种,这种插演中卫道情的情形,一直在民间演出中发扬光大。中卫道情更加诙谐、有趣。在此,赵相如将原存在于民间皮影戏班的只有极其简单乐句的中卫道情,发展为具有完整的板腔体系的新剧种。
发展
1963年,由原中卫县秦腔剧团赵相如进行中卫道情的音乐创作和改编,从现代中卫道情戏《李双双》演出成功后,宁夏广播电台对《李双双》做了录音,录音片段在群众栏目播放长达十年之久。同年10月,中卫秦腔剧团又以 中卫道情戏的曲谱,创作和排演了田汉的新编历史剧《谢瑶环》。11月,自 治区政府召开首届戏曲座谈会,会议期间,选调中卫秦腔剧团到银川,专场汇报演出中卫道情戏《李双双》和《谢瑶环》。受到自治区政府领导及业内人士认可,对中卫秦腔剧团的创新,及初具规模的中卫道情戏的演出成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彰。
1964年5月,首届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银川举办,中卫秦腔剧团又以中卫道情戏的形式,排演了由刘笳声创作的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题材的 《夏桂飘香》,进行交流和展演。用中卫道情戏的形式,先后排练演出了《三世仇》《西吉滩》《李双双》《夏桂飘香》等剧目,使中卫道情戏一度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且极能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新剧种,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得以广泛流传。
1976年,为参加自治区群众文艺观摩演出,中卫组成一个临时剧组,抽调原中卫剧团部分演职创作人员和文艺骨干,从剧本到音乐创作,几易其稿,精心打造,去粗取精。经过四个多月的打磨,排练和演出由沈吉祥、刘笳声编剧、赵相如作曲,以农业学大寨为题材的《激战龙川》。中卫道情戏搁置十年之后,又以全新的剧目和创作在广大观众面前展演。其音乐唱腔,较之过去的中卫道情戏,又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
中卫道情戏《激战龙川》演出成功后,在戏剧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充分予以肯定,就其音乐特色,不少与会者发出“谁说宁夏没土货”的感慨。
2019年,中卫道情戏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地方剧种之一。[1]
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上,道情音乐比较丰富,据传说原有七十二个套曲和一百来种曲调,其唱腔为联曲体。它是利用诸宫调的某些曲子互相联缀起来,组成有层次的大型唱段。每种套曲又有“正、反、平、苦、抢、紧”六种不同的曲子,唱腔是根据需要来临时组合的。
中卫道情俗称“呵道情”,是中卫最流行民间说唱形式之一。原始的道情音乐很简单,只有上下句,无论是上句还是下句,前边大都是以说或间以半说半唱,而句子后尾拽长,便出现拖腔,拖腔称为“麻黄”,麻黄又分“半麻”和“全麻”,一般都是在两句或四句后用“半麻”,一个小段落后使用“全麻”。
“半麻”大致有四小节长,全麻有六到八小节长。前面的叙事说唱部分,由一个人表演,到了拖腔时,无论是“全麻”还是“半麻”,上场的全体演唱者乃至台后乐队等,所有演职人员都可以加入帮腔共同呵唱,所以,就有了“呵道情”之说。[2]
代表作
代表作有《李双双》《谢瑶环》《夏桂飘香》《三世仇》《西吉滩》等。
保护
1.“中卫道情”作为地方戏剧文化遗产,从仅有的资料看她章而不乱,活而有序,既能表现幽默风趣、哀婉或悲壮的历史题材,又可以表达战天斗地、满怀豪情的现代题材;既有浓郁的戏曲风味,也不乏植根民间音乐基础的新歌剧色彩,具有很高的音乐价值和艺术价值,具有抢救和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2.“中卫道情”还存在抢救、恢复的可能。传承人赵相如笔耕不辍,仍在坚持戏剧音乐创作。通过各方努力,有可能恢复剧种的基本面貌。如果道情音乐与表演艺术精华丢失之后再去对它实施抢救和保护就已经失去了保护传承的价值与意义。已经彻底消亡了的剧种,丧失了传承的可能和必要,丧失了抢救与保护的具体内涵,只能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毫无疑问,“中卫道情”这朵独具清香的“小花”,亟需社会各界的重视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呵护。
现状
1.“中卫道情”代表性传承人赵相如已86岁高龄,且患有肺病,时常住院。除了非遗传承人外,此剧种再无其他专门从事表演、作曲、配器、编导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做到系统性、延续性学唱,剧种的核心技艺更是无法传承。
2.中卫市文化馆(中卫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根据地方戏保护的紧迫性及濒危状况,围绕“中卫道情”传承、保护与发展,经专业技术人员搜集、整理、编辑、录入,撰写了《浅析中卫道情音乐特点》及《中卫道情非遗传承人——赵相如》等文章加以说明完善,现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卫道情”资料整理汇编完成,以待出著。
3.道情戏的近40段典型唱段曲谱现已整理完成,急需留存音频资料,计划录制三板唱:《李双双》中的《端起碗不由我泪流两腮》一板,让界内人士看到作为一个地方剧种首先是板式也即程式化的完善;《孙喜旺》一段,这是从花音(表现欢快的一面)即有别于李双双那板苦音,让听众认知“中卫道情”的概貌;《激战龙川》告诉听众“中卫道情”亦有表现战天斗地的英雄人物的一面。[3]
4、 近年来,中卫市持续挖掘濒危剧种中卫道情的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传承价值,整理出版了书籍《中卫道情》,创排了道情戏《金沙梦》,并在中卫市各乡镇、学校演出60余场次,恢复录制经典唱段《走一洼来又一洼》《端起碗不由我泪流两腮》和《大寨花开遍戈壁沙山》,进一步加大了濒危剧种的抢救和保护力度。[4]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