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戏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采茶戏,是流行于江南地区和岭南一些省区的一种传统戏曲类别,产生年代大多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种类繁多,各地特色鲜明。

  2006年5月20日,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简史

  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传统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等。这种戏,尤以江西较为普遍,剧种也多。如江西采茶戏的剧种,即有“萍乡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高安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这些剧种虽然名目繁多,但它们形成的时间,大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这一阶段。

起源

  江西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安远,信丰一带,采茶戏与盛产茶叶有关。明朝,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称为“采茶歌”。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赣东、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从唱采茶歌发展为采茶戏有几个阶段。采茶歌最早只唱小调,每句仅有四句唱词,如“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茶花满路旁;大姊回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这种小曲生动活泼,委婉动听。采茶歌再经发展,便由采茶小曲组成了“采茶歌联唱”,名曰“十二月采茶歌”。如“正月采茶是新年,姐妹双双进茶园,佃了茶园十二亩。当面写书两交钱。二月采茶……。”后来,“十二月采茶歌”又与民间舞蹈相结合,进入元宵灯彩行列,成为“采茶灯”,“采茶灯”主要唱调是[茶黄调]、[摘茶歌]、[看茶调]、[报茶名]等。它由姣童扮成采茶女,每队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长者二人为队首,手持花篮,边唱边舞,歌唱"十二月采茶"。这种"采茶灯"形式简单,纯属集体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采茶戏迈了一步。

  明朝,盛产名茶的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茶农为了接待粤商茶客,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即从“采茶灯”中八个(或十二个)采茶女中分出二人,为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个队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丑的"三角班"。姐妹二人表演上山采茶,手持茶篮,边唱边舞,唱着“十二月采茶歌”(每人轮唱六个月);扮丑角的手持纸扇在中间穿插打趣。这就是原始节目《姐妹摘茶》。再后增加了开茶山、炒茶、送哥卖茶、盘茶等细节,丑角扮成干哥卖茶,便更名为《送哥卖茶》。这种采茶灯(又名“茶篮灯”)的演出已是采茶戏的雏型了。赣南的“茶篮灯”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又涌现了表演其他劳动生活的、由二旦一丑或一旦一丑扮演的小戏,如《秧麦》、《挖笋》、《补皮鞋》、《捡田螺》、《卖花线》、《磨豆腐》等等,因用采茶调演唱,一唱众和,尚无管弦伴奏,便统名为“采茶戏”。采茶戏因是从民间歌舞、灯彩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演出剧目又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其音乐唱腔又多民歌风味,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1]

传承意义

  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劳动,也就不会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没有采茶歌、采茶舞,也就不会有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许多省区的采茶戏。所以,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

  采茶戏的形成,不只脱颖于采茶歌和采茶舞,还和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十分相近,与之有交互影响的关系。花灯戏是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区的花灯戏类别的统称;以云南花灯戏的剧种为最多。其产生的时间,较采茶戏和花鼓戏稍迟,大多形成于清代末叶。花鼓戏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剧种为最多,其形成时间和采茶戏大致相差不多。这两种戏曲,也是起源于民歌小调和民间舞蹈。因为采茶戏、花灯戏、花鼓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时间、风格等等都比较接近,所以在这三者之间,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营养的交叉关系。

  茶对戏曲的影响,不仅直接产生了采茶戏这种戏曲,更为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对所有戏曲都有影响的,是剧作家、演员、观众都喜好饮茶;是茶叶文化浸染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戏剧也须臾不能离开茶叶。如明代我国剧本创作中有一个艺术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称临川派),即是因大剧作家汤显祖嗜茶,将其临川的住处命名为“玉茗堂”而引起的。汤显祖的剧作,注重抒写人物情感,讲究辞藻,其所作《玉茗堂四梦》刊印后,对当时和后世的戏剧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点上,茶使汤显祖在我国戏剧史上所起的作用,当不会限于流派的一个名字上。

  又如过去不仅弹唱、相声、大鼓、评话等等曲艺大多在茶馆演出,就是各种戏剧演出的剧场,又都兼营卖茶或最初也在茶馆。所以,在明、清时,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因为这样,戏曲演员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馆支付的。换句话说,早期的戏院或剧场,其收入是以卖茶为主;只收茶钱,不卖戏票,演戏是为娱乐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务的。如上一个世纪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楼”、“广和茶楼”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园”、“天仙茶园”等等,就均是演出场所。这类茶园或茶楼,一般在一壁墙的中间建一台,台前平地称之为“池”,三面环以楼廊作观众席,设置茶桌、茶椅,供观众边品茗边观戏。专业剧场,是辛亥革命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还特地名之为“新式剧潮或“戏园”、“戏馆”。这“园”字和“馆”字,就出自茶园和茶馆。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称:“戏曲是我国用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另外,茶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既然已成为社会生产、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戏剧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戏、名剧,不但都有茶事的内容、场景,有的甚至全剧即以茶事为背景和题材。如我国传统剧目《西园记》的开场词中,即有“买到兰陵美酒,烹来阳羡新茶”,把观众一下引到特定的乡土风情之中。

戏曲类别

吉安采茶戏

  吉安自古是连通广东、江浙和赣东的必经之路,吉安采茶戏融合了赣东采茶戏、宜黄三脚班和赣南采茶戏的剧目和曲调,融入吉安形成的“花鼓灯”,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但吉安采茶戏最主要还是来自抚州宜黄县,并深受来自清江、新余等县的“花鼓班”影响。根据原吉安地区采茶剧团团长萧孟竣提供的有关资料,吉安采茶戏来源于宜黄,这是由于明代中叶以后,宜黄戏一度繁荣,专业艺人达千余人。清乾隆时宜黄戏更加盛行,自然不乏发展民间小戏的条件。“三角班”由宜黄、乐安转入永丰后,又因清末民初宜黄戏、吉安戏等大剧种的衰落,永丰一带的三角班就从流散的大班艺人中吸收、融化了一批艺术形式和剧目,如《打白米》《打花鼓》《十叹烟花》《寡妇上坟》等宜黄戏;《机房赦子》、《青风亭》《曹洪走雪》等吉安戏。

  关于“三角班”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左台是锣鼓,右台是胡琴,中间是演员做戏,形成三只脚,故名“三脚班”;二是演唱剧目多为两旦一丑,或一旦一丑一生,因三个角色而得名“三角班”。永丰县“三角班”教戏时供奉的祖师爷也与宜黄戏相同,都是“清源师”。后来,永丰县的“三角班”吸收、融合宜黄戏和花鼓灯的艺术形式和风格,逐渐形成了演出班底规模更大,有如大戏班半个班底的吉安采茶戏班社,所以叫“半班”。“半班”一经形成,表演艺术开始有了简单的套路。“半班”演员增多,行当较全,能演大戏,乐手和演员一般有二十余人,不再是“七紧八活九轻松”的小队伍。

  清末,吉安采茶戏在永丰形成后,逐步向邻县发展,一支向吉水、吉安方向;一支向宁都方向;并在吉安大部分地区,抚州、赣南部分县区盛行,吉安市就有两个班社,叫同和堂班、同合堂班,经常演出,引起清政府的震惊。同治三年(1863年)十二月十八日吉安知府曾省三颁布《严禁规条》中说:“一禁花会标及一切赌博;二禁三角班以及游倡”(载同治十一年《安福县志》卷末),由于发源宜黄并受“花鼓班”影响,吉安采茶戏和相邻的抚州、高安,特别是宁都采茶戏在传统剧目、表演艺术、曲调、曲牌等方面相近似而成为兄弟剧种。据一九五六年全区剧目工作会议记录,吉安采茶戏传统剧目有149个,其中大戏41个。吉安采茶戏在发展过程中受影响最深是吉安戏。“半班”演出的《曹洪走雪》《平贵回窑》《四郎回国》《五郎会兄》《鬼打贼》《小尼姑下山》《关皇相会》等均属移植吉安戏的剧目;其次是受“花鼓班”剧目影响,传统剧目中有不少灯戏,就是花鼓班的早期剧目。如《送宝》、《七块柴》(又名《打大花鼓》或《扇子花鼓》)《大小争风》《耍金扇》《瞎子闹凉亭》《邹皮匠打酒》《小放牛》《卖飘洋杂货》《张三卖布》《王瞎子算命》等。

  在师承方面吉安采茶戏大致分为三派:一是永丰派,它以表演细腻,行当较整齐,善于演“半班”见长。主要艺人有本法师、杨万福、金裁缝、熊仔师等。二是吉水派。它以唱功见长,讲究嗓音圆润,委婉动听,经久不瘖,主要艺人有庆周师、刘金生、罗日志、肖载芳等。三是以善演裙子戏见长的罗五俚派(艺名盖天麻子),在吉安、吉水、新余、高安等地颇具声誉。[2]

  2021年,吉安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为吉安市采茶歌舞剧院。[3]

粤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是广东粤北地区的汉族小戏剧种,旧称唱花灯、唱花鼓、采茶戏、大茶或“三脚班”,是在汉族民间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该戏流行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地区和东部的梅县地区(今梅州市)、惠阳地区。

  据史料记载,采茶戏最早形成于明末江西赣南的安远县,从元宵、春节时的“九龙茶灯”发展成赣南采茶戏后,分别经大余、粤北南雄梅岭古驿道及“三南”(赣南地区的全南、龙南、定南三县)传入粤北和粤中东江、韩江流域,再与当地山歌结合。

  粤北采茶戏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吸收赣、湘南地区的民间花灯、花鼓等歌舞表演形式,逐渐形成粤北地区独特的地方戏种。

  该戏种在花灯歌舞的身段、台步、套路的基础上,或从生活中提炼,或模似飞禽走兽形态,或借鉴民间武术,或向大剧种学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表演程式,主要有矮子步,扇子花、耍彩巾、单袖筒等。

  明清时期,粤北地区盛行民间专业演出“采茶戏”的“三角戏班”,主要集中在以韶关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包括南雄、始兴、曲江、乐昌、翁源、乳源,以及清远的连(州)、阳(山)等地区,各戏班互不师承,由此形成粤北采茶戏表演形式以及唱腔上的三大流派(南雄灯子、韶南大茶及连阳调子),演出活动遍及粤东、赣南、湘南、桂东等广大客(家)属地区。

  清末民初,粤北采茶戏逐步走向成熟,各师承流派亦涌现出了一批在民间享有声誉的职业艺人。

  曲目、曲牌上亦形成一大批传统剧目,如颂扬婚姻自由的《磨豆腐》、《双双配》;惩恶扬善和宣扬家庭伦理的《卖杂货》、《打狗劝夫》;鞭挞、讽刺社会丑恶的《阿三看姐》、《夜盗寒衣》、《打面缸》等等。[4]

  粤北采茶戏,原有南雄灯子、韶南大茶和连阳调子三种派别,都用粤北客家方言演唱,1950年后逐渐交融,1959年统称为粤北采茶戏。它主要是在粤北山歌和民间山调的基础上,吸收赣南和湖南益州民间艺术精华创造而成的地方民间戏曲,流浪渊源可溯至唐宋,盛行于明代嘉靖期间以后。

  该戏种辐射范围远及粤东、赣南、湘南与桂东客家地区,是客家人精神文化生活得重要组成部分,为客家民系的民风民情、观念信仰、风俗习尚的形象反映,为研究客家文化、历史与民俗提供了宝贵资料。

    粤北采茶戏已于2011年被选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为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韶关市粤北采茶戏剧院)。[5]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来源于生产劳作,曲调取材于民间流行的采茶歌,是民歌小调与灯彩表演的完美结合,历经三百多年的沧桑,最终演变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曲牌板腔体剧种。除抚州本地外,抚州采茶戏的足迹远涉北京、上海、湖南、湖北、福建、浙江、台湾等省市。

  该剧种最初是采茶女一边采茶一边吟唱的一种形式,后融入了民间舞蹈的一些动作,成为大型节日灯彩表演项目。明末清初,艺人们再将民歌小调与灯彩表演相结合,形成独立的三脚班,即一旦、一丑、一锣鼓。后演变成茶灯戏,即在一旦一丑的基础上演变为一生、一旦、一杂,乐队增加了唢呐。清末,角色增多,生旦净末丑齐全,乐队伴奏也增加了二胡、笛子、三弦,这就是半班,后发展为抚河大班。建国后,地方戏剧高速发展,名称也由旧称的抚河大班定名为抚河戏。1951年,抚州地方戏剧团成立。1953年,更名为抚州采茶剧团。

  抚州采茶戏唱腔,大都来自民歌小调。传统的唱腔是曲牌体腔调,后经发展创新,出现大量板腔体唱腔,唱用曲牌近100种。旋律特征为字多腔少,简洁明快,似吟似诉,颇具说唱音乐之风格。大量运用民间俗语和歇后语,诙谐风趣,要求吐字清晰与运腔圆润。总体唱腔可分为戏曲正调、戏曲杂调和民歌小调三类。

  抚州采茶戏传统剧可分为三种:一是单台戏,仅一旦或一丑表演,前部唱“拜府”,中部演“打彩”,尾声则“谢台”;二是小戏,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爱情为主,亦有一些民间传说;三是整本戏,源自坊间刊印戏文曲本,或将外剧种戏文改编而成。[6]

  2011年,抚州市采茶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单位为临川区抚州采茶戏传习所。[7]

高安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半夜夫妻》
高安采茶戏《半夜夫妻》

  高安市,古称“江右上县”,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高安采茶戏就是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孕育出的一坛老酒,喷发着醉人的醇香。

  高安市的农民或在蚕桑耕种之中,或在收获喜庆之际,有感而发,信口引吭,一人呼,众者和,管弦助兴,铙钹取闹,傩面雉首,相聚而乐,古老的剧种——高安采茶戏就这样在农民们不经意的嬉闹中诞生了。

  高安采茶戏起源于江西省高安市的民间灯彩,后受赣南、浙江小调及高安锣鼓戏的影响,于1917年前后形成,流行于中国江西省。

  高安采茶戏围绕世间是非善恶、爱恨情愁及农村琐事来进行创作,故事情节通俗易懂,贴近人民生活,又充分吸收赣西地区的民间音乐、舞蹈、锣鼓戏、花灯戏等。

  它的唱腔和念白都采用高安市本地的方言,形式欢快风趣,内容诙谐幽默,乡土氛围浓烈。但凡婚丧嫁娶、逢年过节、迎神祈福之时,都能见到高安采茶戏的身影。

  高安采茶戏的舞台语言以高安方言为依据,这需要演员不但在念白上使用艺术化的方言土语,更重要的是将方言有机地结合到采茶戏的唱腔中去,使之更具有地方特色和戏曲韵味。

  其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多为一事一议;舞台调度不大,基本以8字型穿行往复;表演上载歌载舞,欢快活泼;道白以艺术化的方言土语展现,诙谐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为人们所喜爱。

  1964年,新编现代高安采茶戏《小保管上任》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后拍成电影舞台艺术片上映,风行中国。[8]

  传统小戏《四九看妹》于1959年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现代戏《小保管上任》于1964年在上海引起轰动;传统大戏《孙成打酒》两次获得国家级最高奖项;现代大戏《木乡长》于1995年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文华新剧目”等奖项,曾三次晋京表演,荣获首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稀有剧种特别演出奖。目前累计有29个剧目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2011年,高安采茶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9]

阳新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外景
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外景

   阳新采茶戏距今约有200年历史,是古老的幕阜山区流传的采茶歌中孕育出的民间小戏。

  采茶歌是采茶女一边采茶、一边吟唱的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

  采茶戏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是老祖先留下来的民间智慧。

  有资料记载,清代咸丰年间,阳新采茶戏已独具风格。清代光绪以后,汉剧流入阳新,一些采茶戏艺人日唱汉戏,夜唱采茶,表演、剧目、道白、唱腔不同程度受到汉剧的影响。后随着楚剧的流入,阳新采茶戏又从其中吸收了不少营养,日臻发展。

  以前,阳新采茶戏被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民间小戏,因而没有专业剧团,只有时聚时散的“呼拢班”。新中国成立后,阳新采茶戏重获新生,当时仅龙港一地,采茶戏的民间业余剧团就有80多个。1964年5月,原社会主义教育宣传队和湖北艺术学院调查组一道,对阳新采茶戏的声腔进行系统整理、深入挖掘和精心提炼,在锣鼓伴奏基础上加入丝弦伴奏,逐渐形成鲜明的剧种特色,实现了从民间小戏到具备完整戏曲音乐体系剧种的华丽转身,成为湖北省“十大稀有”剧种之一,被誉为“盛开在鄂东南地区一支独放的山茶花。”

  阳新县委为传承发展地方戏曲艺术,于1965年10月1日组建成立阳新县采茶剧团,“阳新采茶戏”也由此正式定名。

  继上世纪50年代之后,阳新采茶戏在80年代再度出现空前发展盛况,民间采茶戏剧团多达百余个。2008年,阳新采茶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10] 目前,先后入选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39人。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国家非遗,2012年,阳新县采茶剧团更名为“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2015年升格为“黄石市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多年来,传承中心通过“专业扶持业余,业余促进专业”的模式,引导广大戏曲工作者潜心创作、勤奋耕耘,创作出大量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艺术作品,扶持筹建达到一定规模的民间采茶戏剧团共35个,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进景区等惠民演出,每年演出多达200余场次。[11]

桂南采茶戏

  桂南采茶戏于清代中叶从江西赣南经粤北传入桂南,距今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根据其衬词的特点,采茶戏也被称为“吁嘟呀”。桂南采茶戏广泛流传于广西东南部的玉林各县以及钦州、梧州和南宁等市的部分县区。   桂南采茶戏属“三小戏”,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演,也叫“三角班”。它最初是以“十二月采茶”为主要内容的歌舞演唱,后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开荒、点茶、探茶、采茶、炒茶、卖茶等情节,形成一整套反映茶农劳动和爱情生活的歌舞。表演时通常由一人扮作茶公,两人扮作茶娘,在歌舞中穿插一些有情节的生活小戏。桂南采茶戏中演唱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的被称作“采茶串古”,多为喜剧、闹剧。另外还有一些受彩调影响而出现的剧目,如《卖红线》、《卖水粉》、《卖杂货》、《斩柴得妻》、《剃头二借妻》、《虔诚娶妻》等。后因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避难广西的粤班影响,桂南采茶戏中后来出现了《倒乱鸳鸯》、《高文举》、《陈三磨镜》等大戏,总体风格发生较大改变,已不再是早年的采茶小戏。桂南采茶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为锣、鼓、钹、木鱼、唢呐、笛子、二胡,道具有彩带、钱鞭、花扇和手绢等。其演唱曲牌,一是茶腔,即原套采茶曲调;二是茶插,即以“南昌小曲”、“四季莲花”为基础,吸取各地民间小曲而成。唱腔语言以客家话为主,地老话为辅,念白多为韵白。   桂南采茶戏于明末从江西赣南传入博白,由唱竹马发展为载歌载舞的唱采茶,清代已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民国后逐步发展成熟,成为戏曲中的独立剧种。

  桂南采茶戏演出内容以“十二月采茶”为主。一般演出的顺序是:

  1. 开台茶,又称恭贺茶或参拜茶,即演出之初先向戏主和观众恭贺;

  2. 开荒、点茶;

  3. 探茶;

  4. 采茶,一男两女摘茶,载歌载舞;

  5. 炒茶;

  6. 卖茶。

  整个歌舞是通过种茶的全部劳动过程,反映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和丰收喜悦。[12]   

  2006年5月20日,桂南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

赣南采茶戏

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 《八子参军》
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  《八子参军》

  赣南采茶戏,源于明末清初,有400余年历史。旧称“灯戏”、“茶篮灯”、“三角班”。流行地区有赣州、赣县、安远、信丰等市县和广东韶关、曲江、五华、新丰等县市。清嘉庆以后,赣粤两省的采茶班社交往频繁。赣南还有不少采茶班社,于清末民初流入福建武平、长汀以及湖南桂南等地。建国后的1956年正式挂牌定名为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源于茶农的劳动与生活,与茶园经济、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同时,也积淀了历代艺术家创造发展的大量表演艺术程式。最具特色、最有代表的扇子花、单袖筒、矮子步“三大表演”程式是赣南采茶戏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的表现形式。

  赣南采茶戏行当为“二旦一丑”,有“三角成班,两小当家”一说。“小旦”塑造农村中勤劳纯朴、聪明伶俐的少女、少妇;“小丑”有正丑、反丑之别,正丑俊扮,反丑丑扮。“正丑”基本上是外丑心善的人物,诙谐幽默,含蓄风趣,鼻梁上仍保留“豆腐块”;“反丑”基本上是外丑灵魂也肮脏的人物,揶揄滑稽,被人讥讽。

  赣南采茶戏音乐以单曲牌反复和多曲牌联缀,属曲牌体结构形式。427首传统曲牌归类为“灯腔”、“茶腔”、“路腔”、“杂调”,通称“三腔一调”。唱腔有河东、河西两种流派,河东派抒情雅致,略带说唱性;河西派开朗激越,旋律性较强。伴奏以“勾筒”为主胡,运用正反弦演奏形式。赣南采茶戏音乐旋律优美,委婉动听,轻松明快,节奏鲜明,为人们耳熟能唱而广为流传。许多流行、传唱的歌曲都借鉴了赣南采茶戏的音乐,如根据[长歌]改编而百唱不厌的红歌《十送红军》,在[小小鲤鱼跳龙门]的乐曲基础上改编的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运用的[斑鸠调]等等。[14]

  2006年,赣南采茶戏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保护单位为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15]

宁化采茶戏

  宁化采茶戏于清康熙年间从江西赣南传入,在宁化俗称“踩擦戏”“半班戏”或“三角戏”,与赣南九龙山“采茶戏”有亲缘关系。

  明末清初,赣南九龙山流行茶歌、灯舞和花鼓,茶农们每逢迎神赛会或欢庆丰收,载歌载舞,通宵达旦。以后,在茶歌、灯舞和花鼓的基础上,吸收东河腔和徽剧的表演艺术,逐渐形成一种小戏。初期戏曲内容多表现民间生活,一般只有三五个角色。清末以后采茶戏发展迅速,戏班遍布各地。宁化地处

  闽西山区,界邻赣南,人民生活习俗及语言比较接近,所以采茶戏很快就流传进来,糅合当地民间小戏,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

  据《宁化县志》载,清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年),宁化山区每逢冬春农闲,城乡群众必装饰各种灯采,演唱茶歌小调,号称“五饰戏”“踩擦戏”,这时,赣南一带的采茶戏也多来演出,“迎神之会有五饰灯戏,煎沸昼夜。”到清末民国初,采茶戏不仅在宁化盛行,而且流传到清流、长汀、连城等地。到20世纪30年代,采茶戏的班社如雨后春笋,遍布城乡。当时,闽、赣采茶戏班,经常交流演出,有江西师傅来闽西教戏,宁化一带艺人也有不少到赣南搭班演出。老艺人温子标是宁化县滑石温坊人,曾在赣南采茶戏班当演员,解放后才回家教戏。

  1952年,宁化县城关中山乡首先组织业余采茶戏剧团。1956年,又创办温坊采茶剧园。传统剧目有100多种,本戏有《赵玉林》《青龙山》《三家福》《割肉记》《卖花记》《九龙杯》《车公传》《才郎搭店》《胡家传》等;小戏有《十买十带》《双福船》《补缸》《王氏劝夫》《看相》《卖杂货》《化斋》《牡丹对药》等。根据《宁化县志》记载,解放前,宁化未见专业的采茶戏班演出,只有临时组合的班社,其内容多为男女恋情、唱的是俗谣俚曲,道白用平仄倒置的宁化方言,深受群众欢迎,农村流行极广。1952年,城关中山乡首先组织业余采茶剧团。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县还有业余采茶戏剧团13个。

梅州采茶戏

五华采茶戏
五华采茶戏

  梅州五华县采茶戏又称“粤东采茶戏”,主要分布在五华县的安流镇、龙村镇、横陂镇、水寨镇、华城镇、岐岭镇、长布镇、潭下镇等地。据《五华县志》记载,五华采茶戏大约在清代乾、嘉年间从江西赣南九龙山传入,在粤东地区广泛传播并在五华生根、开花、结果,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

  最初,采茶戏表演的节目多是表现茶山劳动生活场景的小戏,角色只有一生一旦或二旦一丑,故称为“三脚班”或“三脚戏”。后来,在发展过程中经采茶戏艺人不断丰富、改进,逐渐发展出生旦、老旦、花旦、老生、丑公、丑婆等行当角色。由于表演动作的创作来源于茶农采茶、制茶、上山、下山等劳动场景,后来改称为“采茶戏”,俗称“大茶戏”。

  五华采茶戏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借鉴合唱、伴唱等配合形式。它的唱词、念白都是以通俗易懂的客家方言为标准,以五字句、七字句较多,也有三字句、八字句和九字句,随剧情、人物性格不同有相应的变化。采茶戏的伴奏乐器以高音二胡为主,还有扬琴、琵琶、高胡、板胡、笛子等,适当时会加西洋乐器等。

  五华采茶戏的表演内容来源于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表演时载歌载舞、诙谐逗趣,表演动作有扇花、手巾花、高步、矮步、蹲步、碎步、云手、搓手等,其中“云手”正是从茶农劳动时的动作演变而来,象征炒茶、筛茶,别具一番风味。表演既保持了传统的采茶风格又借鉴花朝戏、山歌剧、歌舞剧等剧种的表现手法,形成载歌载舞,诙谐逗趣,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采茶表演特色,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

  五华采茶戏的魅力,在于它区别于其它戏剧的独特之处,是以“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为主的独特表演风格上。

  五华采茶戏表演内容有传统戏和新创茶剧二类,传统戏多为反映纯朴爱情故事,以及弘扬传统社会道德、劝解人们向善等内容,如《补皮鞋》、《俏妹子》、《吹鼓手招亲》、《卖杂货》等剧目。新创采茶剧目主要是近年来根据历史人物和身边故事创作的新剧目,体现了人们生活中真、善、美,有《乌云下的歌声》、《茶山雾蒙蒙》、《竹马路弯弯》等剧目。五华采茶戏曾四次赴省调演获得大奖,其中《望婿成龙》荣获广东省第四届群众戏剧花会金奖;1999年应邀赴台湾文化交流演出,盛况空前,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为应对多元文化发展和经济大潮的冲击, 2012年,五华采茶戏剧团进行体制改革,成立了五华采茶戏演艺有限公司,依托原采茶剧团原班人才,广泛挖掘培养艺术新人,重点创作采茶戏精品,让采茶戏走进五华的各中小学校,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学习采茶戏这种珍贵的民间艺术。

  经过传承与发展,五华采茶戏从简单走向丰富,从一颗幼小的嫩芽成长为一朵美丽的山茶花。[16]

相关院团

  临川区抚州采茶戏传习所五华县采茶戏传承保护中心博白县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和展演中心(采茶剧团)吉安市采茶歌舞剧院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高安市采茶剧团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阳新县采茶剧团)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韶关市粤北采茶戏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