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罗罗腔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灵丘罗罗腔流行于山西省灵丘县及其周边地域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由弋阳腔演变而来的稀有剧种之一,罗罗腔由一人在前台演唱,众人在后台帮腔,和之以"罗罗哟哟"之声,"罗罗腔"之名即由此而来。罗罗腔的传统剧目大部分都出自下层文人的手笔,或是民间口头创作,所以通俗易懂,颇有生活情趣。角色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门"为主,表演活泼幽默,细腻真实。罗罗腔历史悠久,形态古老,唱腔中既保留了早期的传统曲牌。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着唱腔结构。罗罗腔有南北之分,灵丘罗罗腔属北曲弦索系统,在艺术上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剧目生活气息浓厚,台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说唱兼容;南曲则流行于河北部分地区,以唱腔为主。

  2006年5月20日,灵丘罗罗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 42。[1]

剧种起源

  罗罗腔的起源虽然说法不一,但到清代中叶,特别是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罗罗腔已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剧种。在当时的官方演出中占有一席之地,曾经同花部的京戏、梆子戏等剧种一起,与雅部的昆剧争雄。

  清末,罗罗腔渐呈衰势。到19世纪60年代,罗罗腔的流布范围只剩下山西省的灵丘县、浑源县、应县、繁峙县和河北省的唐县、阜平县等一小片天地了。

  民国年间,所剩无几的罗罗腔流布地区是梆子戏的天下,罗罗腔的演出活动更是举步维艰,罗罗腔除在庙戏、愿戏中有习惯性演出外,其他演出就比较少了牞而罗罗腔艺人们为了糊口,常与“丝弦”、“老调”、“弦子腔”等北方弦索系统的剧种合台演出,逐渐融到了其他剧种中去。这一时期,罗罗腔与“梆子”、“皮黄”等大剧种在艺术竞争中处于劣势,但是它有赖于民间传统的演出习俗,仍能保留部分较为固定的演出台口,就山西省晋北一带而言,大同市西南方有些村庄,每年都有罗罗腔固定演出的台口,繁峙县沙河以东部分村庄,不论一年内唱几台其他剧种的戏,都不算正戏,只有唱罗罗腔才算正戏,应县不少村庄,男婚女嫁时,婆家和娘家一般都要请乐手把罗罗腔的 【彩腔娃子】吹奏一番,以图吉庆。

唱腔音乐

  灵丘罗罗腔的唱腔很多,相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哈哈",但大部钻重乐分均已失传。流传至今的计有 【数词】、【甩板】、【流水】、【山坡羊】、【歌南子】、【凤绞龙】、【起腔】、【赶板】、【垛腔】、【哭腔】、【散板】、【糜子】、【娃子腔】、【彩腔】、【跪柱香】等。罗罗腔的演唱属联曲体的形式,这种联曲体并不是元明的南北曲,腊探充樱而是各种俚曲小调的联络运用。它虽然有 【干板】、【甩板】、【流水】、【起腔】、【跺腔】等,艰阿壳但它们调式不同,相互之间很少自然联系。因此,结构不成板腔体系,只能说它的个别唱腔是以不完备的板腔体形式出现的。

  就其曲式、调性可分为两大类:壳润棵

  第一类以【数词】为主,包括【甩板】、【哭腔】、【流水】、【起腔】、【赶板】、【糜子】、【垛子】等,均属宫调式,演唱时定为A调,具有节奏明快、旋律清爽、委婉流畅的特点,善于抒情。

  第二类以【娃子腔】为主,包括"彩腔"、"跪柱香"等,均属徵调式,演唱时定为D调。具有活泼、风趣、热闹之特点,旋律跳动性较大,适合表现喜悦之情。

  灵丘罗罗腔的演唱,吐字清晰,说唱性较强,真假声结合使用。假声的运用,常以高八度的"背宫音"用于句尾,形成它独特的演唱风格。演员在行腔运调上多无严弃白盛格的行当之分,仅 【数词】一类曲调有男女同调不同腔之别;而【娃子腔】一类曲调则纯系男女同腔同调。

  伴奏乐器有文场、武场之分。武场乐器有鼓板、磕板、铙、钹、小钗、手锣、堂锣。配合动作所用锣鼓点,与山西北路梆子的锣鼓点基本相同,连接唱腔部分的锣鼓点则为自己独有。文场乐器有小板胡、曲笛、三弦、海笛、笙等。建国后加进了二胡、中阮、大提琴、扬琴等,但仍以板胡和笛子为主。板胡在伴奏【娃子腔】系统的唱腔时,指法特殊,拉"1"音不从外弦取音,而用左手第五指在里弦上取音。否则就奏不出【娃子腔】的固有特色。

艺术特色

  罗罗腔历史悠久,形态古老,唱腔中保留有早期的传统曲牌,如【娃子】、【彩腔】、【山坡羊】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唱腔结构又在不断变化。罗罗腔传统的音乐唱腔主要有甩板、数词、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娃子、哭腔、起膛等十多种,其中说唱性较强的数词是代表性的唱腔。在其唱腔中存在曲牌唱腔与板式唱腔有机结合的特殊结构,如以甩板、数词与流水组合为一套曲子,等等。罗罗腔演唱中在每句的句尾常用假嗓"耍腔",其伴奏方式较为特别,"唱时不伴",乐器过门在每句的尾音处进入。 罗罗腔有南北之分,灵丘罗罗腔属北曲弦索系统,在艺术上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剧目生活气息浓厚,台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说唱性强,有曲艺说唱的味道。乐队不拖腔伴奏,只在每个乐句尾音部分加入伴奏,过门之后即停。给演员的唱演留下很大发挥余地,能说能唱,节奏可快可慢,音量可大可小,吐字格外清晰。很有特色的是男角在尾句部分用高八度的假嗓耍腔,俗称:"背宫音",反映出其中古老唱腔的痕迹。"走花梆子"、"踩畦子"等台步、身段动作载歌载舞,生活气息浓郁,是罗罗腔旦角特有的表演程式。伴奏乐器通常有:小板胡、笛子、笙、唢呐、三弦等。打击乐有:板鼓、战鼓、堂鼓、手板、小镲、小锣、中虎锣等,又加进了琵琶、扬琴、二胡、小提琴等乐器,音乐表现力增强了。 灵丘罗罗腔的传统音乐唱腔传说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哈哈",现存唱腔主要有:〔数词〕、〔娃子〕、〔甩板〕、〔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哭腔〕、〔山坡羊〕、〔圪脑儿〕等十多种,其中〔数词〕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唱腔,它说唱性强,很有曲艺说唱的味道。传统代表剧目有:《小二姐做梦》、《锦缎记》、《读绒花》、《龙宝寺》、《描金柜》等四十多个剧目。

传承谱系

  罗罗腔剧种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着丰富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为了保护和传承,罗罗腔剧团截止2018年底,被灵丘县人民政府公示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名(郭德宝、李金生、刘继红、邓慧琴、刘玉山、刘美玲、刘金梅、薛建国);被大同市人民政府公示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名(孟令为、李美生、王秀花、赵先兰、安文国、李永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名(张翠娥、白玉文);被国家公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名(范增)。[2]

生行

  安富国 男,1940年生,灵丘县东河南镇人,主工须生、花脸,已退休。他的唱腔宽厚,高亢,富有穿透力。曾饰演过《访白袍》中的尉迟恭、《明公断》中的包公、《打金枝》中的郭子仪、《红灯记》中的李玉和等。

  张国有 男,1946年生,灵丘县柳科村人。1958年从艺,工须生。他的演唱音色饱满,高亢激越。曾主演《描金柜》、《审土地》、《十五贯》、《逼上梁山》、《破洪州》、《沙家浜》等。

剧种现状

  罗罗腔为了解戏曲传统、认识戏曲发展变化的规律提供了活生生的材料。古老的罗罗腔在现代社会陷入了生存的困境,由于资金缺乏,演出市场萎缩,演员纷纷流失,1960年成立的灵丘县罗罗腔剧团是仅存的一个专业演出团体。现今已经到了抢救、保护这一珍贵剧种的紧要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