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公戏
师公戏是在师公调和师公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民间戏剧,流行于壮、汉、瑶一 生活民俗等民族地区。多见于春秋两季节庆习俗活动中。壮族师公戏,主要流传于贵港、来 宾、武宣、象州、柳城、忻城、上林、马山、宜山等地;汉族师公戏,主要流传于南宁市郊区、武鸣、宾阳等地;瑶族师公戏,流传于马山等地。 [1]
起源与发展
壮族师公戏
最先于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 在贵县(今贵港市)形成(也有明代已经形 成的说法) 。它基本上是师公跳神和民间唱诗的融合。其音乐和曲牌以壮族民歌为基础,用 壮话演唱。至二十世纪40年代,师公戏又吸收了彩调的唱腔和动作,有所提高。1958年后, 师公戏演出现代题材,获得新的生命,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禁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得以恢复。1981年秋,仅来宾一个县就有91个业余唱诗剧团演唱师公戏。师公戏的剧目 据初步统计有150多个, 其中有歌颂传奇英雄的《莫一大王》、《岑逊王》,有民间传说的 《刘三妹》、《蛇郎》,有反映坚贞爱情的《达七》、《梁山伯与祝英台》。师公戏的剧目 以唱为主,最早是一唱到底,没有道白。唱词也象壮歌一样押腰脚韵。早期也没有舞台,在 平地表演。开唱正本前,由几个姑娘踩台,在锣鼓声中每人一手执扇一手拿手帕,上下左右、 上前退后、左右旋转地起舞,一般有花扇舞、扑蝶舞、扭扇舞、滚扇舞、背手舞、扬手舞等。 男的手执马鞭,一脚向前抬起,一脚单跳三下就换脚跳。锣鼓转平锣慢鼓时,男女走三角颤 步,进三步退两步。台步中走颤步是主要特点。唱腔三十多个。乐器先前只有蜂鼓、铜锣和 厚边锣,其中一个厚边锣要裂了的,取其嘶音。后来加用唢呐、笛子及各种弦乐伴奏。
汉族师公戏
用平话演唱,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蔡百喈》、《目莲救母》 等传统节目。民国期间演出多戴面具,没有固定剧本,只有故事梗概,多在群众喜庆“安龙”、 “游神”习俗活动中演出,每次演出通宵达旦。戏班多以自然村庄为单位组织。宾阳县1980 年统计,全县汉族壮族的业余师公剧团已达二百一十四个,占全县业余剧团百分之六十三强。 马山的“下批师公戏”是瑶族师公戏,用瑶话演出,借用壮族师公戏唱本。
代表戏种
宾阳师公戏
宾阳师公戏在早期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叫巫师,第二种叫佛师,第三种叫道师。巫师主要职司是奉祀天帝鬼神,为人求福消灾,表演时念咒符跳舞蹈,故又称跳 神,均戴各种面具表演;佛师主要演唱人间红事,例如结婚、庆隆社宅等;道师则主要是为白事演唱,如死了人,都要请道师“驱鬼神”。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师公戏主要在祭祀活动、丧葬仪式上出现,以唱鬼酬神的形式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对逝者的尊重。
宾阳县群文工作者对巫师、佛师、道师三种形式进行改革,把三种形式戏剧的优势结合,并演变成现代师公戏,又名山歌剧,配有音乐和锣鼓,注入现实主义色 彩,表演现代内容。群文工作者还创作了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现代题材和内容剧目,很多都是展现人际关系的小片段,如邻里关系、婆媳关系、夫妻关系, 倡导孝道、弘扬社会良好风气和正能量。群文工作者不定时组团下基层做宣传演出,或将剧本下发至全县各城乡俱乐部或文艺队排练演出。[2]
我国汉文古籍中有“在女曰巫,在男曰觋”的说法,说明在壮族民间宗教信仰体系中,存在着由男性组成的师公阶层,和由清一色女性组成的毕鬼婆阶层。因此,以前演师公戏的艺人均系男性,女角由男子反串,这一情况在改革开放后才发生改变。
宾阳人口以土著民族壮族为主。宾阳壮族师公上演的戏剧,至今尚无剧本,亦无导演,均由演员根据故事人物和情节,在舞台上边编造唱词边作即兴表演,演员无女角,以面县与服饰来以区分男女角色,唱腔只有"师公调",旋律低沉衰伤俗称"哭丧调"。伴奏一锣一鼓。单调乏味,演出地点过去仅限于事主家厅堂或庙之内。解放后,壮族师公戏这一古老的剧种获得了新生。1955年,由当年第五区蒙田俱乐部创作的现代师公戏"借伞",参加"广西第一次现代戏观摩会演大会"演出,荣获优秀剧目奖,1986年由县文化馆创作的改革现代师公戏《和气生财》由当时黎塘文艺队参加原"南宁地区农村文艺会演"获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设计,舞美五项一等奖。
1980年10月,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在县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县文化局和县文化馆决定对近30年来改革现代师公戏,依然是一锣一鼓作伴奏,依然是一个腔调的不足之处,再一次全面的改革。为此,县文化馆组建了一支名为"宾阳县改革现代师公戏实验剧团",并创作和排练了现代师公戏"柳二婶嫁女"且将收集、整理后部分本县优秀的师、道、唱腔及民歌、民谣共24种音乐曲谱,定为改革现代师公戏的唱腔曲板,排练实行导演制,增加民族器乐伴奏和击乐的合理运用,制作了舞台立体布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之声、光、电艺术手段,烘托舞台环境气氛效果等艺术手法,果然,乡下作实践演出效果极佳。
1984年4月,县文工团效仿县文化馆,将改革现代师公戏,以包场或售票方式下乡演出,当年,全县城乡就掀起了观看师公戏的热潮,出现了抢先运走道具,上门请戏,排队购票,哄高票价,"距均"演出等,争看师公戏的盛况空前。由次之后,本县城乡以演出改革现代师公戏为主的文艺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于1986年统计,全县就有200多个,至今,每相逢节日庆典的日子,都有人家或单位邀请文艺队前去演出师公戏,为其增添彩庆贺为荣。形成了本县社会流行的一种新的时尚。改革现代师公戏已成为本地各民族人民不可缺少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宾阳壮族师公戏,在"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剔除了某些封建糟粕,在编导、表演、音乐唱腔、击乐、舞美、特别是内容等诸方面,来了个"脱胎换骨"的改革。如今,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欢庆寿诞、新宅落成、升学参军、工程剪彩、成立周年等节日庆典日子,都有师公戏为其增光添彩庆贺,已形成了该县流行一种新的时尚。师公戏已成为宾阳县人民讴歌民族团结和新生活的主要文艺样式之一。
武宣师公戏
武宣师公戏,又称壮师戏,是壮族特有的戏种,其源远流长,从1445年(明代正统10年)发迹至今,已有560年历史。在武宣凡有壮族集居的村庄,都有戏班或成员,他们用壮语演唱,演员穿长袍,头戴文武官员秀才举人帽,伴有舞蹈,或唱或跳,用峰鼓和铜锣管弦伴奏,把唱、做、念、奏融为一体,编演反映群众生产、生活斗争实践的戏目,歌颂真、善、美,深受群众喜爱,每逢佳节喜庆时,都喜欢开展此项文艺活动。1983年通挽镇演出的《新花》、《心灵》戏目,曾参加地区、自治区调演,2002年8月通挽镇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为"广西壮师戏之乡"的荣誉称号。自治区民族歌舞团曾邀请通挽镇大昌村的"壮师剧团"老艺人黄淑仕到该团传授民间艺术。
河池、上林师公戏
河池、上林县的"壮族师公戏"(亦称壮族师公舞)人物性格突出,舞蹈语汇比较丰富,并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规范。表演时,师公着宽袖大袍,戴上刻有人物脸谱的木制面具,在打击乐伴奏下,先表演一段独舞或双人舞,示意这位神灵已降临人间,接着坐下来演唱该神的身世业绩,歌颂他的力量与功德。每个神各有一个不同的面具和唱本,舞蹈动作和伴奏鼓点也各具特色,生动的表现了各个神的性格特征。如唐、葛、周三将军能为人民驱鬼逐疫,消灾去难,他的动作英武豪迈,气宇轩昂;三界是个神医,能为百姓驱瘟治病,保佑平安,他的身段潇洒飘逸,颇有文人风度;莫一大王力大无穷,为民平匪除患,表演时手持宝剑,动作刚健强悍,具有英雄气概;灵娘能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她的舞蹈节奏缓慢轻盈,舞姿舒展优美,表现了一位善良的女神形象。功曹是传讯请神的使者,在他的舞蹈中扭胯晃身的动律贯串始终,显得生动活泼;天公和帝母是两位为人间送子赐福的神,他们的双人舞富有生活气息,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天公戴上了善良憨厚、笑容可掬的木相(木制面具),配上那耸肩晃头、雀跃追逐等诙谐的动作和风趣的舞步,真是妙趣横生。帝母则戴着温顺秀丽的女性面具,含蓄可亲,在天公的追逐挑逗下羞羞答答,躲躲闪闪,天公追得精疲力竭,气喘吁吁,直到跌倒在地,顿时间,逗得满场观众失声大笑。这里我们所看到的天公帝母根本不是什么神的形象,而是普通人的爱情生活在"师公戏"中的反映,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表演,使人得到了美的艺术享受
贵县师公戏
贵县师公戏有壮族、汉族两种。清同治初年,贵县一带已有壮族师公戏演唱,它与安徽的傩戏、广西桂北和江西的傩舞相类似,是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用壮语演唱。初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1911年后才去掉面具,化妆表演,并有了戏装。主要唱腔有打水、行游、三光等,多为有帮腔的集曲,属曲牌联套体结构。主要用打击乐蜂鼓(以陶瓷做鼓身)、锣、钹和无膜笛伴奏,风格古朴。主要剧目有《莫一大王》 、 《顺知戽海》 、 《白马姑娘》等,大多根据壮族民间故事改编。
武鸣师公戏
武鸣县志中把师公表演称为"做斋"(壮语),如举行7天7夜的叫"做大斋",举行时间一般为农历十月,即秋收后;也有在农历七月举行的叫"孟兰会",地点在农村广场,因而有人误认为是"庆丰收",其实不是"庆",而是"祭",祭神、娱神、娱人。"表演的不止五人,少则八九人,多则十几人,领舞者手持扁鼓边打边舞,以排队一字形,变化多端,舞到高潮结束,累得汗流浃背,尽乐方休。严格地说,这种师公戏应属壮族师公舞的一种,而非纯粹的壮族师公戏。正如武鸣师公艺人李登城所言,武鸣壮族自古以来流行唱师公戏、丝弦戏(又叫邕剧),唱师公戏时边唱边跳师公舞,并且用横鼓来伴奏……唱师公戏壮语叫"做斋",有祭祀的含义……做斋的地点多在村中开阔的地坪,因而有人误认为这是在"庆丰收",其实不是"庆",而是"祭",祭神、娱神、娱人。师公戏表演少则八九人,多则十几人。陶瓷做的横鼓太重,又容易打破,就放在边上敲打,用作伴奏。领舞者则手持扁鼓,边打边舞,舞蹈队形变化多端。舞至高潮时,人人汗流浃背,尽兴方休。壮语把这种师公舞称为"踩罡",或者叫"踩灯",根据舞蹈动作的不同,有踩十二灯、三十六灯、七十二灯之分。所谓"罡",即天罡星、北斗星,武鸣壮族人有"南斗求寿、北斗勾簿(勾簿即处死)"的传说,所以每次跳踩罡舞时,舞蹈者都会以队形摆出"福"、"禄"、"寿"字图样,以此来祈寿祈福。李登城先生于文中已明言,壮语把这种师公舞称为"踩罡",或者叫"踩灯"。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