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
安庆市于1956年,成立了安庆市一团、二团。1958年两团合并为安庆市黄梅戏剧团。1982年,改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下设一、二团,全院200多人,全民所有制性质。一团,100多人,演员阵容比较强大,有田玉莲、丁同、刘广慧、王富珍、斯淑娴、董文霞等,这些演员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力。二团,原为安庆市黄梅戏学校毕业生组成的青年队,全团80多人。现地、市合并,改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三团。安庆地区于1982年成立了安庆地区黄梅戏一团,全团100多人,属全民所有制性质。他的前身是安庆专区实验黄梅戏剧团,后更为此名。现地、市合并,改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主要演员有韩再芬、李萍、麻彩楼、王凤枝、张文林等。
院址安庆市。安庆市以原有两个场团合一的“民众剧院”和“胜利剧院”为基础,于1956年分别成立了安庆市黄梅戏一团、二团。在此期间,两团中的主要演员严凤英、王少舫、丁永泉、潘璟俐等先后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复又抽调五十多人支援西藏建团,于是两团便于1958年合并为一,名为安庆市黄梅戏剧团。1969年解散,1978年又恢复建制,1982年改团为院。全院二百余人,下设两个演出单位,即一团,二团。
一团有一百一十人,主要演员有严凤英新授弟子田玉莲,还有丁同、罗爱文、斯叔娴、张谷芳、周旭春、谢应龙、郭幼华、赵缓缓等。主要编导有罗爱祥、周考如。编曲有程学勤、苏立群。舞台美术蔡春山。曾先后七次参加安徽省举办的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和调演,两次赴京参加调演。1952年,原“民众”、“胜利”两剧院部分演职员,参加安徽省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团赴上海汇报演出,演出了《路遇》、《打猪草》、《柳树井》等剧目,这是自1936年后,也是获得极大的成功,上海新闻媒体和贺绿汀等艺术家在报上撰文予以肯定和赞扬。
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个团上演了许多新创作的优秀的黄戏剧目,如《泉边上的爱情》、《二龙山》、《渔网会母》、《洪波曲》、《春暖花开》、《小店春早》、《双凤出巢》、《七十二行之外》等。近年来,《花烛夜》、《王熙凤与尤二姐》、《状元打更》、《杨乃武与小白菜》近二十出戏和部分唱段,灌制成唱片和盒式磁带或VCD光碟在国内外发行。该团不仅在安徽境内的长江南北、淮河两岸、皖南山区作巡回演出,华东、华南、西北、西南等十七个省、市、自治区也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1958年、1959年两次抽调演员,配合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到武昌、上海为中共中央会议演出。自1952年起,先后抽调大批优秀演员,支援各地的黄梅戏剧团的建设,同时采取代训、派员辅导的办法,对十数个兄弟剧团戏给予支持。为黄梅戏的推广和繁荣作出巨大贡献。
二团前身是安床黄戏学样的1957年、1958年、1959年三届优秀毕业生组成的青年队,后改队为安庆黄梅戏二团,1982年成立市黄梅戏剧院,二团归属剧院管辖,名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全团八十多人,主要演员有刘广慧,王富珍、董文霞、郭小珍、胡静、杨玲、阚根华、杨长江、吴贤福、徐恩多等。导演潘忠仁。多年来,剧团先后上演了《慈母泪》、《巾帼县令》、《七仙女送子》、《白蛇传》、《孝子冤》、《碧玉簪》、《三请樊梨花》、《包公误》《双玉蝉》、《罗帕记》、《烽火连心》等数十出大戏、小戏。这个团青年演员居多,武功基础扎实,不但能演文戏,还能演一些高难度技巧的武戏,如《杨门女将》、《虹桥赠珠》等。1964年,上海电影厂拍摄的创作剧目《红霞万朵》,红霞由刘广慧扮演;1982年,又参加了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杜鹃女》,杜鹃由郭霄珍扮演。
1995年,安庆市、安庆地区合并为安庆市,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亦并入市黄梅戏剧院,改为二团,原二团改为三团。[1]
现有高级职称艺术人才23人,阵容强大,人才结构合理,为全国知名黄梅戏专业院团。《天仙配》、《女驸马》、《半个月亮》、《大清名相》、《玉天仙》、《薛郎归》等一批传统及创新剧目。
先后荣获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和第26届中国戏曲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主角奖、第三届韩国最佳国际剧目奖等,受到文化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嘉奖。剧院所辖的安庆黄梅戏会馆,自2006年成立以来坚持市场与公益并行,每年演出300余场,成为安庆市地方文化品牌之一,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赞誉。[2]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