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京剧院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Szxqw讨论 | 贡献2022年12月23日 (五) 10:39的版本 →‎重要演出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上海京剧院是经由国家文化部评定的全国京剧重点院团,是中国著名的艺术表演团体。于1955年3月在原华东实验剧院京剧团、人民京剧团的基础上合并组建,首任院长为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先生。现任院长为张帆。

基本概况

  上海京剧院现任院长张帆。在编人员300余人,其中200多人具有中高级艺术职称。11人毕业于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13人次获得梅花奖、文华表演奖和梅兰芳金奖。剧院辖两个演出团和上海天蟾逸夫舞台。随着文艺体制改革的深化,剧院已经形成比较符合艺术生产要求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有较为完整的创作、制作、演出、经营队伍。上海京剧院是大型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以演出京剧兼演昆剧,上海市财政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半个世纪以来,上海京剧院浸润于上海特有的人文气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筑成一道旖丽的文化景观,并以海纳百川之气魄,聚成人才荟萃、剧目纷繁之大观。   周信芳、盖叫天、俞振飞、黄桂秋、郑法祥等一批京昆艺术表演流派创始人和言慧珠、童芷苓、李玉茹等艺术家等艺术家曾先后在本院工作。

  上海京剧院不仅享誉国内,而且屡赴欧、美、亚20多个国家和港、台地区演出,蜚声海外。

  上海京剧院建院四十余年来,吸收和造就了一大批成绩卓著的优秀演员、编剧、导演、音乐工作者和舞台美术师及管理人才,为京剧艺术的继承发展,为剧院的建设作出了辉煌贡献。长期以来,剧院继承、创作演出了五百余出优秀的传统剧、神话剧、历史剧、现代剧和连台本剧,既有气势恢宏的大作,也有玲珑剔透的精品;既具清新豪放的海派风格。又含严谨婉约的京派优长。

  近十年来,上海京剧院在文艺体制改革方面敢为人先,成果累累。曾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994年天蟾京剧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剧院管理机制正向更有利于解放艺术生产力的方向健康迈进。1995年以来,连续举办的"京剧走向青年"、"上海京剧万里行"和"上海京剧南方行"活动,引起全国各方面人士的关注,收到令人瞩目的成效。上海京剧院坚持在全市十四个区县的一百多所大、中、小(幼)学校普及推广京剧艺术,普及面达十万之众。为"普及京剧艺术,弘扬民族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金喜全京剧举行展演,四台叶派名剧《群英会》《罗成》《吕布与貂蝉》《周仁献嫂》将相继亮相,首场演出后,金喜全将当着全场观众的面正式拜叶少兰为师。 [2]

  新时期创作剧目有《曹操与杨修》《曹雪芹》《狸猫换太子》《扈三娘与王英》《宝莲灯》《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王子复仇记》(以上古装戏)、《热血悲情》《生死界》《映山红》(以上现代戏)等。

历史沿革

  上海京剧院成立于1955年3月,由当时原有的几个公营京剧团华东戏曲研究院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市人民京剧团、新民京剧团组建而成,创院院长周信芳。天蟾舞台改公营后,亦由剧院负责经营管理。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前,剧院曾参加《武松》《宋士杰》《周信芳舞台艺术》《尤三姐》等多部京剧电影的摄制,纪录保存了周信芳、盖叫天、童芷苓、李玉茹等京剧表演艺术家的舞台艺术。

  文革开始后,剧院排演的《智取威虎山》《海港》两出现代京剧(京剧现代戏)被列进第1批8个样板戏里面。第2批样板戏里的《龙江颂》和《磐石湾》也是剧院排演的。《智取威虎山》《海港》《龙江颂》《磐石湾》都拍成京剧电影。

主要作品

  具有影响力的主要作品有《宋士杰》《澶渊之盟》《海瑞上疏》《黑旋风李逵》《红色风暴》《梅妃》《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七侠五义》《封神榜》《智取威虎山》《海港》《龙江颂》《磐石湾》《刑场上的婚礼》《汉宫春秋》《乾隆下江南》《曹操与杨修》《潘月樵传奇》《盘丝洞》《扈三娘与王英》《狸猫换太子》《歧王梦》《宝莲灯》《贞观盛事》《映山红》《生死界》《廉吏于成龙》《成败萧何》《王子复仇记》等,以及众多的传统经典剧目。

重要演出

  2019年10月2日 梅兰芳访日100周年纪念 日本东京

  2021年2月26日,参加央视2021年元宵晚会,表演武戏《群英荟萃》选段。[1]

主要演员

  上海京剧院名家:尚长荣、李炳淑、金喜全、陈少云、李军、史依弘、奚中路、关栋天、王珮瑜、熊明霞、严庆谷、方小亚、唐元才、何澍、安平、李国静。

  上京新生力量包括:蓝天、傅希如、冯蕴、高红梅、刘少军、赵欢、杨东虎、郝帅、郝杰、隋晓庆、陈麟、田慧、高明博、蔡筱滢、吕琳、杨扬、郭毅、陈圣杰、鲁肃、于辉、王玺龙、李春、杨楠、何婷等。

成果荣誉

  今天的上海京剧院,继承前辈的基业,遵循京剧传统精神,视创造为艺术之本,执着追求艺术理想,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契合。为此,剧院致力于剧目建设和人才培养,重视京剧普及与京剧演出市场的开拓,举办了如“梨园星光”、“菊坛群星荟萃”等旨在培养青年人才的大型系列专场演出活动,迈出了如“京剧走向青年”、“上海京剧万里行”等大型巡回演出的坚毅步伐,在各地赢得了大批新老观众。新编历史京剧《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神话京剧《盘丝洞》,新编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等剧声名远播,广受好评。近年来,剧院多次获得“中国戏曲学会奖”、“文华大奖”、“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艺术节大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上海文学艺术成果奖”等奖项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集体)、上海市劳模集体、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集体)等荣誉。其中,《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分别入选2002——2003和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狸猫换太子》入选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是目前唯一有两台大戏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的艺术院团。

  剧院艺术建设一贯坚持“以剧目建设促进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保证剧目建设”的方针,为此,剧院在创排了一大批优秀剧目的同时也锤炼了一支艺术素养良好,视野开阔的创作、演出队伍。

  上海京剧院下辖两个演出团和上海天蟾逸夫舞台。随着文艺体制改革的深化,剧院已经形成比较符合艺术生产要求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有较为完整的创作、制作、演出、经营队伍。

  上海京剧院不仅享誉国内,而且屡赴欧、美、亚20 多个国家和港、台地区演出,蜚声海外。 [2]

  2019年4月24日,第七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审出炉,上海京剧院傅希如演出的京剧《春秋二胥》获戏曲类奖。


相关资讯

Error: No database table exists named "news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