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
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一。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梨园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明嘉靖四十五年,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清末,高甲戏在泉州地区迅速崛起,歌仔戏也随即在漳州、厦门地区广为流传,打城戏又以新的面貌出现,梨园戏因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班社日益减少,范围日渐缩小,连厦门的梨园戏也改唱歌仔戏。十九世纪40年代末,梨园戏已濒临消亡。
梨园戏源于宋元时期,植根于名城泉州,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梨园戏被称为「活文物」、「古南戏活化石」。 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梨园戏分为「小梨园」(「七子班」)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个流派,各有其保留剧目「十八棚头」和专用曲牌。 「上路」存有不少南戏剧本,多数搬演忠孝节义题材,如《朱文》、《蔡伯喈》等;「下南」则较多保存该地特有剧目,古朴粗犷,生活气息浓厚,如《郑元和》、《苏秦》等;「小梨园」以生旦戏见长,文辞典雅,曲调缠绵,表演细腻,如《蒋世隆》、《陈三五娘》等。在表演上,梨园戏有一整套代代承传的严格科范,其基本动作称为「十八步科母」,尤其手姿表演,丰富多姿,细腻独特,与敦煌壁画中人物的手姿有异曲同工之妙。音乐方面,梨园戏的音乐为曲牌连缀体,泉腔演唱,保留了不少唐宋大曲、法曲等,与古乐南音有着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乐器以箫弦伴奏为主,琵琶系南琶,横弹手法与唐制相仿;二弦乃晋代奚琴遗制;洞箫即唐之尺八;打击乐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打法独特,在戏曲中极其罕见。
梨园戏的发展历史
梨园戏,流行于闽南方言区的泉州、漳州及台湾省,远至粤东潮、汕地区,并传入东南亚许多华侨旅居国。
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孕育于福建省泉州,流行于晋江、龙溪地区及厦门、台湾省闽南方言区域。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也有演出活动。梨园戏历史比较悠久,至今尚保留 梨园戏音乐。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宋时,行省称为路,闽南泉、漳一带人称上头的省份为上路,故“上路”戏系指由浙江传入的戏曲。其剧目较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戏脚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即《朱文太平钱》,存有《赠绣箧》、《认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苏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明·徐渭《南词叙录》)。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以后,闽南地区出现了“优戏”。绍定年间(1228~1233年),朱熹的学生真德秀第二次知泉州时,曾颁布“禁戏”与“莫看百戏”的“劝农文”。说明“南曲戏文”已在泉州地区流行。
梨园戏的艺术特点
角色行当
梨园戏有7个角色行当的表演体制。角色行当有生、旦、净、丑、贴、外、末7个。由于大梨园“上路”、“下南”和小梨园“七子班”三个流派剧目所表现的人物各有侧重,因此各有重点,所谓“四大柱”,分别是:
“上路”:生、大旦、净、丑。
“下南”:净、丑、末、外。
“七子班”:生、旦(大旦)、贴(小旦)、丑。
生:按人物的身份及性格特征又分为:纱帽生(又称官生)、破衫生(又称穷生)、生巾生(又称文生)、小角生等。
旦:大梨园可分为大旦、二旦和小旦,大旦唱做并重,二旦活泼轻巧,小旦聪明伶俐。小梨园只有大旦,小旦戏由贴扮。
净:大梨园可分为:打面(又称竖眉),脸谱是白底用黑色勾勒的反面人物。白须,挂白髯口不勾脸的老生戏,但性格诙谐风趣或老朽昏庸的人物。
丑:有男、女丑。分为袍带丑、家婆丑、奴才丑、粗娴丑和乌巾丑。
唱腔
梨园戏的唱腔属南曲,箫弦伴奏为主,一字多腔。由于以泉州方言歌唱,融合部分民间音乐,形成独有的梨园戏南曲唱腔。大、小梨园的唱腔各有特色,“上路”淳朴刚劲;“下南”明快粗犷;“小梨园”委婉缠绵。
音乐
梨园戏音乐属曲牌联缀体,风格古朴宛转,保存了不少唐宋大曲、法曲与曲牌,伴奏乐器有洞箫、南琶、二弦、三弦、嗳仔(唢呐)等古老乐器,传统管弦乐以嗳仔、品箫(曲笛)为主,配合乐器齐奏丝弦曲牌。打击乐器以鼓、小锣、拍板为主,伴奏时鼓师翘翘起脚,将脚跟压在鼓面上,作不同位置的施压,配合鼓槌打出轻重不同的鼓点来控制音量、音色的高低、强弱变化,称为“压脚鼓”,此技巧用以喧染气氛,烘托情绪。
三大流派
梨园戏分为“大梨园”和“小梨园”,“大梨园”又分“上路”及“下南”,三种流派各有“十八棚头”和专用唱腔曲牌。南宋时期,泉州海上交通发达,跟浙江温州关系密切,与温州的杂剧流传到泉州,因戏班来自福建的北部,所以俗称“上路戏”。其剧目古老,演出时多以“残本”方式呈现整体剧情。“上路戏”大多搬演忠孝节义的题材,保留了不少南戏脚本。“上路戏”中的《朱买臣》是传统老剧目,历经宋、元、明、清到现在,可说是宋元南戏的遗响,难怪梨园戏被称为“活文物”。“下南戏”是漳、泉一带当地发展形成的一种戏曲。其剧目科诨较多,大多搬演民间故事,生活气息浓厚,着名的“下南戏”有《李亚仙‧莲花落》。“小梨园”以生、旦戏见长,题材大多为爱情故事。《吕蒙正》及《刘智远》为“小梨园”经典剧目,文辞典雅,曲调缠绵,表演细腻。
代表曲目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梨园戏不但以历史悠久 闻名遐迩 ,更以保存着大量的南戏剧目而赢得'活化石'之美誉。据统计,仅以上47个剧目中,属于宋元南戏的就有26种。
下南戏包含有13个剧目:《苏秦》、《梁灏》、《吕蒙正》、《范雎》、《文武生》、《岳霖》、《刘秀》、《刘永》、《刘大本》、《周德武》、《周怀鲁》、《百里奚》与《郑元和》。
上路戏包含有18个剧目:《苏秦》、《苏英》、《程鹏举》、《朱文》、《朱寿昌》、《朱买臣》、《尹弘义》、《刘文龙》、《林招得》、《姜明道》、《曹彬》、《杨六使》、《王魁》、《王祥》、《王十朋》、《赵盾》、《孙荣》与《蔡伯喈》。 小梨园有16个剧目:《陈三五娘》、《吕蒙正》、《高文举》、《朱弁》、《韩国华》、《刘知远》、《蒋世隆》、《郭华》、《葛希亮》、《杨文广》、《西祁山》、《宋祁》、《江中立》、《王昭君》、《田淑培》和《崔杼》。
相关词汇
拍胸舞
拍胸舞是泉州地区闽越族舞蹈的历史遗迹,在泉州农村极为流行,具有特殊历史文化价值。拍胸舞的源流说法不一:一说源自梨园戏《李亚仙‧莲花落》,表现郑元和浪迹街头,与众丐行乞时边唱边舞,以抒胸臆;一说早已有之,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马远《踏歌图》,即为描绘拍胸舞场面。男性舞者头戴草圈,动作以蹲档步为主,双手拍击胸、腿。高昂、激越时双脚反复顿地;温婉柔和时则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诙谐,妙趣横生。
“残本”
因梨园戏旧有剧本在场口与情节上存在残缺不全,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对传统剧目进行复排及“抢修工作”,名为“残本”。按照传统技艺,剧团严格依循老艺人的口述记录本作排演,保留老艺人口述文本,在复排之时并未对残本进行添加修改,尽量保留其原始风貌,在传承上坚持“修旧如旧”。
“棚头”
三大流派在剧目上各自有其看家戏,称为“棚头”,同一故事题材的剧目,在情节、戏路等方面也不一样。
“大梨园”与“小梨园”
“下南班”及“上路班”均以成年人组班,合称“大梨园”,被人们称为“老戏”﹔贵族府第的家班因纯属童伶,被人们称为“小梨园”,俗称“戏仔”。“小梨园”非“大梨园”所生,童伶长大後自动散棚。 模板:首页推荐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