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北梆子戏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Szxqw讨论 | 贡献2024年1月10日 (三) 17:26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淮北梆子戏原名“沙河调”,又称沙河梆子、安徽梆剧,与河南豫剧同属一个剧种不同流派,是流行于濉溪地区艺术性较强的地方戏曲。当地人俗称“高梆”,一般简称梆子戏。   2011年5月23日,“淮北梆子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s://www.ihchina.cn/art/detail/id/13569.html] == 历史渊源 ==   清嘉庆年间有河南商丘唱梆子戏…”)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淮北梆子戏原名“沙河调”,又称沙河梆子、安徽梆剧,与河南豫剧同属一个剧种不同流派,是流行于濉溪地区艺术性较强的地方戏曲。当地人俗称“高梆”,一般简称梆子戏。

  2011年5月23日,“淮北梆子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历史渊源

  清嘉庆年间有河南商丘唱梆子戏的杨坦等数人来安徽北部地区演唱,并设科班传艺。

  受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曲艺的影响,唱腔与原来河南商丘梆子有所不同,不分男角和女角,不分板式、长短句,唱时多衬哪、呀、唧、嗷、吼、咿、呜等虚字,这是艺人吸收地方小调变化而形成,称“沙河调”。沙河调的唱腔以演唱曲调来分,主要有慢板、流水、二八、飞板、跺子等10多种。

  但在演唱时,演员可根据剧本规定的情景,结合思想情感,予以千变万化。因沿用河南梆子以枣木梆击节,又名沙河梆子。

  沙河梆子进一步发展,不仅在演唱时吐字巧,腔弯俏,亦且讲究偷字,闪板,灵活多变。红脸唱腔,吸收地方鼓书艺人的唱法,如半说半唱,先吐字后放腔,数十句连唱后拖腔而完毕,不受7字、10字唱词限制。弦乐伴奏,只用一把京胡(软弓)。

  建国后,沙河梆子发展很快。20世纪50年代,阜阳、宿县、淮南等地相继建立专区、县、市级专业剧团18个,始定名淮北梆子。

  1960年成立安徽省淮北梆子戏剧团,其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凡专业剧团皆配备了编导人员,挖掘传统剧目700多出,经常演出的有500多出,如《渭水河》(又名《文王访贤》)、《火烧子都》(又名《伐子都》)、《伐苏秦》(又名《洪昌府》)等。

  在淮北地区,田间地头的群众都能唱几句红脸、黑脸梆子戏。

  淮北梆子与豫剧、上党梆子、蒲剧、莱芜梆子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主要流行在皖北、豫东和苏北的一些地区。

  鼎盛时几乎县县都有专业剧团。成立较早而影响较大的剧团,主要有抗战时期的翻身剧团、拂晓剧团等。

艺术特色

唱腔

  其唱腔属板腔体,曲调除一般所用之外,还有朝阳歌、五马、苦中乐、金钱、二藩等。板式包括:慢板、流水、二八、飞板、跺子、呱达嘴、滚白等。

乐器

  伴奏乐器有“九根弦一喇叭”之说,有月琴(四弦)、三弦(三弦)、狗头翁(二弦)和一支尖子(唢呐)。锣鼓点除一般的锣鼓点之外,另有豹子摧连城、三百六等特有的传统鼓点。

形式

  在建国前,演出淮北梆子时曾用农民的太平车搭高台。

  在表演时,注重用唱功来刻画人物。有时一唱几百句,很少对白。

角色

  淮北梆子早先角色简单,只能演一些小生、小旦戏。

  后来角色行当渐全,大体分为生行、脸行、旦行三大行,另有很细的分工:

  行生分为老生、铁生、小生。其中,老生又细分为虎头外角和老生头两种。小生又细分为文生、武生、穷生、帅生、娃娃生等。脸行分为大红脸、二红脸、三红脸、马上红脸。旦行分为花旦、小旦、刀马旦和老旦等。

相关术语

喷口

  梆子戏术语。指念白或演唱时,在字的开头发音稍晚,造成一种力的效果,喷放而出,记谱一般采用符号表示。

颤气

  丹田不规则的颤动,引起气息与声音的连锁反映,应用于哭泣的唱腔。

钻底

  梆子戏术语。指唱腔低于定调,或高拉低唱。

  不吃字,不嚼字,不裹字,不割字

  字未咬清即放喉行腔,是为“吃字”;韵母不纯即声颤气抖,是谓“嚼字”;唇涩舌钝使音嗓肉阻,此乃“裹字”;丹田不畅呈半嘶半哑,是谓“割字”,均歌者之大忌也。

饱吹饿唱

  包含有气息贮存与丹田生发的辩证关系,此一经验是老艺人们长期实践的总结。

撮口呼

  音韵学上的四呼之一。凡韵头、韵腹是“ü”的韵母叫“撮口呼”。如劝(püan)、虚(xü)中的“üan、ü”。

丹田气

  指人体脐下一寸左右的气海穴位,以此为核心,结合横膈膜、腹肌、腰肌、臀肌等集体肌群控制的气息,称之为“丹田气”。是支持发声、唱戏、行腔的气息力源。

倒字

  指演唱中违犯四声规律,而造成声调和字音调值错位的,称“倒字”。

  刀不磨会锈,腿不练会皱

  练功须持之以恒,间断谓之“歇功”,歇功则出现肢体关节不灵,此所谓“回功”。

吊嗓

  与琴师相结合,反复练习,以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

掉板

  梆子戏术语。通用于戏曲界。指演唱中跟不上节奏,错了节拍。

代表剧目

   淮北梆子的剧目,大多以历史题材改编或移植而成。大戏情节扣人心弦,小戏生活气息浓郁,深受黄淮一带观众的青睐。旦行戏有《断机》、《劝夫》、《妲己》、《陈妙常》等二十余出;小生戏有《提寇》、《杨龙》、《杨八郎》、《拜师》等十多出;丑行戏有《花子拾金》、《双推磨》、《小秃闹房》等十多出;红脸戏有《跪坡》、《临潼关》、《斩子》、《过五关》等十多出;黑脸戏有《铡美案》、《王莽篡位》等。同时还改编、创作了一大批剧目,如《寇准背靴》、《孟姜女》、《桑园会》、《穆桂英》、《楚宫恨》、《临潼关》和现代戏《两块花布》、《重要一课》、《大树参天》等。

著名演员

  淮北梆子早期名演员有顾锡轩(名群),六十年代曾拍摄淮北梆子戏艺术影片《寇准背靴》、朱秀林(艺名朱大 鼻子)、主登科(艺名王大眼)。沙河两岸曾流传民谣“朱大鼻子王大眼,还有个顾群唱红脸”。丑行演员王君敬、文武生演员朱琴、老旦朱昆云也都是在淮北梆子中颇有影响的代表人物。

  著名演员张福兰当推为梆子戏的表演艺术家。

传承保护

  宿州的梆子戏在历史上有着辉煌灿烂的时刻,上世纪50年代,老艺术家张福兰曾进京汇报演出;1987年省电视台把宿州市梆子剧团创作演出的历史古装剧《楚宫恨》摄制成6集电视戏曲连续剧。1998年10月市梆子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戏《大树参天》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1999年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但是在随后的十多年期间,受戏曲发展的大环境影响,很多剧团几乎无戏可演,为了生存,演员们在外演出多以歌舞演出为主,一些青年演员也相继离开,这导致了人才培养方面的青黄不接。虽然从2006年以后,戏曲生存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依然面临一些困难。而宿州市现有的三个梆子剧团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发展的瓶颈。

  紧扣时代主题,让宿州梆子戏的发展焕发新的生机。除了大型当代廉政剧《平安是福》外,市梆子剧团还创作了反映基层干部奋战一线到死为党的真实故事:《石乡党魂——柯增华》,以及《乡长下跪》、《村官牛小乐》等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戏,深受业内外的好评。特别是话剧《石乡党魂——柯增华》成功打开对外演出市场,于2013年5月26日至6月23日,在北京及安徽省各个城市巡演,观众人数超过40万人次,在对外文化交流等领域创出了全新的商业演出模式,宿州市梆子剧团享有很高的声誉。

  2013年、2014年连续举办两届的全市戏曲大舞台中,梆子戏的演出,充分发挥了寓教于乐、高台教化的艺术功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每场都有几千人过来观看。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安徽省宿州市梆子剧团、阜阳市演艺有限公司获得“淮北梆子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1年5月24日,“淮北梆子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