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丝弦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Szxqw讨论 | 贡献2023年10月16日 (一) 14:53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演出剧照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演出剧照

  丝弦,中国民间戏曲种类,分为南方丝弦和北方丝弦,北方丝弦又名弦索腔、弦子腔,流行于河北省中南部,是全国稀有的地方戏曲之一。剧种起源于明末,其声腔为元、明流行于燕赵的小令。丝弦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曾遭禁演,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民间日渐发展,并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路流派,流行于石家庄地区一带的为中路丝弦。

  石家庄丝弦又名弦腔、弦索腔、河西调、小鼓腔、罗罗腔、女儿腔等,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剧种之一,也是全国稀有的一个地方戏曲声腔剧种。它流行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晋中地区东部及雁北地区。石家庄丝弦有传统剧目五百多出,《空印盒》、《白罗衫》、《小二姐做梦》、《赶女婿》、《金铃计》、《杨家将》、《花烛恨》、《生死牌》、《宗泽与岳飞》等是其代表性剧目。

  2006年5月20日,石家庄丝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家庄丝弦剧团边树森、张鹤林被列为非物质文化产传承人。[1]

起源与发展

起源

  石家庄丝弦古名弦索腔,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剧种之一,也是全国一个稀有的地方戏曲剧种。相传丝弦是在元人小令、明清俗曲的基础上衍变形成的,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丝弦戏主要流行于河北中部、西部、中南部及晋中东部及雁北地区。明朝万历年间,丝弦曾在保定、行唐、获鹿、邢台、饶阳等地盛极一时。丝弦有传统剧目六百多个,音乐曲谱五百余支,各类伴奏曲牌一百多种。唱腔激越悠扬、慷慨奔放,情调朴实健康;表演热烈火炽、粗犷豪放,刻画人物细腻传神,带有浓厚的泥土气息。丝弦,深深扎根在河北广大农村泥土之中,“纺纱织布唱秧歌,耕田耪地哼丝弦”,就是其生动的写照。

发展

  解放前,丝弦属于乡村野调,不能登大雅之堂。长期在河北农村搭台子唱戏,很难到城市演出。在反动统治摧残下,很多艺人被迫流离失所,过着贫困交加的日子。他们演一天戏,只能换两顿白薯吃;演出服装、道具破烂不堪。正如当时民谣所说,“破锣破镲破大鼓,戏装没龙又没虎,靴子开花帽翅秃,绳子绑来补丁补”,被人称为“烂”丝弦。那时,艺人因贫穷冻饿致死时有发生,进步艺人惨遭日伪、国民党反动政府杀害,丝弦剧种岌岌可危,濒于灭绝。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关怀、扶植下,丝弦重获新生,获得飞跃发展。老艺人刘魁显等重唤青春,年轻演员茁壮成长。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政策指引下,剧团挖掘整理出一大批剧目,丝弦以崭新面貌呈现在人民面前,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当时,石家庄有京剧、评剧两大剧种,各有名演员挑班,演员阵容整齐,号召力很强。丝弦剧团能在石家庄和京剧、评剧平起平坐,成三足鼎立之势,可见其当时之强盛。当时,在河北农村流行这么两句话,“三天不挣分,看看王永春;三天不挣钱,看看老丝弦。” 可见农民对丝弦喜欢的程度。

  1956年,京剧大师程砚秋受中央之托,到河北视察、调研,发现了丝弦这个“冀中民间戏曲的花朵”。对他们表演大为赞赏,并向总理推荐进京演出。

  1957年11月,石家庄丝弦剧团终于实现了老艺人“背上二斗米,进京唱唱丝弦戏”的愿望,进京向首都观众展现他们的才艺。一出“空印盒” ,唱红北京城。11月18日,丝弦戏进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汇报演出,周总理与朱德、陈云、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观看,受到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在这期间,周总理在百忙中三次观看演出并接见演员。11月21日,周总理为丝弦剧团题词“发扬地方戏曲富有人民性和创造性的特长,保持地方戏曲的艰苦朴素和集体合作的作风,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好好地为广大民群众服务。”

  在京演出期间,京剧大师程砚秋,著名人士任桂林等在北京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对丝弦剧予以赞扬。

  1958年2月14日,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经周总理推荐,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历时40余天,演出30余场,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和朝鲜军民的热烈欢迎。同年,周恩来视察黄壁庄水库后,点名要看丝弦,在石家庄铁路俱乐部第四次观看了石家庄丝弦剧团的演出。从此,中央领导只要到石家庄视察就非看丝弦不可。丝弦成了石家庄的“招牌”。

  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丝弦剧“空印盒”拍成电影。遗憾的是电影以阐述故事为主,受时间限制,对演员的一些精彩的表演(如纱翅功),一闪即逝,未能很好展示,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1962年夏,著名演员王永春率石家庄丝弦剧团,赴河南、下山东、奔江苏进行三省十市巡回演出。首演郑州,王永春连演三场拿手戏,轰动全城,民众争相来看,致使郑州有关部门不得不让本地戏曲全部停演。在徐州,加演十天,门票被抢售一空。这次巡演,所到之处,大放异彩,充分展现了石家庄丝弦剧的魅力。

  文革后,1981年,石家庄丝弦剧团第二次进京演出古装剧“花烛恨”等,受到首都观众和戏剧专家的欢迎,北京电视台和电台都进行了转播。京剧大师李万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蓝天野在《北京晚报》发表文章,称赞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的演出,显示了民族戏曲的力量,这是从关汉卿、王石甫等众多伟大戏剧家的传统继承的精华。丝弦既慷慨激昂,又娓婉动听;既细腻又泼辣等特色。又很有点象莎士比亚剧的风貌。”

  1986年,石家庄丝弦剧团再次进京演出新编现代剧“瘸腿书记上山”,并进中南海演出。戏剧评论家周桓先生写文章称赞该剧“三十年前,周总理看过这个团的“空印盒”,就对北京戏曲界人说,“应该学习人家表演技巧,看看人家功夫!”这次演的虽然是现代戏,编剧兼导演的马玉科,恰当地运用了传统技巧,“瘸腿书记”扮演者安录昌发挥了他的唱功,唱来激越铿锵,韵味醇厚。扮演宋春花的孙荣惠戏不算多,演得动人。主要是通过眼神表达内心活动,北京观众对“瘸腿书记”进京甚表欢迎。”

  该剧九十年代,赞皇县丝弦剧团《闹书院》进京演出半月,并应邀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受到好评,成为石家庄市第一个进中南海演出的县剧团。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石家庄丝弦剧团经历了一个地方戏所难以想象的辉煌和极致。然而,八十年代末期,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之下,丝弦剧团举步维艰,成了濒危剧种。痛定思痛,丝弦剧团为什么会如此快地从辉煌跌入低谷?这是需要业内人士和有关领导认真思考的问题。[2]

艺术特色

  石家庄丝弦在明清俗曲的基础上衍变而来,唱腔独特,以真声唱字,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旋律顺级下行,激越悠扬,慷慨奔放。丝弦音乐属弦索声腔,有各种音乐曲谱五百多支,各类伴奏曲牌一百多种,分官腔、越调两大部分。官调曲牌多为长短句,以【耍孩儿】为代表;越调曲牌多为对偶句,以【三道腔】、【罗罗】为代表。丝弦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乐器包括弦索、月琴、大三弦、小三弦“四架弦”,武场乐器包括板鼓、大筛锣、大铙、哑钹等。丝弦的脚色分生、旦、净、丑诸行,其表演热烈火炽,粗犷豪放,动作夸张幅度较大,刻画人物细腻传神,带有浓厚的泥土气息。[3]

传承与保护

传承人

安录昌

  男,1937年11月10日出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家丝弦代表性传承人。

  在从事丝弦戏曲表演后,继承了老艺人何凤祥的表演风格,在此基础上潜心研究,刻苦学习,扎实苦练,在唱念做表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独创了“双背靴”技巧,发展和丰富了“翅子功”的表演难度和艺术感染力。收集40多本丝弦传统剧本,无偿奉献给石家庄市艺术研究所,作为丝弦资料保存。把多年收集的照片、报纸文章、录音、录像供青年演员们观看学习。为丝弦剧团青年演员传承剧目14出,把自己的绝活《双背靴》毫无保留的传授青年演员王会英,并且辅导他的很多剧目,在省、市各种汇演和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曾两次夺得河北省燕赵红梅比赛大奖。

张鹤林

  男,1944年12月生人男,汉族,1944年生,河北安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家庄丝弦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张鹤林出身于梨园世家,自幼随父学戏,8岁登台,12岁便在《桃山洞》《罗通扫北》《白鹿院》《奇中义》等戏中担当主角,16岁起随丝弦大师王永春先生学艺,颇得真传。其唱腔圆润,感人至深,动作表演规范创新,代表作品有《宗泽与岳飞》《大山恋情》《白罗衫》《空印盒》等。

边树森

  男,汉族,1940年生,河北藁城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家庄丝弦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2020年12月2日在石家庄去世,享年八十岁。

  边树森1956年入石家庄艺术学校丝弦训练班,自1959年一直在石家庄丝弦剧团担任演员。曾先后师从丝弦“四大须生”之一的“平山红”封广亭、王永春等,横跨“小生”“老生”两个行当,演唱刚柔相济,以情传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被称为“边派”。代表作品有:《李天保吊孝》《空印盒》《文王访贤》等。[4]

保护

  2006年,石家庄丝弦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市级特色文化建设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全力保护弘扬。石家庄市丝弦和市艺术研究所,深入开展了丝弦相关资料的普查、挖掘、整理工作,共整理传统剧本200多个,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己完成了丝弦8台大戏的音像出版工作。

  2023年4月12日,石家庄丝弦剧院内喜气洋洋,乐声悠扬。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历时多年,集全团之力打造的石家庄丝弦艺术石家庄丝弦艺术陈列馆开馆。[5]

代表剧目

  石家庄丝弦有传统剧目五百余出,代表性剧目有《空印盒》《白罗衫》《小二姐做梦》《赶女婿》《金铃计》《杨家将》《花烛恨》《生死牌》《宗泽与岳飞》等。

相关院团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