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平调落子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Szxqw讨论 | 贡献2023年8月1日 (二) 14:18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是武安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经常同台演出。武安平调落子起源于明末清初,以其深厚的民间基础和优美的唱腔。   武安平调落子流行地区以冀南古都邯郸为中心,北至邢台、南宫、石家庄,西至晋东南长治、左权,南至豫北安阳、林州,东至鲁西北聊城一带。经常活动地区是武安、涉县、磁县、…”)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是武安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经常同台演出。武安平调落子起源于明末清初,以其深厚的民间基础和优美的唱腔。

  武安平调落子流行地区以冀南古都邯郸为中心,北至邢台、南宫、石家庄,西至晋东南长治、左权,南至豫北安阳、林州,东至鲁西北聊城一带。经常活动地区是武安、涉县、磁县、峰峰、邯郸、永年、沙河、邢台、曲周、大名、成安、临漳、肥乡、广平、长治、安阳等地。 在其兴盛时期,其还曾一度流行于石家庄、北京等部分地区,影响范围十分广大。

  2006年5月20日,武安平调落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武安市文化馆获得“武安平调落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历史渊源

武安平调落子
武安平调落子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是武安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经常同台演出。武安平调落子起源于明末清初,以其深厚的民间基础和优美的唱腔。

  武安平调俗称大戏,也称“平调”、“平调剧”。是河南淮调与武安地方民间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平调的艺人多为武安农民,故平调念白采用武安话为基础的韵白。建国后,平调念白吸取了京剧、河北梆子剧种的艺术精华,在念白层次又创新出了一个全新高峰。

  武安平调从戏种来说,其属于梆子腔系,五声“徴”调式,俗称“平调梆子”。其曲腔悠扬,旋律流畅,风格独特,有慢板、二八板、散板、流水板、栽板等板式。 其在不论是历史故事戏抑或民间故事与神话故事戏表达上,民间文学色彩特别浓厚,蕴含了武安当地丰富的民间人文风土气息。

  武安落子原名莲花落,还称“落子剧”,又称“落子腔”。清末由武安民间流行的“花唱”发展而来。武安落子的起源及发展,源远流长。据明嘉靖年间的《武安县志》乡土卷记载:“民谷乐曲,流溢甚广,悲歌易葬通之。”这种民俗乐曲,就是当时在武安一带流行的“翠月颤香”“打霸王鞭”之类的舞蹈唱曲,它是武安落子的雏形。

  最初,这种民间艺术没有固定的格式,习惯在集体场合演唱,后来经过艺人的口传、加工、整理、逐渐形成了具有固定曲调的落子腔。武安落子唱腔板式变化体,曲调优美,边唱边做,风格独特,有慢板、高腔、娃子、悲腔、迷子等板式和腔调。有口语化说唱的特点,与当地方言结合紧密。[1]

  “武安落子”又称“落子剧”,它发源于河北武安,流行于邯郸广大地区,及北至邢台沙河、南和,西至长治、潞城等地。

  武安落子源于民间曲调,最初叫“硬歌”,没有乐器,坐着硬唱,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人脚踏小鼓,手持竹板,顺口编唱。到了明末清初,有的地方出现了“打霸王鞭”“翠月檀香”的舞蹈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硬歌”的曲调与“翠月檀香”的舞蹈形式相结合,形成了武安落子。[2]

艺术特点

唱腔

  武安平调从戏种来说,其属于梆子腔系,五声“徴”调式,俗称“平调梆子”。其曲腔悠扬,旋律流畅,风格独特,有慢板、二八板、散板、流水板、栽板等板式。

  武安落子在语言上,使用武安口语,富有乡风民谣余音。表演艺术上既粗犷豪放又不失细腻,表现生活自然、逼真。形式上,短小活泼,曲调简单,易懂好学。走路、赶会、劳动都能顺口唱上几句。

脚色行当

  武安平调角色行当齐全,有老生、小生、红生、武生、青衣、小旦、刀马旦、老旦、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杂花脸等行当,合称“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脸”,其中以老生、小生、青衣、大花脸为主角的戏最多。

  武安落子角色齐全,主要分小旦、青衣、小生、小丑、老生等行,但分工不甚严格,有些行当常可兼演。

伴奏乐器

  武安平调早期伴奏乐器以二弦、轧琴(平调特有乐器,有七、八条弦,用秫秸杆拉奏)为主乐器,和板胡、土琵琶、三弦、梆子等;文场伴奏乐器以二弦为主乐器,和二胡、琵琶、月琴、三弦、梆子、笙、笛子、唢呐等,一些专业剧团还增加了电子琴、大提琴等乐器。武场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器外,另有大锣、大铙、大镲、战鼓,称为“四大扇”。

  武安落子早期伴奏乐器只有板胡、锣踏鼓等,陆续又增添了镲、钹、笛子等;文场乐器以板胡为主,和二胡、琵琶、月琴、三弦、笛子、笙等,一些专业剧团还增加了电子琴、大提琴等乐器。武场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外,还有盒梆、碰钟。武安落子曲调优美,宽厚洪亮,乡土气息浓厚。

表演形式

  武安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犷豪放,带有剽悍的民间武术气概。表演中的念白现分为“韵白”、“京白”、“方言白”,有的戏,有的人物甚至完全用武安方言,风格淳正朴实,令人回味无穷。

  武安落子的表演不以武功和戏曲程式见长,而是将秧歌、高跷等民间舞蹈和生活动作融于戏中,边唱边做,载歌载舞,在叙事中抒情,幽默风趣,活泼自如。“端花步”是武安落子旦角的表演步伐,来自武安落子传统剧目《端花》。它是在河北地方秧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此外,武安落子的身段表演有“三呼闪”“跑沙滩”等;特技有“单眼掉泪”等。

代表剧目

  截至2006年,武安平调有传统剧目两百多个,影响较大的有《三进帐》《姚刚征南》《董家岭》《天河配》《三上轿》《桃花庵》《朱彦荣吊孝》《两狼山》《铡赵王》《盘坡》《天仙配》《归宗图》《司马懿观山》《敬德背鞭》《寇准背靴》《破洪州》《奇男传》《程咬金拔桩》《反冀州》《反西唐》《秦香莲》《审马荣》《访姬昌》等。

  截至2006年,武安落子有传统剧目一百四十余出,代表性剧目有《借髢髢》《吕蒙正赶斋》《老少换妻》《端花》《小过年》《卖妙郎》《借当》《蓝桥会》《何文秀》《皮秀英告状》《打丁僧》《贾金莲拐马》《桃公子投亲》《王小赶脚》《闹驴》《跪花厅》《闹书房》《机房训子》《大上吊》《顶灯》《安安送米》等。

平调落子剧团

  现今国营平调落子专业剧团只剩下三个分别为:

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东风路8号
武安市平调落子剧团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塔南街7号
涉县平调落子剧团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涉城镇城西街383号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武安平调落子影响深远,是邯郸地区独有的家乡剧种。武安平调其主要乐器二弦、轧琴在全国绝无仅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武安落子与上党落子、内黄落子等声腔之间存在血缘关系。

  武安平调落子同时也是抗战时期平调落子称“红色剧种”,在解放区影响较大。解放后在政府的扶持下重新恢复生机,著名演员有李秀奇、王忙来、杜更会、孙富琴、魏洪昌、卜锡林、秦尚德、秦崇德、武鸿凤、李魁元、房志彬、杜银方、袁锡章、樊艳芳、王云河、李爱华、王云峰等。

  曾经,武安平调落子,拥有职业半职业剧团一百多个,活跃在河北、山西、河南等省许多城镇、乡村,深受影响。如今国营剧团只剩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武安市平调落子剧团、涉县平调落子剧团三个专业剧团;还有一些半专业平调落子剧团,分部在武安、邯郸、涉县、峰峰、磁县、永年、沙河等部分地区,活跃在冀南、豫北、晋东南等省许多城镇、乡村。

梅花奖得主

届别 姓名 单位
第二十六届 王红 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

传承人物

  杜银方,男,1942年生,河北省武安市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安平调落子代表性传承人[2]

  陈淮山,男,1957年生,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镇冶陶村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安平调落子代表性传承人[3]

  王新荣,女,1960年生,河北武安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安平调落子代表性传承人

  李魁元,女,1940年生,河北邯郸人,第五批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安平调落子代表性传承人

  李爱华,女,1945年生,河北武安人,第五批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安平调落子代表性传承人

  周苏霞,女,1968年生,河北武安人,邯郸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安平调落子传承人

保护措施

  1945年,党和政府从组织上充实和调整了武安落子剧团的阵容,先后抽调名演员李秀奇(艺名自鸣钟)、魏鸿昌、张英奇、路鸿祯、郭文武(艺名罗锅红脸)等到剧团工作,对武安落子进行传承。

  1949年,河北省邯郸专区曾对武安平调、落子两个剧种进行了重点扶植,先后派遣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和戏曲专业干部到邯郸地区平调剧团,对平调落子的剧目和音乐进行挖掘整理。

  1958年邯郸地区戏校专门开设了平调落子班,培养了房志彬、李淑兰等一批新演员。

社会影响

1954年,武安县人民剧团,在省剧目组、省音工组大力辅导下,以平调《两狼山》《天仙配》和落子《借鬈鬈》《锁不住的人》,参加河北省首届戏曲汇演,获得三个剧本奖、两个音乐奖、一个导演奖、一个演出奖、一个龙套奖。

1959年现代戏《高山流水》和传统戏《盘坡》《端花》,参加河北省第二届戏曲汇演,受到大会好评。[4]

1962年前后,大型现代剧《李双双》改编为落子戏上演。

获得荣誉

2001年,《送闺女》获得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的金奖。

2007年,杜银方主演的《二嘎蛋还乡》获得了第十四届“群星奖”的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