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Szxqw讨论 | 贡献2023年7月31日 (一) 15:45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莆仙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据统计,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5000多个,约占全国各剧种传统剧目总和的三分之一。

  莆仙戏,因形成于兴化地区(今莆田、仙游),用兴化方言演唱,故俗称“兴化戏”。 1952年经福建省文化局批准更名莆仙戏 。它流行于莆田、仙游两县、惠安县北部及福建南部兴化话流行的地区。

  2006年5月20日,莆仙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3。 [1]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莆田市艺术研究所获得“莆仙戏”保护单位资格。

起源与发展

莆仙戏剧目古抄本
莆仙戏剧目古抄本

  莆仙戏滥觞于南宋,清朝莆田文人关陈谟在《闽中杂记》中记载:"兴化戏剧源于宋而盛于明。"南宋莆田诗人刘克庄(1187~1269年)晚年于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在故乡看到莆仙戏演出,曾赋诗描述当时盛莆仙戏况:"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陌头侠少行歌乎,方演东晋谈西都"。可知,所演剧目多以历史故事题材为主,并包含某些宋、元南戏古老与罕见的剧目。

  据1962年调查统计,莆仙戏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8000多本,其中与宋元时期南戏有关的剧目,除了被称为"戏文之首"的《王魁》与《蔡伯喈》外,还有《张协状元》、《郭华》、《陈光蕊》、《刘文龙》、《刘锡》、《王祥》、《朱买臣》、《赵盾》、《杀狗记》、《小孙屠》、《苏秦》、《刘知远》、《王十朋》、《老莱子》、《董永》、《乐昌公主》、《王焕》、《姜诗》、《高文举》等81个,有抄本流传下来的共57个,其中被称为"宋元戏文"三种之一的《张协状元》,是目前中国流传至今最早的一本南戏剧目。此剧在全国各地早已失传,惟独保存在莆仙戏里,700多年来历演不衰。据老艺人黄文狄(1895~1967年)回忆,师傅代代相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莆田"后周二班"演过此剧。由于兴化话"协"与"洽"谐音,所以剧名又叫《张洽》。后来剧本传到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的"玉楼春班",民国初年由"福顺班"演出 。

  明、清时期,是莆仙戏发展、繁荣的时期。明朝莆田文人姚旅在《露书》卷八《风篇》中记载了莆仙戏使用的特殊乐器笛管:"以葭芦为之,莆中谓之芦笛。然亦莆中多此,岂余所见未广耶?"演员的冠饰也很有特色:"弁如帻,但当耳有两手拤耳。余少时于戏场见之,犹有吉祥之意。"长乐人谢肇淛在《五杂俎》卷十二"物部四"中记曰:"莆田多善鼓琴,而多操闽音"。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黄金龙办起私人家班:"集戏子一班为生"(清·陈鸿《清初莆变小乘》)。而民间班、社大发展,据清陈鸿《莆靖小纪》载,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十二月廿九日迎春,戏子廿八班,共妆春架四十八架,官民共赏新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莆田北关外头亭瑞云祖庙,嵌立一块"志德碑",上列戏班共32班,比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增加了12班,达到鼎盛时期。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仅仙游一县就有戏班60多班。当时,湖南人陈盛韶任仙游县令,他在《问俗录》中记载:"俗喜歌舞,里巷婚丧,靡不演剧,而价亦廉。合邑60余班,闽人通称七子班。乐操土语,别郡人终日相对,不达一语"。据调查统计,从清中叶到清末,莆田、仙游两地的戏班达到150多个。并从昆曲、弋阳腔及乱弹等声腔中吸收了大量传奇剧目,改调而歌,使莆仙戏传统剧目更为丰富。

  此外,清代莆仙戏还出现根据时人时事或地方故事编演的时事剧。其中有揭露仙游县令宋某胡乱判案,草菅人命,造成冤案的《王监生》;有反映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清廷一品大官被英、法侵略者驱赶上街扫马粪的《红顶扫马粪》,以及《林则徐禁烟》、《吗啡劫》等。

  民国时期,京戏、闽剧相继传入莆田,京剧的武打表演与侠义剧目,闽剧的机关布景和表演手法,都对莆仙戏产生了一定影响。而后台伴奏也从原先的锣、鼓、吹单纯的乐器,向民间吸收了"十音"、"八乐"中的部分乐器和外地剧种的乐器,诸如二胡、板胡、琵琶、三弦、扬琴、大提琴等,使莆仙戏音乐形式更加多样与抒情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莆仙戏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民国9~12年(1920~1923年),"紫星楼"班首次出国,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伐子都》、《征东》、《征西》、《三国》、《封神榜》等剧目。民国16~19年(1927~1930年),双赛乐班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天豹图》、《瓦岗寨》、《水浒》、《三国》、《方世玉打擂台》、《王魁与桂英》等。这一时期,莆仙戏剧坛上涌现一批著名演员,如生角黄文狄、老生傅起云、净角林元、小生郑应、净角林炉、旦角陈金标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49年,莆仙戏处于低落时期,戏班大量减少,艺人纷纷改行或星散农村。

莆仙戏《春草闯堂》
莆仙戏《春草闯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莆仙戏获得新生。50年代初,莆田、仙游两县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戏班艺人,学习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和“改戏、改人、改制”政策,对莆仙戏进行恢复和改革工作,莆田县的“新共和”、“益华风”、“赛凤凰”、“新民风”、“赛天然”等40多班,仙游县的“新仙和”、“新泉春”、“新玉和”等10多班,先后恢复演出。他们分别移植、改编并上演一批来自老解放区的剧目,如《闯王进京》《林冲》《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九件衣》《血泪仇》等,受到观众赞赏。1951年至1952年,由文化部门派出干部和由艺人民主选举产生剧团领导班子的新型剧团(如莆田县典型剧团和仙游县实验剧团等)先后成立。1953年,莆田县建有大众剧团、劳动剧团、荔声剧团、和平剧团、前进剧团,仙游县有鲤声剧团等,推动了剧目编演工作。   1952年10月,经整理的传统戏《千里送》,参加福建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1954年8月,又整理传统戏《琴挑》《瑞兰走雨》《百花亭》《果老种瓜》《春江》等,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同年9月,莆仙戏代表队首次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琴挑》获演出奖等。1959年9月,莆仙戏代表队参加福建省巡回演出团,携带《团圆之后》《三打王英》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观看演出,并和全体演职员合影留念。1960年,被誉为“莎士比亚式大悲剧”的《团圆之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   50年代,莆仙戏还编演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1956年2月,仙游县鲤声剧团编演的《大牛与小牛》《三家林》,莆田县实验剧团编演的《种荔枝》,参加福建省第一届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大牛与小牛》《三家林》还获得剧本创作奖。1958年8月,仙游县鲤声剧团创作的《夫妻红》,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得到广泛好评。

莆仙戏《团圆之后》
莆仙戏《团圆之后》

  与此同时,莆田、仙游两县文化主管部门和编剧小组,在发掘、整理传统遗产,开展艺术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们组织人员,深入民间、剧团和流散艺人中,抢救、挖掘、征集到大批演出抄本、音乐曲牌和历史文物,并记录出许多口述本。至1962年7月,全省挖掘抢救戏曲传统遗产现场会在莆田召开时,共收集有传统剧目5619多个,其中1020个剧目是新发掘发现的,演出抄本8000多册,音乐曲牌1000多支,仅与《南词叙录》对照,就有《张洽》等81个剧目与宋元南戏同名,其数量之多,居全国之冠。其中与宋元时期南戏有关的剧目,除了被称为“戏文之首”的《王魁》与《蔡伯喈》外,还有《张协状元》《郭华》《陈光蕊》《刘文龙》《刘锡》《王祥》《朱买臣》《赵盾》《杀狗记》《小孙屠》《苏秦》《刘知远》《王十朋》《老莱子》《董永》《乐昌公主》《王焕》《姜诗》《高文举》等81个,有抄本流传下来的共57个。其中被称为“宋元戏文”三种之一的《张协状元》,是目前中国流传至今最早的一本南戏剧目。此剧在全国各地早已失传,惟独保存在莆仙戏里,700多年来历演不衰。据老艺人黄文狄(1895~1967年)回忆,师傅代代相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莆田“后周二班”演过此剧。由于兴化话“协”与“洽”谐音,所以剧名又叫《张洽》。后来剧本传到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的“玉楼春班”,民国初年由“福顺班”演出。

  仅1960年6月至1963年2月,就搜集到从唐代至民国期间的第一手戏曲史料与艺人回忆录等345条(篇),共计46.8万字,编成《福建戏曲历史资料》共10集,受到北京、上海等地戏剧专家的高度评价。

  “文化大革命”期间,莆仙戏遭到严重破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三打王英》等大批好的和比较好的剧目,被打成“毒草”受到批判,许多艺人受迫害,剧团被撤销。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莆仙戏再次获得解放。1978年后,两县专业剧团陆续恢复演出,并涌现出许多民间职业剧团。80年代初,为解决莆仙戏演员青黄不接问题,福建省艺术学校委托莆田地区举办莆仙戏学员班。莆、仙两县还分别办起艺术学校,培养一批青年演员。

  从1981年至1997年,莆田、仙游两县剧团先后改编、创作、上演一批优秀剧目,如《状元与乞丐》《新亭泪》《鸭子丑小传》《秋风辞》《遗珠记》《葫芦湾》《刘贺登基》《逃难记》《乾佑山天书》等,均在省戏剧会演中获奖。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无“角儿”则无戏。莆田、仙游两县还加强市艺校的人才培养,注重教师人才和院团表演人才的引进,有效地提升莆仙戏人才的整体素质。1999年,福建莆仙戏第一旦王少媛凭借《叶李娘》,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6年5月20日,莆仙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3。 [2]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莆田市艺术研究所获得“莆仙戏”保护单位资格。

  莆仙戏《踏伞行》由著名莆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周长赋执笔,国家一级导演徐春兰执导,莆仙戏名家吴清华、黄艳艳担任主演。该剧历经4年打磨提升,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福建省2018年度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入选文旅部2017年度剧本扶持工程“整理改编剧目”。2021年5月,黄艳艳凭借在《踏伞行》里精彩的表演摘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2021年9月,《踏伞行》获第三十五届田汉戏剧奖,为我省唯一获奖剧目。2022年08月30日,《踏伞行》作为唯一代表福建的剧目亮相天津滨湖剧院,摘得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这是福建省时隔15年再次获得该项殊荣。[3]

艺术特色

唱腔

  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

乐器

  莆仙戏乐器早期很简单,也像宋元南戏一样只有锣、鼓、笛。鼓用大鼓,锣称沙锣。锣鼓是节制舞台表演的,锣鼓经有300多种,规矩严格。笛称笛管,有芦笛和梅花两种。芦笛亦称头管,传自古代筚篥,是莆仙戏独特的吹奏乐器;梅花,一名唢呐,也是莆仙戏的主要乐器。

表演

  在莆仙戏的表演体系中,有一些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程序动作,如牵步蛇、雀鸟跳、扫地裙、摸田螺、七下溜等,还有一些动作遗留着傀儡戏表演的痕迹。

行当

  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两生、两旦、靓妆、末、丑7个角色,俗称"七子班"。清末增添了老旦一角,故称为"八仙子弟"。后来逐渐又增添了不少角色,但"靓妆"即"净"一角至今保留了宋代杂剧的称谓。

  在莆仙戏的行当分类中,旦角有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广义上说,旦角指莆仙戏中的一切女性角色,包括正旦、贴旦、老旦等;狭义上说,旦角指正旦,即青衣和闺门旦,通常是剧中的主要角色,例如称为"七班"的"生、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丑"中的"旦"就是指正旦,与贴旦分属两类。正旦通常扮演的是端庄典雅的正派人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下女性美与德的典范,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审视的眼光与价值观。

服饰

  莆仙戏的服装称为"戏衫",行头简单,只有四篓担:正篓、副篓、头顶篓、四篓。其中正篓之一,上盖凸起似穹,并绘有太极图。内放戏神田公元帅神龛和五色蟒袍、补袍。莆仙戏穿戴有严格规定,依约"穿破不穿错"的原则。主要服装有蟒袍、靠、补袍(官衣)瓦衫、女袄、军背心等。蟒、靠、官衣等用法,和京剧大同小异。

  早期莆仙戏衣,较现在窄短,水袖长只有20厘米左右。近代吸收了闽剧、京剧的服饰特点有所靠近。盔头特点:形制略小,不求华丽,便于拆卸装合,有些异于其他剧种如状元冠",类似"额子",而脑后上方加束发冠。金色加簪花者为"文状元冠",黑色不加者为"武状元冠"。"企玲"用于"三国戏",金色的为"关羽帽",黑色的为"张飞帽",白色的为"赵云帽"。反派公子戴"鸭嘴巾"。壮士侠客用"扎巾"。孙悟空、番兵、李铁拐用"藤箍员外巾"倒戴,加上面具,挂白髯即扮土地爷。

代表剧目

传统剧目

  莆仙戏的传统剧目较多,现存剧目约五千多个,剧本约八百余本,是中国传统传统剧目保存最多的剧种。其剧目有中国最为古老和完整的早期南曲戏文《张协状元》《王瑞兰闺怨拜月记》《王魅负桂英》 和保留较多南戏风貌的《蔡伯喈》《王魁》《刘知远》《王十朋》《瑞兰走雨》等;有源于唐宋大曲的剧目《八声甘州》《梁州序》《薄媚衰》;有源于宋元词曲的剧目《泣颜回》《古轮台》,有源于诸宫调的《胜葫芦》《石榴花》《出对子》等众多脍炙人口的剧目。

近现代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批如《团圆之后》《三打王英》《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新亭泪》《秋风辞》《鸭子丑小传》等具有代表意义的曲目;还有新编的《春草闯堂》《团圆之后》等剧目,在戏剧界具有较高声誉。

相关院团

  福建省莆仙戏鲤声剧团福建省莆仙戏剧院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莆仙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扎根于民间土壤之内,积淀着由宋到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戏剧艺术因子,传递出丰富的信息,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此外,莆仙戏对莆田、仙游地区的民俗、语言、社会心理、生活习惯、文化艺术等也具有影响。

传承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莆仙戏人才流失严重,后继乏人,传统的表演艺术濒临失传,脸谱、服饰和音乐声腔正在被外来剧种和其他艺术形态同化,艺术的独特性正在削弱。莆仙戏这一古老的剧种正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扶持和保护。

传承人物

  王少媛,女,1965年10月2月生,2009年6月,王少媛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莆田市申报,项目名称:莆仙戏。

  吴镇勋,男,2017年12月28日,吴镇勋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莆田市申报,项目名称:莆仙戏。

  朱石凤,男,1927年11月生,2008年2月15日,朱石凤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莆田市申报,项目名称:莆仙戏。

  黄宝珍,女,1934年8月生,2008年2月15日,黄宝珍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莆田市申报,项目名称:莆仙戏。

  谢宝燊,男,1934年12生, 2012年12月20日,谢宝燊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莆田市申报,项目名称:莆仙戏。

保护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乐队扩大,约有十多人,莆仙戏成立了专业剧团,陆续改编上演了《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优秀传统剧目。

  2010年1月8日,20部优秀莆仙戏剧目福建侨乡莆田市艺术馆里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