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剧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Szxqw讨论 | 贡献2023年7月15日 (六) 16:47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南剧《大登殿》剧照
南剧《大登殿》剧照

  南剧,又称南戏,是湖北省的传统戏剧,流行于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颇有影响的古老剧种。它是湖北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流播城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南剧”一名,一般认为是取“施南”之南。南剧又叫“施南调”,由于该剧种常在庙台演出,又长于演连本戏,故俗称“高台戏”或“人大戏”。

  南剧属皮簧腔剧种,是湖北省四大剧种之一,南剧声腔有南路、北路、上路之分。南剧剧目丰富,号称八百种,现有资料留存的约六百种,其中较为流行的达三百种左右,主要取材于历史演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

  2008年6月7日,南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历史渊源

南剧《唐崖土司夫人》剧照
南剧《唐崖土司夫人》剧照

  “南剧”,旧称“南戏”,又叫“人大戏”,“高台戏”,是流行于湖北恩施地区的咸丰、来凤、宣恩、鹤峰四县及恩施、利川两市城乡的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一个古老剧种,是湖北省四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居恩施地方戏剧之首,是恩施土家族、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剧一名起自何时,至今尚无确切史料及文物考证,但其多声腔和在庙台演出“人大戏”的这一特点,不难看出早在清康熙年间容美土司戏曲活动中就已出现并初具雏型。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同鄂西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深为土家和其他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个地方大剧种。

  容美土司的戏剧活动对南剧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容美土司雄踞一隅,明代以后,交流汉学,习读儒书,人材颇盛,热衷结交中原人士,诗文作者不断出现。同时培养家庭戏班,至清康熙年间田氏十九代峒主田舜年时,曾演出孔尚任的大型昆曲《桃花扇》,构成土、汉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容美土司的专业戏班,有一批教戏师傅,培育了不少色艺俱佳的戏剧艺人。

  改土归流前,容美末代土司田旻自杀后,其艺人们风流云散,部分人留在鹤峰城,大多数则流向施南府,以及湘西桑植、石门等地,继续传播戏剧艺术。

  “改土归流”以后,清王朝派流官治理鄂西,设“施南府”辖六县,府治恩施县。清乾隆年间,鄂西戏剧以“施南府”之“南”获“南剧”之名,故又称其为“施南调”。

  此后,江湖班社职业艺人将源于荆河戏汉调的南、北路声腔,源于弹戏、川梆子的上路声腔及昆曲、辰河高腔同台合奏演绎,融汇一体,使南剧初步形成。后经三大声腔长期同台演出、流传,相互吸收融汇,并与地方艺术、语音、民乐、土俗相融合,逐渐演变形成具有施南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剧种——南剧。

发展历史

南剧《女儿寨》剧照
南剧《女儿寨》剧照

  明末清初,以秦腔、川曲为主的外地文化相继流入鄂西,在与地方歌舞有机结合下,南剧的音乐曲牌和旋律风格更趋丰富,这是南剧的成熟、完善阶段。

  南剧形成后,开始在鄂西南各地各民族中广为流行,逐渐成为鄂西南土家族聚居区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大地方剧种。同时,它还向毗邻的湘西、川东等地传播,成为跨湘、鄂、川三省的地方剧种。

  由于该剧种常在庙台演出,又长于演连本戏,俗称“高台戏”或“人大戏”。

  据鄂西府、州、县志记载:“咸丰县在乾隆年间由湖南常德、辰州、桃源、贵州、思南、安化等地百姓迁入咸丰县各乡镇,先经商后置田。东乡里蒲草堂邓氏原籍湖南辰州人,乾隆时由商至咸,道光初起家富饶,咸同以后,人文蔚起,今为咸望族焉”。邓氏的入咸,也带来了当地的文化,由此可知,在南剧发展史上,咸丰自始至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改土归流后,特别是清嘉庆年间,由于政治环境的逐渐宽松,农村地主经济迅速发展,南剧也因此得到更多的发展契机,一方面,鄂西地区各县及部分农村除了维修土司时期已建的庙台戏楼外,还新建了许多庙宇,如关庙、文庙、城隍庙、火神庙、张王庙、三王庙等庙宇,在鄂西经商的外地人,以家乡为组织单位组建会馆,会馆中多建戏台。乾隆年间,各县镇和主要乡镇都陆续修建万寿宫(江西会馆)、禹王宫(湖南会馆)、川主宫(四川会馆)、天后宫(福建会馆)、帝王宫(黄州会馆)等。这些庙宇和会馆中都带有戏楼或戏台。据统计,恩施县有二十四个宫庙戏台(楼),乡镇24个宫庙戏台(楼);来凤县的百福司的万寿宫、禹王宫、三义宫都有戏台;利川县城区有15个宫庙戏楼(台),仅汪营乡就有八处宫庙戏楼(台);咸丰县城区有7个宫庙戏楼(台),农村则有32个庙戏楼(台);宣恩、鹤峰两县城各有5个宫庙戏楼(台);巴东、建始、来凤三县城乡也都建有这一类的戏楼戏台。这些庙宇和会馆的戏楼(台)的不断增多,各种会期以及各种庙会也相继频繁,从而给各南剧演出戏班提供了更多的演出机会。同时,更多的职业和业余南剧班社也如雨后春笋应时而生,活跃在各个不同的大小舞台上,使南剧艺术得到更加广泛传播和蓬勃发展。

  另一方面,城镇乡村的富裕阶层开始兴办南剧科班,组建职业及“玩友”班社。一时间,涌现了一大批南剧科班,江湖南剧班社,南剧“票友”以及众多的南剧著名艺人,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特色,共同展示和铸造这一时期南剧艺术的魅力和南剧事业的繁荣与辉煌。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咸丰县蒲草堂(今龙洞湾)的富豪邓小池创建南戏“天元”班,这是鄂西地区有史以来创办的首个南剧专业“科班”,培养了李天福、黄天楼、黄天翠、袁天魁一批知名艺人。之后,邓小池的弟弟邓小碧又在咸丰县春沟创办了南戏“连升”班,培养了费连和、费连喜等知名艺人。此后,来凤县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创办了“金松”南剧科班;宣恩县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先后创办了“玉琴”班、“乆红”班、“凤鸣”班等南剧科班;清光绪初年(1875年前后),在湖北来凤、四川酉阳、湖南龙山交界处的桂塘坝创办了“玉福”南剧科班;民国初年(1916年前后),来凤县又创办了“云庆” 南剧科班,恩施县创办了“双庆”南剧科班,培养徐双庆等一代著名南剧艺人。这些南剧科班,培养了一批批南剧艺人,使南剧艺术得到传承,给南剧事业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

  由于有了更多的宫庙戏楼戏台,有了更多的由南剧科班培养的南剧专业艺术人才,鄂西地区的各种南剧演出班社也应时应运而生。

  首先,南剧职业班社的兴起。职业班是“借演戏以谋生或牟利的民间职业戏班”,这类戏班常年在江湖上流荡、演出,因此也被称之为江湖班。职业班以演戏为业,以演戏为生,为了博得广大受众的亲睐和赞赏,不但要有受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还要有领衔压场的“台柱子”和知名演员,这样才能冲出江湖,闯荡江湖,赢得更大的利益和声名,因此,他们的演员多是“科班”出生的演员,是一支南剧的正规军,生力军。清嘉庆二十年(1815)活跃在鄂西地区的职业南戏班有恩施苏大荣组建的,由杨大和领衔的“大和班”,活跃在恩施一带;由来凤蔡凤楼组建、主教、主演的“凤仪班”活跃在来凤一带;恩施吴双魁组建的“天福班”以恩施为基地,活跃在川、湘、鄂边境地区,涌现出何五、曾儒林、吴双魁、谢玉琴、张玉福、袁连红、卢宗培等一批知名演员。民国初年,恩施商务会组建了由张玉福、谢玉琴、卢宗培、焦翠等为台柱的“同庆班”,活跃在恩施城区。另处还有建始县向家包养的戏班、利川县汪营袁金波组建的戏班等常年活跃在建始一带和利川汪营一带。

  其次,南剧业余班社和南剧“玩友”也此起彼兴,争奇斗艳。最早的鄂西南剧业余班是施南府的清军操防营戏班,“改土归流”后仍继续活动。晚清和民国期间,鄂西除巴东外,其余七县均有至少一至二个行当齐全的南剧业余班社,他们在南剧科班艺人的教授下,平时在当地围鼓而歌,当有职业戏班来此就配合演出。出身清军操防营的卢宗培于清末民国初就在宣恩教习了一班“票友”,艺人叶腊娃在民国期间在恩施训教了几个乡镇的南剧业余班社。

  清末民国之初,南戏遍及咸丰城乡,清水塘、老里坝等地,均有职业衣箱演出。南戏玩友,围鼓坐唱,甚为普遍。咸丰县城的聂介轩、聂祖廉、李德兴、唐会云、杨春轩等人,拼凑班底,艰难创业。因无家底,群众称之为“可怜班”。“可怜班”三起三落,历尽艰辛,完整地传承着南戏这一民间艺术形式。

  南剧“玩友”不以演出为职业,因生性喜好艺术而躬耕民间艺术,沉迷戏楼舞台。南剧“玩友”一般都是民间艺人,他们除“主玩”南戏外,还兼习民间歌舞、其它戏曲,如恩施玩友出身的南剧艺人周之焕不但会唱南戏、灯戏,还会“耍耍”,每唱南戏时必先“耍耍”身法儿,这为南剧融汇民间艺术、丰富南剧艺术起到很大作用。

  南剧业余班社及“玩友”活动的兴起,不但使南剧艺术在各地生根、开花、结果,而且与南剧职业班社活动互补,为南剧艺术在鄂西地区的流行和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三,随着南剧“科班”和演出班社蓬勃兴旺之外,围绕南剧,又出现了拥有衣箱的“本家”和“打本子”的秀才。“本家”中有地主、大商人、行帮会首和艺人兼“本家”,他们出钱购置南剧服装、行头等,称之为“衣箱”,然后向南剧职业或业余班社出租,为那些只有头网而无戏服的南剧艺人提供登台演出的方便和可能。“改土归流”后,鄂西学宫扩大到州县,为更多的人掌握文化知识创造了条件,涌现了一批“秀才”。一些秀才热忱为南剧戏班“打本子”,他们与南剧艺人相结合,采取口述笔记再甄别整理的方法,完整地记录了不少的南剧剧本,为继承和发展南剧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改土归流”到民国建立前,是南剧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南剧由土司府内娱乐班发展成为鄂西地区民众喜闻乐见的职业戏班和业余戏班,并围绕南剧艺术,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演出和经营模式,培养出一大批知名艺人,他们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把南剧艺术与地方民俗文化紧密融合,给南剧烙上了深深的文化符号,使其独具魅力,为南剧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根基和肥沃的土壤。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恩施南剧事业也随之得到发展,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通过贯彻执行“三并举”(整理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创作现代剧同时并举)的政策,在改人、改制、改戏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1956年,在湖北省首届戏曲会演中,来凤县南剧团选送了传统剧目《火烧凤楼》,其中扮演公孙杵的刘华厅和扮演奶娘的盖天红分获表演二等奖,扮演《瞧相》中瞧相婆的潘兴敬获表演三等奖,咸丰、来凤共同选送了传统剧目《八义图》,获得剧目演出奖;音乐奖;扮演程婴的夏福千获表演一等奖,司鼓宋润甫获音乐三等奖。

  1957年恩施地区举行戏曲会演,来凤县南剧团选送的《反武科》获演出二等奖。

  1958年11月,恩施县南剧团选送的《狄仁杰打忠》参加了湖北省第二届戏曲会演。

  1960年6月,来凤县“红旗科班”、咸丰县南剧团分别选送了《罗成战山》、《翠香下书》和《三看亲》参加了湖北省第四届戏剧(教学)会演。

  1960年,恩施南剧团选送南剧《五峰与凤凰》参加恩施专署举办的笫三届戏曲、音乐、舞蹈会演大会。

  1964年,鹤峰南剧团、咸丰南剧团分别选送南剧《夺阵》和《曲江红浪》参加恩施专区举办的现代戏会演。同年5月,鹤峰县南剧团的《夺阵》参加了湖北省举行的第五届戏剧现代戏创作剧目会演。

  1956年湖北省首届戏曲会演期间,中央观摩代表团参加了此次盛会,在观看了咸丰和来凤共同选送的《八文图》后,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可夸赞说:“咸丰南剧音调高亢激烈,有如深山峡谷之音。《八义图》这出戏,各剧种都有演出,咸丰南剧《八义图》‘文戏武唱’,独具特色,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剧种,建议表彰和认真挖掘。”原全国戏剧协会主席田汉评价说:“南剧《八义图》的程婴,头戴软罗帽,文戏武唱,从服饰、唱腔到表演都有异于其他剧种。”会上即分别发给咸丰县南剧团和来凤县南剧团营业执照,并吸收夏福千、徐双庆、徐玉寿、潘兴敬等艺人加入武汉戏剧家协会。由此,恩施南剧作为一个独立剧种,成为湖北“四大剧种”之一,正式获得国家承认。

  其三、举办南剧培训班,培养南剧艺术人才。为使南剧艺术后继有人,得到健康发展,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期,恩施地区组织举办了南剧科班和训练班,着力培养南剧艺术人才。1957年鹤峰办起了“新兴科班”,1958年来凤办起了“红旗科班”。1962年恩施专署文教局举办了第一期南剧短训班,集中了来凤、咸丰、鹤峰三县的中青年演员进行培训,教授排练了《八义图》、《五台会兄》、《崔氏逼嫁》、《马前泼水》、《狮子楼》等传统折子戏。

  其四、挖掘传统南剧剧目,保护南剧发展。

  1957年,湖北省戏剧研究工作室专门派人到恩施地区挖掘整理南剧传统剧目,先后共整理了800多个南剧传统剧目,其中有126个剧目先后在《湖北地方戏曲丛刊》上刊发。值得一提的是,咸丰县南剧老艺人聂介轩以惊人的记忆,在三年时间里,就整理出南剧传统剧目300多个,占鄂西南剧传统剧目的一半以上,其中67个剧目在《湖北地方戏曲丛刊》陆续刊登。其连台本戏《四下河南》,得到全省戏剧界的高度重视,受到省文化厅的表彰。这一举措,为南剧剧目的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更为以后对南剧艺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原始依据。 

  六十年代前后,由于受国家各项政策的影响,宣恩县南剧团撒销,恩施县南剧团改为汉剧团,保留下来的咸丰、来凤、鹤峰三个南剧团的体制也不断变化:先由职业剧团改为地方国营剧团,后又改为集体所有制。这些不稳定因素客观上影响和阻碍了南剧的正常健康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随着新中国建立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需要,通过配合政治经济活动开展南剧创作演出,组织和参加省、地区多种戏剧会演,举办南剧培训班,挖掘传统南剧剧目四大举措,使恩施南剧较好地继承了传统南剧艺术的精华,同时又在原有的基础上“旧瓶装新酒”,在剧本内容和思想上进行创新,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以后的南剧创作提供了先例。这一时期,是南剧承先启后的时期。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宣告“文革”结束,恩施南剧又迎来了建国后的第二个春天。在恩施地委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又重新恢复了南剧,收回下放艺人,招收新的学员,开办南剧短期培训班,重新恢复上演南剧剧目。1981年,湖北省文化厅在利川召开了“湖北省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落实地方剧种政策,恢复和发展民族剧种”的工作要求,咸丰县委也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振兴南剧”的工作目标。从而拉开了振兴南剧、创新南剧的序幕。

 从南剧发展历程来看,这一时期分三个阶段:一是“文革”结束到八十年代。这一阶段主要是恢复上演南剧剧目,创作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小南剧,是南剧复兴和振兴阶段;二是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的2004年。这一阶段由于受经济浪潮的冲击,南剧发展一度停滞消沉,恩施州仅存咸丰和来凤两个南剧团,五年中未曾招收新学员,南剧的演出也日趋渐少;三是2005年至现今。这一阶段南剧在“非遗”保护政策下又获新生:咸丰南剧团被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2005年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振兴南剧工作领导小组”,南剧在咸丰、来凤两县剧团联合申报中,2006年被列入恩施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此同时,两县加强了对南剧艺人的保护和南剧档案资料的保护,建立了《南剧艺人信息库》、《南剧资料数据库》,并开展全州各级“艺术大师”和《优秀民间艺人》的评选活动,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

  此外,这一阶段南剧在创作上开启了题材、内容、表演、音乐、舞美全方位的创新,步入“创作南剧作品”到“打造南剧精品”良性轨道。其中咸丰的《女儿寨》和来凤的《西兰卡普的传说》是两县精心打造的大型南剧,均在多次戏剧会演中获奖。[2]

艺术特点

  南剧表演着重做工,文戏武演,讲究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大手大脚”。

  (一)角色行当

  南剧分生、旦、净、丑四大行。

  生角又分老生(如《扫松》里的张广才)、小生(如《罗成战山》中的罗成)、红生(如《送金娘》中的赵匡胤)等是本行的应工戏。还有二生,即与当家生配戏的生角。

   旦角又分正旦(如《描容》中的赵五娘)、文武旦(如《盗旗马》中的双阳公主)、小旦(如《乔子口》中的王金爱)、摇旦(如《杀狗惊妻》中的焦氏),都是本行的应工戏。

  净角又分大净(毛头花脸,如《芦花荡》中的张飞,俗称赤膊花脸)、袍带花脸(如《铡包勉》中的包文正),还有在同剧中与大净配戏的“二净”(如《夜探金墉》中的程咬金)等皆是本行的应工戏。

  丑角(如《三搜索府》中的施不全、《浪子薅豆》中的张浪子)等。

  净角、小生、老生、摇旦唱本音(大嗓);正旦、小旦唱边音(小嗓)。

  (二)特技

  南剧的表演除讲究“唱、做、唸、打”,注重“手、眼、身、法、步”外,还有许多绝招:如“扫堂翎子”、“纱帽功”、“软罗帽功”、“眼功”、“抖色”、“气功”、“打叉”等。

著名艺人

  蔡凤楼(1822—1908),小名蔡大娃,来凤县卯洞人,学艺于鄂湘川最早的南副科班凤鸣班,主攻文武生。1845年在来凤县城组建了来凤第一个职业南戏班——凤仪班。清同治年间,蔡凤楼领凤仪班在来凤上演四十八本连台大戏《搬金牌》,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事。

  蔡凤楼为发展南剧事业,热心授徒传艺,带出了生角刘金松、净丑谢金武、旦角石金霞、净角张金魁等优秀南剧演员。

  聂介轩(1894—1963),男,湖北咸丰县人,对恩施南剧的发展贡献巨大,谙熟南剧的南、北、上路唱腔,解放前,他苦心创办、经营业余戏班。解放后,他又为创办“劳动剧团”立下汗马功劳。特别从1957年起,他在塾师冯今僧的协助下,经过3年时间,共回忆整理传统剧目300多个,占鄂西南剧传统剧目的一半以上,其中67个剧目得以在《湖北地方戏曲丛刊》上陆续刊登。他所整理的连台本戏《四下河南》,填补了其他剧目的空缺,受到省文化厅的表彰。

  徐玉寿(1900—1983),男,原籍湖南慈利,12岁入慈利“玉成科班”学湖南汉戏,主攻老旦、丑角和锣鼓伴奏。1953年到来凤县人民剧院任该院负责人,并把《将相和》、《反徐州》、《张生煮诲》等优秀京剧剧目移植成南剧在来凤上演,受到受众的热烈欢迎。1956年,湖北省举行首届戏曲观摩大演赛,他与潘心敬合演的南剧《瞧相》参加了演出并分获表演二、三等奖和剧本挖掘奖。1958年,来凤举办南剧《红旗科班》,他亲自担任科班责人和主教老师,教排了《辕门斩子》、《关公挑袍》等十个传统戏,于1959年带领科班学员到恩施地区各县及湘、川边境巡回演出,取得非常好的效果。1960年,他带领学员赴省参加戏剧教学汇报演出,参演的《罗成战山》、《翠香记》得到专家们的赞誉,被评为红旗教师,并受到正在武汉视察的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同年,他出席了全国文艺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被特意照顾到庐山休养。他为南剧艺术贡献了他毕生的精力。

  于继明:武汉市戏曲学校第一届专科毕业生,1974年调到咸丰。在随后的22年间,于继明共导演了100多台南剧,其中有10余部获得了各级奖项,包括《唐科长祝寿》、《张二嫂做中》、《土司夫人》。他还与省戏校联系,并带队伴读,培养了20多名南剧后起之秀。1983年,南剧《张二嫂做中》、《唐科长祝寿》参加全州创作剧目汇演,分别获得创作、演出一等奖。接着赴省演出,又分获演出和创作一、二等奖。

  杨道运,男,土家族,1947年8月出生,国家二级演员。1962年考入咸丰县南剧团,主攻生角,兼演文丑,后做导演。他从艺至今共扮演近百个大小不等的角色,导演了大小剧目十几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982年4月,《张二嫂做中》参加全省在沙市举行的戏曲汇演,他饰演向兴强获表演二等奖;1984年9月,《花开时节》参加恩施地区戏曲汇演,饰演姜主任获表演一等奖;1995年5月,导演的大型现代南剧《走过风雨桥》参加全省剧目展,获演出奖;1996年导演的大型现代南剧《会喝酒的女人》获全州汇演一等奖,导演奖;1997年导演的小品,《好人》获全州文艺汇演一等奖,同年获恩施州“五个一工程”奖,在剧中扮演的盲人获表演一等奖;1999年导演的大型现代南剧《女儿寨》获全州文艺汇演一等奖,导演一等奖。2000年,《女儿寨》被评为恩施州“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导演的小南戏《终身大事》获全州“社保”杯文艺汇演一等奖,同年获恩施州“五个一工程”提名奖;2003年导演的小南戏《带血的钥匙》获全州文艺汇演一等奖;2009年导演的小南戏《老来喜》获全州首届地方戏汇演,获导演二等奖。

相关院团

  1949年后,贯彻“改人改戏改制”的戏曲方针,政府先后在恩施、宣恩、来风、咸丰、鹤峰组建5个职业南剧团,加强领导,培训学员,继承、改革南剧艺术。

  (一)咸丰县南剧团

   新中国成立后,聂介轩、唐会云、杨兴楚等一批南戏老艺人自筹经费,自制道具,组建南剧戏班,时任县长肖继何将其命名为“劳动剧团”。1956年,咸丰“劳动剧团” 拿到了由省文化厅签发的以南剧署名的专业剧团营业执照,咸丰职业南剧团正式成立。1958年更名为文工团。1961年恢复为南剧团。1963年改名为工农兵剧团。1970年合编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2年改名为文工团。1981年底恢复南剧团。2013年改名为南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至今。

  (二)来凤县南剧团

   来凤县南剧团于1950年建南剧队。1953年成为职业剧团。1970年改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8年恢复为来凤县南剧团。2013年改名为南剧艺术研究所至今。

   主要从事创作、演出剧目,传统艺术整理加工与保护,送文化下乡,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等工作。

社会影响

  南剧从产生一直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南剧在咸丰县、来凤县等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南剧具有其特有的社会价值。

  南剧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它是在鄂西地区多元文化交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戏剧,是巴文化和汉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产物。南剧具有广泛认可的大众性。

  南剧在传承的过程中,从最初的土司阶层,到改土归流后的地主阶层逐渐走向了民间,成为咸丰县内乃至恩施州内大众喜爱的主流剧种。南剧的剧本多是七字、十字上下句,道白、唱词多杂有鄂西地方方言,通俗易懂,人民群众耳熟能详。

  南剧具有外延的可塑性。咸丰南剧在继承传统衣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良和创新,不仅移植了大量其他剧种,而且在乐器伴奏上,还加入了扬琴、琵琶、笙甚至西洋乐器。南剧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性。

  南剧表演的内容大都积极健康,爱憎分明,教化人们弃恶扬善,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人们的是非判断能力,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

  虽然恩施南剧经过几百年的演绎、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挣得了戏剧领域的一席之地,但是很大成份是依赖于国家“非遗”保护政策和当地政府在法律保护、资金保障等方面的支持,但是它并不能开创南剧艺术繁荣发展的全新局面,剧团的业务工作主要靠现代歌舞、小品来支撑,虽有南剧创作和表演实践,但却是很有限的。纵然南剧演出的政治服务性、参赛性、汇报性使南剧获得不少荣誉,但它却与民众及其现实生活渐行渐远。因比,还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其一,真正创作出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的南剧精品,让广大受众愿意看,想看,真正体现南剧艺术的民族性、大众性、娱乐性的价值和意义。

  其二,加大南剧数字化建设,着力制作、推介一批南剧经典唱段(传统、现代的;曲谱与音频或视频)放在网上,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青人认识南剧,了解南剧,喜欢南剧。

  其三,编辑出版一部南剧艺术教科书在全国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