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wikixq>戏曲百科2021年3月5日 (五) 12:43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二人台是内蒙及河套地区的汉族民间戏曲,俗称“打玩意儿”,又名“二人班”。因为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或两小旦)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农区、半农牧区,以及晋北、陕北、冀北(张家口地区)、银北(银川北部)等地区,其覆盖面达90多个旗县、1500多万人。根据资料记载,二人台的发展经历了“打坐腔”、“打玩艺儿”、“风搅雪”、“打软包”、“业余剧团”和“专业剧团”六个阶段。各地的二人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分为东西两路。2006年5月20日,二人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特点

早期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角色只有一丑一旦,服装也很简陋,道具只有手帕、折扇、霸王鞭。乐器伴奏只有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或梆子)。所唱的多是五更,四季,十二月一类的小曲,如《红云》、《十段锦》、《十对花》等。舞蹈的身段也和秧歌大同小异。多以第三人称进行演唱,情节简单,少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民国以后,随着二人台的向外传播,在演出中,艺人们对二人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特别是从民歌中汲取素材,并加以改编,如《走西口》原来是以第二人称对唱的形式演出,改编后成为以第一人称进行表演,加进了情节和人物的小戏。随着二人台演出内容的丰富,它的音乐、表演和服饰也有所创新。在音乐唱腔方面,由原来的专曲专用,一曲到底,发展为多曲联用;唱腔也出现了亮调、慢板、流水板、捏字板等简单的板式变化。在表演方面,根据剧目内容的不同,形成了载歌载舞的“火爆曲子”(又称“带鞭戏”)和重唱工、做工的“硬码戏”。二人台的舞蹈程式有“大圆场”、“大半月儿”、“套月儿”、“风旋门”、“里外罗城”、“药葫芦”、“搬门”、“天地牌子”、“大十字”、“蜂儿扑瓜”等。此外,旦角还有一种叫作“打闪”的舞蹈动作,即右脚别于左腿上,两臂画一弧形,身子稍斜下蹲。系在秧歌舞步基础上,吸收戏曲旦角“卧鱼”身段而创造,为其他剧种所罕见。旧时二人台演出有一套习惯,一般先由丑角上场说“呱嘴”(又称说“千克”),“呱嘴”都是第三人称的现成段子,由演唱者自由选取。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称“叫门对子”)把旦角叫上场接演正戏。正戏的表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载歌载舞的表演唱,俗称“火爆曲子”或“带鞭戏”,如《打金钱》等,以抒情性的歌舞取胜。起舞时,折扇二人共同,霸王鞭系丑角专用,有时舞双鞭,分上、中、下三路套数,舞姿犹如蛟龙盘柱,上下翻飞。手绢系旦角专用。建国初期,二人台曾吸收二人转耍手绢的传统技巧,将手绢改为八角型,并发展为各种“出手”。不论哪种歌舞,都由慢转快,形成高潮后嘎然而止。另一种是以唱为主的情节戏,俗称“硬码戏”。其中也有一些采取跳进跳出方式表演,如《走西口》、《下山》、《小放牛》、《打秋千》等。这类戏表演比较接近生活,但也有一些虚拟、夸张的动作。如旦角的摸鬓、走碎步、开门、关门;丑角的出场亮相等。唱词、数板、完场诗、道白中的“串话”,都讲究合辙押韵,因完全用当地方言,故与普通话的声韵不同。分为中东、衣齐、江阳、灰堆、尤求、波梭、川板、言前、姚条、发华、出入(入声字)和小字(小人辰儿、小言前儿)十二道辙。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常用比兴手法,形成的曲调、唱腔、别有风味。在服饰方面,由于艺人经济条件稍有宽裕,添置了一些质地较好的行头。尽管二人台艺术上有了很大发展,但作为一个剧种,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它的艺术表现力。

音乐:二人台的音乐是以当地山曲民歌“社火玩艺”中的的殃歌小调和道情戏中的部分乐曲基础,又吸收了内蒙民间小曲以及陕北民歌中的一些曲调的特征而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演唱形式:分硬码戏、带鞭戏与对唱三大类。硬码戏注重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较好的嗓音条件;带鞭戏注重舞蹈表演;对唱由二人交替演唱。

唱腔:二人台的唱腔,基本上是专剧专曲,一曲一调。根据剧情变化,演唱时用慢、中、快的三拍式速度。

二人台的传统音乐唱腔比较丰富,多数是在一些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最基本的曲调有“爬山调”和“烂席片”,此外,还吸收了其他民歌的曲子和其他剧种的一些曲牌,以丰富其表现力。其音乐形式,基本上属于民歌结构,因而作为戏剧音乐还是很不成熟的。为了演唱方便,表演通常只有两人,即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有时一人可以交替饰演几个角色,俗称“摸帽戏”。随着二人台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有的开始尝试由多个演员表演阵容较大的梆子戏剧目,取得较好的效果。

乐器:二人台主乐器有“三大件”——枚、四胡、洋琴。艺人称“枚为骨,四胡为肉,洋琴为衣着,”“三大件”互相配合,互相填补,各抒所长,成为协调,统一丰满华丽的音乐。之外,后来在“三大件”之外还增加了二胡,中胡,琵琶、笙、阮、大提琴、等管弦乐器等,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

角色行当:二人台的行当早期只有一丑一旦,后东路二人台发展出小旦、彩旦、老旦、娃娃旦、小生、老生、小丑、娃娃生等,但仍以丑、旦二人演唱为主。丑又称“滚边儿的”、“丢丑的”,旦又称“抹粉的”。旦角一般头载凤冠,身穿红袄绿裙;丑角载毡帽,身穿黑袄彩裤,鼻梁画一蛤蟆或蝎子图案。表演时亦说亦唱,边歌边舞。

艺术流派

以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的风格流派有西路与东路之分。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榆林地区、忻州地区,西路二人台有《打金钱》、《打樱桃》、《打后套》、《转山头》、《阿拉奔花》等剧目。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或二人台,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的集宁、兴和、丰镇、商都和锡林郭勒盟部分旗县,以及河北的坝上和张家口,山西的雁北地区,因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以西流行的二人台有区别,称东路二人台。其以叙事的形式反映现实,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它源于汉族民歌和民间社火的表演,在吸收民间小曲、社火舞蹈、打坐腔演唱方法的基础上,与地区方言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出风格。东路二人台有《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剧目。

二人台名家

武利平、辛礼生、郭威(郭源)、王掌良、刘银威、苗俊英、李波、李春霞、乔盼、张美兰、樊二板女、张喜荣、梁美仙、李素云、侯巧玲、魏巍、王凤云、辛里生、杜焕荣、燕瑞琴、张栋梁、杜全居、冯四、王占昕、武利平、刘爱爱、张仙桃等。

代表剧目

二人台的传统剧目约有120个,代表剧目《走西口》、《探病》、《挂红灯》、《打金钱》、《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卖碗》、《方四姐》、《闹元宵》、《杨柳青青》、《烽火衣》等。

二人台剧目内容介绍:

《走西口》:反映农民背井离乡走口外的悲惨生活。

《打樱桃》:反映一对农民青年男女淳朴的爱情生活。

《探病》:通过刘干妈探望女儿刘翠荣“病”的故事,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

《打金钱》:反映旧社会艺人的苦难生活。

《打秋千》:反映姐妹二人清明节打秋千的快乐情景。

《捏软糕》:通过一对青年男女做生日蛋糕的过程,抒发他们的相爱之情。

《五哥放羊》:反映旧社会贫苦农民的爱情生活。

《挂红灯》:反映正月十五观灯场景及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牧牛》:反映男女牧童热爱大自然之情。

《挑菜》:反映嫂子帮助小姑成全姻缘的故事。

《对花》:通过十月开花对唱,反映农民生活情趣。

《珍珠倒卷帘》:歌颂历史人物。

《卖碗》:揭露封建地主调戏民女的丑恶嘴脸。

《撑船》反映船夫与民女的爱情生活。

《小寡妇上坟》:反映少妇寡居后受到的迫害、欺凌。

《尼姑思凡》:年轻尼姑追求爱情生活,逃离寺庙的故事。

《卖菜》:反映男女爱情生活。

《打连城》:一对青年男女的元宵节观灯的欢乐场面。

《水刮西包头》反映包头受到水灾后群众受难情景。

《借冠子》:反映聪明农妇如何揭露地主的丑恶嘴脸。

《闹元宵》:由《打连城》扩编而成。

《方四姐》:二人台唯一分场大型剧,反映方四姐的苦难生活。

《下山》: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害娃娃》:反映新婚夫妇生育头胎的欢乐心情与民间习俗。

《红云》:关于神话“八仙”的故事。

《庆寿》:内容与《红云》类似。

《送情郎》:妻子送别情郎的离愁别恨。

《扇子记》:反映一书生和少女的恋情。

《放风筝》:男女少年放风筝的欢乐情景。

《种洋烟》:反映清代种大烟毒害人民的情景。

《住娘家》:反映旧社会婆婆刁难儿媳不许住娘家的现实。

《抽大烟》:反映妇女抽大烟的丑态。

《光棍哭妻》:反映旧社会穷人丧妻之苦。

《洛阳桥》:歌颂古代能工巧匠。

《探小妹》:通过十二月对唱,反映一对情人的相爱之情。

《报花名》:通过丫环小姐赏花对唱,歌颂花中美色。

《三国题》:反映三国时代赤壁之战的故事。

《绣荷包》:通过姐妹二人绣荷包,歌颂历史人物。

《吃醋》:反映挣风吃醋的庸俗内容。

《打缸》:反映少女和钉缸少年的相爱之情。

《打酸枣》:反映姐妹二人打酸枣的情景。

《绣麒麟》:反映绣花少妇对情人的思念。

《扒搂》:反映一对情人在绣楼相会的情景。

《跳粉墙》:反映一对恋人跳墙逃跑的情景。

《十样锦》:通过男女对唱,歌颂十种花名。

《惊五更》:反映一对恋人一夜热恋之情。

《听房》:新婚之夜,小姑偷听哥嫂房中动静。

《打后套》:反映后套农民起义的故事。

《十爱》:反映一队恋人相爱之深。

《毛妈妈》:反映新婚女子回娘家的快乐心情。

《偷红鞋》:反映封建婚姻强迫有情人分离的悲惨内容。

《卖饺子》;反映旧社会卖小吃者的悲惨生活。

《转山头》:反映旧社会青年为躲避抓壮丁流浪山中的悲惨生活。

《掐蒜薹》:反映青年男女在菜园中相恋的故事。

《画扇面》:歌颂女画家杨柳清的爱情故事。

《海莲化》:反映少女梳妆打扮的情景。

《小叔子挎嫂嫂》:反映叔嫂私通出奔的内容。

《买胰子》反映货郎调戏妇女内容。

《公公骚媳妇》:反映公公淫乱的下流内容。

《叫大娘》:揭露匪兵欺凌妇女的罪恶。

《十八摸》:流氓调戏少女的丑态。

《抓壮丁》:反映军阀抓壮丁之苦。

《五月散花》:在《牧牛》中串演,反映五月的花色。

《水淹金山寺》:白蛇传故事的片段。

《栽柳树》:反映夫妻二人栽树的情景。

《白儿卖布》:赌博导致的夫妻矛盾及妻劝夫改邪归正的故事。

《揽工》:诉说旧社会揽工之苦。

《老少换妻》:反映买卖婚姻造成的畸形婚配事实。

《叹十声》:晋剧《玉堂春》片段。

《双喜临门》:讲述大宝和玉莲、大宝他爹和玉莲她娘,喜结连理“双喜临门”的故事。

二人台院团

内蒙古二人台艺术团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

山西忻州市二人台艺术团

相关事件

模板:演唱剧种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