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腔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Szxqw讨论 | 贡献2023年2月25日 (六) 11:35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落腔源于民间曲艺莲花落,在宋代时通常是七言句的顺口溜,到了元代,“莲花落”演变成为一种长调。到清代则演化成为一旦一丑登台演唱故事的形式。清代中后期结合河南省安阳市辖县内黄县的民间小曲,固定曲调板式命名为“落腔”。落腔表演形式质朴自然,注重情趣,唱腔轻快活泼、优美俏丽。

  2011年5月,河南省内黄县申报的“落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名称由来

  落腔也有写作“唠子腔”或“捞子腔”的。1927年中华书局分省地志《河南戏剧》载:“安阳腔一名落子腔,安阳最盛,南至汲、辉二县……”。因落腔由地方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以其曲调轻快欢乐,在20世纪50年代曾改名称“乐腔”。

宋元时期

  在宋代,民间戏艺十分繁荣,那时在广大的城市和乡村处处都有演出的场所,其中最主要的当属瓦舍勾栏,在这种新兴的游乐场中,上演的戏艺节目可达百种,尤以说话、傀儡、杂技、杂剧、影戏为盛,而演绎这种戏艺节目的人,被称为“路岐人”。“路岐人”游走四方,撂地为场,以各种娱乐性的杂耍、魔术、角抵、马戏、歌唱、曲艺谋生,其中也包括情节简单的戏剧性表演。后来,路歧人为了吸引更多人,创作了一种说唱体歌曲,名为“莲花落”。“莲花落”通常是七言句的顺口溜,有时也作故事的引擎,内容多为劝世文,以扬善惩恶、吉祥纳福为主。艺人们用方言说唱,委婉动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具有寓教于乐,淳化民风的作用,到了元代,“莲花落”演变成为一种长调。

清朝时期

落腔演出剧照
落腔演出剧照

  清嘉庆末年到光绪年间,落腔由写景或叙事逐渐变成为“彩扮莲花落”并分角色扮演人物演唱故事的形式,并且莲花落的表演形式也有很大的突破,由原来一人饰演多个角色、采取跳进跳出的演出方式,逐渐演变为多人多角、分别上场、多场曲目的戏剧演出方式,完成了由单纯的“腔”向复杂的“戏”的过渡,至此落腔已有戏剧雏形。在由“腔”向“戏”的过渡期内,有一位姓赵的艺人彩扮“莲花落”立下了赫赫功劳,他将河南省内黄县本地的民间小曲巧妙地与“莲花落”相结合,并把当时的曲调板式固定下来,带领其他艺人逢年过节化妆上台演出一些短小的节目,颇受欢迎,群众谓之“内黄落子”。赵艺人等一批落腔创始人创编了大量的落腔剧目,使落腔在内黄及周边地市广为传播。

  清道光、咸丰年间,落腔在安阳——内黄一带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演唱落腔。《武安县志》记载:“清咸丰初年(公元1851年),武安艺人李希顺曾先后四次来到内黄,寻找赵艺人,求学落腔”。说明当时的落腔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另外,落腔的流行和当时的时势不无关系。十九世纪末,内黄及附近等地饱受战乱,加上天灾人祸,广大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至使一些人投身于戏班,以学艺演出谋生。这时期,落腔的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家庭故事,内容通俗易懂,乡土气息很浓,老百姓看着戏往往就能想起自己家中的事,因此大家极为喜欢,再加上表演落腔的服装和道具相对简便易置,两三人便可搭班演出,所以落腔发展很快。据《河南省落腔音乐集成》记载,清朝同治年间,内黄县碾头大地主吴三麻子组建了一个落腔班社,他收留了河北武安的艺人贾成全,加上当地的一些落腔艺人,在碾头办起窝班,一边演戏,一边收徒,其规模一度成为内黄最大的落腔班社。碾头窝班共办过三期,招收学徒百余人。后来成为落腔知名艺人的赵清文、王海昌等人都曾在碾头窝班中学过艺。但由于战乱,碾头班被迫解散,不过该班社在落腔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可以说是碾头班让落腔红遍了黄河故道。但此时的落腔只是活跃于广大农村的“高台”之上,很少在大一点的城市演出。由于京剧、梆剧、评剧等主要剧种的排挤,像落腔这种民间剧种根本无法登入大雅之堂,更无法占据大一点的城市和好一点的剧院,至多是在城市一角的席棚戏院里演一下。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河南新志》载:“落子腔……简单猥鄙,每数人为台,演于太行山之荒村。……若思神、迷信、男女淫污之剧、以花鼓、猕猴戏,二架弦,安阳腔、锣锣戏及各都市之男女合演者为最”。所以落腔在当时只是一种民间大众的娱乐项目,是不被官方承认的一种戏曲,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它的大众性和下层人民的独创性,也反映了当时落腔是受广大群众欢迎的、风格独特的民间艺术。在其流行区域,一些传统的剧目如《蓝桥会》《小二姐做梦》《小喜只赶嫁妆》等,都反映了民间的日常生活和下层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婆媳关系、婚恋嫁娶、劳动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清末,落腔盛行,豫北各地班社普遍建立,此时期落腔的声腔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三大流派。它们分别是以安阳、林县、成安、临漳为中路,称落子腔;以武安、涉县为西路,称武安落子;以内黄、魏县、清丰、南落、滑县、濮阳为东路,称落腔。这三个流派各有特点,西路武安落子声腔层次多变起伏跌宕,行腔高昂嘹亮;中路落子腔发音较平,然而唱腔粗犷讲究偷字闪板擅唱花腔;东路落腔平稳古朴,吐字清晰,长于悲剧。民国初期,在内黄的落腔班社犹如雨后春笋,发展相当迅速。以杨兆林为管事的碾头科班,以段珍为管事的北街戏班,以及迁民屯戏班、杜村戏班、南野庄戏班等,有名有号的就不下20家,还有许多临时搭建的社班。一时间,内黄落腔异常热闹,各乡各村基本都有一套可以上台演出的落腔班子。但此时的落腔剧目还没有太大的改变。

民国时期

演出剧照
演出剧照

  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当时,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所提倡的“戏剧改良”思想,逐步深入到河南戏曲界。河南省政府教育部门明确的指出将戏剧作为辅助教育的工具。“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省会开封成立了‘新剧团’,演出了一些宣扬爱国、反封建的改良文明戏。首开‘河南戏剧改良’之风。同年京戏长庆班新排的劝化醒世新戏《黑籍冤魂》在丰落园演出,在开封以至河南戏剧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河南地方戏的改良产生了重要影响。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冯玉祥主持豫政以后,积极倡导通俗教育和‘戏剧改良’,并以河南教育厅名义于1928年先后公布了《河南各县戏剧训练章程》《河南省教育厅审查回审查戏曲办法》《河南省各县改良戏曲委员会简章》等”。内黄落腔积极响应省政府的号召,并在戏曲的题材上作出了很大改革,主要表现在戒烟、戒赌、放脚、反包办婚姻等方面。此外,在和各地的戏曲相互交流中,落腔取长补短,不仅增加了很多剧目,而且在舞台设计、表演动作和人物造型上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随着交流越来越广泛,落腔的演出区域也逐渐扩展到山东、河北等地。但从其题材的广度和针砭的深度上看,它还处于民主主义的初级阶段,未能触及到社会的根本。[1]

建国以后

  建国初,落腔发展到鼎盛时期。土改运动中,落腔业余剧团遍及安阳一带,在原有的一些剧目上又新编创了《斗地主》、《王贵与李香香》、《兄弟开荒》、《血泪仇》等现代剧目和自编的时事小戏,其内容主要表现农民对土地的热烈渴望和对党的政策的拥护,对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55年,在碾头村落腔剧团的基础上,吸收了清丰县部分艺人,成立“内黄县乐腔剧团”。剧团成立后,在一些方面都作了适当的调整。例如:在乐器上添加了三弦、低胡、琵琶、大提琴、月琴等,在演员的性别上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建国前,“落子戏的行当中,多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老生、老旦、花脸亦或有之,但无以其为主的剧目,女角色一向是由男演员扮演”,而此次的建团也吸收了部分女演员;另外,“在曲牌名上,落腔又从其它剧种借鉴吸收,如文曲牌中,丝弦曲牌[耍扇子]与豫剧的[老鹌鹑]大同小异,[千寿佛]则来自四股弦;落腔武场中锣鼓点,除了开台锣鼓[勾丝绕]外,配合身段的锣鼓点大多是从京剧或豫剧里吸收的;唱腔中所用的锣鼓点,一部分如[玉钉锤][梆子穗]等与豫剧、河北梆子相同”。在这些发展和变化的基础上,内黄县乐腔剧团发展迅速,名声大震。

  1956年,内黄县乐腔剧团参加了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传统剧目《借髢髢》荣获一等奖,其主演赵清文也获得表演一等奖。赵清文勇于创新,博采众家之长,将本地“花鼓”等散曲与落腔巧妙结合起来,极大丰富了乐腔的腔韵,使落腔艺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凭着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赵清文也成为落腔剧目近代最为成功的艺术家。当地群众曾有俗语“丢下和面盆,想起赵清文”、“卖庄子卖地,也要瞧瞧赵瞎子(赵清文)的《借髢髢》”。

  “1959年内黄县乐腔剧团被下发到老塔坡园林场,1963年得到恢复”。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因只准唱“样板戏”,致使农村的业余剧团因无法跟上形势,许多都被迫停止演出,或不敢演出。内黄县乐腔剧团为了跟的上形势,“1968年也被迫与豫剧团合并,直到1974年才得以分开”。

  粉碎“四人帮”后,农村的业余剧团才有一定的恢复,在开始上演传统剧目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并增加了如“和平乐腔剧团”等半职业剧团,并得到政府颁发的“民间剧团营业演出证”,他们同专业剧团一样,可以常年下乡演出。到80、90年代,落腔一直走下坡路,已经无正规的演出。时至今日,落腔已成为河南濒灭剧种之一。

艺术特征

  落腔曲调由安阳当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曲调轻快,主要伴奏乐器为皮胡、竹笛等。落腔的唱腔板式有慢板、流水板、赞子板、娃娃、散板五大类和一些民歌杂调。落腔的曲牌音乐有早期戏曲的遗存,如大桃红、风入松、滴溜子、哪吒令等,还有数十个民间杂曲和小调。

  落腔曲调由安阳当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曲调轻快,主要伴奏乐器为皮胡、竹笛等。

  1956年以后增加了全套打击乐器及唢呐、二胡、笙、大低胡等。后又增加了两支大号和“四大扇”增强了伴奏效果。

唱腔板式

  落腔的唱腔板式有慢板、流水板、赞子板、娃娃、散板五大类和一些民歌杂调。

  落腔的曲牌音乐有早期戏曲的遗存,如大桃红、风入松、滴溜子、哪吒令等,还有数十个民间杂曲和小调。

声腔流派

  声腔有三大流派,分为东、中、西三路,各有特点。

  西路武安落子声腔层次多变,起伏跌宕,行腔高昂嘹亮;

  中路落子腔发音较平,唱腔粗犷,讲究偷字闪板,擅唱花腔,多用上颌加鼻音;

  东路落腔平稳古朴,唱腔平稳,吐字清晰,多用喉音、齿音加鼻音,长于悲剧

戏曲内容

  落腔内容主要反映了民间的日常生活和下层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婆媳关系、婚恋嫁娶、劳动生活等方面,如《借鬈髦》《蓝桥会》《小二姐做梦》《小喜只赶嫁妆》等。这些剧目充满了乡村农民的气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生活。

代表剧目

  落腔传统剧目众多,擅长表现农家生活和民间传说,多为生活小戏,文词通俗,表演富有生活气息,如《蓝桥会》《安安送米》《小二姐做梦》《王定保借当》等。

分布地区

  落腔主要流行于河南北部的安阳、新乡、濮阳及河北、山西、山东的相邻地区。

落腔现状

  中原文化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那种封闭的、自我满足、隐忍守成、安于现状、以古为式的缺陷和劣根性,也束缚着落腔的发展步伐。几十年来,剧团观念自我封闭,艺术发展缓慢,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是其陷入濒灭境地的主要原因。尽管有一些艺术家表现出革新的愿望,并开始吸收和运用姐妹艺术以及外来的一些现代表现手法,对本身的艺术水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落腔仅仅剩一个专业的剧团,又加上传播地域小、观众人数少、艺术水平低下,剧目呈现出的陈旧感、落后感等诸多问题,也限制它存活和发展。具体而言,影响落腔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不符合当代的审美标准

  戏剧的衰落是文化自行演进的结果,事物都有生长、发展、成熟、死亡的规律。人类的审美在变化,艺术也必须在不断的变化,否则它将会被人们所淘汰。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是审美的规律,观众有权利选择或抛弃他们不喜欢的艺术形式,而选择那些新的、能给他们激情的艺术形式,这是正常的文化演进的过程。

  落腔的演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服装、化妆、设备等方面都非常的粗糙,与当代要求精巧细致的审美观点背道而驰。过去,唱戏的人大多是穷苦农民的孩子,因无法生活而进入戏班,所以唱戏就是“不认识字的人演给不认识字的农民看的”。例如,在戏词的传授过程中,以艺人们的口传心授、心领神会为主,并无特殊的艺术加工。粗浅的剧本,通俗的道白、易懂的旋律、夸张的动作表演等,这些都符合当时广大农民观众的审美要求,而且观众也认同这个剧种世俗化的审美特征。但是,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接受教育的数量方式、方法的不断更新,观众审美又在不断的改变的同时,也使观众对戏曲的艺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剧中原本美好的东西并不一定现在就美好,过去美好的不一定现在就美。例如,戏曲早期演出场地都在山村野沟,地头麦场,观众多,场面大,又无扩音设备,只有靠演员提高嗓门,加大音量才能让观众听的到。所以这种“大叫大喊”的唱法在过去被人们所推崇,而现在这种唱法只能被人们称做“歇斯底里、声嘶力竭”。

剧团无竞争力

落腔《三告李彦明》剧照
落腔《三告李彦明》剧照

  内黄乐腔剧团无竞争力,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戏曲之间,落腔与其他剧种相比,竞争力差。中原地区戏曲繁多,豫剧、道情等剧种占据统治地位,落腔作为河南的一个地方剧种,流传范围小、投资少、演出人数少、演员年老龄化,基本上无传承人,再加上剧团的设备无法更新、剧本更新的太慢等一些原因,都致使它无法立足。另外,二十一世纪是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市场经济观逐步加强,而落腔剧团体制僵化、市场观念淡漠、人员思想保守、创作理念落后、内容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演出剧目少、质量差、形式单一,造成大量的观众流失,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流失是在所难免的。剧团自身定位也有很大问题。从内黄县乐腔剧团看,演员老龄化,剧团队伍中无年轻演员,传承人的缺失,使演员队伍青黄不接,内黄县乐腔剧团也确实成了有名无实的“天下第一团”。

  其次,内黄县乐腔剧团在现代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的冲击下也缺少竞争力。当人们处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时代,交通、通讯困难、信息不灵通,而戏曲、传奇、说唱、故事等再现艺术把社会的人、物、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使人看到“人的本来的样子”,而且这人、事、物又能“寓褒贬、别善恶、载治乱、知兴衰”。既能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又满足了人民的见闻需要,人民当然感兴趣。所以古代一个“负鼓盲翁正作场”竟然能招来“满村听唱蔡中郎”的场面。但现在教育普及、文化发达、很多人都能读书看报,人民获取知识的来源比以前大大地增强。高科技通讯工具和多样的新闻媒体,随时随地给人民送来信息;同时,人也从思想中解放出来,信仰的自由,对褒贬、善恶等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于是人民对这些东西也就不再觉得那么博大精深和新奇了。

  80、90年代内黄县乐腔剧团演出场次在逐年的下降,而且大部分演出都是在农村进行,到85年以后全部演出均是在农村,团里固定人员也在不断的减少。从资金上看,国家的补贴和演出的收入只能勉强供给演员的工资和建造宿舍等费用。90年代,内黄县乐腔剧团已经处于半瘫痪状态,基本上无正式的演出,大多数演员只能下乡参加乡里的红白喜事,有的演员下乡参加劳动,工资已经无法得到发放,国家的拨款只有两万元,剧团的开支全用于演员的工资发放。另一方面,剧团中也无年轻的演员,其正式的演员年龄平均在45岁以上,再无剧本创造的能力。团内设备落后,也无法添配新的设备,各级财政支持太少,剧团的经费紧张,大多只能支付老艺人的工资。剧团开支和演员的工资全靠演出的收入,并且内黄远离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经济相对落后,当地的农民收入较少,所以演出的戏价较低,每场只有400-500元之间。在调查中,老艺人和文化局的干部反映,剧团的设备和主要演员都保存良好,如果有5万元的资金注入,这个团就能起死回生。

传承与保护

传承价值

  戏曲不是孤立的演绎形式,而是与当地观念、信仰、风土民情乃至人文景观、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它遵循一般事物进化发展的规律,内黄落腔尽管已经非常虚弱,走向了衰落,“但它们的形式,存在本身既体现了一种历史与文化的价值,是一种重要的地方的历史存在”(刘祯《中国地方剧种生存保护和发展的四种形式》),所以对它的保护不仅是某个人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落腔在豫、冀、鲁、晋一带具有一定影响,是一笔珍贵的且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它既具有一般戏剧的共同特点,又有其独特形成和成长的发展规律,对于研究当地以及中原地区戏剧史的文化形成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发掘、抢救和保护落腔,不仅可以使这一优秀稀有剧种得以传承和发展,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我国的戏曲文化宝库。300多年来,内黄落腔历经风雨能产生于此,发展于此,可见有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顽强的艺术生命力。落腔拥有豫、鲁、冀、晋四省交界地区的广大观众,保护、传承、创新落腔艺术,对于丰富当地及邻近地区民众的精神生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现状

  21世纪以来,落腔演出市场日渐萎缩。一些身怀绝技的老艺人不断谢世,专业团体只剩河南省内黄县落腔剧团,落腔艺术亟待保护。

传承人物

  袁章考,男,汉族,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落腔。

保护措施

  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王梦生著《梨园佳话》,记载了部分落腔内容。

  1986年,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出版《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河南卷 落腔音乐》记载大量落腔曲谱。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内黄县文化馆获得"落腔"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政府的支持和资金的筹备

  一种文化能在一个地区生存和流传,除了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外,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才力的投入和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濒灭剧种是属于全社会的,而非某个人的,作为一种“口头遗传“的资源,对它的保护和抢救也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提高落腔传承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尊重和保障他们的艺术创作活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戏曲艺人从一向遭人鄙弃、轻视到成为社会平等大家庭的一员。其艺人地位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戏曲的发展。但不得不承认,20多年来,戏曲艺人在整个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却有了衣食之忧。如80年代,内黄县乐腔剧团尽管能正常的演出,而且演出场次年均300场以上,但每场演出费还不到200元,年均收入3万元左右,县财政每年补贴平均2万元,演职工工资低于当地相应阶层人员平均工资。该团只能处于半瘫痪状态,导致多数人改行或离开剧团,进入其它行列,只剩下少数人仍然执着于本土艺术,充满希望的坚守着、传承着。这些事实充分说明落腔的外部资助、扶持必不可少。在当今其他社会力量不能给予应有支持的情况下,政府应承担起这一责任和义务,根据剧团的情况给予足够的经济补贴,尽快改善剧团演员的生活待遇、工作环境和演出条件。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使这种行为得到文字层面的认同。从而为它的生存发展提供一个宽松适宜的环境。

  在经济上,政府在给予一定补贴的前提下,吸收闲散资金,鼓励社会上商业力量的加入,在赢利的同时,促进它的发展。

 优秀人才的培养

  戏曲是活的艺术,在传承人方面,应免费培养落腔的传承人。要使其得以保护和延续、发展,必须有相应的人才。而落腔之所以走向濒灭,其主要表现之一是人才的欠缺。内黄乐腔剧团中只剩下一名编创人员,其年龄以超过45岁,面临“死了一个人,亡了一门艺“的危险。但令人遗憾的是,一方面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却是剧团招不到演员,要选拔优秀的人才则难上加难。因此,免费培养传承人是必须的。同时,戏曲的推广需要大批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整理开发,使其能够走入正规的渠道,正确向前发展,所以政府应该在相关人才的培养方面进一步做出努力。比如,在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增设相关专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储蓄后备力量。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丁永祥博士牵头成立了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组。其主要任务就是研究、保护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这项举动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剧团自身的改革和创新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它的产生肯定符合传统的审美心理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它的存在肯定也是历史过程中文化逐渐沉淀的结果,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为什么一度兴盛过后会逐渐走向衰亡,除了社会现实等外在原因外,与这种剧种自身有很大的原因。

  创新是戏曲的发展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伟大的艺术都是地域的,但地域的却未必都是最优秀的。时代的发展总是在不断淘洗出符合规律美的艺术,独特的艺术风格,强烈的时代感更能征服广泛的欣赏者,也越具有久长的生命力。落腔作为一个地方剧种,在不偏离“地方性”价值的基础上,应该进行一定的改革。首先,在剧目上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关注时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格局,切实体现时代心理的社会脉搏,呼应时代文化总体氛围,而不只传唱固定的传统剧目。其次,在舞台、音乐、服饰、化妆等方面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要求精、求细。

 加强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让社会广泛了解和关注落腔。宣传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的,为了弘扬自己的文化艺术,各类媒体应坚定不移的给予落腔以热情的鼓励和呼应。以更多的形式张扬落腔,不仅从欣赏角度展示它们,还要就演员、剧目、音乐、舞蹈表演等方方面面给予关注,从戏曲美学及其他学科乃至研究、开发的角度给它以深入全面的评价,通过广泛的宣传让社会真正深入了解和关心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同时,2007年把落腔纳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一种保护的方法。

濒危状态

  内黄县落腔虽然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做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工作,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1、落腔绝技及传统音乐表演人才面临断档。一些身怀绝技的老艺人近年不断谢世。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中、青艺术人才因收入微薄,而改行。有些演艺演奏绝技因无人继承,部分己失传,部分正处濒临失传的严峻境地。

  2、落腔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急剧变革。红白戏、节庆戏、赶庙会是落腔剧团演出活动的主要形式。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流行文化的影响,加上社会风俗,人们传统观念的转变,落腔剧团的演出市场日渐萎缩。

   3、落腔的影响力在不断降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对落腔艺术的兴趣越来越淡薄,中青年观众少,老年观众多,发展内黄落腔势在必行。

社会影响

  1956年,内黄县落腔剧团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落腔传统剧目《借糙缢》,受到好评。

  2019年3月16日至17日,河北省邯郸市魏县落腔剧团参加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办的戏曲非遗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