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肩膀戏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Szxqw讨论 | 贡献2023年2月17日 (五) 17:33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沙县肩膀戏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当时沙县民间迎神赛会活动十分活跃,每一次迎神赛会,如同当今的文艺踩街,汇集了各式各样的文艺团体、表演形式。 == 简介 == 替代=《张飞审瓜》在古县村演出|缩略图|《张飞审瓜》在古县村演出   沙县肩膀戏(沙县民间称:肩头坪,2005年10月被列为福建省第一…”)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沙县肩膀戏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当时沙县民间迎神赛会活动十分活跃,每一次迎神赛会,如同当今的文艺踩街,汇集了各式各样的文艺团体、表演形式。

简介

《张飞审瓜》在古县村演出
《张飞审瓜》在古县村演出

  沙县肩膀戏(沙县民间称:肩头坪,2005年10月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时写作"肩头棚"),起源于清朝末年。

  沙县肩膀戏演技奇特,唱腔动听,兼容各调,场地不拘,素有"肩膀上的民间艺术奇葩"之美称。是闽中沙县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艺术表演形式,也是目前国内独一无二的民间传统艺术表演形式。演出时,由8岁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负责唱腔、头部表情和双手动作,大人负责台位变换的腿部动作。大人根据剧情需要,与肩上小孩巧妙配合,上下默契,浑然一体。沙县肩膀戏,是全国别具一格的传统民间传统艺术。

起源

  据《沙县志》记载,清朝宣统年间,沙县民间的戏剧十分活跃,各个戏班竞相演出。时有"玉枕轩"的领班连细狗别出心裁,创新出一种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肩膀戏。

  民间的说法是为了能让后排的人也能看到表演,才演变出来的戏种。

艺术表现

  肩膀戏不需要传统的舞台,便于走街串巷,服务百姓。肩膀戏巡街时,凡是遇到燃放鞭炮欢迎的人家,都会就地逗留,进行表演,是唯一能真正做到送戏上门的剧种,深受群众喜爱。

  肩膀戏的乐队配置基本上沿用沙县民间流行的南词、西皮台乐队。南词曲调有南词头、正韵、北调、南词等,西皮台曲调有上小楼、新八板、谢水仙、新金中汉、延平板、老金中汉、露台串、老八板、西皮串等。乐师传统习惯使用工尺谱,近年来已开始使用简谱。

  艺术方面,沙县肩膀戏除了表演形式独特之外,还有戏路宽广的特点。演出剧目多以演唱、折子戏为主,南词、京剧、越剧、黄梅戏均可表演。[1]

演出剧目

  传统保留剧目有花鼓演唱《小放牛》、《补缸》、《姑嫂打鱼》《花子过关》,南词《赶船》、折子戏《黄鹤楼》《平贵别窑》《四郎探母》等。近年来又有《姑嫂情》、《张飞审瓜》、《猪八戒巡山》、《悟空大闹蟠桃宴》、《八仙聚会小吃城》、《十二生肖颂沙阳》等新剧目上演。

演出经历

  2001年元月23日下午(除夕)沙县肩膀戏团参加在澳门议事亭前地广场隆重举行的"万家喜庆贺蛇年"的开幕式表演,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何厚铧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演出。当地记者在专题报道中写到;对本地居民来说,肩膀戏是较为少见的文艺节目,约五六岁的小孩站在壮汉的肩上,穿着戏服边唱边舞,在悠扬的乐曲中演戏,是一种高难度的特别戏种。同年下半年,沙县肩膀戏剧团又带着《猪八戒巡山》等新剧目,参加了中国第五届民间艺术节,荣获了金奖殊荣。

  2010年5月,沙县小吃台湾行顺利结束了在台北的两场活动,7日移师台中,在南投县隆重举办了两岸特色乡镇交流大会欢迎晚宴暨三明沙县小吃品尝会。在欢迎晚宴上,沙县民间艺术肩膀戏穿插表演,一群五六岁扮相可爱的孩童站在大人肩膀上,边唱边舞,引人入胜,表演了《醉八仙》、《小放牛》、《八戒巡山》等精品节目,得到了现场来宾的一致好评,把三明沙县小吃品尝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现场来宾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拍照。演出结束后,又争先与演员们合影留念。

相关剧团

  1979年,虬城业余剧团与城关民间俱乐部的管发招、邓细妹、魏治万、张松仔、刘阿春、徐知哉、陈阿海、刘水儿、林泽生、黄阿坤、乐阿金、罗桂儿、罗发金、郭依禄、吴海松、黄阿生、陈樟生等17名民间老艺人发起成立沙县肩膀戏业余剧团,重新找出小心翼翼珍藏多年的曲谱和剧本,整理、排练出《小放牛》、《花子过关》、《补缸》等传统剧目,积极抢救沙县肩膀戏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1999年,沙县文体局牵头成立了“沙县肩膀戏艺术团”,下设老人会分团、西门分团、庙门分团和肩膀戏小演员培训中心,县文化部门指派专人负责肩膀戏的包装与演员培训。2012年,原国有文艺团体沙县越剧团,整建制化转为沙县肩膀戏传承和保护中心,专门负责肩膀戏研究、传承、指导、展演。[2]

现况

  如今欣逢盛世,沙县肩膀戏再度焕发青春,推陈出新、博采众长,以崭新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