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西调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Szxqw讨论 | 贡献2023年2月6日 (一) 13:26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邯郸市永年县位于河北南部,这里平原广袤,滏水、名河穿境而过,地理环境十分优越,永年西调就在这一地区普遍流传。永年西调又称“泽州调”,因常演袍带戏,舞台多设一搭板,又有“三搭板”的俗名,新中国成立初期正式定名为“西调”。   永年西调是由山西上党梆子传入永年后所形成的一个独立剧种。清咸丰年间,上党梆子传入永…”)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邯郸市永年县位于河北南部,这里平原广袤,滏水、名河穿境而过,地理环境十分优越,永年西调就在这一地区普遍流传。永年西调又称“泽州调”,因常演袍带戏,舞台多设一搭板,又有“三搭板”的俗名,新中国成立初期正式定名为“西调”。

  永年西调是由山西上党梆子传入永年后所形成的一个独立剧种。清咸丰年间,上党梆子传入永年后,不断吸引当地的人加入班底,在演出的过程中,永年一带的方言语音逐渐渗透其中,同时,受到多种剧种和永年民间音乐的影响,经过长时间融合,最终形成了永年的一个独特的民间戏曲剧种。 1956年2月,剧团登记时,由剧作家赵树理先生提议正式命名为"西调",取"调自西来"之意。 永年西调属板腔体,唱腔旋律结构完整,富于变化,多用四度、五度、八度大跳,贯以大幅度的下行阶进,运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演唱方法,板式繁复多样,成本成套,长于表现高亢、激昂、奔放的感情和活泼欢快的情绪。

  2008年6月,河北省永年县申报的永年西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历史渊源

发源

  清咸丰三年(1853),曲周县四寨村的商人范口广常在山西做生意,此人酷爱戏剧,在山西看中了某戏班中的一个叫玉的男旦脚演员,范就将此戏班买回河北,并招玉为婿。范死后,由女婿掌班演出(当时班内全是山西艺人)。这一剧种开始被冀南人所认识,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清光绪初年(1877-1878),山西上党一带大旱,在山西潞安(今山西长治)演出的"三义班"经路城、黎城、涉县沿途演出到达永年。因路途较远,有些艺人不愿背井离乡,中途离去,到永年时仅剩二十余人。三义班的艺人以田书德、张魁等为著名演员。田书德到永年之后,前后招三批艺徒:

  第一批有根宝(旦)、来成(生)等。

  第二批徒弟用"旗"字排名,有白旗谢天真、红旗谢天禄(红脸)、绿旗冯二歪(须生)(以上号称三杆旗),还有黑旗、黄旗、蓝旗等。

  第三批徒弟用"水"排名,有水花史登良(须生)、水仙(旦)、水沫(生)、水叶(旦)、水根、水源等。

  田书德的徒弟还有从山西来的邵森林。 张魁在曲周县先后收徒弟张秋贵(生)、刘书文(旦)、刘书阁(生)等。

  另外同来的山西演员所收之徒有广平县的申四(红脸)、馆陶的申五(申云秀,红脸)以及郭三(艺名"盖山东",旦)、小七子("盖五县",旦)等。此时西调的演员阵容较强,旦行有田书德、根宝、刘书文、谢天真;净行有张魁、谢天禄、吴玉河;须生有杨东来、老全保、申云秀、冯二歪、三扒拉锅等;鼓师有田春河、老同等,琴师有张二、老德成、黑泥等。这些人时分时合,演出于冀南、豫北、鲁西一带。

  由于新收徒弟均为冀南人,在长期演出过程中,不断受冀南方言及河北剧种的影响,因而在唱念方面,虽然尚保持上党梆子的传统,但已经摒弃了晋音,向京白、韵白靠拢,唱腔也有许多变化,唱腔上则吸收了京剧、河北梆子、武安平调的一些演唱调门,使西调与上党梆子有了较明显的区别。田书德还曾应邀去馆陶的申五戏班和鸡泽的孔卜村传艺,进入20书世纪20年代以后,田书德、张魁等山西艺人相继谢世,埋骨于河北。

演化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河北籍艺人广收弟子,使西调艺术繁荣传播。如白旗、红旗收徒三批,皆以"同"字排名,首批有史同和(小生)、同中(小生)、同庆(生)、同喜(旦)、亢同会;二批有杨同柱(红脸)、杨同林(花脸)、同福(旦)、同良(旦);三批有同花(旦)、严同生。刘文阁、刘书阁亦收了三批徒弟,以"贵"字排名,首批有贵春(旦),二批有贵南、贵夏(冯林生,小生)、贵秋(花脸)、贵东(小生);三批有贵生(郭天顺,文武生)、贵金(杨世才,武生)、贵银(刘小孟,花脸)等。有些贵字辈、同字辈艺人从四十年代也开始收徒。

发展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石家庄丝弦班曾先后邀请过红旗、白旗、史登良、丰香书、申云秀、史同和、刘文阁、李长荣等赴石传艺,传授了《铡子》、《五凤楼》、《金奇关》、《困汉中》等十余本戏,促进了剧种间的交流。

  1946年底,西调"三义班"归太行军区第五分区荣军学校领导,称"太行第五军分区荣校第三团",有演职员九十余人,团长杨永清,副团长霍殿、张学增、刘书阁。

  1948年,由邯郸市人民政府接管,经手接管人史若虚。此时剧团排演了《黄巢起义》、《红娘子》、《王大娘赶集》、《枪毙李福林》等。后剧团分成以刘书阁为首的群友剧团和张学增为首的进步剧团。

  1954年,西调有了第一代女演员李爱珍、吴素琴等。1955年二团合并成立了永年县西调剧团,主要演员有刘书阁、史同和、史登银、丰香书等。

  1958年,该团整理上演了一批优秀剧目,其中《海瑞告状》参加了1959年河北省戏曲汇演并获奖,省电台还播放了《海瑞告状》、《洪湖赤卫队》、《八郎刺萧》等剧的录音。

  1970年至1972年,西调剧团曾一度改唱京剧,后又恢复唱西调。

文化特征

声腔特征

  永年西调属板腔体,声腔主要由丝弦曲牌和大笛曲牌组成,有"二慢板"、"三慢板"、"四六板"、"垛板"、"慢长皮"、"介板"等繁复多样、成本成套的板式,善于表现高亢激昂、自由奔放和活泼欢快的情绪。其伴奏乐器十分独特,领奏的头弦锯琴是地道的自制民族乐器,它用皮做弦,采用五度定弦,内6外3,琴杆细而短,用楸木或桐木掏成的琴筒则比较粗长;土制京胡二把弦采用四度定弦,内3外6 ;三把弦(葫芦)属低音乐器,形似二胡,杆部较长,筒为扁形,声音低沉浑厚。西调原有"昆、梆、罗、卷、簧"五种声腔,仅演梆子腔,唱腔和念白摒弃晋音,向京白、韵白靠拢。

角色表演

  永年西调角色行当齐全,表演上主要学习借鉴京剧、河北梆子的表演程式及翻打技巧,具有粗犷豪迈、简练朴实的特点,充满乡土气息。

代表剧目

  西调的传统剧目共一百多出,均由上党梆子承袭而来,其中梆子腔剧目有六十多出,如《小过山》、《罗章跪楼》等;簧腔剧目有《探阴山》、《空城计》等三十多出;昆腔剧目有《封相》、《赐福》等;罗腔剧目有《打面缸》、《上坟》、《顶砖》等;卷戏剧目已失传。

分布地区

  永年西调流行于河北省南部的永年、广平、曲周、大名、邱县、武安、鸡泽、肥乡、磁县及邢台地区南和、沙河、邢台诸县。河北境内仅现存永年区西调剧团有一个专业剧团。永年县周村、睢宁、磁县东城营、肥乡中营、曲周县大由村和马骡店、广平县平固店村、鸡泽孔卜村等处,皆有业余西调剧团。该剧种活动范围在冀晋鲁豫交界的冀南(北至石家庄)、晋东南、豫北(安阳)、鲁西南一带。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永年西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观众,成为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河北地方文化、社会风俗等的研究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传承现状

  河北境内的西调艺术日渐衰落,仅永年县有一个西调专业剧团,人员少,经费紧,传承不易,生存困难,亟待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张海臣,1936年1月21日出生。2009年5月26日,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申报,项目名称:永年西调。

保护措施

  传承人张海臣收了四个徒弟,一个是专业的,另外三个都是票友。从唱腔、道白、动作,张海臣都尽心尽力去教。[1]

  永年西调剧团围绕打造地方戏曲艺术品牌、满足群众对西调戏曲欣赏的需求,积极培养后备人才,整理西调传统剧目并创作新剧目,为西调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让其保持新鲜感和活力,能够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戏下乡活动,既活跃了乡村文化,又使表演人员得到充分锻炼。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2014年5月,永年县西调艺术研究院组织演员,赴京参加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节目表演录制,被央视戏曲和音乐频道授予优秀表演奖。[2]

重要演出

  2016年10月2日晚,永年西调《八郎刺萧》在石家庄市丝弦剧院上演。

  2017年6月26日晚,永年洺州大剧院上演了由西调剧院复排的传统经典历史剧《闯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