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喇叭戏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Admin讨论 | 贡献2022年12月12日 (一) 11:14的版本 (导入1个版本)

海城喇叭戏是清末形成于辽宁海城的地方戏剧种。它的主要乐器是唢呐,而唢呐在当地被称为喇叭,所以有了喇叭戏的称谓,1958年被文化部门正式定名为喇叭戏。清朝末期,山西柳腔从水路进入当时辽南的贸易口岸海城牛庄,并在当地的地秧歌中表演,演出剧目有《王婆骂鸡》、《冯奎卖妻》等。清同治、光绪年间,这种演出开始出现跷、戏结合的上跷表演。此后又在民间赛会中吸收了当地民歌小调,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辽南喇叭戏。评剧兴起以后,喇叭戏日见衰微。喇叭戏的行当有四行,其中丑是主要行当。民国年间的民间艺人高云清(1821-1908)在演出中将山西方言变成东北方言,使东北特色更为突出。这对喇叭戏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著名艺人还有陈永平高振德等人。

海城喇叭戏是广泛流传于我省海城一带的地方戏。早期的民间艺人因受条件的限制,仅头戴一顶圆毡帽,身穿大布衫,系腰带以扮演戏中各种人物,因此又称“大布衫子”戏。由于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唢呐在当地俗名“喇叭”,故称“喇叭戏”。海城喇叭戏以当地民歌为基础,吸取江西弋阳腔、山东柳腔等外来声腔,兼收并蓄,形成了诸腔杂陈的民间喇叭戏声腔体系。它的音乐曲调欢快优美,清新流畅,跌宕起伏,火爆高亢,节奏性强,适于载歌载舞。2008年,海城喇叭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