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剧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Szxqw讨论 | 贡献2023年5月30日 (二) 17:24的版本

  瓯剧,原名温州乱弹,浙江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瓯剧以"书面温话"作为舞台语言,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较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有《高机与吴三春》、《阳河摘印》以及创作的现代戏《东海小哨兵》等。1959年定名为瓯剧。瓯剧以唱乱弹为主表演上已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具有朴素、明快、粗犷而细腻的特点。文武兼备,唱做并重,以做工见长。音乐朴素、明快、流畅,表现力很强,能细致地表达各种人物内心复杂感情。

  2008年6月7日,瓯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06。[1]

形成及发展

瓯剧《杀狗记》剧照
瓯剧《杀狗记》剧照

  瓯剧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较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有《高机与吴三春》、《阳河摘印》以及创作的现代戏《东海小哨兵》等。瓯剧的音乐除乱弹外,还有高腔、昆曲、徽戏、皮黄等剧种的唱腔曲调,十分丰富多彩。瓯剧唱腔分"正乱弹"和"反乱弹";正乱弹主要曲调有【慢乱弹】【二汉】【玉麒】【流水】【小桃红】等;反乱弹有【锦翠】【洛梆子】【反流水】【反紧板】等。

  温州瓯剧,原名"温州乱弹",形成于明末清初,多声腔剧种,史来以演唱乱弹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徽调(皮篑)、滩篑、时调六种声腔唱调。1959年,以温州古称"东瓯(王国)",又有瓯江流贯全境,因改称"瓯剧",并以其为剧种名行于世。

  明嘉靖年间(1522-1566),海盐腔迅速占领了温州城乡。

  清代,由于它阿员叠拳声音高亢,被泛称为"高腔",是时已流布于全国各地。古来戏曲音乐的发展,有其极大的广泛性、群众性和流动性,它们之间相互吸收影响,乃至催化、合化,本不足奇。

  清中叶,曾发展到三十多个班社,盛极一时,至今,其流行区域的格局,基本未变。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将残存的凤玉班、新凤玉班、新新凤玉班三班合组为“温州胜利乱弹剧团”,其后,又将“更新”、“红星”乱弹班部分骨干充实于“胜利”,几经整合,成今日温州市瓯剧团。

  1957年起,政府从又先后选派(调)一些政治、行政及业务创作干部扩充剧团班子、队伍,形成一个体制较为完善、力量较为强大的戏曲编演团束浆恋体。

  1959年,经政府批准,改名为"瓯剧",并为"全民所有制剧团"。

艺术特色

综述

  瓯剧唱做并重,文武兼备,以做工见长。武戏吸收民间拳术和武技,紧凑、惊险。所用语言为温州官话,唯丑脚用温州方言。

唱腔

  瓯剧的音乐唱腔由高腔、昆腔、乱弹、徽调、滩簧、时调等多种声腔构成,现代瓯剧以唱乱弹腔为主,兼唱他腔。一剧中兼唱几种不同声腔,表演上已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具有朴素、明快、粗犷而细腻的特点。传统曲牌有一千多支。因长期活动于农村山乡,表演上生活气息浓厚,形式上格律不严。瓯剧的高腔,音乐结构为曲牌联套体,仅以锣鼓助节,无管弦乐器伴奏(个别剧目,如《磨房串戏》和《循环报》中,有一段有管弦伴奏)。演出时,一人独唱,众人帮腔,音调高亢,风格粗犷。不少曲牌频繁使用宫调交替和转换手法,形成特有风格。

乱弹

  瓯剧的乱弹,分为正乱弹和反乱弹两种,均为板式变化体 结构。定调正、反相差5度,各有原板、叠板、紧板、流水和起板、抽板、煞板等变化,并有“洛梆子”、“二汉”等其他曲调。乱弹腔曲调华彩,优美动听,由于用中原音韵结合温州方言演唱,唱腔具有地方特色。在瓯剧“正宗”的传统乱弹大戏中,大都唱正乱弹。故正乱弹一向被称为“祖音源流”或“主音源流”。它与当地民间音乐有明显联系。作为乱弹腔基本板腔之一的“原板”为上下句结构,明亮刚健,可变性大,既可表现欢快感情,又能抒发低沉的情绪。反调原板在节奏与结构上,与正调原板相似,仅较正调原板平柔委婉,调式也不同。正、反原板,均可单独演唱,也常与叠板、流水等板式联结使用。正流水板是气氛喧嚣,适宜于悲哀的感情,可单独使用,亦可与其他板式作联接。流水板与紧板旋律基本相同,紧板以散板形式演唱,流水板以1/4节拍快速演唱。在演唱中,伴以大锣大鼓。反流水板的唱腔结构和演唱方法与正流水板同,但比前者激越高亢。

行当

  瓯剧的行当,最早有"上四脚"(生、旦、净、丑)、"下四脚"(外、贴、副、未)之分。随着剧目发展的需要,行当越分越细,最多时发展到三堂(即白脸堂、花脸堂、包头堂)十六行脚色。白脸堂为:老生、正生、小生、四白脸、武生;花脸堂为:大花、二花、小花、四花脸、武大花;包头堂为:老旦、正旦、当家旦、花旦、三手、拜堂旦.

表演艺术

  瓯剧的表演艺术,文武不挡,唱做并重,以做功见长。如小生可分穷生戏、风雅戏、花戏、箭袍戏、雌雄戏、姆姆(童生)戏、胡子戏。在《陈州擂》《玉麒嶙》等匙良抹剧中,翻扑跌打,一应俱全。小旦有悲、花、泼、癫、唱、武等六类戏;花旦要兼演刀马旦,有时则反串武小生,如《哪咤闹海》中的哪咤,是花旦的重头戏。二花兼演武花脸,《紫阳观》中杜青,要有"飞腿"、"倒爬"、"水鸡步"、"虎跳"等武功表演。

  此外,如小生的"麻雀步";且脚的"寸步"、"跌步"、"三脚步"以及小花的"踢球"、"飞锣"、帽功、扇功等,均有独到之处.由于瓯剧长期活动于农村,表演具有朴素、明快和粗犷的风格,表演生活细节,尤为真切动人。瓯剧的武戏,更具独特风格,吸收民间拳术而成的"打短手"、"手面跟头",演员赤手空拳,互相搏斗,时翻时跌,动作紧凑。"打台面"中的"上高"、"脱圈"、"衔蛋"等技巧,亦颇惊险。其它如三节棍、八仙棍、梅花棍对子连环(即"藤牌阵")等武技,均颇有特色。

舞台语言

  瓯剧的舞台语言,不全用温州方言,而是吸收了中原音韵的字音,加进温州方言的声调,创造了一种特殊的舞台语言,俗称"乱弹白",听来亲切易懂。小丑大都用温州土语,以保持其风趣、诙谐的特色。

脸谱

  瓯剧的一字眉、手形脸,以及神话中的鲤鱼脸、鸟脸、虎脸、龙脸等,都是惟妙惟肖,有独特的创造。如《铁桶城》中的黄模,传说是青蛙精,他的脸谱是一只向下伏的青蛙,两道眉毛处是两条后腿,鼻梁中间是青蛙的脸身,嘴脸是青蛙嘴,两颊画着青蛙的两条前腿。当演员表演时,一扬眉,一动两颊和嘴巴,就像一只活青蛙在动,给人以奇妙的感觉。

角色行当

  发展初期,瓯剧仅有八个行当,即生、旦、淨、丑(称为「上四脚」)、外、贴、副、末(称为「下四脚」),后来随着发展需要,行当分得越来越仔细,并发展成三堂十六脚──三堂即白脸堂、旦堂、花脸堂;十六脚则包括小生、老生、正旦、花旦、老旦、大花脸、武大花等。

表演特色

  瓯剧表演唱做皆重,尤以做工见长,武戏吸收了中国民间拳术和武技,演员能在台上展现赤手空拳、互相搏斗的技巧,动作惊险紧凑;加上表演中会使用三节棍、梅花棍、叉、扇、箭等器具作连环武技,使瓯剧表演更加绘声绘影,引人入胜。此各行当演员亦各有其独特的身段表演,如小生的麻雀步;旦角的寸步、跌步;小花脸的飞锣、帽功、扇功;青衣的背尸等,均显独到之处。

  除了身段特技,独特的脸谱亦是瓯剧表演的一大特色。由于脸谱只凭色彩及图案,就已能引起观众对角色性格的联想,因此脸谱在演出中别具象徵意义,是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理解和默契,因此瓯剧班社和演员对待脸谱都很谨慎及重视。

  瓯剧的脸谱有「六白七红八黑」之说,白色代表性格狡诈的阴险之人,「六白」中包括的曹操、董卓等人物;红色代表忠勇义烈,「七红」中包括关羽、姜维等;黑色代表刚烈且粗鲁莽撞之人,「八黑」包括项羽、焦贊等。另外亦有用于神怪仙佛的金银二色脸谱,如二郎神、如来佛、金钱豹等。除了颜色之分,瓯剧亦有名目繁多的各种脸谱,如歪脸、阴阳脸、动物脸、碎花脸、文字脸等,谱式丰富,用色变化绚丽,配合人物的服饰及道具,使瓯剧的艺术呈现既统一又传神。

戏曲演出

模板:演出查询/戏曲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