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小戏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Szxqw讨论 | 贡献2023年1月13日 (五) 09:12的版本

  凤台小戏,山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和顺县。 因发源于该县城南八里的凤台村而得名,曾名“和顺小戏”

  2009年4月,凤台小戏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源流与沿革

  凤台小戏源于明末清初,是一个剧目短小精悍、音乐清脆明快、表演细腻雅致、服饰道具轻便的小剧种。它产生于太行山脊和顺县凤台村,活跃在晋中东部山区,距今已有 300余年的历史。

  凤台小戏约形成于清代中叶,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凤台村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因而流布不广,建国以后才逐渐流传至和顺境内的其它村镇。

  凤台村(古名扒头),位居县城西 4公里,北倚凤凰山,南傍梁余河,村东有元建“青岗寺”名胜古迹,村中“榆和路”东西贯穿,这里风景秀丽,有“凤台异形”之称,为和顺十景之一。 1914年重修《和顺县志》载赞“凤台异形”诗:

  迭樟回峦漳水湄,崇冈一似凤来仪。

  风松乍作萧韶奏,露草还吟萋萋诗。

  天半朱霞增壮采,云扶旭日望中移。

  临邓旧有求凤操,西去长天不可思。

  凤台村不仅景物宜人,而且有绚丽多姿的戏剧艺术、音韵优美的道教音乐和丰富多彩的刺、塑、杂耍等地方民间工艺,遐迩闻名,如此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为小戏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小戏的繁荣又为凤台人展示才华提供了场所,争得了荣誉。

  凤台小戏因形成于山西省和顺县凤台村而得名。

  据资料记载,“凤台小戏”是由说唱“西厢曲”发展而来的。传说在明末清初,一个陈姓商人由南方来到和顺县以卖笔墨纸为生,后来娶妻生子在凤台村落户,在闲暇时间,他常常给村里人说唱“西厢曲”。所用的曲调都是江南民歌小调牞起初仅有银纽丝,茉莉花,张生和莺莺等南方地区民间曲调和片段词曲,主要以口头说唱为主,形式和音乐也很简单。当地老艺人追忆:在民国初年,当地有一个叫卢德芳的艺人家里有一本麻纸的凤台小戏的手抄本,上有凤台小戏剧目30余个,后来遗失。

  民国初期,凤台小戏已经形成,一是有了成熟的剧目,故事形成了完整的情节;二是行当已形成,有了生、旦、丑行,而且生又分出了老生、小生和须生,旦分出了老旦和小旦,也有青衣和丑旦;三是演出形式多样,有本戏、折戏,也有歌舞表演。有的一剧一曲,有的一剧多曲;四是出现了业余班社,尤其是自乐班活动十分踊跃,如清末民初的“扒头山小红火班”,每年冬天教戏,春天演出,年年都要组织活动,凤台村周围的村子每年都要请他们到村里演出。

  在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火纷飞,“凤台小戏”处于灭绝险境,致使部分剧目及一些特技表演失传。

  解放后,在党的“双百方针”的政策指引下“凤台小戏”枯木逢春,又重现昔日风采,受到了省内外多数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和各界观众的特别喜爱,被称为“太行山上一枝花”。

  1956年,挖掘记录了23个剧目、乐曲37首,1958年成立了以“凤台小戏”演出为主的文工团,多次参加山西省和晋中市(时为晋中地区)演出,1960年出版了第一期《和顺小戏集》,收集编入了7个剧目、24首曲牌;八十年代创作了《和顺是个好地方》《绣花巾》《恭喜发财》《为民县长》《春雨》等现代剧目;

  1983年晋中市(时为晋中地区)与和顺县两级政府,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对“凤台小戏”进行了第二次收集整理,出版了《凤台小戏集》收集了代表性剧目16个,曲牌37种,并成立了“和顺县文宣队”以继承发展这一民间艺术。在此同时《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等均将“凤台小戏”编入,为以后继承发展奠定了基础;九十年代创作了现代剧目《存折风波》获晋中市第二届“小康杯”汇演一等奖。为了保护发展“凤台小戏”这一地方剧种,

  2003年成立了“凤台小戏” 开发筹备组,收集整理“凤台小戏”剧目300余页,组织成立了“凤台小戏”吹奏乐队。[1]

音乐分类

  凤台小戏的传统剧目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从其他剧种移植来的整本戏;二是源于地方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小戏;三是形式上以歌舞表演为主的戏。凤台小戏结构简洁,篇幅精练短小,故事集中,形式活泼。内容主要反映了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凤台小戏多为一个剧目只表现一段故事,时间都在15至20分钟左右,全部是折子戏,格调清雅,带有水乡的轻盈欢快,富有江南娇健的柳拂风味,整个小戏有戏即完,情到即终,理到即止,高潮即是结束。是以精取胜,没有悲剧,是一种顺乎民意的小正剧和小喜剧。

艺术特色

  "凤台小戏"所唱曲调,从其曲牌名称看,有的显系明、清时代流传下来的,如《莲花落》、《银纽丝》、《打枣》、等;有的则是东山地区的民间小调,如《摘花椒》、《绣荷包》等。"凤台小戏"的曲调流畅而优美,风格清新,结构方整,节奏活跃富于变化。"凤台小戏"总的看来,具有一种湖光山色的韵味。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凤台小戏的音乐,色调鲜明,韵律独特,乐器也和其他剧种有所不同,唱腔极有情趣,节奏平稳舒缓,耐人寻味。唱腔不属板腔体,但却以散板、慢板、中板、快板等节奏来表现人物不同的喜怒哀乐。凤台小戏演唱的调高可以根据演员的嗓子和曲牌的音域来定。唱腔结构由很多独立的曲牌组成,属于联曲体的结构。现留存有37首曲牌,有的可以单独反复使用,也有的是几个曲牌连接使用。凤台小戏的唱词自由流畅、朗朗上口,唱句长短不等,但文学性强;语言精练、生动活泼、韵律和谐,唱词有七字句、十字句、五字句、四字句、三字句和类似元曲结构的长短句,运用自然,不拘一格,给人以干净利落的美感。唱腔中的虚词衬托和全部唱腔血肉相连,使唱腔丰满动人,韵味更浓,如"哪哈依呀嗨"、"哎嗨呦"等。凤台小戏的道白与其他剧种不同,它以"蒲白"为基调,除了唱词间的夹白和简单的对话外,大都以韵白为主,,间或也用方言乡语。每句字数相等,句尾必须押韵,并和唱腔前后呼应,相辅相成。表演上唱、做、念兼备,没有武功戏。

演出剧目

    “凤台小戏”起初是一种家传式的说唱故事其内容仅有一些民间曲调和片段词曲,如《张生和荧荧》《占花魁》《红娘下书》《八角鼓》等节目,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完善,到了明末已经形成曲调清雅流畅、剧情简练完整、人物角色丰富、诗词雅俗共赏的地方小戏,并有了其代表剧目《顶嘴》《避雨》《送灯》《饯别》《拷红》《寄简》《逾墙》《拍蝴蝶》《打尿床》《牧牛》等30个剧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