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祁剧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Szxqw讨论 | 贡献2023年2月18日 (六) 16:55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宁化祁剧,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传统戏剧,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宁化祁剧又称宁化石门山祁剧、湖南戏,始于清乾隆末年,表现形式有:正本戏、折子戏、仪式戏、彩头戏。宁化石门山祁剧行当齐全,唱腔高亢、激越,曲调轻快、流畅,念白用的是祁阳土官话,保留了古老祁剧的艺术特点。   2007年3月30日,宁化石门山祁…”)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宁化祁剧,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传统戏剧,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宁化祁剧又称宁化石门山祁剧、湖南戏,始于清乾隆末年,表现形式有:正本戏、折子戏、仪式戏、彩头戏。宁化石门山祁剧行当齐全,唱腔高亢、激越,曲调轻快、流畅,念白用的是祁阳土官话,保留了古老祁剧的艺术特点。

  2007年3月30日,宁化石门山祁剧入选宁化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

   2007年4月,宁化石门山祁剧入选三明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2022年1月29日,宁化石门山祁剧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

源流及发展状况

河龙祁剧剧照
河龙祁剧剧照

  祁剧原为湖南地方戏种,发源于湖南祁阳县。民间有“唱不过祁阳”的谚语,其唱腔高亢粗犷,带有浓郁的山野气息。很早以前,宁化没有自己的地方剧种,清代开始各剧种由外地传入,在众多流入宁化的剧种中,祁剧较早。在今方田乡大畲池氏祠堂戏台化妆室木壁上有毛笔题字:“湖南新喜堂班到此演出开台大吉、乾隆丙辰年寒食节。”经考证,当时的“新喜堂”戏班即为现时所称的祁剧戏班,演出时间迄今已达282年,这足以说明,在18世纪中叶祁剧就已经传入宁化。

  1922年湖南祁剧“新福祥”戏班由江西进入宁化演出。“新福祥”龙班主是个生、旦、丑、净行行精通,戏曲艺术造诣很深的老艺人。该戏班到了宁化后,即在宁化县及清流、明溪、连城以及龙岩、大田、永安、建宁等地轮流演唱多年,并在宁化广招学徒培训,传技授艺,扩大演员队伍,拓宽演出剧目,戏班红红火火。因而引起宁化各地群众纷纷自发组织学习祁剧,后发展成业余剧社,集资购置道具、行头,登台表演祁剧剧目,一时间,城关、水茜、河龙、禾口、济村等地还成立了专业祁剧班。这些祁剧班主要在本县和建宁等周边县、乡村演出,备受群众欢迎,一年演出可达40余场,有的村曾连续演出7天之久。

  民国35年(1946年),“新福祥”艺徒雷必禄另组“新舞台”班,是本县人组织的第一个专业剧团。多在农村卖戏,以武打见长。演出节目有《一棒梅》《二度梅》《三天香》等80余出。此外,还有水茜的“福庆堂”祁剧班、“罗北斗”抚路班。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活跃在宁化城镇、乡村的大小业余祁剧团多达41个。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逢元宵、中秋等佳节,宁化县都会组织大型的祁剧汇演交流。1981年夏,湖南省戏曲研究所,祁阳地区剧目室曾有专家来宁化调查祁剧活动情况,看了演出后,说宁化祁剧的唱、念、做、打等表演程式,完完全全保留了祁剧的古风古韵,是湖南祁剧的“活化石”。2011年,宁化石门山祁剧被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留剧目有《开基图》《天门阵》《红凌袄》《合铜牌》《双基图》《二度梅》《失金钗》《凤凰山》《白蛇传》《金山寺》《珍珠塔》《财宝记》《进宝珠》等30多个。

艺术特点

  与湖南祁剧相比,宁化祁剧有以下一些特点:

弹腔为主的唱腔体系

  湖南祁剧音乐丰富,高、昆唱腔和伴奏、曲牌数以千计。一般可以分为高腔、弹腔、昆腔三种唱腔。而宁化祁剧的声腔,使用得最多的是弹腔。弹腔可分为南北两路,其中南路相当于二簧,包括弋板、安春、阴皮等,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受到徽剧、宜黄腔等的影响。多用于表现言情、叙事。它的音域宽、底音厚,能丰富感情,其板式结构有三眼一板的“慢皮”“阴皮”一板一眼的“二六”“数板”“联弹”,有板无眼的“二流”“摇板”等,北路则相当于西皮,并有弋板(四平)、安春(吹腔)等调。多用于昂扬向上,果敢坚毅的武戏场面。它音域高亢激越,节奏分明,其板式有三眼一板的“慢皮”“丢句子”,有一板一眼的“二六”,有板无眼的“散板”“八板头”“倒三秋”。

真假声结合的唱法

  湖南祁剧的唱腔高扬激昂,传统的唱法除了老旦、丑角用真声外,其他的行当均讲究用“雨夹雪”(真假声结合)的方式。而现在的湖南祁剧,除老旦、丑角用真声外,生角和小生也改唱本音,旦角用窄音,花脸用霸音和虎音,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已很少见到。在宁化祁剧中,花脸唱高腔霸音;丑角用本音;生角有时也唱本音,但多用假嗓;小生用子音;旦角唱窄音,旦角唱到尾部有时用“噫”的拖长音,由于旋律转高和假嗓一样;小生小旦还有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

京胡为主的民族乐器伴奏

  湖南祁剧伴奏的乐器主要为祁胡、月琴、三弦、板胡(瓜琴)4大件。而宁化祁剧的主胡使用的是京胡,乐队伴奏也一般使用常见的民族乐器,如高胡、二胡、扬琴、唢呐、单皮、响板、大锣、大钹、小堂鼓等。尤其大锣的使用独具特色。产于湖南衡阳的大锣直径在63厘米左右,而宁化祁剧使用的大锣直径达80公分。这种大锣音色低沉浑厚,庄严肃穆为渲染气氛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小器乐曲和唢呐独奏曲为主的曲牌

  湖南祁剧的曲牌分唢呐曲牌、笛子曲牌和丝弦曲牌。宁化祁剧流行的曲牌通常为小器乐曲和唢呐独奏曲。小器乐曲曲牌由众多乐器共同演奏,唢呐独奏曲牌由唢呐担任主奏任务。宁化祁剧使用的唢呐独奏曲牌大多数选自宁化民间社团常用的曲牌。如文武官场类的《朝天子》《贺圣朝》等,喜庆类的《拜寿令》《万年青》等。

自成体系的脸谱化妆

  湖南祁剧花脸、小丑均有脸谱,用红、黑、白三种基本色调调色开脸,并在额头上画出表明人物出身、经历、本领、名字的象征物。小旦化妆,画眼填眉,施粉涂朱。其他行当,则从简就便。老旦只加粉,生角只挂胡须加冠带,而不施脂粉。宁化祁剧花脸、小丑脸谱也只用红、黑、白三色,多注重眼、鼻、口的勾画,线条刚劲有力。而生角则喜欢在眉心间画一道粉嫩红色,叫“眉心俏”。通过比较两者现有的脸谱,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差异。如:孟良脸谱湖南祁剧葫芦有白火字,宁化祁剧脸谱没有白火字;徐延昭脸谱湖南祁剧是红色老脸,宁化祁剧脸谱是黑色老脸;杨戬脸谱湖南祁剧是红脸开眼,宁化祁剧脸谱是绿色开眼;姜维脸谱湖南祁剧是红四块玉,宁化祁剧脸谱则红的连成一片

广绣工艺的蟒甲服饰

  湖南祁剧传统服饰,除盔帽、网子、靴子、罗袖和某些布质服装由本地生产以外,清代时多从广州购进,而现在已改为采用苏绣,而宁化祁剧的蟒、甲都是广绣,上镶水银小圆镜片,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很引人注目。

艺术传承

  祁剧受到宁化人民的喜爱,能在客家祖地宁化传承下来,有几个重要原因:

  其一,祁剧艺术特色鲜明,表演精湛,行头鲜艳,颇能吸引观众。祁剧的行当有老生、小生、老旦、正旦、小旦、花脸、丑等。每个行当有2至4人。每一个角色文武戏兼演。其服装、脸谱、尤其是蟒、甲有特色,蟒、甲都是广绣,上镶水银小圆镜片,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引人注目。更有趣的是生角化妆时脸谱有特色,喜欢在眉心画一道粉嫩红色,叫“眉心俏”。祁剧乐器简便,主要有大锣、小锣、大钹、小钹、鼓、响板、笛子、唢呐、二胡、京胡、月琴等,这些乐器易操作,气氛热烈激昂,群众熟习爱听。

  其二,祁剧戏路广,历史传统戏多,大多为扬善惩恶、因果报应的民间故事。诸如《杀子报》《满堂福》《芭蕉扇》《一捧雪》《三天香》《四名山》《五虎平南》《六出岐山》《七箭书》《八义图《九更天》等传统剧目的剧情在当地广泛流传,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百看不厌,也容易产生共鸣。

  其三,演员唱腔丰富多彩,音乐旋律清脆悦耳,雅俗有致,优美动听,乐器演奏热烈高昂。祁剧声腔的祖先是昆腔和戈阳腔,其主要唱腔有南路、北路、高腔、昆腔、四平调、安春调和民间小调。唱词也通俗易懂,适应群众喜欢优美、热烈的音乐欣赏习惯。其四,湖南话语音与宁化话颇接近,多听几遍老少皆懂,年轻人还能说会唱。祁剧唱腔念白用的是祁阳土官话,与宁化土官话同为客家语系,较为接近,在当时文化欠发达的农村,一般人都能听得懂,没有语言交流的障碍。

  其五,祁剧演员们能入乡随俗,除下午、晚上演出外,早晨、上午排练外,经常深入群众与他们聊天说剧情,从而密切了戏班与群众的关系,增强了观众对剧情的了解,加深了群众对戏曲的爱好。此外,当时与祁剧高师带徒学艺也密不可分。所以祁剧很快就在宁化流行开来,成为客家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