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曲子戏
太湖曲子戏是流传在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的一个古老的剧种,因当地习惯称为唱曲子,在上世纪80年代定名为太湖曲子戏。
太湖曲子戏业余演出队组建于百里镇松泉村田家冲,演员都是农民,农闲时或节假日排练节目,如<<关公降曹>>,<<送子观音>>等,古老艺术,注入现代艺术元素,增添了娱乐性、观赏性。并多次参加市、县文艺汇演。
发展历史
太湖县曲子戏,起源于百里镇山区,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剧种,属明代弋阳腔声腔系统,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2009年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具有“喧阗”特征。在喜庆事项(如迁新居、生男、寿典、升官、升学等)中唱曲子,年节习俗(如平安社醮、闹元宵的灯会)中,也有唱曲子的活动。唱曲子还存在于年高人的丧事活动中。
太湖曲子戏分为围鼓座唱和走唱两种形式,座唱时一般有5—8人。各人手执乐器,由鼓板师领头,用方言演唱,一唱众和。主要乐器有小锣、大锣、铙、钹、牙板、鼓(扁鼓、堂鼓)、马锣等。开始演唱前要打闹台,可由唢呐领起。演唱者一般为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男性。解放后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相应角色也有由女性担任。座唱时不事妆粉。走唱时,按角色着妆,持相应道具,由乐队伴奏,人数较多。演唱内容多为喜曲。部分含有五大南戏和目连戏相关内容。
现存曲子戏班以松散结合方式为主,有事即集,唱过即散。大致上有农民曲子戏班和道士班曲子戏班两类。农民班主要以自娱和年节娱乐活动为主,无固定收入,传承较为灵活。道士班则以丧事活动和平安社醮等法事活动为主,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因而以家族传承方式为主。[1]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风尚变化,太湖曲子戏演出、传承等环境受到影响,处于濒危状态。为此,太湖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护这一古老艺术遗产,使之能在和谐太湖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艺术特色
太湖曲子戏分为围鼓座唱和走唱两种形式,在喜庆事项(如迁新居、生男、寿典、升官、升学等)中唱曲子。年节习俗中,一些村庄为了祈求六畜兴旺,人丁平安,每年正月都要唱《走八仙》、《过府》、《降曹》等曲子,村里人结婚闹新房要唱《酒帐》、《送子》、《新房》等曲子,唱曲子还存在于年高人的丧事活动中。座唱时一般有5—8人,各人手执乐器,由鼓板师领头,用方言演唱,一唱众和,主要乐器有小锣、大锣、铙、钹、牙板、鼓(扁鼓、堂鼓)、马锣等,开始演唱前要打闹台,可由唢呐领起。演唱者一般为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男性,解放后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相应角色也有由女性担任。座唱时不事妆粉,走唱时,按角色着妆,持相应道具,由乐队伴奏,人数较多。演唱内容多为喜曲,部分含有五大南戏和目连戏相关内容。[2]
相关院团
太湖县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太湖县黄梅戏剧团)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