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Szxqw讨论 | 贡献2023年1月5日 (四) 17:36的版本

  婺剧,俗称“金华戏”,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

  因金华古称婺州,1950年正名为婺剧。2008年6月7日,婺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简介

  缙云婺剧与金华婺剧同宗共祖,发端于徽戏,至今有四百多年历史。缙云婺剧以其基本保留安徽徽戏、处州乱弹两腔原味而受关注,这两种古老唱腔在原地都已经失传。缙云婺剧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地方特色成为当地最喜闻乐见的草根文化的代表。缙云婺剧漫长发展过程中,浸透着浓重的乡土气息、折射出民族地域文化风采而成为艺术大观园里的一枝奇葩。

历史渊源

  缙云古时地处婺州、台州、处州三府交界,历来为戏剧之乡。婺剧包括“徽戏”、“乱弹”、“昆腔”、“高腔”、“滩簧”、“时调”六大声腔。据本地老人说,早在乾隆、嘉庆年间(1801年前),缙云章村、胡村、东余、胪膛等地便有本土班社存在。

  1908年,缙云就有了第一支徽班“大品玉”,当地俗称“子仙班”,1913年壶镇三眼井村的吕希照、吕阿四在永康创办了“吕风台班”,尚属缙云人办的职业徽班还有“大联升”、“缙东舞台”、“高升舞台”、“宏广舞台”、“庆乐舞台”、“汉炎班”等几十个班社,其阵容整齐,名伶云集。其中数“子仙班”的历史最长、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历史发展

  明清以来,金华一带是盐、丝入赣和漆、瓷入浙的商业贸易地区,加之物产丰饶,故历来是各种戏曲争胜斗奇之地。明中叶流行的义乌腔形成于金华府(治今浙江金华)属义乌县。明末的高腔、昆腔,清初的乱弹腔,清中叶的徽戏,均曾在金华流行。

高腔

  高腔有侯阳、西吴、西安、松阳之分。侯阳高腔流行于东阳、义乌一带,有人认为可能是义乌腔的派生,擅演武戏。西吴高腔因在金华北乡的西吴村开设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较西安高腔委婉、质朴,且多滚唱,与徽池雅调有渊源关系。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带,衢州古称“西安”,故婺剧(2张)名。相传与弋阳腔有密切关系,也有人认为可能是西平腔的遗响。其曲调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尽的特点。以上三种,均一人启唱,众人帮腔,锣鼓助节,音调随心入腔。

  多数高腔的特点是锣鼓助节,不管托弦,一人启齿,众人相和,声调高亢激越。而西吴高腔及松阳高腔却有乐队伴奏,是我国各种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剧目有规定的“套式”。初用长短句词格。剧目丰富,如《槐荫记》、《合珠记》、《白兔记》等。

昆曲

  昆曲,俗称“草昆”、“金昆”,是昆腔流传在金华一带的支派。因长期流动演出于农村的草台和庙会,以农民为主要观众对象,故语言较通俗,追求情节曲折,唱腔也不拘泥于四声格腔,以演武戏、做工戏、大戏为主。在明代之后,一直被视为婺剧诸声腔中的正宗。实际上是昆曲在衢州(今衢县一带)、金华的一个支流,在语言、曲调上均结合当地习惯予以简化或改变,故称“草昆”。现其剧目已较少演出,部分曲调则为乱弹声腔所吸收,如乱弹曲调中含有[昆头][小桃红][新水令][下山虎]等片断。

乱弹

  乱弹,因专工乱弹的“乱弹班”多出自浦江县,故又称“浦江乱弹”。以二凡、三五七、芦花为主要唱调。其流行地区除金华、衢州、严州(治今浙江建德)外,也常在昌化、桐庐一带演出。二凡具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有人认为源出于西秦腔,也有人认为源于安徽的吹腔和四平调。三五七具有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属早期吹腔。有人认为其形成与皖南的徽州、四平、太平诸腔有关。芦花则源于吹腔一类,系徽戏遗响。

  据《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乱弹在婺剧中,指唱“三五七”“芦花调”“二凡”“拔子”四个声腔。“三五七”“芦花调”由安徽“石碑腔”演变而来,用笛主奏,曲调华丽、流畅、舒展,唱调字少腔多,后发展为字多腔少的“叠板”。“二凡”是秦腔传到南方后演变而成的声腔,在婺剧中又发展为“尺字”“小工”“正宫”“凡字”四种不同属性的曲调,又各有“倒板”“原板”“流水”“紧皮”“垛板”等不同板式,分别具有激昂、高亢、悲壮、沉郁等感情特点。“拔子”也有“倒板”“回龙”“原板”等板式。按定调性质,一般“二凡”与“三五七”相联,“芦花”与“拔子”相联。剧目较多,如《芦花絮》《桂芝写状》《雪里梅》《珍珠衫》等。

徽戏

  徽戏,自皖南传入。清末以来,大量皖人迁往金华一带,多数经商,徽戏随商路流入,金华、衢州两府本地徽班达三十余个,仅1918年前后开设的本地科班就有十余个。婺剧徽班自成一格,以拔子、芦花、吹腔等老徽调为主。唱西皮、二黄,表演粗犷、泼辣、朴实、健康,剧目有《二进宫》《法门寺》《青龙会》等。其中《火烧子都》《水擒庞德》等的表演风格,在今皮黄剧中较少见。

滩簧

  滩簧,相传源出苏州滩簧。乾隆、嘉庆年间(1936-1820),金华已有曲艺滩簧坐唱班。有人认为,滩簧系由往来于衢州、兰江的花船船娘卖艺带入,先有业余坐唱班,后由婺剧艺人衍为戏曲,成为婺剧声腔之一。有“浦江滩簧”、“兰溪滩簧”、“东阳滩簧”之分。剧目有《僧尼会》《断桥》《牡丹对课》等。解放后整理的传统剧目《僧尼会》《断桥》在剧本和表演上都有新的创造。

时调

  时调,是明清以来时尚民间小戏的统称。有来自明清俗曲,有的属南罗,有的为油滩,有的源于地方小调。由当地民歌、歌舞演变而成,是一种演唱农村生活小戏的声腔,剧目有《走广东》《卖棉纱》《王婆骂鸡》等。

  以上六种声腔,在婺剧中不是一戏混用,而是各个声腔都有一批专长剧目。最初,高腔、昆腔、乱弹等独立成班,后发展为合班,并有不同的组合。高、昆、乱兼唱的戏班,俗称“三合班”。以后,徽戏传入金华一带,有的三合班弃高腔而兼唱徽戏,有的徽班却兼唱乱弹。之后,又吸收了滩簧和时调。

作品内容

  缙云素称戏曲繁盛之地,有着良好的婺剧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婺剧已经深深根植在了民间,尽管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但是至今依旧保持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成为了民间最喜闻乐见的草根文化的代表。在缙云农村,平安戏、还愿戏、庙戏等各种庆典演出一年到头长演不衰,民间会拉会唱婺剧的人到处都是,社区、老人班都有自发组织的乐队、小唱班,不经意间就能从弄堂巷口、小河池塘边听到那悦人的腔调。至今,缙云的婺剧演出团体之众、演出场次之多均属全省之最,且形成浓郁缙云特色的风格,深受本地和相邻县市观众的喜爱,同时也推动了当代婺剧的不断繁荣和发展。

基本特征

  从剧目、器乐演奏、戏腔道白及唱腔等方面,缙云婺剧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征。因受当地民俗和道教传统的感染,缙云婺剧在唱腔中揉合了一定的法事色彩和山歌味,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在器乐演奏方面,特别是唢呐吹奏,古老浑厚、深沉大气、字花韵滑。在唱腔的演奏中,如“紧都子”、“流水”、“三五七、“二凡”等都与外地婺剧有着明显不同的技法和特点。

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