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Szxqw讨论 | 贡献2023年7月19日 (三) 17:36的版本

  又名江淮戏、淮戏等,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发源于今江苏省淮安市以及盐城市里下河一带,发祥于近现代的上海市,现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区。

  淮剧说的是建湖话 、唱的是建湖腔 。建湖县是中国淮剧之乡 。1950年11月,著名淮剧演员马麟童首先在戏单上打出标准的"淮剧"字样。 由此,"江北戏"、"江淮戏"等各种不同称呼逐步向"淮剧"统一。1952年10月,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出席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淮剧"其名被正式载入国家级文件档案。1953年,经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国家将这个剧种正式命名为淮剧。

  清代中叶,在淮安府(今盐城市和淮安市)和扬州府两地区,当地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淮剧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称为徽夹可),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从而形成了淮剧。

  2008年6月,上海淮剧团、 江苏省盐城市申报的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2011年5月,江苏省淮安市、泰州市联合申报的淮剧经国务院批准被扩展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2015年1月,扬州市宝应县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入选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

  2016年1月,江苏省涟水县、兴化市联合申报的淮剧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入选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一、历史沿革

淮剧溯源--歌舞图腾

  长江以北的盐淮地区,自古巫风极盛。明、清以来,香火会、船头会、火星会、青苗会等民间文化活动甚众。人们设花坛,扬门幡,击鼓串铃,载歌载舞,举行驱邪纳吉,酬神祭鬼的图腾仪式。

  苏北民间逢节或集镇,都有民间歌舞、打花鼓、狮子舞、玩麒麟、舞龙灯、荡湖船等本民族的民间表演活动。为达人神共喜,娱乐大众,教化民众之目的,一些灯会、庙会和神会活动中,渐渐有了由僮子妆扮人物、演唱故事之类,内容多为神书、劝世文等,这可以看作是淮剧萌芽的艺术土壤。

  盐淮地区,是江淮方言区,属北方语系,又受到吴语的影响,无卷舌音。尤其建湖一地,语音纯正,四声分明,尖、团字清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相传有"中州韵"之称,这是淮剧念白的语言基础。古战国时代的"傩",经过了长期的衍化、精进,内容不断丰富而最终成为--香火戏。

香火戏时期

  香火戏的演出,主要依附于僮子做香火的巫觋活动,时常在酬神、祭祀、兴集、庙会或者是喜庆活动中演出。明代天启年间,盐淮地区的出殡有演剧之习俗。江苏省建湖县《恒济公社志》中有记载--明弘治元年(1488年),建湖县小袁庄有个名叫"胡仁"的僮子,这段文字是首次记录香火戏艺人的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河厅会议演剧--《鸣凤记》。

  乾隆十一年(1764年)以后,皇帝弘历南巡,两淮盐务御前承应,"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今盐城市上冈石桥头《吕氏家谱》中有如下记载:"嘉庆元年(1796年),吕氏九世世凰公演香火戏。"这段文字,是迄今最早的、关于淮剧演出的史料记录。

  香火戏的唱腔由东、西两大支流汇合而成。东路的盐城、阜宁等下河地区演唱香火调,也称"下河调",由门弹词曲调和香火会僮子调衍变而成,音调刚柔相济;西路的清江、淮安、宝应等上河地区演唱淮调,又称"淮蹦子",由田歌、劳动号子发展而来,音调高亢粗犷。演出没有弦乐伴奏,仅有大锣、小锣、响板和竹根鼓。

田歌时期

  盐淮地域的盐工、船工、渔民、农民和手工业者等各行业劳动者,他们在劳作之时,习惯随口唱、和田歌,秧歌,牛歌和号子等,以鼓劲力。一些田歌、民谣吸收了花鼓和莲湘的舞蹈,形成了以说唱为主的地方小戏。从业人员均为普通民众,忙时务工种田,闲时唱戏,逢庆丰收祭祀等,便参与做神会的演出。传唱于田间街巷的民间小曲,经历长期的口口相传,又不断衍化、变革,形成了若干较为固定的曲调,谓之"门叹词"。

  据史料记载,清嘉庆前后,天灾人祸频频,盐淮逃荒者甚众。走投无路的盐淮难民,为求生存、温饱,效法散班艺人,以云板击拍,沿门清唱民间小唱、小曲,以行乞求生,史称"门叹词"或"门弹词"、"门谈词"等。香火戏艺人和门叹词艺人结伙搭班,时聚时散,露天演出"对子戏"、"三小戏"。门叹词传唱之时,也正是徽班演出昌盛之时。受此影响,门叹词这种简单的剧艺,也在演出实践中不断变革、创新成长:内容上,门叹词从段口小唱逐步发展为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民间戏文;形式上,门叹词从唱"散脚"逐步发展为唱"关书",搭墩子乃至小场戏;曲调上,门叹词的曲调就是运用民间小调。

盐淮小戏时期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前后),盐淮地区形成了以"门叹词"艺术形式为基础和主体的,新的戏曲剧种--盐淮小戏,也称为"三可子"。"三可子"之来由传说不一,较为可信的说法是"三可"为"河",因该剧种源于上河、里河和下河地区,故当时艺人行话俗称"三可子"。

  盐淮小戏的唱腔,是由东路、西路两大支流汇合而成的。东路的盐城、阜宁等下河地区,以演唱下河调、靠把调、南昌调为主,音调刚柔相济;西路的淮安、淮阴、宝应上河和里河地区,以演唱淮崩子为主,音调高亢激越。当时的伴奏,场面上有大锣、小锣、响板、以及竹根鼓组成,尚无弦乐。盐淮小戏以演唱一家一户的愿戏为主,以其乡音土调博得乡民喝彩。

徽夹可时期

  盐淮小戏诞生之日,正值徽班在这一地区昌盛之时。同治三年(1864年),会主为兼顾各阶层欣赏情趣,时邀徽剧和盐淮小戏同台演出,史称"徽夹可"。随着徽班艺人们纷纷转入盐淮小戏班,两个剧种同班哺育,互相兼容,同台演出。这样一来,无论是剧目,曲调,还是表演程式,盐淮小戏都极大地受益于徽剧。

  盐淮小戏吸收徽班艺术,不断获得改良和壮大。行当由原本的"三小"(小生、小旦、小丑),发展到"生、旦、净、丑"诸行。演出从只唱不做,到吸收徽班表演程式,表演上开始讲究"一引、二白、三笑、四哭、规模格局"。又吸收徽剧武功,与香火戏原有武术、杂技相融汇,出现以武戏见长的剧目和演员。严大罐、严二罐等人,将徽剧[高拨子]按照僮子所唱[南昌调]的结构要求,发展成[靠把调](因用于靠把老生而得名),成为准剧的常用曲调。鼓师单连发引进徽刚锣鼓经,丰富了香火戏的场面伴奏。京剧取代徽剧流行后,香火戏又与京剧同台,谓之"皮(黄)夹可",艺术上又受到京剧的影响。至20世纪初,香火戏班社已遍及盐淮乡村。

江北戏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以后,香火戏开始南下,淮剧艺人何孔德、何孔标、陈达三等,把淮剧带到上海演唱,还陆续去沪宁线及杭嘉湖一带演出,称为"江淮戏"或"江北小戏"。民国16年,在上海,谢长钰与琴师戴宝雨等合作,借鉴京剧拉弦托腔的方法,在[呵大海]的基础上创作新腔。起初由戴宝雨用四胡伴奏,后改用二胡,是淮剧用拉弦乐器伴奏的开始,故被称为[拉调]。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常演于盐淮一带的杨金花将[淮蹦子]加以改造,使之既保持西路高亢粗犷风格,又有东路柔和抒情的韵味,被群众称为[软淮蹦]。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筱文艳与何叫天在上海高升大戏院演出《七世姻缘》时,与琴师高小毛等在[拉调]基础上又创造了[自由调],使淮剧唱腔大大地增强了表现力。之后,何叫天又创出了"连环句"唱调,进一步丰富了"自由调"。至此,淮剧声腔[淮调]、[拉调]、[自由调]三大主调的格局已经奠定。

  抗日战争初期,盐淮多数城镇沦陷,戏班从城市退回农村,多数班社解散。

  40年代初,盐阜一带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许多淮戏艺人也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演出,淮戏成为宣传抗日的一个重要手段。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苏北文工团凡一、方徨、常虹、雪飞4人组成淮戏研究小组。10月,新四军军部帮助阜宁县成立了停翅乡文工团,先后编演了40多出现代淮戏。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盐阜地区先后成立了9个县文工团,每团均设淮戏组(队),连同各乡镇的业余剧团,共上演了自编的600多出现代淮戏。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中共盐阜区党委宣传部举办为期两月的各县文工团集训班,剧作家阿英和盐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阑西多次为学员讲课。《盐阜大众报》开辟《文化娱乐》专栏,发表淮戏剧本和演唱材料。这期间,新文艺工作者除了编写剧本、演唱材料之外,对淮戏唱腔的发展亦有贡献。如章枚为《照减不误》《渔滨河边》两剧改编的[新淮调]、[新拉调]、[新悲调],由雪飞演唱。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雪飞演唱的《刘桂英是朵大红花》,曲调也是在[拉调]基础上改编的,称为[大红花调](即[淮悲调]),已成为淮剧的常用曲词。

淮剧时期

宝应淮剧团演出旧照
宝应淮剧团演出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正式采用了淮剧这一称号,1953年5月成立了上海人民淮剧团(上海淮剧团前身),1956年11月在南京成立了江苏省淮剧团。

  在筱文艳、何叫天的带领下,上海"人淮"一旦有新戏,苏北各淮剧团体立即公演,使得上海发挥了淮剧这个剧种的龙头带动作用,解放初期至"文革"前,淮剧这个地方剧种进入了一个大繁荣的发展期。

  1951年,以何叫天、筱文艳为正、副团长的联谊剧团和以马麟童为团长的麟童剧团合并成淮光淮剧团。淮光淮剧团的诞生,结束了淮剧进入上海后从江北戏到江淮戏的称呼,淮剧自此有了自己的名字,1953年,它被国家正式定名为"淮剧"。

  从50年代初开始到"文化大革命"前,淮剧艺术中的剧本制、导演制、舞美设计逐步取代了幕表制和"一桌两椅"。

  "文化大革命"期间,多数淮剧团被迫解散,损失惨重。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淮剧工作者立即投入新的创作。1979年后,许多淮剧团恢复建制,除恢复上演传统剧目外,现代戏的创作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艺术特点

  最初的淮剧多为民间生活小戏,其主要唱调是在门叹词、香火调和部分民歌小曲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淮调〕(后称〔老淮调〕)。后受徽戏和京戏影响,移植演出了一些表现历史生活的大戏,因需扎靠、打把子,故称“靠把戏”;在唱腔上,相应吸收了徽戏的唱腔加以变化,创造了〔靠把调〕(又称〔老徽调〕);后又在香火调的基础上,创作了采用二胡伴奏的一些新调,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