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孩儿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Admin讨论 | 贡献2022年12月12日 (一) 11:15的版本 (导入1个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耍孩儿又名咳咳腔,是大同地区观众所喜爱的地方剧种。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唱腔发声使用后嗓子,声音从喉咙下面发出来,听起来浑厚、质朴。唱腔与音乐伴奏十分和谐也是耍孩儿的又一特点。

耍孩儿发声方法,使外地人乍一听起来很不习惯,说它发声不科学,但听惯了以后,觉得越听越爱听;作为当地人来说,这种唱腔是十分喜闻乐见的,好像是不用后嗓子唱就过不了"戏瘾"似的。所以解放以后,有些文艺工作者试图改革耍孩唱腔,变后嗓子演唱为前嗓子演唱,取消了耍孩儿的基本特点,结果观众很难通过,唱腔改革者不得不谨慎从事。

据应县北楼口关王庙戏台题壁记载:"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儿班到此一乐。"由此可见,耍孩儿的形成时间至少也在道光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时期。一开始,耍孩儿只在应县、怀仁一带活动,后来演出活动区域逐渐扩大,南到忻州地区,北至同绥铁路,直到黄河后套一带。据说,大约在清末光绪年间,耍孩儿的艺术已发展到鼎盛时期,此时同地区各戏曲班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到处兴起,每个班社互相竞争,表演艺术飞快提高,班主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互相之间经常举行比赛,俗称"唱对台"。当时,耍孩儿班社如果和其它戏曲班社"唱对台",则往往是耍孩儿班子取胜。

耍孩儿唱腔是以主曲为骨架,嵌入"喜钹子"、"苦钹子"、"倒三板"、"半钹子"、"垛钹子"、"梅花钹子"和"串儿"等曲调,组成一整套唱腔。在表达激情方面,又巧妙地吸收了梆子戏中的"介板"和"滚白"的唱法。

传统音乐分文武场。文场有第一大板胡、反弦板胡、大笛(又称曲笛,亦称苏梅);武场有大锣、小锣、鼓、钹等。

主要代表剧目有:"狮子洞"、"白马关"、"送京娘"、"七人贤"、"三孝牌"、"金木鱼"、"打佛堂"、"对联珠"等四十多个剧目。

解放以后,大同市只有一个耍孩儿专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则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