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剧:修订间差异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无编辑摘要
第122行: 第122行:


== 桂剧'''院团''' ==
== 桂剧'''院团''' ==
  广西省桂剧艺术团|广西桂林市桂剧团
  [[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
[[分类:戏曲剧种]]
[[分类:戏曲剧种]]

2023年1月10日 (二) 16:39的版本

桂剧《拾玉镯》

  桂剧(俗称桂戏或桂班戏),广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桂剧大约发端于明代中叶,明末清初昆腔流播到广西,后高腔和弋阳腔又相继传入,几种声腔相互融合形成声调优美,抑扬有致的桂剧。桂剧做工细腻贴切、生动活泼,借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态传情,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

  2006年5月20日,桂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37。[1]

历史渊源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它有比较悠久的历史,约在明代中叶便开始发端。明末清初广西已有昆腔,后高腔和弋阳腔又相继传入,相互融合而形成以弹腔(即皮黄)为主的高、昆、吹、杂等五种声腔艺术的桂剧。

  明末清初,昆山、弋阳和乱弹等腔已流行于桂林一带。

  清乾隆年间,又有湖南祁阳班频繁到桂林演出。

  清道光年间,成立最早的桂剧班社,有唱多种声腔的三合、三庆等名班,之后又有瑞华、老仁和、上升、卡斌、锦华等班。

  从1882年开始,桂林各地相继出现宝华、群英、翠华、兰斌小社等桂剧科班,自此桂剧与祁剧逐渐分野,但桂剧与祁剧艺人时有相互搭班演出,相互聘师传授技艺。由于戏路接近、语音相似,祁、桂艺人长期同台、同剧演出,使桂剧声腔、演技深受影响,发展日臻成熟。

  桂剧1896年,唐景崧对桂剧有特殊的爱好,故留心桂剧的创作与研究,组建了"桂林春班",还亲自整理编撰剧本,指点艺人演出,以桂剧娱人自娱。他编成的《看棋亭杂剧》40种,使桂剧的剧目得以流传,促进了桂剧艺术的发展。

  1902年,桂林建立起第一个戏院景福园,之后又相继建起和园、仪园戏院。从此,桂剧逐渐进入剧场作固定性的演出。

  1912年,第一个桂剧女科班福珍园创办,后来又培养了一大批女演员,尤其是和园甲、乙两个女科班对桂剧发展影响较大。之后男女科班达30多所,为桂剧培养了不少人才。

文化特征

剧目

  桂剧剧目相当丰富,有"大小本杂八百出"之说。由于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徽剧、汉剧、湘剧、祁剧都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所以它的剧目多与皮黄系统的兄弟剧种相似。

声腔

  桂剧的声腔以"弹腔"为主,兼有"高腔"、"昆腔"、"吹腔"以及杂腔小调。其"弹腔"则分"南路"(二黄)、"北路"(西皮)两大类。它们的反调形式"阴皮"和"背弓",又都自成体系。

 弹腔

  弹腔,分南路"二黄"和北路"西皮"两大系, 桂剧人物表演其反调形式"阴皮"和"背弓"又都自成体系。北路高亢雄壮,南路委婉低沉;阴皮略带凄婉悱恻,背弓则长于表现悲壮凄惨的情绪。

 高腔

  源于弋阳腔,是一种由曲牌缀合组成的曲牌体,曲调高亢、悲壮,其演唱特点是仅用锣鼓伴奏和人声帮腔,不用管弦乐器。

 昆腔

  桂剧昆腔,即昆曲,曲调委婉低回,格律比较严格。吹腔戏曲腔调,徽剧主要声腔之一。明末清初徽吹腔,即安春调或安庆调,男女不同腔,男腔端庄、潇洒,女腔流利、活泼;用笛子伴奏,以唱为主,唱念结合,曲调诙谐、轻快,多插入弹腔使用。

 吹腔

  戏曲腔调,徽剧主要声腔之一,明末清初微调的早期声腔昆腔、弋阳腔受西秦腔影响,在枞阳石牌一带形成新的腔调,故名"枞阳腔"、"石牌腔"及"安庆梆子"、"芦花梆子"。

 杂腔

  桂剧用桂林方言演唱,声调优美,抑扬有致。表演质朴细腻,唱腔委婉动人。

伴奏

  桂剧的伴奏乐队亦与其他皮黄系统的剧种一样分为文场、武场。前者使用二弦(似京胡)、月琴、三弦、胡琴以及曲笛、梆笛、唢呐、唧呐(即海笛)等,兼配部分中、低音乐器;后者使用脆鼓(板鼓)、战鼓、大、小堂鼓、板(扎板)、大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星子、碰铃等。

角色

  桂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行又分生、末、外、小、武;旦行中又分旦、占、贴、夫;净行则分为净、副、末净;丑得只分丑和小丑。

表演

  桂剧表演侧重做工,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即使是武戏,也多是文做。

分布地区

桂剧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南宁等地市和梧州地区北部操“官话”的城乡,深受八桂人民的喜爱。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桂剧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800多出传统剧目,是桂林地方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桂剧在新的时期里将更努力创新,为地方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传承现状

  由于各种原因,桂剧已陷入濒危境地,传统流失,人才断档,剧目和技艺失传,民间演出举步维艰,桂剧原有的艺术特色在此过程中正日渐淡化,需要采取措施,及时发掘抢救保护桂剧,使这一濒临消亡的古老剧种重新焕发生命力。

传承人物

  秦彩霞,女,汉族,1933年2月生,广西桂林人,国家一级演员,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剧代表性传承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申报。

  周小兰魁,男,汉族,1933年11月生,广西桂林人,国家一级演员,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剧代表性传承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申报。

  罗桂霞,女,壮族,1943年8月生,广西桂林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剧代表性传承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申报。

  张树萍,女,汉族,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剧代表性传承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申报。

保护措施

  1938年,广西大学校长教育家马君武博士在桂组织成立了"广西戏剧改进会",欧阳予倩应聘从事桂剧改革工作。他抱着"桂剧优秀地方戏,不可视之为等闲"的信念,创建了桂剧实验剧团,开办了桂剧学校,筹建新型的演出剧场,培养了一批新型的桂剧演员。

  20世纪80年代,桂林创办了戏曲学校,一大批桂剧老艺人被聘为老师,在他们辛勤的培育下,桂剧新苗茁壮成长,后继有人。

代表剧目

  《梁红玉》、《打金枝》、《断桥》;《西厢记》、《春香传》;《拾玉镯》、《穆桂英》、《太白傲考》、《闹严府》、《打棍出箱》;《闹龙宫》;《刘三姐》;《大儒还乡》;《七步吟》;《红灯记》;移植古装戏《十五贯》、《西厢记》、《小刀会》;创作历史剧《太平军》、《永安城》、《闯王司法》、新编桂剧《七步吟》、《人面桃花》和现代戏《儿女亲事》、《一朵鲜花》、《何香凝》等。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桂剧桂剧代表团参加在桂林举行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

  1952年9月,桂剧代表团参加在武汉举行的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

  1956年5月,广西省桂剧艺术团在南宁桂剧院公演

  1965年7月1日至8月15日,桂剧代表团在广州参加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

荣誉表彰

  1952年,尹羲在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因扮演《拾玉镯》中的孙玉姣,获得一等演员奖。

  1952年,谢玉君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获得个人表演二等奖。

  1952年,刘万春和秦志精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获得个人表演三等奖。

濒危状态

  由于各种原因,桂剧陷入了十分艰难的境地,传统流失、人才奇缺、技艺失传、城乡演出艰难。具体表现为:     (一)剧目匮乏:桂剧剧目大量失传,文革前尚有经常演出的大小剧目百余出,而今,各专业及民间团体能经常上演的不过十数出;

    (二)技艺失传:一些颇有造诣的桂剧表演艺术家绝大部分相继谢世,一些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大部分传统特技无人继承,濒临失传;

    (三)演出萧条:文革前,广西尚有13个专业桂剧团体和大量的民间桂剧演出活动,文革后,广西仅存南宁、桂林、柳州三个专业桂剧团,民间鲜见桂剧业余演出活动;

    (四)缺乏场所:文革后,广西境内几乎所有桂剧演出场所(剧场)均拆除殆尽,目前桂剧在城市和乡村已经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

    (五)民间活动减少:桂剧的演出区域逐渐缩小,民间剧团活动得不到指导和支持,民间桂剧活动日见减少;     (六)人才断档:桂剧行当不齐,技艺不精,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七)特色消淡:桂剧音乐、表演、行头、程式等保留不多,致使桂剧特色逐渐消淡;

    (八)资料散失:原有的桂剧文字、实物、音像资料等得不到妥善保存,或散失或残损,难以进行研究和使用。

桂剧院团

  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