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剧:修订间差异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傣剧,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德宏,有一种经典的剧,它用声音记录时代,用动作演绎生活,用故事留存德宏的记忆,讲述身边的美好。那便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的傣剧,至今传唱了一百多年,有着“东南亚艺术明珠”的美称。[http://www.dh.gov.cn/cjb/Web/_F0_0_28D00DG2L64LAYJLFNOROQA839.htm]


  傣剧是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傣剧在演出中着傣装,其表演动作中融入傣族民间舞蹈的步态,伴奏方面增加了葫芦丝、二胡及象脚鼓等乐器,民族风格更加浓郁。
  傣剧是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傣剧在演出中着傣装,其表演动作中融入傣族民间舞蹈的步态,伴奏方面增加了葫芦丝、二胡及象脚鼓等乐器,民族风格更加浓郁。
第5行: 第5行:
  2006年5月20日,傣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86。[http://www.dh.gov.cn/cjb/Web/_F0_0_28D00DG2L64LAYJLFNOROQA839.htm]
  2006年5月20日,傣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86。[http://www.dh.gov.cn/cjb/Web/_F0_0_28D00DG2L64LAYJLFNOROQA839.htm]


== 历史沿革 ==
== 历史渊源 ==
  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瑞丽、陇川、梁河等县及保山市部分傣族聚居区。
 '''起源'''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
  清嘉庆(1796—1820年)、道光(1821—1850年)年间,干崖(盈江)、腾越(腾冲)、南甸(梁河)至缅甸八莫,商旅来往频繁,经济贸易繁荣,成为当时集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为一体的黄金通道。这一时期,由内地到此谋生、经商、卖艺者常年集聚不断,而北方“皮影戏”这一剧种,也随之传人了干崖一带,并且影响到了当地傣族民间一种称为“转转唱”的表演形式。从而,便奠定了早期傣剧的雏形。


  清末,盈江干崖土司署组织了德宏历史上第一个傣戏班。不久,傣剧流传到德宏其他地区,德宏十个土司衙门先后建立傣戏班,建造戏楼。与此同时,傣剧从土司衙门扩散到民间,涌现出大量民间傣剧表演组织。新中国建立后,傣剧有了新的发展。1960年第一个专业演出团体潞西县傣剧团成立,1962年扩建为德宏州傣剧团。
 '''发展'''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傣剧才真正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主要原因:一是滇剧班到德宏演出后对傣剧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影响。二是各勐土司对傣剧的重视和扶持。光绪九年(1883年),干崖二十三任宣抚使刀盈廷由腾越(腾冲)邀请滇剧玉林班到干崖演出,并向傣剧演员传授技艺。同年,刀盈廷之子刀安仁(1872—1913年)承袭二十四任宣抚司,他对发展傣剧尤为重视。光绪十四年(1888年),他在司署内组建了一个男子傣剧班和一个女子傣剧班,还组建了一个傣剧写作班,整理改编和上演了《阿暖相勐》、《陶禾生》、《庄子试妻》等一批剧目。光绪十六年(1890年),刀安仁结婚时,又请滇剧福寿班到干崖演出。同时,请滇剧班艺人到司署传授表演技艺和武术,并且还派钏体准、李保等人,到腾冲学习打击乐锣鼓经。另据史料记载,潞西司署二十五世土司方正德(1879—1913年)时期,也曾派朗二卖喊等人,到腾冲学习武术及打击乐。
  中华民国时期,傣剧进一步发展,各勐司署遇有婚典、开印、春节或其他重大节日,都要举办盛大的演出活动;民间的大小村寨也纷纷组建傣剧班;这一时期增加了更多的傣剧剧目,如《粉妆楼》、《朗高罕》、《盘丝洞》、《汉光武》、《王莽篡位》等等。


  起初,傣剧中由男性扮演的女性角色穿傣族女装,男性角色的装扮及男女角色的动作套路与滇剧和京剧相仿。表演时,演员上前三步演唱或做动作,再退后三步听场边人提词,唱段之间以锣鼓等打击乐伴奏。后来唱腔经逐步发展形成【喊混】(男腔)和【喊朗】(女腔)两个基本腔调,傣族民歌曲调被广泛吸收为唱腔及器乐曲。演出中着傣装,表演动作中融入傣族民间舞蹈的步态,伴奏方面增加了葫芦丝、二胡及象脚鼓等乐器,民族风格更加浓郁。
  傣剧的真正繁荣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1953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成立,党和政府对傣剧的发展给予了支持。


  傣剧传统剧目有的源自傣族民间故事、叙事长诗或佛经故事,如《相勐》、《千瓣莲花》、《朗推罕》等;有的翻译移植自汉族剧目,如《庄子试妻》、《甘露寺》、《杨门女将》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傣剧整理改编和创作演出了《娥并与桑洛》、《海罕》、《竹楼情深》等一大批剧目。1962年,《娥并与桑洛》参加西南区少数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东南亚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剧团这样的专业团体以外,较大的傣族村寮几乎都有业余演出队伍。
  20世纪60年代,也是全州农村傣剧演出活动兴盛的时期,在傣乡的文化室、俱乐部都有组织创作排演傣剧。各县都培养了一批创作人员、傣剧演员骨干队伍和乐队队伍。潞西县法帕村组建的乐队规模较大、乐器比较齐全,三十多年来,一直断断续续开展活动,为本村几代演员进行傣剧演出伴奏。


  傣剧是德宏州的傣族及与之杂居的德昂族和阿昌族人民极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傣族文化长期积淀的艺术结晶,是饮誉东南亚的一颗艺术明珠。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2年),傣剧被禁演,机构亦随之被撤销。德宏州并人了保山地区,州歌舞团也随之并入保山地区文工团。州傣剧队仅有两人并入保山地区文工团,其余队员参加当时进行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业务活动停止。


== 溯源 ==
  1972年,恢复德宏州建制后,德宏州歌舞团也得以恢复,并在团内成立了傣剧组,1974年,傣剧组创作演出了小型傣剧《柚子花开》、移植演出现代京剧《红灯记》选场“痛说革命家史”、《智取威虎山》选场“深山问苦”等。各县的专业宣传队、业余傣剧队根据当时形势,也编演了一批傣剧剧目。
  傣剧最初产生于盈江,流行于德宏州和保山地区部分傣族聚居区,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若追溯


  傣剧其源流,不能不联系到"喊班涛"、"冒少对唱"、"少散朗"、"布腾拉"和"十二马"。歌手们把眼前事物和生活中的感受编成唱词,即兴演唱,唱出来的调子就是"喊班涛"。用山歌找对象,是傣族地区一种习俗,青年男女们在试探对方、倾听爱慕时一唱一答,便产生了"冒少对唱"。以后,艺人们改变腔调,加上动作,发展成表现人物的"布腾拉"。"布腾拉"已有说有唱,有歌有舞,还有纸糊人跳的道具--牛,表现爷爷和孙子犁田,奶奶送饭,三人对唱。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认真做好落实政策工作.调动了傣族艺人的积极性,专业和业余的傣剧活动又蓬勃地开展起来,各地的演出活动又开始出现兴旺的景象。


  后来,艺人们又创造出一种诗、歌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十二马"。"十二马"可以说是傣戏产生的基础。如《牙圣西》、《高罕》等,虽然还幼稚、粗糙,但可以说是傣戏的雏形。大约1880年,盈江土司刀盈廷将汉族的京剧、川剧、滇剧剧本叫傣族知识分子翻译成傣语,搬上舞台。1910年左右,刀盈廷的儿子刀安仁从日本留学回乡,组建了第一个傣剧专业剧团。他一方面派人到腾冲、昆明去学滇戏一方面还请滇戏艺术家到盈江教戏。故傣剧受到汉族剧种的很大影响,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改变和提高。这时傣剧有了汉戏的锣、鼓、钹等乐器,男角多穿汉族古戏装,女角保持傣女装,唱腔则仍保持着傣族音乐的特点。傣剧的演出,也从田间、广场,走向舞台。傣剧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由盏西、干崖一带传播开去。后来逐渐流行于德宏州的盈江、潞西、瑞丽、梁河、陇川及保山地区的保山、腾冲、龙陵等县的傣族聚居区。
  1979年12月,根据州委决定,在州歌舞团恢复傣剧队。潞西、盈江等县的文工队先后重建和恢复,为傣剧艺术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傣剧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60年傣族艺人用新艺术眼光改革傣剧, 重新创作剧目、建立导演制、舞台表演更加规范和唱腔更加丰富,成功地演出《娥并与桑洛》。1980年傣剧恢复演出时,重在纠正傣剧演出中的汉族戏曲化的倾向(如完全套用滇剧的锣鼓和戏装)、注重突出傣剧的民族特色,使傣剧成为傣族节日集会中的一朵鲜艳瑰丽的民族 之花。1987年傣剧第一次走出了国门到缅甸演出。每场演出中观众过万人、盛况空前。1992年第一批傣剧学员到北京戏校学习,时下这批毕业的演员已成为傣剧艺术的接班人。 他们根据《盗仙草》改编演出了《热西姆洛》,使原本只有歌、舞形式的傣剧又增加了打斗场面。在汉族传统戏曲演出不景气的情况下,傣剧在德宏的演出却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受到傣族人民的欢迎。


== 表演特色 ==
== 表演特色 ==

2023年1月3日 (二) 11:40的版本

  在德宏,有一种经典的剧,它用声音记录时代,用动作演绎生活,用故事留存德宏的记忆,讲述身边的美好。那便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的傣剧,至今传唱了一百多年,有着“东南亚艺术明珠”的美称。[1]

  傣剧是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傣剧在演出中着傣装,其表演动作中融入傣族民间舞蹈的步态,伴奏方面增加了葫芦丝、二胡及象脚鼓等乐器,民族风格更加浓郁。

  2006年5月20日,傣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86。[2]

历史渊源

 起源

  清嘉庆(1796—1820年)、道光(1821—1850年)年间,干崖(盈江)、腾越(腾冲)、南甸(梁河)至缅甸八莫,商旅来往频繁,经济贸易繁荣,成为当时集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为一体的黄金通道。这一时期,由内地到此谋生、经商、卖艺者常年集聚不断,而北方“皮影戏”这一剧种,也随之传人了干崖一带,并且影响到了当地傣族民间一种称为“转转唱”的表演形式。从而,便奠定了早期傣剧的雏形。

 发展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傣剧才真正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主要原因:一是滇剧班到德宏演出后对傣剧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影响。二是各勐土司对傣剧的重视和扶持。光绪九年(1883年),干崖二十三任宣抚使刀盈廷由腾越(腾冲)邀请滇剧玉林班到干崖演出,并向傣剧演员传授技艺。同年,刀盈廷之子刀安仁(1872—1913年)承袭二十四任宣抚司,他对发展傣剧尤为重视。光绪十四年(1888年),他在司署内组建了一个男子傣剧班和一个女子傣剧班,还组建了一个傣剧写作班,整理改编和上演了《阿暖相勐》、《陶禾生》、《庄子试妻》等一批剧目。光绪十六年(1890年),刀安仁结婚时,又请滇剧福寿班到干崖演出。同时,请滇剧班艺人到司署传授表演技艺和武术,并且还派钏体准、李保等人,到腾冲学习打击乐锣鼓经。另据史料记载,潞西司署二十五世土司方正德(1879—1913年)时期,也曾派朗二卖喊等人,到腾冲学习武术及打击乐。   中华民国时期,傣剧进一步发展,各勐司署遇有婚典、开印、春节或其他重大节日,都要举办盛大的演出活动;民间的大小村寨也纷纷组建傣剧班;这一时期增加了更多的傣剧剧目,如《粉妆楼》、《朗高罕》、《盘丝洞》、《汉光武》、《王莽篡位》等等。

  傣剧的真正繁荣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1953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成立,党和政府对傣剧的发展给予了支持。

  20世纪60年代,也是全州农村傣剧演出活动兴盛的时期,在傣乡的文化室、俱乐部都有组织创作排演傣剧。各县都培养了一批创作人员、傣剧演员骨干队伍和乐队队伍。潞西县法帕村组建的乐队规模较大、乐器比较齐全,三十多年来,一直断断续续开展活动,为本村几代演员进行傣剧演出伴奏。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2年),傣剧被禁演,机构亦随之被撤销。德宏州并人了保山地区,州歌舞团也随之并入保山地区文工团。州傣剧队仅有两人并入保山地区文工团,其余队员参加当时进行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业务活动停止。

  1972年,恢复德宏州建制后,德宏州歌舞团也得以恢复,并在团内成立了傣剧组,1974年,傣剧组创作演出了小型傣剧《柚子花开》、移植演出现代京剧《红灯记》选场“痛说革命家史”、《智取威虎山》选场“深山问苦”等。各县的专业宣传队、业余傣剧队根据当时形势,也编演了一批傣剧剧目。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认真做好落实政策工作.调动了傣族艺人的积极性,专业和业余的傣剧活动又蓬勃地开展起来,各地的演出活动又开始出现兴旺的景象。

  1979年12月,根据州委决定,在州歌舞团恢复傣剧队。潞西、盈江等县的文工队先后重建和恢复,为傣剧艺术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表演特色

动作

  傣剧的表演,传统剧目多以唱为主,喜、怒、哀、乐,有简单的表演动作,或进三步,退三步,马、 傣剧打斗、行船等,也有一些表演程式。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有了专业剧团,加强了各方面的艺术人才的培养训练,无论剧本创作、导演、表演、音乐、服装、化妆等方面,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唱腔

  唱腔以傣族民歌演变而成的"戏调"为主。可分为羽调式和徵调式两大类。前者为男角专用,后者为女角专用,后又演变出小生腔、老生腔、草王腔(净腔)和女悲腔。羽调式主要流行盈江、梁河、陇川一带;徵调式主要流行于潞西。演唱为徒歌形式,只有打击乐伴奏舞蹈和烘托气氛。成立潞西县傣剧团之后,又进一步吸收芒市城子山歌和芒市坝子山歌、瑞丽山歌、孔雀歌、朗诵调等傣族民间曲调,使唱腔更加丰富。

伴奏

  传统傣剧只用打击乐伴奏,多由堂鼓(领奏乐器)和大锣、大钹、碗锣(即滇剧中之咚字锣)等组成,也有采用滇剧打击乐与象脚鼓、锣等傣族民间乐器混合组成。潞西县傣剧团开始试用丝竹乐,以板胡领奏并配以葫芦琴等傣族乐器可是当下多数演出团体仍只用打击乐。

题材

  傣剧的表演是在提炼本民族各种舞蹈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族戏曲的表演技巧而发展丰富起来的,具有较鲜明的民族特色。傣剧的剧目,内容较丰富,题材也较广泛。有直接反映傣族人民生活、风俗的歌舞小戏,有根据傣族民间传说、叙事诗改编的剧目,有上百出根据汉放章回小说改编或移植汉族戏曲的剧目,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上演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如《婚期》、《国境线上》、《金湖缘》等。

音乐

  傣剧音乐是傣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傣剧被誉为东南亚明珠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民族特色浓郁,充满阴柔之美,典雅之美和人情之美,几乎完全不受其他剧种音乐的影响。傣族笃信佛教,僧侣为教徒诵经时,是以朗诵性较强的唱诗形式进行的。这种僧诵的形式,由于诗文优美,押韵动听,演唱悦耳,故受到教徒的普遍欢迎。久而久之,演唱的曲调相对稳定下来,出现了"喊火令"、"喊数端"和"候达拉"等常用曲调。这些曲调,与支那山歌融合衍化,于19世纪四十年代在盈江形成傣剧基本曲调(戏调)的雏型。

传统剧目

  传统剧目有根据傣族民间传说和民间叙事诗改编的《帕罕》、《千瓣莲花》、《红莲宝》、《阿暖海东》、《郎金布》、《七姐妹》、《思南王》等;有根据汉族戏曲和小说演义改编的《三圣归天》、《王莽篡位》、《三下河东》、《穆柯寨》、《花果山》、《大闹蟠桃会》等,有按历史故事、传说编演的《沐英第一次征南》、《张四姐》等;有新创作的现代戏《波岩三回头》、《波过石的婚礼》、《金湖缘》、《国境线上》、《三丑会》等。较有影响的剧目有《布屯腊》、《陶和生》、《娥并与桑洛》、《岩佐弄》等。德宏州文工团傣剧队及德宏所属各县文工队是傣剧的专业演出团体,此外凡较大的傣族村寮几乎都有业余演出组织。名演员有朗俊美等。

发展阶段

  从总体上讲,傣剧音乐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单一曲体阶段,约在20世纪二十年代以前,傣剧音乐的特点是全剧从头到尾只有一个曲调,曲调与曲调之间配以打击乐;个别剧目中加了少量的山歌调或"十二马"调。二是单一曲调逐渐演变为男腔、女腔阶段,自二十年代初至五十年代,男腔和女腔这种两种基本曲调分别贯穿全剧;唱段中间间以打击乐,并间有少数山歌调。新的间乐布局形式阶段。1960年盈江和潞西县先后成立了县级傣戏专业剧团,1962年成立了德宏的傣戏团。此后,傣剧在艺术革新和提高上取得不少成绩,如在剧中加了前奏和尾声;在唱腔设计中,根据人物性格和情节的不同变化,进行了很多傣族民歌等。打击乐仍以滇剧打击为主,傣族民间打击乐与之混合使用,在乐队建制上,以汉族民间乐器为主,并与傣族民间乐器混合使用。

传承意义

  20世纪60年代以来,傣剧整理改编和创作演出了《娥并与桑洛》、《海罕》、《竹楼情深》等一大批傣剧剧目。1962年《娥并与桑洛》参加西南区少数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东南亚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剧团这样的专业团体以外,较大的傣族村几乎都有业余演出队伍。

  时下傣剧基本只为老年人所喜爱,年轻人因为听不懂而对它没有多大兴趣。傣剧在传承方面困难日益凸现。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傣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曲剧种

  流行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盈江、潞西、梁河、陇川、瑞丽等县和保山地区的保山、腾冲、龙陵傣剧等县傣族聚居区。傣剧是在"冒少对唱"(男女对歌)、"耍白马"(逢年过节到各家祝福的一种歌舞)、"银海"(赶着牛表演的歌舞)等傣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经过向云南花灯学习,发展为带有一定情节、人物的"十二马"、"布屯腊"(犁田的老汉)等歌舞和歌舞小戏,吸收滇剧的剧目、表演、打击乐,逐渐形成的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辛亥革命前,干崖(现属盈江县)土司集中民间艺人和知识分子30多人,组成了傣剧第一个专业班社。唱腔以傣族民歌演变而成的"戏调"为主。 "戏调"分羽调式与徵调式两类,前者主要流行于盈江、梁河、陇川一带,后者主要流行于潞西。而芒市等城镇,则以羽调式为男腔,徵调式为女腔。以后又演变出小生腔、老生腔、草王腔(净腔)等腔调。1961年,成立潞西县傣剧团后,又进一步吸收了芒市城子山歌、芒市坝子山歌、瑞丽山歌、孔雀歌、朗诵调等傣族民间曲调,使唱腔更加丰富。传统傣剧只用打击乐伴奏,多由堂鼓(领奏乐器)、大锣、大钹、碗锣(即滇剧中之咚字锣)等组成,也有采用滇剧打击乐和象脚鼓、铓锣等傣族民间乐器混合组成。潞西县傣剧团开始试用丝竹乐,以板胡领奏,并配以葫芦琴等傣族乐器。但至今多数演出团体仍只用打击乐。

德宏的剧种

  青青的凤尾竹林、郁郁的大榕树下,傣家的男女青年穿着特有的民族服装,敲起象脚鼓, 打起芒锣,跳起舞来……这在德宏傣族自治州是多么引人陶醉的一景啊!傣剧

  德宏傣族自治州,从地理位置看,处于云南西部怒江。川黔滇由此地经缅甸与印度交往,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同时也是中原文化与东南亚文化,南亚文化的交融地。从地理位置 看,傣剧虽不属于长江流域的戏曲,但它受京剧、滇剧和皮影的影响较大,可以看作长江戏 剧向云南西部发展的一个地方民族剧种,故略述之。

傣族

  傣族也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自称傣那、傣雅、傣绷待。历代汉族史籍中曾把傣族叫做滇、 越、掸、僚、鸠僚、花蛮、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白衣、百夷、摆夷等。解放后 定名 傣族。德宏傣族自州属傣那语方言区,有傣那文,这对于傣剧的创作、演出和流播是十分有利的。 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只要提起傣剧歌舞,大家会首先想到象脚鼓舞和孔雀舞。象脚鼓 似象足,木腔蒙皮,分微型、短、中、长四种,一般用拳掌、指敲打,边打边舞。象脚鼓舞 有跳大鼓、跳长鼓、跳双面鼓、跳中鼓、跳横鼓等。提起孔雀舞,大家可能看过当代傣族女舞蹈家刀美兰的徒手孔雀舞。孔雀舞有金孔雀舞、绿孔雀舞、孔雀群舞、孔雀公主舞、醉孔雀舞、水中照影的孔雀舞,戴孔雀面具跳的孔雀舞。此外,还有表现生活的栽秧舞、担水舞 、划船舞、醉酒舞、花环舞、以及表演动物情趣的大象舞、猴子舞、蝴蝶舞、金鹿舞、蛇舞 、老虎舞、鸡舞、熊舞、白母羊舞、黄牛舞、豹子舞、大鹏鸟舞、鱼舞、马舞等等。另外,与佛教祭祀鬼神有关的各种舞蹈也不少。

傣族民间传说

  在傣族民间传说中,有位神奇的舞蹈家名叫"撒腊慕嘎"(舞师),他不仅能在地上跳舞, 也能在水上、鼓上、树上跳舞。他优美的舞姿可以叫鸟儿欢跃、叫花木翩跹。据说傣族的舞 蹈都是他传授的。

  本世纪20年代出生在端丽县的毛相,年轻时就是一位精通傣舞的"慕嘎",被傣家人称为 "撒腊弄勐卯" (端丽大师傅)。1957年他同回族女演员白文芬赴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 ,演出的双人孔雀舞获得银质奖章。他先后在中央民族歌舞团、保山地区文工团、德宏州歌 舞团和文化馆等单位表演并传授舞蹈艺术。他是一位勤奋杰出的民间舞蹈家,他有一双灵动善飞的孔雀之翅。可惜他在1986年8月24日因病而过早去世,孔雀落下了美丽的翅膀,但是 孔雀的绚丽舞姿在傣家土地上青春永在,代代相传。傣剧

  傣剧的唱词中常用孔雀象征幸福、吉祥、高贵、美丽、善良 、抗恶。傣剧《海罕》 (萧德 勋、陶增义编剧)剧情是景社国王义子海罕与景社公主玉蚌相爱,哥朗枫王为争夺玉蚌攻打景社,结果遭到失败,便设下阴谋擒斩海罕。玉蚌誓死不嫁哥朗枫王,也投江自杀。

  傣剧《娥并与桑洛》写美丽的青年桑洛经商来到勐根,姑娘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到集市上去 看他,桑洛和姑娘跳的就是孔雀舞。《娥并与桑洛》是一出爱情悲剧,男女主人翁相爱却遭到封建家长的反对。结尾是桑洛得知情人娥并被母亲拒绝事,并受到凌辱、虐待,被迫回家,不幸在归途中婴儿流产,到家而死后。他悲痛欲绝,在娥并身旁,拔剑自刎。这一对情人死后变成一对孔雀,在大青树下翩翩起舞。

  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除音乐伴奏外,还多与诗歌相结合,所以许多民间舞蹈家也是民间歌手 。傣族的民间歌手叫"赞哈",在德宏称作"哈鸾哄"或"喊们当",《娥并与桑洛》、《 千瓣莲花》、《岩佐弄》都是源于民间歌手演唱的叙事长诗。

神话剧

  《千瓣莲花》是神话剧。剧情是,国王有次出游,乘坐的大象不慎被青年农民岩昆用石伤了象脚。国王要杀岩昆,后因大臣求情,国王罚他去寻千瓣莲花用以赎罪。岩昆在水中仙人的指点下,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千瓣莲花,原来千瓣莲花是天上飞来的七仙女。七仙 女见岩昆不畏艰辛而且诚实善良,答应去见国王。不料国王见到美丽的七仙女后,竟翻脸 不认账,不但要杀岩昆,而且要强娶七仙女。七仙女施展仙法,使国王昏倒后死去。臣民 一致推举诚实勇敢而且本领超人的岩昆做了新国王。从此地方太平,人民生活越过越好。

  这个戏在岩昆会见七仙女一场中,也有众仙女在池中沐浴,欢快地跳孔雀舞的场面。

  傣族民间很有影响的故事《召树屯》中也有七位孔雀公主,她们轻轻地落在金湖上,像七 朵莲花漂浮在水面上。其中召树屯王子所钟情的女南女若娜就是最小的七公主。

  民间歌手的说唱发展到后来有了较为简单的表演,"开始由一人以第三人称说唱的形式, 过渡到多人以第一人称演唱的戏剧萌芽形式"(曲六乙《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到了清末,赞哈由坐唱走向舞台,更多是受到京剧、滇剧演出的影响,形成歌、舞、剧相结合的戏剧演 出形式。

  同治年间,云南干崖人尚贺用老傣文写出过傣剧剧本《相勐》 。光绪时,干崖土司刀盈廷编写过傣剧《沐英征南》 。另一位干崖土司刀安仁也组织编写过傣剧《朗画帖》、《龙宫保 》、《朗高罕》等剧本。他们为傣族戏曲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早期傣剧演员表演歌舞性较强。例如表演《十二马》时,由六男六女各人一手持花灯一手执扇,骑竹扎纸马,来往穿花,用边舞边唱的形式表现出十二个月的季节变化和生产劳动情况。这与汉族早期的民间花 灯歌舞颇类似。后来逐渐增附了人物故事情节。但故事情节与傣剧舞蹈动作联系不够紧密,演员常常是根据锣鼓节奏用进三步、退三步的舞蹈动作表现。又因当时傣族演员文化水平低 ,唱词记不住,只好由师傅在台桌后面逐词逐句提示,因要听词,所以台上的演员往往是唱而不舞,舞而不唱,说白也少,这种古朴的演出方式,使只要能舞能唱的傣家人都能上台过 过戏瘾。群众是演员,演员是群众。后来傣剧受到京剧、滇剧影响,开始增加了乐器伴奏, 注重了剧情安排和人物动作表演。同时根据民族习俗,改进了服装和化妆,运用了布景。音 乐唱腔中,除原有的〔十二马调〕、〔赶摆调〕、〔孔雀歌〕、〔端丽山歌〕等民歌曲调外还吸收了京剧、滇剧的老生、小生、旦角的一些唱腔,并逐步演变为以戏调为基本唱腔。 而傣族民歌反而成为辅助唱腔。

  傣剧在接受皮影戏、京剧、滇剧影响过程中,也很自然地把汉族戏曲剧目移植过来演唱, 如三国戏、水浒戏、薛家戏以及《白蛇传》、 《柳荫记》等。第一个尝试移植工作的是清道 光年间土司署官员刀如安,他把《封神榜》有关的皮影剧目翻译成傣语,用演员代替皮影表演。1910年干崖(今盈江县)土司喜欢皮影戏,他集中30多名民间艺人组成了最早的专演傣剧 的剧团,并请汉族的民间艺人传授、表演京剧、滇剧艺术,这对傣剧的剧团建设和表演艺术 的进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发展

  傣剧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60年傣族艺人用新的艺术眼光改革傣剧, 重新创作剧目,建立导演制,舞台表演更加规范、唱腔更加丰富,成功地演出了《娥并与桑洛》。

  1980年傣剧恢复演出时,重在纠正傣剧演出中的汉族戏曲化的倾向(如完全套用滇剧的锣 鼓和戏装)、注重突出傣剧的民族特色,使傣剧成为傣族节日集会中的一朵鲜艳瑰丽的民族之花。

  1987年傣剧第一次走出国门到缅甸演出。每场演出中,观众过万人,盛况空前。

  1992年第一批傣剧学员到北京戏校学习,时下这批毕业的演员已成为傣剧艺术的接班人。 他们根据《盗仙草》改编演出了《热西姆洛》 ,使原本只有歌、舞形式的傣剧又增加了打斗场面。在汉族传统戏曲演出不景气的情况下,傣剧在德宏的演出却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受到傣族人民的欢迎。

濒危状态

  傣剧虽然具有丰厚的社会生存土壤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做了大量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但在新形势下目前仍然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

  1、由于历史的发展,社会变革的加快,傣剧存在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对传统事物的认知认同态度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意识的独立性必然导致对文化艺术形式选择性的增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必然追求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艺术形式和消费方式,傣剧的社会基础受到了当代文明的冲击,传统的戏剧艺术面临生存的挑战。

  2、社会文明进程的加快,大量的信息以极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大范围的传播交汇,导致人们传统文化意识的弱化,民俗观念的淡化,傣剧的生存空间日益萎缩,过去村村有戏队,寨寨有戏台,天天有表演的辉煌景象已不复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州尚有300多支业余傣剧队活跃于乡村,至九十年代,只有100多支队伍还在活动。目前,全州仅剩下二、三十支业余表演队,坚持开展活动的已为数不多了。

  3、由于当今文化娱乐形式的多元化,文化消费方式的多样化,加之各种时尚、流行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年轻的一代往往追求新潮,愿学傣剧表演者已属鲜见。随着民间许多具有影响和造诣的傣艺人纷纷作古,许多技艺无法传承下来,民间传统傣剧已到了后继乏人的境地,一些民间优秀的传统剧目面临着失传的可能。民间傣剧艺术的骨干如戏师、乐师乃至观众均面临着断代的危险。

  4、由于常年经费不足,专业剧团同样面临着创作、编排、演出的困难和人才匮乏、演职人员青黄不接、设施设备陈旧简陋等突出问题。

  5、剧目生产滞后,新戏出不来,老剧无市场,民间傣剧由于缺乏创作、编排人才,仅靠老剧目维持,难以留住观众,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6、理论研究荒芜,缺乏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规划,致使傣剧的发展后劲不足。长此以往,舞台专业艺术的傣剧同样面临生存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