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戏:修订间差异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54行: 第54行: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独山县文化馆、弥渡县文化馆、姚安县文化馆、元谋县文化馆、[[云南省花灯剧院]]、[[贵州省花灯剧院|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花灯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独山县文化馆、弥渡县文化馆、姚安县文化馆、元谋县文化馆、[[云南省花灯剧院]]、[[贵州省花灯剧院|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花灯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 濒危状态 ==
  一、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民间花灯艺术不再受欢迎。
   二、十年文化大革命,把传统的花灯艺术几乎关闭起来,不充许跳灯唱戏,认为是牛鬼蛇神。 二、目前,现代文化形式的多元化,出现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普及到千家万户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宣传形式,基本能全天候地让人们足不出户。
  三、年轻人不喜欢,认为下里巴人干的事,看不到民间艺术的可贵之处,认为土。
   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艺术不再是要们求生存的唯一手段。
   五、人亡艺绝的现状是制约花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时代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存世的老艺人越来越少,所以面临人亡艺绝的严峻形势。
[[分类:戏曲种类]]
[[分类:戏曲种类]]

2023年6月29日 (四) 15:49的最新版本

花灯戏
花灯戏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的江西、广西、浙江、湖南、湖北、云南、贵州、重庆、四川以及陕西等地,是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属于传统汉族民间小戏剧种。花灯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俗称灯夹戏、花戏等。最早记载花灯艺术的典籍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初的《平越直隶州志》,说“城市弱男童崽饰为女子装,群手提花篮灯,假为采茶女,以灯作茶筐,每至一处,辄绕庭而唱《十二月采茶》之歌”。这里记载的是遵义的玩灯习俗。而贵阳的玩灯习俗则见之于康熙年间田雯编辑的《黔书》,其中无名氏的《春灯词》有“椎髻花铃唱采茶”、“串作花灯蹀躞行”句,写贵阳近郊玩灯的情景。诗中“采茶”即《十二月采茶歌》。

历史溯源

  大致起源于唐宋之间,风行于明代、清代,许家坝、文家店、大河坝、大坝场、塘头等花灯盛行。

  思南土家花灯不仅历史源远流长,而且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最初是"二人转",其中《门斗转》《鹰展翅》《边鱼戏水》《膝上栽花》和《苏秦负剑》等舞蹈动作很有代表性,连歌带舞,十分动人。明末清初发展到了三人出场,或一男二女,叫"双凤朝阳",或"二男一女"叫"双狮戏球"。也有的地方二男两女叫"双花灯"。旦角又叫幺妹,男扮女装,扎假发辫,包头巾,着花裙,右手执绸边花折扇,左手执彩巾。丑角又叫干哥,反穿皮袄,扎腰带,瓜皮帽子头上戴,右手执大蒲扇。干哥围绕幺妹转,相互旋转唱跳,干哥舞蹈动作丰富多彩,幽默可笑。

  思南土家花灯到清朝末年,因受外来戏剧文化的影响,已发展成为花灯戏--高台戏,这是花灯史上的一个大的飞跃。清道光年间,思南土家花灯由原来在室内演出变为院坝搭矮台演出,土家人称之为矮台戏。清光绪18年,思南人罗芳林从云南还乡,在家乡罗家坝搭了一正规的舞台,把土家矮台戏搬上了高台演出。高台戏由此而得名。形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高台戏,立即声震全县,甚至越过县界,民间不管红白喜事,过年过节,都争相邀请戏班出戏。

  新中国成立后,思南土家花灯得到长足发展,1956年,县人民政府组织花灯会演;1958年,在充实,扩大的基础上建成了花灯剧团。思南土家唱灯从来没有女人参加。

  1956年,全县花灯会演,要求妇女演旦角,土家老艺人田应喜到处动员,终于把许家坝两个15岁的女孩许朝珍、许义福请来了。田应喜还把自古以来丑、旦角以"夫妻"相称的唱法改为"哥妹"相称。这种"哥妹"相称的唱法,一直保持到21世纪。

  1958年,出席全省文艺调演,田应喜等人创作的大型歌舞《社会主义好》博得省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

  1995年,花灯剧《喜相逢》和花灯歌舞《龙凤花烛》参加全省花灯调演,均获优秀节目演出奖和创作奖。

艺术特点

  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最初的花灯戏演出形式简单,以演民间小戏为主,题材多取农村生活和民间故事,有《拜年》《姐妹观花》《三访亲》《刘三妹挑水》《放牛拦妻》等剧目。其表演以"扭"为特点,演员常用折扇与手帕为道具表示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鸡步、梭步、碎米步、矮桩步、妇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盖扇、差扇、扑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黄龙缠腰、海底捞月、雪花盖顶、岩鹰展翅等。贵州花灯戏的曲调有的戏剧性较强,也有的源于抒情性的民歌小调,其中"绣荷包"最为闻名。贵州花灯戏在流行过程中逐渐打破了"灯、扇、帕"的歌舞程式,脚色行当也不再局限于"二小"、"三小",而有了净、末、老旦、彩旦等的划分。其乐曲腔调在原有曲调基础上也出现了扩展变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板腔"和"曲牌"。常用的板腔有【出台调】、【行程调】、【路调】、【数板】、【骂板】、【哭板】、【一字调】、【出马门】、【阴二簧】、【山坡羊】、【哀子】、【四平调】等。常用的曲牌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调】、【送夫调】、【巧梳妆】、【白牡丹】、【比古调】、【送茶调】、【观花调】、【雪花飘】等。在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时,板腔与曲调综合使用,形成了丝弦灯调系、台灯灯调系和锣鼓灯调系,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思南土家花灯戏融入本民族傩戏和摆手舞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婉转动人的优美唱腔、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灯戏兼容的独特民族风格折射出乌江流域的人文风采。

分类

  花灯戏由民间歌舞花灯、茶灯、地花鼓和"调子"发展而成。主要包括湘西花灯戏、以平江花灯戏为代表的湘北花灯戏和以嘉禾花灯戏为代表的湘南花灯戏。

湘西花灯戏

  流行于湘西。民间习惯称为麻阳花灯、桑植花灯、保靖花灯等,都是同阳戏、傩戏相结合发展成的花灯戏。 湘西花灯戏前身花灯,因脱胎于灯节赛会而得名。吉首叫"调花灯",桑植叫"打花灯",永顺叫"地花灯"等。

  花灯在形成了载歌载舞的形式以后,艺人们经过多年实践,将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和民间武术加以艺术加工,创造和发展了风格不同的文、武花灯。文花灯秀丽洒脱,武花灯健美刚劲。

  湘西花灯戏初步形成,并首先出现在今凤凰、麻阳一带,是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当时,阳戏、傩堂戏、辰河高腔、常德汉班已在湘西的一些地方演出,给花灯一定的影响,于是以歌舞演唱为主的花灯在内容上有了新的发展,即将民间故事和其它剧种的剧目改编为花灯戏演唱,如《香莲闯宫》《山伯访友》等。湘西花灯戏的唱腔曲调,多源于民歌、小调。对子花灯和花灯小戏的唱腔多半套用灯调,曲调保持民歌的结构特点,戏曲化程度不同。由于题材的不断扩大,行当增多,唱腔曲调则广采博纳,融阳戏、傩戏、曲艺、高腔以及其他戏剧剧种曲牌于一炉而综合发展。

平江花灯戏

平江花灯戏
平江花灯戏

  原名"灯戏",外地也有称之为"平江花鼓戏"的,是湘北花灯的代表。湘北花灯戏的特征:一是带有即兴发挥性的表演。二是仍具有花灯表演的痕迹。三是吸收了说唱艺术的说和做。四是从民间歌舞中汲取表演技巧。平江花灯戏,流行于平江县境及浏阳东乡一带,以歌舞形式演出叫地花鼓;以戏剧形式演出则称花灯戏,即平江花灯戏。平江花灯戏的剧目有100多个。大多与花鼓戏相同。

嘉禾花灯戏

  也就是湘南花灯戏,流行于舂陵河两岸。桂阳叫"对子调",郴县称"地花鼓",嘉禾叫"花灯"。嘉禾花灯戏的剧目有100多个,其中有轻松活泼的农村生活小戏,如《看花》《打鸟》等,更多的则是反映家庭生活和民间故事的整本戏,如《苦茶记》《金钏会》《打铁》《刘海戏蟾》等等。

  云南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流行于云南的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音、民歌小曲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云南花灯戏有昆明花灯戏、玉溪花灯戏和姚安花灯戏三大支系,其中昆明花灯保留明清小曲及明清剧目最多,伴奏乐器以胡琴为主;姚安花灯民歌色彩浓重,主要用笛子、梆子伴奏;玉溪花灯革新最早,所以被称为"新灯",其剧目及演出形式受滇剧的影响较大。

云南花灯戏

  云南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流行于云南的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音、民歌小曲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云南花灯戏有昆明花灯戏、玉溪花灯戏和姚安花灯戏三大支系,其中昆明花灯保留明清小曲及明清剧目最多,伴奏乐器以胡琴为主;姚安花灯民歌色彩浓重,主要用笛子、梆子伴奏;玉溪花灯革新最早,所以被称为“新灯”,其剧目及演出形式受滇剧的影响较大。

  云南花灯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灯小戏,后受滇戏等大戏影响,花灯戏艺人在改进情节比较曲折复杂的剧目时,也吸收相关曲调加以变化、拓展和翻新,创立了花灯戏新调。新编的灯调采用曲调连接的编曲方式,具有板腔音乐的某些特点,适合演出传统大戏。除此以外,云南花灯戏的曲调还有各种民歌小调,在整个剧种中占有重要地位。花灯戏演出很注重舞蹈,云南花灯舞蹈的基本特征是“崴”,民间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崴步”都有手部动作配合,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及“扇花”的种种变化是其具体表现。花灯戏中的歌舞有利于烘托情节和丰富人物性格。

  云南花灯戏最繁荣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此时不仅涌现了史宝凤、熊介臣、袁留安等一批著名花灯戏演员,还出现了《探干妹》、《闹渡》、《刘成看菜》、《三访亲》等享誉云南戏曲舞台的剧目。熊介臣是最早把农村晒场演出的“簸箕灯”搬上舞台的前辈艺人之一,他擅演小生,以演《山伯访友》中的梁山伯、《白蛇传》中的许仙闻名,表演具有浓郁的云南玉溪乡土风味。

玉溪花灯戏
玉溪花灯戏

  在演出的艺术形式上,玉溪花灯戏多以两个人的歌舞和两个人以上的群舞为主,往往是载歌载舞,内容不拘。玉溪花灯戏音乐,原有一百多个曲调。从艺术表现功能上看,大约可以分为抒情性的、说唱性的、叙事性的等。抒情性的灯调,听起来情挚意浓,柔情似水;说唱性的灯调则娓娓动听,有板有眼;叙事性的灯调又是绘声绘色,韵味无穷;歌舞性的灯调能载歌载舞,生动活泼,节奏感强;悲哀性的灯调,哀婉动人,催人泪下。

  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玉溪市申报的花灯戏(玉溪花灯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贵州花灯戏

   贵州花灯戏是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地有不同的称谓。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最初的花灯戏演出形式简单,以演民间小戏为主,题材多取农村生活和民间故事,有《拜年》、《姐妹观花》、《三访亲》、《刘三妹挑水》、《放牛拦妻》等剧目。其表演以“扭”为特点,演员常用折扇与手帕为道具表示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鸡步、梭步、碎米步、矮桩步、妇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盖扇、差扇、扑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黄龙缠腰、海底捞月、雪花盖顶、岩鹰展翅等。贵州花灯戏的曲调有的戏剧性较强,也有的源于抒情性的民歌小调,其中“绣荷包”最为闻名。贵州花灯戏在流行过程中逐渐打破了“灯、扇、帕”的歌舞程式,脚色行当也不再局限于“二小”、“三小”,而有了净、末、老旦、彩旦等的划分。其乐曲腔调在原有曲调基础上也出现了扩展变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板腔”和“曲牌”。常用的板腔有【出台调】、【行程调】、【路调】、【数板】、【骂板】、【哭板】、【一字调】、【出马门】、【阴二簧】、【山坡羊】、【哀子】、【四平调】等。常用的曲牌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调】、【送夫调】、【巧梳妆】、【白牡丹】、【比古调】、【送茶调】、【观花调】、【雪花飘】等。在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时,板腔与曲调综合使用,形成了丝弦灯调系、台灯灯调系和锣鼓灯调系,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思南土家花灯戏融入本民族傩戏和摆手舞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婉转动人的优美唱腔、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灯戏兼容的独特民族风格折射出乌江流域的人文风采。

  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思南县申报的花灯戏(思南花灯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组织

  花灯戏的组织叫花灯班,或花灯会,有的还置办了会产,以保证演出。清末贵阳著名的花灯生角有"南门李二公"、"小碧寨王应堂"等。1960年贵州省花灯剧团还聘请王应堂(时有91岁)来传授花灯曲调和花戏《姊妹观灯》。王应堂的师傅就是李二公。

传承意义

  2000年来,各地的花灯戏都面临着与其他传统戏曲艺术同样的困境,剧场演出日益减少,剧团经费短缺,新剧目编排上演困难,年轻一代的编创演出人员后继乏人,急需采取措施对花灯戏这一地方特色剧种进行抢救、保护 。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独山县文化馆、弥渡县文化馆、姚安县文化馆、元谋县文化馆、云南省花灯剧院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花灯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