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花鼓戏:修订间差异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导入1个版本) |
(没有差异)
|
2022年12月12日 (一) 11:15的版本
零陵花鼓戏,过去通称花灯,或名调子。据史料记载,早在清嘉庆二年(1797),当地的老百姓,就有在节日里歌舞相庆的风俗。后来,零陵北域祁阳花鼓灯和南域的道县调子,通过长期交流,于1951-1952年间在零陵组合成“半戏半调”的“阴阳班子”,这个新汇合成的剧种,到1956年,定名为零陵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经历了地花鼓、草台戏、城镇剧场三个时期,除在永州境内的十一个县区广为流传外,还在邵阳、衡阳、郴州以及粤、桂、赣、黔部分地区流传。
零陵花鼓戏的表演细致入微,唱腔优美动听。旦舞手帕,丑挥纸扇,走矮步,绕着旦转圈,相互对唱的形式,十分生动活泼。零陵花鼓戏由歌舞型的演唱形式逐渐发展到唱、做、念、打等综合型的戏曲形式,以反映劳动生产、婚姻爱情以及其它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其表演身段和形式,就是从纺纱织布、耕田种地、挑水砍柴等家务劳作和田野劳动的日常生活中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配合手、眼、身、腰、步和道具的运用而逐步形成,特色十分鲜明,她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快乐和光彩,为中华优秀文化与道德文明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值得保护、珍惜和弘扬的宝贵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小戏剧种。由祁阳花鼓灯和道县调子合并而成。1951年祁阳花鼓灯艺人来零陵,成立了零陵县大众楚剧团,后道县调子戏艺人来加入该团,1956年冬改名为零陵县花鼓戏剧团,剧种定名为零陵花鼓戏。过去花鼓用祁阳方言演唱,调子用道州方言演唱,现已逐渐融合,都用永州官话为其舞台语言。
花鼓灯源于祁阳“车马灯”;调子戏源于道县“狮子客”,均为地花鼓的演唱形式。清代中叶,始由地花鼓转向草台花鼓,过渡为以反映生产劳动、婚姻爱情为主要内容的“二小戏”。以后随着题材内容的日益丰富,增加了小生一行,发展为三小戏。清末与祁阳戏合班演出,祁阳一带称“阴阳堂子”,道县一带称“饺饵面”(注:一半面条一半馄饨的熟食),后移植一些祁剧剧目,改唱花鼓调,由三小行当发展为生、旦、丑、净的多脚体制。在音乐、表演等方面,也深受祁剧影响。
零陵花鼓戏曾流行于祁阳、东安、零陵、道县、宁远、江华、新田、邵阳、隆回、新宁、武冈、衡阳、常宁、嘉禾、临武、蓝山、桂阳等地,以及粤、桂、赣、黔等省的部分地区。在广西,花鼓灯名丑石和尚(本名谢明旦)曾于清末民初组班到全县、兴安、灌阳、宜山、柳州等地演出,并在柳州设馆教徒。花鼓灯艺人唐裕仁曾于民国十年(1921)定居临桂县,设馆教徒多年。调子戏艺人陈忠秀曾于民国二十年在中山董家洞教馆七届。花鼓灯名丑董玉山曾于民国三十年参加桂林彩调班演出,教徒传艺。此后还有清风园、双喜园、春兰园、仁和班等,都曾先后到桂北各地演出。调子戏艺人冯初学曾于民国十四年在乎乐砂子街创立调子班荣庆园,在桂北各县演出九年。在粤北,调子戏艺人四妹仔,于清光绪时经常率班到连县演出,以后班社解散,她就定居在连县莲花墩教徒传艺,与八音班艺人罗能快组成连县最早的职业班——莲花采班。名丑王世发曾于清光绪时到乐昌教徒传艺。以后还有花鼓灯同乐园,调子戏双喜班,曾先后到连县、乐昌、韶关等地演出。此外,花鼓灯女艺人二妹仔和连妹仔曾于清末组班到赣南的大庾、上犹、崇义等地演出。喜庆园于民国十八年到贵州的玉屏、天柱等地演出。
零陵花鼓戏的传统剧目,题材内容涉及到劳动人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语言通俗,形式多样,共有一百五十三个。小调类和走场调类大都是“二小戏”。各占总数的百分之十五,川调类多为大、中型剧目,占总数百分之七十。代表性剧目有《云南寻夫》、《打安徽》、《赶子牧羊》、《萝卜菜上寿》、《拷打梁氏》、《寡妇上坟》、《鸟英晒鞋》、《贤女劝夫》、《三看亲》、《假报喜》、《舂碓》等。现能演出的尚有六、七十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编现代戏四十四个,整理改编传统戏十七个,其中有《云南寻夫》、《红娃》、《月明心亮》、《响姑》等,曾先后参加省戏曲会演、调演,获得好评。此外移植演出的现代戏一百三十七个、历史戏三十八个。
零陵花鼓戏音乐,唱腔包括川调、走场调、小调三种。伴奏音乐原来只有锣鼓伴奏曲〔一条龙〕,其他曲牌和锣鼓经都是从祁剧移植过来的。
零陵花鼓戏的表演以矮子步、扇子功为重要的基本功。矮子步从正矮步的基础上发展了七种步法。扇子功从开扇的基础上发展了十种扇花。其他身段和表演程式,如纺纱织布、穿针引线、筛米舂碓、挑水砍柴等,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零陵花鼓戏的班社,过去有职业班和半职业班两种。祁阳一带的职业班,计有;清风园、喜庆园、得胜园、双喜园、同乐园、春兰园、仁和班等,以清风园成立较早(1923),喜庆园名角多,影响大,活动时间达二十年。道县一带职业班有荣庆园、双喜班、廖青年班等,以荣庆园名角多,影响大,活动时间二十四年。
祁、道两派的半职业班有三十余个,起班最早的,有清光绪以来的石和尚班。民国以来花鼓灯在祁阳郊区的有石和尚、猪仔仔、双凤、邓发,金兰桥区有许九、周仕绵,白地市区有谢青山、李世发、萧大满、刘安生等先后组成的十几个班社,农忙务农,农闲演戏,每逢喜庆,必有演唱。当时祁、道两派的从业人数共有两百余人。
零陵花鼓戏艺人,主要是通过科班(教馆)培养出来的,集中学习三月出科,而后搭班参师。祁阳一派有双字馆、明字馆、玉字馆等。道县一派有学字馆、清字馆、老人丑馆、廖有仔馆、六合班、玉盛班等。以学字馆开设最早(1896),清字馆成才率较高,如何玉清、张霞清、黄德清、蒋建玉、廖有仔等驰名遐迩。双字馆设馆十二届,授徒三百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演员的方式:一是剧团招生培训。如零陵、双牌两个剧团,先后办学五届,学制三年。二是办校培训。如道县1958年开办文艺学校,学制一年,共培养演员一百二十人。三是派送各项专业人员参加省、地级文艺单位举办的各种专业学习班学习,或保送艺术院校进修。如零陵、双牌两个剧团先后派往学习的编导、演员、乐师、舞台美术等共有三十二人次。通过学习,使专业人员提高了艺术水平,大都成为剧团的艺术骨干力量,促进了零陵花鼓戏艺术的蓬勃发展。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