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剧: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48行: | 第48行: | ||
1949年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许多庐剧团为了充实庐剧伴奏乐器,先后成立了民族管弦乐队,包括二胡、高胡、笛子、琐呐、琵琶等等。后来还加进了大提琴、小提琴、单簧管等西洋乐器。有时根据演出的需要,使用了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混合编制乐队。 | 1949年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许多庐剧团为了充实庐剧伴奏乐器,先后成立了民族管弦乐队,包括二胡、高胡、笛子、琐呐、琵琶等等。后来还加进了大提琴、小提琴、单簧管等西洋乐器。有时根据演出的需要,使用了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混合编制乐队。 | ||
[[分类:戏曲剧种]] | [[分类:戏曲剧种]] |
2023年3月27日 (一) 17:26的版本
庐剧,安徽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庐剧,原名是倒七戏,又称小倒戏、小戏,另有别称花篮戏、采茶戏、灯戏、二小戏、三小戏、和州戏、倒祭戏、稻季戏等,流行于安徽省江淮之间的皖西、皖中和江南部分地区 ,是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 庐剧的传统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同时庐剧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早期庐剧用锣鼓伴奏,主要有堂锣、大锣、小锣三件打击乐器。
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57。[1]
起源与发展
历史起源
庐剧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庐剧最初活跃于大别山的霍山、金寨和河南省商城、固始一带。19世纪中期,流行于安徽省江淮之间的皖西、皖中等地,尤以皖中合肥一带的庐剧演出最为盛行。
清光绪三十年(1904)间,庐剧进入城市。庐剧艺人王业明、傅昌柱所领班社,先后演出于芜湖大花园,王四班社在南京鼓楼巷等茶社演出,之后艺人王本银还跟班到上海与淮剧同台在“大世界”演出。另外,丁友和班、孙廷榜班等十多个班社,均以合肥为中心在合肥、定远、寿县、巢县、含山、和县、全椒等地进行演出。[2]
发展过程
庐剧最初因其低俗的一面而被清朝官府严令禁演,许多班社和艺人也受尽摧残和侮辱。庐剧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流行于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带的"嗨子戏"影响,后来又吸收融合了湖北花鼓戏和淮河一带的"端公(男巫)戏"等剧种的部分剧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断丰富起来。庐剧班社早期不满10人,只能在农村草台演出生活小戏和折子戏。辛亥革命前后,曾一度和徽戏合班演出,称为"四平带折班"("四平"指徽戏,"折"指庐剧小戏)。到了20世纪30年代,部分班社进入芜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与京剧合班,称为乱弹班。因此,在剧目和表演方面亦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解放前的庐剧多为私人班社,有职业戏班和农民农闲时候的草台班子,演出条件简陋,属于临时搭台唱戏。
新中国成立后,因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政策,安徽省、市政府整合了一些大的班社组建了安徽省庐剧团、合肥市庐剧团等国营剧团。在政策的鼓励和指导下,庐剧从不成体例的旧形态蜕变成正规的地方剧种。
1951年成立安徽省倒七戏剧团(后改名“安徽省庐剧团”)。其后,全省成立专业庐剧团34个,主要分布于合肥、肥东、肥西、长丰、巢湖、无为、庐江等地。当下,庐剧的流行分布区域没有太多变化,但专业庐剧团锐减,全省仅有专业剧团5个,常年演出活动较少。但仍有一大批民间业余班社(约200多个)常年活跃于广大农村、县城和城市城郊。
20世纪50年代中期,庐剧进入短暂的发展鼎盛时期。1957年,安徽省庐剧去北京演出。1958年丁玉兰饰演的庐剧《借罗衣》拍成电影。
改革开放后,庐剧曾恢复昔日的辉煌,但由于根基不足,到80年代末由于艺术传播媒体的不断出现,庐剧面对严酷的竞争举步维艰。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这一利好消息很快在合肥有了明确的回应:加大庐剧人才的培养,每年创作和编排两到三部精品节目。2015年12月30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2016年新年戏曲晚会上,经典庐剧曲目《秦雪梅》选段《观画》,与婺剧、龙江剧、莆仙戏等剧种一起,第一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随着文化多元化发展,人们走进剧场的概率越来越少,戏曲发展环境受到挑战。庐剧要有更大作为,才能留住观众,将庐剧与交响乐融合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2021年6月27日,在合肥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文艺晚会上,庐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就是在保留庐剧原本的唱腔上,“混搭”了西洋乐旋律,让庐剧多了一份大气磅礴的韵味儿和生机勃勃的精气神。
除了节目形式的创新,在剧目上,近年来庐剧也是在不断地突破,先后推出了大型庐剧现代戏《村长娘子》《马郢计划》《农运特派员》《等不到今生等来世》等一批民众喜闻乐见的剧目,让庐剧走得更远。[3]
文化特征
唱腔
庐剧的传统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主调是折戏和本戏的主要唱腔,有旦和小生唱的"二凉"、"寒腔"、"三七";老生唱的"正调"、"哀调";老旦唱的"正调"、"哀调";老生、老旦唱的"端公调";丑与彩旦唱的"丑调";以及神鬼出场用的"神调"、"鬼对子"等。主要唱腔又有寻板(类似导板)、抹拐(类似扫头)、伸腔、连词、切板、大小过台等变化。落板时常用帮腔,满台齐唱,称为"邀台"(或"吆台")。花腔多为民歌小调,常用于三小戏,活泼健康,有40多种,大多专戏专用。
庐剧的唱腔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唱腔中不断出现用假声演唱的旋律,称做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帮腔吆台,即当舞台上的演员唱到一定的时候,由场面和后台的演员齐声帮唱,高亢辽阔,烘托剧情,渲染舞台气氛。其乡土味很浓,风格明朗。
折叠表演
庐剧的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打击乐很丰富,几乎是一种戏一套锣鼓经,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锣鼓声中进行的。唱时,一般都站着唱,随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动作,大的舞蹈动作都是唱完一段后,随着打击乐器的伴奏舞蹈起来。舞蹈吸收民间花鼓灯、早船舞等形式,花样翻新,姿态优美。 庐剧从编剧到导演,从作曲到舞美的设置无一不与兄弟剧种相同。至于演员的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与其他剧种也没有根本区别。要说有区别主要是声腔。庐剧唱腔主要来源于民间,古庐州有门歌、秧歌、莲花落、搭汗巾等民间小调,大别山有山歌,巢湖地区有巢湖民歌。庐剧的唱腔就是根据这些民歌和小调加以提炼、升华、改良而来的,比较朴实,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韵味也十足。庐剧流行区的观众对这种唱腔爱听、爱唱,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很贴近。
脚色行当
庐剧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后来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还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制。庐剧从前无女艺人,旦角多由年轻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庐剧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脚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
伴奏乐器
早期庐剧用锣鼓伴奏,主要有三件打击乐器:堂锣、大锣、小锣,有"两打三唱"之说。伴奏时由打鼓师傅兼打大锣和打小锣的两个人,称为"双场"。后艺人们用碗口粗的毛竹节,在毛竹节的周围钻孔,用绳子拴在长凳上,用竹筷击出响脆的声音,当板鼓用,由打鼓的师傅兼打。后又增加了钹,由不上场的演员兼打。伴奏位置一般是在演员舞台下场门的一侧,打堂鼓和大锣的鼓师靠近台口,里面是小锣,再里面就是钹。
1949年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许多庐剧团为了充实庐剧伴奏乐器,先后成立了民族管弦乐队,包括二胡、高胡、笛子、琐呐、琵琶等等。后来还加进了大提琴、小提琴、单簧管等西洋乐器。有时根据演出的需要,使用了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混合编制乐队。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