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汉剧院:修订间差异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创建页面,内容为“替代=武汉汉剧院|缩略图|武汉汉剧院   1962年建于武汉的文化机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   武汉汉剧院系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成立的八大国家级重点艺术剧院之一,前身为武汉汉剧团。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赠诗:“京昆登大雅,秦越奏清平,尊重吴陈派,宏宣江汉声”以示祝贺。   曾多次为毛泽东、…”)
 
无编辑摘要
 
第66行: 第66行:
== 剧院地址 ==
== 剧院地址 ==
  武汉市江汉区北湖正街16号
  武汉市江汉区北湖正街16号
 
[[分类:汉剧院团]]
{{SchoolList
{{SchoolList
|province=武汉市
|province=武汉市
}}
}}

2023年6月28日 (三) 16:03的最新版本

武汉汉剧院
武汉汉剧院

  1962年建于武汉的文化机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

  武汉汉剧院系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成立的八大国家级重点艺术剧院之一,前身为武汉汉剧团。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赠诗:“京昆登大雅,秦越奏清平,尊重吴陈派,宏宣江汉声”以示祝贺。

  曾多次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演出,并受到亲切接见。

简介

1962年建院董必武题词
1962年建院董必武题词

  武汉汉剧院是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艺术团体,其前身为武汉汉剧团。一九六二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正式建院,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赠诗:“京昆登大雅、秦越奏清平,尊重吴陈派,宏宣江汉声,根深如群众,生命力蕃荣”以示祝贺。

  武汉汉剧院在艺术大师陈伯华的带领下,著名演员云集,“十大行当”齐全,在对汉剧传统艺术的研究、整理和创新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新一代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中,也硕果累累,剧院不断进取,刻意求新,已形成独特的高雅、清新的艺术风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剧院在艺术建设中,整理和创作的一大批优秀剧目如:《二度梅》、《状元媒》、《三请樊梨花》、《宇宙锋》、《柜中缘》、《打花鼓》、《哭祖庙》、《闯王旗》、《借牛》、《狐探》、《磐河桥》、《扫雪打碗》、《扫松》、《四郎探母》、《王昭君》等,多个剧目已拍摄成戏曲艺术片和电视剧,在国内外影响极佳。剧院扎根武汉,面向全国,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曾赴前苏联、台湾、香港、澳门、日本、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深受国内外朋友的热烈欢迎。[1]

历史沿革

武汉汉剧院成立于1962年元月,是当时国家八大重点剧院之一。院长陈伯华、副院长由吴天保、胡桂林、李罗克、吴杰等人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为建院题词:“各地名剧种,传人须养成。京昆登大雅,秦越奏清平。尊重吴陈派,宏宣江汉声。根深入群众,生命力蕃荣”。

  武汉汉剧院的前身是武汉市汉剧团,成立于1953年6月1日。由解放初期的武汉市汉剧工作第一团、新生汉剧团、民众乐园汉剧队合并组建而成,吴天保任团长。武汉市文化局曾派政治辅导员杨宝玉,音乐干部律韦、曾彩麟、傅学清来剧团开展戏改工作。

  1949年5月武汉解放,汉剧界的名老艺人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到“改人、改戏、改制”的“三改”方针及各种社会活动中。1949年11月,文化局举办了全市第一次戏曲观摩演出,汉剧艺人演出了《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等现代戏。1951年1月,武汉市戏曲改进协会汉剧分会成立,这是建国后汉剧第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研究改进汉剧艺术的组织机构。在此期间,武汉市举行第二次戏曲观摩演出。公演前,栋联、汉一队、民众乐园等三个汉剧团和全市戏曲界一起参加了抗美援朝捐献义演等一系列活动,并在观摩会上对汉剧的剧本、导演、服装、音乐、化妆等的改革,作了初步的探讨。

  1952年举办“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 汉剧《打花鼓》、《三才阵》、《宇宙锋》、《辕门斩子》、《扫雪打碗》、《收痨虫》、《打渔杀家》、《玉堂春》等参加了汇演,其中,《宇宙锋》获优秀剧目奖,陈伯华、李春森、吴天保获个人奖,李罗克、李四立、周天栋、余春衡、傅小宝获奖状。10月汉剧陈伯华主演的《宇宙锋》获二等演出奖,陈伯华获一等表演奖,李罗克、王燕燕主演的《打花鼓》和吴天保、胡桂林主演的《战樊城》作为示范展览剧目演出,获得一致好评。不久,《宇宙锋》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

  1953年,武汉市汉剧工作第一团与栋联汉剧团、民众乐园汉剧队合并,成立武汉市汉剧团后,除立足武汉三镇,服务观众外,还上山、下乡、进厂矿、下部队,其演出足迹延伸到了祖国各地。

  建国之初,陈伯华副团长率汉剧十大行当艺术家的三十余人,到朝鲜慰问志愿军。1954年6月,又投入艺术家到中南各界慰问各地部队官兵的演出活动中。1954年,武汉市遭遇百年未见的大水灾。全团演员组成若干个演出队,他们一边挑土抢险、一边慰问抗洪大军,创作人员还就地取材,编导抗洪中的新人新事,鼓舞士气。1957年,剧团在上海、北京等地作了为期四个月的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均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在北京,全体演员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邓子恢的亲切接见,扩大了汉剧在全国的影响,为汉剧写下光辉的一页。

  武汉市汉剧团建团后,在剧本审查、演出、导演、彩排等方面初步建立了艺术生产制度,艺术水平和演出质量均得到了提高。1955年4月至5月,武汉市举行了第三次观摩公演。陈伯华主演的《秦香莲》和李罗克主演的《秋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二度梅》于1959年底由武汉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艺术片,《审陶大》于1960年夏天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艺术资料纪录片,这是继《宇宙锋》之后,汉剧艺术又一次在银幕上绚丽绽放。

  1956年6月,陈伯华、李罗克、王晓楼、花碧兰等十一名主要演员,参加中央文化部召开的为期四个月的戏曲演员讲习班的学习。1957年8月,剧团创办了汉剧戏曲训练班;1959年1月,又招收了第二批学员,1959年6月,武汉市戏曲学校又分配剧团50多名毕业生,极大地充实了演出力量。剧团特别成立了青年演出团,委派专业教师,以便使他们更好地继承名老艺人的表演艺术。1960年6月,在市文化局举行的第三届青年会演中,剧团青年演员受到了一致的好评。《穆桂英智破天门阵》和《广平府》,被选为出席湖北省第四届戏曲教学会演的优秀节目。

  1962年1月1日,武汉汉剧院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院,院址由原汉剧团所在的清芬剧场搬迁至汉口前进四路74号,陈伯华任院长。建院之时,举行了为期一月的盛大建院活动,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专程到汉表示祝贺;郭汉城先生在剧院作了学术报告;广东汉剧院、陕西安康汉剧院以及省、市各专业院团均派代表参加。

  六十年代后,全国大演现代戏。武汉汉剧院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中,佳绩频出。剧院的青年演员陈新云主演《赵玉霜》、吴思谦主演《八一风暴》,陶菊蓉主演《红色少年》等,都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1965年7月,赴广州参加中南区现代戏剧观摩会演,李罗克主演《借牛》,并与陈伯华、戴湘萍主演《太阳出山》,受到了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同志的赞扬。《借牛》一剧被调进北京参与国庆献礼剧目,并登上游行彩车,经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七十年代初,传统剧目遭到禁锢。剧院创作了现代戏《永不停航》,移植了“样版戏”《红色娘子军》等现代剧目,《红色娘子军》一剧受邀两次晋京演出。创作的小戏《高山劲松》(与省汉剧团合演),曾参加文化部举办的艺术调演。

  1977年,武汉汉剧院恢复上演了大批传统戏。创作上演了由程云编剧、高秉江等导演、李金钊作曲、杨世雄、胡和颜、童志主演的《闯王旗》,并于1978年进京演出后,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戏曲片。

  进入八十年代后,汉剧院不但将古老汉剧带到遥远的异国他乡,而且一大批中青年人才在不断磨砺中脱颖而出。1981年,在省中青年演员比赛会演中,汉剧院演出了《重太别》、《盗旗马》、《清风亭》、《义责王魁》,胡和颜获表演一等奖,陶菊蓉、吴绍毓、侯宝耀、吴思谦均获得表演二等奖。1982年,应香港联艺娱乐有限公司邀请,陈伯华率团赴港演出。陈伯华主演的《宇宙锋》、《柜中缘》、《贵妃醉酒》;陶菊蓉主演的《花木兰》;胡和颜主演的《状元媒》以及折子戏收到高度赞扬,并在香港中文大学与学者进行了艺术探讨。1987年,在省戏曲剧团青年演员比赛中,邱玲表演的《宇宙锋》、邓敏表演的《挑滑车》双获一等奖。1988年11月,应日本演剧学会和日本友人邀请,由实验青年团演出的《曾根崎殉情》赴日公演,获得极大的成功,戏曲评论界对该剧的编、导、演、音乐及舞美给予极高的评价。

  50年来,武汉汉剧院在院长陈伯华的带领下,著名演员云集,“十大行当”齐全,在对汉剧传统艺术的研究、整理和创新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88年10月,武汉地区文艺界在市委小礼堂隆重纪念“陈伯华舞台生活六十周年”。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发来贺函,文艺界名流曹禺、俞振飞、阿甲、王蒙也向陈伯华发来了贺词。桂剧表演艺术家尹羲特地从广西赶来向陈伯华表示祝贺。湖北省、市领导到会相继表示祝贺,时任湖北省副省长韩南鹏代表省政府授予陈伯华“汉剧艺术大师”的证书,并在江夏剧院举行了三场纪念演出。

  九十年代前后,武汉汉剧院三位优秀演员,以骄人的成绩摘取了三朵“梅花”,为湖北汉剧赢得了荣誉。1989年,邓敏获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0年12月,武汉汉剧院奉调进京参加了“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展演”活动。《二度梅》在首都剧场举行专场演出。胡和颜以细腻、深邃的表演获得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1年12月,武汉汉剧院青年实验团进京演出。由邱玲主演的个人专场《打花鼓》、《宇宙锋》、《穆桂英智破天门阵》大获成功,获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此后,又有一批年轻演员崭露头角,立在了舞台上。2002年,青年女演员方开柳、王黎,在全国地方戏精品折子戏展演暨青年演员大奖赛中,分获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优秀青年演员邱玲、邓敏、王立新、熊国强、卢玉华、李青、刘丽、孙伟、黄彦安、郭洪春、范琼等在湖北省戏剧“牡丹奖”的比赛中,获“牡丹大奖”和“牡丹奖”。此外,范琼、刘敏、耿丽亚、毕巍然、郭洪春、付丽、易超、曾纯、吴正光等青年演员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

  汉剧院注重人才的培养,致力于精品剧目的打造,2006年创作演出的大型抒情历史剧《王昭君》和2012年推出的改编全本《宇宙锋》,大胆启用青年演员,以剧目促人才、以人才求发展。《王昭君》荣获中国第十届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宇宙锋》首演获得极大的成功,并以强大的演出阵容亮相国家大剧院,受到北京观众的热烈欢迎,获得社会各界极高的赞誉。之后,《宇宙锋》参加第一节湖北艺术节暨第十届楚天文华奖比赛中获得楚天文华大奖。王荔、贾振南、邵从新等3人获楚天文华表演奖,傅江宁、陈受新、戚茂盛等获楚天文华音乐创作奖。

  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古老汉剧,2000年开始,经过多年筹备的汉剧“百出工程”启动。逐年对汉剧“十大行”经典剧目进行挖掘、抢救、整理、提高,不但将其搬上舞台,还采用录像的方式进行保存。2003年3月,汉剧院召开了“百出工程”排练剧目论证会,发表了《汉剧院2003年“百出工程”排练剧目论证会议纪要》。2006年5月20日,汉剧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此,“百出工程”成为非遗保护中一项重要工作。胡春艳、贾振南、刘林生、杨谟超、吴思谦、袁忠玉等老艺术家被请回授课,一批经典剧目如《挑帘裁衣》、《乔府求计》、《斩经堂》、《审陶大》、《义责王魁》等相继得到挖掘继承。

  汉剧的传承与保护乃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汉剧院在做好剧目挖掘整理的同时,通过各种平台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一古老的剧种。2007年,陈伯华大师率团进京,汉剧与京城名家在长安大戏院举行了京汉同台演出。2009年,湖北电视台拍摄纪念建国60周年系列片《影像记忆湖北文化60年之回顾》,其中收录了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专题节目。此外,汉剧院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了一部8集的汉剧电视专题片,对汉剧艺术的宣传及传承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汉剧保护意识的增强,汉剧院得到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关心与重视。2007年5月,投资百万元的新美成戏院竣工,汉剧有了自己专属的演出场所。同年11月,汉剧院由前进四路搬迁至原市艺校旧址,办公环境、排练场所得到极大的改善。2009年5月,武汉市人民剧院正式并入武汉汉剧院,并于2010年将“美成”迁至人民剧院,开辟了“美成茶苑”,于每周末上演汉剧专场。汉剧艺术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迎来新的发展生机。[2]

获得荣誉

  在历届全国性的艺术大赛中,剧院显示出雄厚的人才实力,武汉汉剧院新编大型历史剧《王昭君》在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上荣获“优秀剧目奖”;

  武汉汉剧院新编大型汉剧《宇宙锋》2012年受邀赴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轰动京城文艺界,并荣获湖北省首届艺术节“楚天文华大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暨十四届文华“优秀剧目奖”、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新编古代汉剧《失子记》获得湖北省第二届艺术节剧目展演奖,并获得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创作项目资助;现代汉剧小戏《过河》获得中国剧协第五届中国小戏小品比赛“优秀剧目奖”。

  2016年,圆满完成文化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名家传戏”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汇报演出。汉剧艺术家分别斩获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6年5月20日,汉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武汉汉剧院被列为全国地方戏曲创作演出重点院团。[3]

剧院地址

  武汉市江汉区北湖正街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