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修订间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傩堂戏在戏剧界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在会同又叫“扛菩萨”,起源于冲傩、还愿、消灾纳福的原始傩舞。傩,是驱逐疫鬼之意。因为“傩”大多是在有神像祭坛的厅堂演出,所以称之为“傩堂戏”。[http://www.huitong.gov.cn/huitong/c118283/202201/8dcf224df11c44b9a2c5b235f0507d3b.shtml] | |||
傩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戏曲因素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起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的艺术因素,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清代康熙年间,傩戏在湘西出现,随即由沅水进入长江,迅速传播开来,与各地的民间艺术相融汇,形成多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像湖南、湖北(主要流行于鹤峰和恩施地区)的傩堂戏就是吸收花鼓戏表演技巧而形成的。 | |||
2006年至2014年,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万载开口傩、鹤峰傩戏、恩施傩戏、任庄扇鼓傩戏、德安潘公戏、梅山傩戏、荔波布依族傩戏、临武傩戏、庆坛)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
== 介绍 == | |||
傩堂戏,流行地域较广、涉及民族众多,是傩戏家族中的一个重要品类。傩堂戏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傩堂戏又有傩愿戏、傩坛戏、傩神戏、还傩愿、神戏、鬼脸戏、端公戏、师道戏、土地戏、师公戏等称谓。这种戏在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西、 云南等首(区、市)的汉、苗、土家、布依、侗、毛难、仡佬等民族中都有流行。从现存 《梁山土地》等剧目来看,傩堂戏与"梁山灯戏"颇有渊源。 | |||
在贵州东北部乌江沿岸土家族聚居区的德江、思南等县,民间还完整地保留着享誉海内外的"土家族傩堂戏"。其神秘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蕴,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强烈兴趣,相关的学术研究至今仍然绵延不绝。 | |||
傩堂戏是一种佩带面具演出的带有宗教色彩而具有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民族戏剧雏形,被戏剧界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涉及内容有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历史学、神话、语言、戏剧、美术、音乐及舞蹈等,有茅山教和师娘教两派。表演的核心是"冲傩还愿"、"酬神娱人",紧紧围绕神、鬼、人这一轴心开展活动,因而出现"傩祭"、"傩戏"、"傩技"表演形式和傩面具、法器、傩服饰等道具。神案和开坛、开洞、闭坛活动禁严、神秘、肃穆,而又娱神娱人;傩戏表演动作夸张、豪放、变化性强、旋转幅度大,有"踩八卦"、"踩九卅"之舞步;唱腔质朴,语言诙谐、风趣;音乐独特、内容丰富;服饰古朴简单,有头扎、法衣、法裙;面具形态怪异、夸张、滑稽幽默,有半堂戏12个面具和全堂戏24个面具之分;法器大小尺寸、图案、质地规定严格、富有象征意义,其来历大多有一神奇的传说。傩技表演中的开红山、上刀梯、刹铧、钉鸡等绝技,神秘而又神奇。观看傩活动表演,可以获得娱乐的享受,体验到一种信仰的满足感,在神秘而又具有惊心动魄的傩技中感受到神的威严,在酒足饭饱之后,享受到傩戏带来的欢快,同时,在你游途疲劳时,享受到麻糖水、糖梨、熬熬茶等美食、土特产的凉爽。 | |||
== 剧种简史 == | |||
=== 产生背景 === | |||
傩,古书解为驱鬼逐疫。傩舞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1] 。 | |||
在传统的华夏文明中,"傩"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 | |||
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代时被称为“傩”。 从中国古代商周时起,就把祭祀神灵作为重要的活动。古老的图腾崇拜和鬼神信仰,是民众渴望驱逐苦难,追求幸福生活最朴素的表达,国家要祭,民间也要祭。如日月星辰、风师雨师、五岳山林、上帝社稷都要祭。这种祭祀的方式之一,就称为傩,并且国家有大傩,民间有乡人傩。在祭祀的仪式中必然要有歌舞礼乐,这种歌舞也就是傩舞。傩在民间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在歌舞中增加了故事情节,丰富了表演,向傩戏转化。而这种傩戏就是最原始的戏曲。 | |||
=== 发展过程 === | |||
傩仪由天子所命的庄严祭祀,渐变发展到民间,经历了逐疫、酬神、世俗化三个阶段。汉魏时期,傩事活动的规模变得更加盛大,仪式中的方相氏增至4个,另各有12个黄门弟子和神兽,120名扈从,其余装扮成各种神盠的演员多达上千人。而随着道教的兴起和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傩变驱鬼逐疫而为酬神纳吉。主角方相氏让位于青龙、白虎及佛教中的金刚、力士等护法神。宗教世俗化后,其功能变酬神为娱人,传统的不可侵犯的神祗,一变而为傩公、傩母;再变则成灶公、灶母;至晚唐,连乞丐也加进了傩仪的行列。至宋,神秘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而现实社会的习俗充塞傩祭仪式,自元旦至元宵,丐户戴面具,穿红衣,挈党连群,通宵达旦,遍索酒食,场面十分壮观。 | |||
唐宋以后,随着傩事活动的广泛流传,在驱鬼逐疫的鬼神信仰中也融入了大量的儒、道、佛等文化,有了许多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借用,还有不少历史故事和战争题材的内容穿插其间,显示出浓厚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色,《兰陵王》《目连救母》等傩戏剧目便一直延传至今。约在元明时,嬗变而成傩戏。 | |||
元蒙因信仰不同,傩礼受到排斥。明代恢复过宫傩,清代宫廷不再举行。但《论语·乡党》中记载的"乡人傩"一直在民间延续,并与宗教、文艺、民俗等结合,衍变为多种形态的傩舞、傩戏,至今仍在我国广大农村流行。 | |||
在傩戏形成的最初阶段,像戏曲的出现一样,它也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被人们普遍接受。由于它符合民众的心理需求,因此传播渠道也很广泛,社会收效较明显。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戏。除少数地方外,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十分流行,后来又传入一些边远地区,特别是巫术气氛较浓的边远落后地区,经过当地民的吸收和利用,最后固定成俗,成为中国众多民俗文化之一。 | |||
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江西、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长处,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优势。后世傩戏逐渐发展成一种娱乐性的民间舞蹈,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又称鬼舞、跳傩等,也有名之为跳神的。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人们思想上的宗教意识相应减少,而娱人庆典的气氛却日益增多,最终将是宗教成分的完全消失,变成纯粹娱人取乐,供人消遣的戏剧。 | |||
=== 现状 === | |||
改革开放后,傩戏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成为一门内涵古老的新兴学科,20多年来迅速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性、记述性成果,一些省份还依照《中国戏曲志》的编撰体例出版了如《湖南傩戏志》《四川傩戏志》一类的志书,成果十分丰富,并为今后傩文化学科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是,由于资料发掘与成书时间的相对集中,难免在资料整理、认定、梳理、分类方面有所疏漏,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相对薄弱。按照一门历史文化学科构建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现有傩文化研究呈现出枝叶繁茂、主杆不齐的状况,尚待改进和加强。此外,传统的傩戏演出形式变得罕见,绝大多数傩戏表演已脱离了祭祀仪式,演化为民俗活动、旅游节目中的舞蹈节目或民俗展示,其祭祀性逐渐弱化,为展示性所代替。 | |||
进入21世纪,国家对傩文化的发掘、抢救、保护和研究更为重视,各地许多傩文化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非遗名录。2006年5月20日,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
2008年6月7日,傩戏(万载开口傩、鹤峰傩戏、恩施傩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 |||
2011年5月23日,傩戏(任庄扇鼓傩戏、德安潘公戏、梅山傩戏、荔波布依族傩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2014年11月11日,傩戏(临武傩戏、庆坛)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傩戏参与其中。[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0/02/c_1125068767.htm] | |||
== 代表分支 == | |||
=== 荔波布依族傩戏 === | |||
荔波布依族傩戏源于宋元时期,由广西河池地区思恩县傩戏坛祖玉氏传授到荔波布依族地区。荔波布依族傩戏分文戏和武戏,戏目主要有《酬神还愿》、《拜三界公爷》、《祭神树》等十余种,属傩夹戏类型,在布依族群众中称“桥”,分“小桥”和“大桥”。大桥7天以上,最多的13天,有戏曲表演,戴面具。小桥3天,没有戏曲表演,不戴面具。这些文化形式都与布依族特定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https://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3388] | |||
据记载,荔波布依傩戏于元末明初由广西河池地区思恩县(今环江县)傩戏坛祖玉氏传授至翁昂乡(今黎明关水族乡),至今600多年。 | |||
据了解,荔波布依傩戏的形式主要分为正戏和副戏两种,正戏以反映自然和神灵为特征,副戏则以反映历史人物和典故为特征。荔波布依族傩戏的正戏戏目主要有:“酬神还愿”、“拜三界公爷”、“祭三光(日、月、星)”、“祭神树”、“祭泉井”、“祭五谷”等十余个。 | |||
曾经,傩戏在民间深受大众的喜爱。当地最高龄的傩戏传人是现已90高龄的何星辉老人,他14岁开始跟着父亲唱傩戏, 24岁时,坐上傩戏翁昂坛第二把交椅。老人说,一个唱傩戏的团队,要有阳师、录师、表师,学徒30人左右,还有锣、鼓、钹、长号、二胡、唢呐等乐器的伴奏师傅。唱的腔调有九板十三腔,有独唱、对唱、合唱等等。 | |||
老人说,阳师为团队的领导,除了主持整场傩戏法事、念经外,还要会唱念做打,至于唱的曲目,那就很多了,他自己喜欢唱《董永卖身葬父》、《仲定还愿》等。 | |||
=== 梅山傩戏 === | |||
梅山傩戏是湖南省冷水江市民间举行祈福、求子、驱邪等傩事活动时搬演的娱神和自娱戏剧。梅山傩戏由土著巫傩师以家传和师传两系传承至今,是记录千百年来湘中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演化过程的活性载体;是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戏剧发生学、戏剧形态学和湖湘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宝贵的信息源。[https://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3387] | |||
作为“梅山傩”主要载体的梅山傩戏,即“信巫鬼好淫祀”的梅山古蛮族“巫鬼(傩)”“淫祀”之孑遗,两宋间即遭官方禁毁。梅山傩戏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早在(汉)王逸《楚辞章句》就有记载:“昔楚国南郧之邑,沉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而作《九歌》之曲”。据此,可以发现流传在湘中腹地的梅山傩戏与楚国大巫师的千年绝唱的一脉相承。 | |||
梅山傩戏是一个以远古蚩尤为祖源、以祭祖祈福仪式为载体。以“蚩尤屋场”为传播中心、仍活跃在古“梅山峒”区域(今湘中山地)的民间巫傩文化活体。由于梅山傩戏地处偏僻、环境封闭,经济类型原始,粗放,由汉化的土著巫傩师以口传心授、以家传和师传两系秘密流传已经数千年,且得以原生态保存。(来源:徐益, 龙选君. 湘中梅山傩戏的特色与价值研究[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7, 第34卷(5):5-8) | |||
2011年6月9日,湖南省冷水江市申报的傩戏(梅山傩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89。 | |||
=== 德安潘公戏 === | |||
德安潘公戏源于唐末宋初,以“请神”、“驱鬼”、“捉蛇”、“寻医”、“关公打大刀”、“竖杨树桩”、“单、双杠翻杠”、“倒立表演”、“拜天拜地”等表演形式,于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分白天游春和晚上表演两项,演出内容主要是祈神保佑、驱鬼逐魔、消祸灭灾、保佑合家平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增延福寿,并杂有农事生活、四季时调娱乐,亦有一定的宗教礼仪、杂技表演色彩。其特点是开棚做戏,棚为布帐(幕),做戏即表演演员头戴傩面(鬼脸壳),语言及唱歌均属当地原生态的民歌唱段,乐器仅限锣、鼓、笛三种,表演器具有木偶(装有三根支杆、二尺来长杖头),面具用樟木雕刻的各种人头像,以油漆化妆。游春和表演都有严格的程序和各种仪式,既有人物故事、场次故事,又有歌舞,唱、念、做、打、杂技等综合性表演手段,所唱段子的音韵都是傩歌《柳七娘子游春》音韵的主旋律。 | |||
北宋乾德(968)年间,从京都汴梁开封府到江州做官的潘氏三兄弟,带来了都城勾栏瓦肆中的歌舞杂剧花棚会—德安潘公戏。这种歌舞杂剧,当地人也称为“锣鼓潘太公戏”,或叫“潘太公游春”。 | |||
每年元春正月初一至十五,德安县吴山乡桂、胡、李、陶四大家族12个村庄都要举行花棚会,白天游春、祭祀,晚上演剧、聚乐。晚上整场表演约需两小时,演出9场节目,主要包括棚上杖头傀儡与棚前面具化装两种表演。 | |||
表演时首先在祖堂内拉起一块蓝色的布帐(当地称为“花棚”)作为表演区域。先由表演者合念一段诵词,再在锣、鼓、笛三乐器的伴奏下进行节目表演。棚上的傀儡表演,由一两个演员分别用左手撑杖头傀儡,右手握着傀儡的两膀在布帐内左右摇摆,翩翩起舞。棚下的假面表演由演员戴着面具随着剧情在布帐中进出,或舞刀剑或翻杠踏跷,或跳或舞,但都不开口,其唱念全由场外一个叫“参军”的代唱代念。 | |||
德安潘公戏保存了唐代的音乐,宋代的杂剧、街市的傀儡歌舞,是宋代肉傀儡的遗存。它有完整的文学剧本、原始的表演形式、珍贵的傀儡造型和古朴的戏剧面具,对于认识宋金时期的演剧风貌和中国戏曲发生发展的历史衍变,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https://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3386] |
2023年1月10日 (二) 10:39的版本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傩堂戏在戏剧界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在会同又叫“扛菩萨”,起源于冲傩、还愿、消灾纳福的原始傩舞。傩,是驱逐疫鬼之意。因为“傩”大多是在有神像祭坛的厅堂演出,所以称之为“傩堂戏”。[1]
傩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戏曲因素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起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的艺术因素,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清代康熙年间,傩戏在湘西出现,随即由沅水进入长江,迅速传播开来,与各地的民间艺术相融汇,形成多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像湖南、湖北(主要流行于鹤峰和恩施地区)的傩堂戏就是吸收花鼓戏表演技巧而形成的。
2006年至2014年,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万载开口傩、鹤峰傩戏、恩施傩戏、任庄扇鼓傩戏、德安潘公戏、梅山傩戏、荔波布依族傩戏、临武傩戏、庆坛)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介绍
傩堂戏,流行地域较广、涉及民族众多,是傩戏家族中的一个重要品类。傩堂戏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傩堂戏又有傩愿戏、傩坛戏、傩神戏、还傩愿、神戏、鬼脸戏、端公戏、师道戏、土地戏、师公戏等称谓。这种戏在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西、 云南等首(区、市)的汉、苗、土家、布依、侗、毛难、仡佬等民族中都有流行。从现存 《梁山土地》等剧目来看,傩堂戏与"梁山灯戏"颇有渊源。
在贵州东北部乌江沿岸土家族聚居区的德江、思南等县,民间还完整地保留着享誉海内外的"土家族傩堂戏"。其神秘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蕴,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强烈兴趣,相关的学术研究至今仍然绵延不绝。
傩堂戏是一种佩带面具演出的带有宗教色彩而具有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民族戏剧雏形,被戏剧界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涉及内容有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历史学、神话、语言、戏剧、美术、音乐及舞蹈等,有茅山教和师娘教两派。表演的核心是"冲傩还愿"、"酬神娱人",紧紧围绕神、鬼、人这一轴心开展活动,因而出现"傩祭"、"傩戏"、"傩技"表演形式和傩面具、法器、傩服饰等道具。神案和开坛、开洞、闭坛活动禁严、神秘、肃穆,而又娱神娱人;傩戏表演动作夸张、豪放、变化性强、旋转幅度大,有"踩八卦"、"踩九卅"之舞步;唱腔质朴,语言诙谐、风趣;音乐独特、内容丰富;服饰古朴简单,有头扎、法衣、法裙;面具形态怪异、夸张、滑稽幽默,有半堂戏12个面具和全堂戏24个面具之分;法器大小尺寸、图案、质地规定严格、富有象征意义,其来历大多有一神奇的传说。傩技表演中的开红山、上刀梯、刹铧、钉鸡等绝技,神秘而又神奇。观看傩活动表演,可以获得娱乐的享受,体验到一种信仰的满足感,在神秘而又具有惊心动魄的傩技中感受到神的威严,在酒足饭饱之后,享受到傩戏带来的欢快,同时,在你游途疲劳时,享受到麻糖水、糖梨、熬熬茶等美食、土特产的凉爽。
剧种简史
产生背景
傩,古书解为驱鬼逐疫。傩舞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1] 。
在传统的华夏文明中,"傩"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
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代时被称为“傩”。 从中国古代商周时起,就把祭祀神灵作为重要的活动。古老的图腾崇拜和鬼神信仰,是民众渴望驱逐苦难,追求幸福生活最朴素的表达,国家要祭,民间也要祭。如日月星辰、风师雨师、五岳山林、上帝社稷都要祭。这种祭祀的方式之一,就称为傩,并且国家有大傩,民间有乡人傩。在祭祀的仪式中必然要有歌舞礼乐,这种歌舞也就是傩舞。傩在民间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在歌舞中增加了故事情节,丰富了表演,向傩戏转化。而这种傩戏就是最原始的戏曲。
发展过程
傩仪由天子所命的庄严祭祀,渐变发展到民间,经历了逐疫、酬神、世俗化三个阶段。汉魏时期,傩事活动的规模变得更加盛大,仪式中的方相氏增至4个,另各有12个黄门弟子和神兽,120名扈从,其余装扮成各种神盠的演员多达上千人。而随着道教的兴起和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傩变驱鬼逐疫而为酬神纳吉。主角方相氏让位于青龙、白虎及佛教中的金刚、力士等护法神。宗教世俗化后,其功能变酬神为娱人,传统的不可侵犯的神祗,一变而为傩公、傩母;再变则成灶公、灶母;至晚唐,连乞丐也加进了傩仪的行列。至宋,神秘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而现实社会的习俗充塞傩祭仪式,自元旦至元宵,丐户戴面具,穿红衣,挈党连群,通宵达旦,遍索酒食,场面十分壮观。 唐宋以后,随着傩事活动的广泛流传,在驱鬼逐疫的鬼神信仰中也融入了大量的儒、道、佛等文化,有了许多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借用,还有不少历史故事和战争题材的内容穿插其间,显示出浓厚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色,《兰陵王》《目连救母》等傩戏剧目便一直延传至今。约在元明时,嬗变而成傩戏。
元蒙因信仰不同,傩礼受到排斥。明代恢复过宫傩,清代宫廷不再举行。但《论语·乡党》中记载的"乡人傩"一直在民间延续,并与宗教、文艺、民俗等结合,衍变为多种形态的傩舞、傩戏,至今仍在我国广大农村流行。
在傩戏形成的最初阶段,像戏曲的出现一样,它也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被人们普遍接受。由于它符合民众的心理需求,因此传播渠道也很广泛,社会收效较明显。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戏。除少数地方外,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十分流行,后来又传入一些边远地区,特别是巫术气氛较浓的边远落后地区,经过当地民的吸收和利用,最后固定成俗,成为中国众多民俗文化之一。
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江西、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长处,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优势。后世傩戏逐渐发展成一种娱乐性的民间舞蹈,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又称鬼舞、跳傩等,也有名之为跳神的。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人们思想上的宗教意识相应减少,而娱人庆典的气氛却日益增多,最终将是宗教成分的完全消失,变成纯粹娱人取乐,供人消遣的戏剧。
现状
改革开放后,傩戏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成为一门内涵古老的新兴学科,20多年来迅速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性、记述性成果,一些省份还依照《中国戏曲志》的编撰体例出版了如《湖南傩戏志》《四川傩戏志》一类的志书,成果十分丰富,并为今后傩文化学科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是,由于资料发掘与成书时间的相对集中,难免在资料整理、认定、梳理、分类方面有所疏漏,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相对薄弱。按照一门历史文化学科构建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现有傩文化研究呈现出枝叶繁茂、主杆不齐的状况,尚待改进和加强。此外,传统的傩戏演出形式变得罕见,绝大多数傩戏表演已脱离了祭祀仪式,演化为民俗活动、旅游节目中的舞蹈节目或民俗展示,其祭祀性逐渐弱化,为展示性所代替。
进入21世纪,国家对傩文化的发掘、抢救、保护和研究更为重视,各地许多傩文化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非遗名录。2006年5月20日,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08年6月7日,傩戏(万载开口傩、鹤峰傩戏、恩施傩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2011年5月23日,傩戏(任庄扇鼓傩戏、德安潘公戏、梅山傩戏、荔波布依族傩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11月11日,傩戏(临武傩戏、庆坛)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傩戏参与其中。[2]
代表分支
荔波布依族傩戏
荔波布依族傩戏源于宋元时期,由广西河池地区思恩县傩戏坛祖玉氏传授到荔波布依族地区。荔波布依族傩戏分文戏和武戏,戏目主要有《酬神还愿》、《拜三界公爷》、《祭神树》等十余种,属傩夹戏类型,在布依族群众中称“桥”,分“小桥”和“大桥”。大桥7天以上,最多的13天,有戏曲表演,戴面具。小桥3天,没有戏曲表演,不戴面具。这些文化形式都与布依族特定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3]
据记载,荔波布依傩戏于元末明初由广西河池地区思恩县(今环江县)傩戏坛祖玉氏传授至翁昂乡(今黎明关水族乡),至今600多年。
据了解,荔波布依傩戏的形式主要分为正戏和副戏两种,正戏以反映自然和神灵为特征,副戏则以反映历史人物和典故为特征。荔波布依族傩戏的正戏戏目主要有:“酬神还愿”、“拜三界公爷”、“祭三光(日、月、星)”、“祭神树”、“祭泉井”、“祭五谷”等十余个。
曾经,傩戏在民间深受大众的喜爱。当地最高龄的傩戏传人是现已90高龄的何星辉老人,他14岁开始跟着父亲唱傩戏, 24岁时,坐上傩戏翁昂坛第二把交椅。老人说,一个唱傩戏的团队,要有阳师、录师、表师,学徒30人左右,还有锣、鼓、钹、长号、二胡、唢呐等乐器的伴奏师傅。唱的腔调有九板十三腔,有独唱、对唱、合唱等等。
老人说,阳师为团队的领导,除了主持整场傩戏法事、念经外,还要会唱念做打,至于唱的曲目,那就很多了,他自己喜欢唱《董永卖身葬父》、《仲定还愿》等。
梅山傩戏
梅山傩戏是湖南省冷水江市民间举行祈福、求子、驱邪等傩事活动时搬演的娱神和自娱戏剧。梅山傩戏由土著巫傩师以家传和师传两系传承至今,是记录千百年来湘中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演化过程的活性载体;是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戏剧发生学、戏剧形态学和湖湘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宝贵的信息源。[4]
作为“梅山傩”主要载体的梅山傩戏,即“信巫鬼好淫祀”的梅山古蛮族“巫鬼(傩)”“淫祀”之孑遗,两宋间即遭官方禁毁。梅山傩戏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早在(汉)王逸《楚辞章句》就有记载:“昔楚国南郧之邑,沉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而作《九歌》之曲”。据此,可以发现流传在湘中腹地的梅山傩戏与楚国大巫师的千年绝唱的一脉相承。
梅山傩戏是一个以远古蚩尤为祖源、以祭祖祈福仪式为载体。以“蚩尤屋场”为传播中心、仍活跃在古“梅山峒”区域(今湘中山地)的民间巫傩文化活体。由于梅山傩戏地处偏僻、环境封闭,经济类型原始,粗放,由汉化的土著巫傩师以口传心授、以家传和师传两系秘密流传已经数千年,且得以原生态保存。(来源:徐益, 龙选君. 湘中梅山傩戏的特色与价值研究[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7, 第34卷(5):5-8)
2011年6月9日,湖南省冷水江市申报的傩戏(梅山傩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89。
德安潘公戏
德安潘公戏源于唐末宋初,以“请神”、“驱鬼”、“捉蛇”、“寻医”、“关公打大刀”、“竖杨树桩”、“单、双杠翻杠”、“倒立表演”、“拜天拜地”等表演形式,于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分白天游春和晚上表演两项,演出内容主要是祈神保佑、驱鬼逐魔、消祸灭灾、保佑合家平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增延福寿,并杂有农事生活、四季时调娱乐,亦有一定的宗教礼仪、杂技表演色彩。其特点是开棚做戏,棚为布帐(幕),做戏即表演演员头戴傩面(鬼脸壳),语言及唱歌均属当地原生态的民歌唱段,乐器仅限锣、鼓、笛三种,表演器具有木偶(装有三根支杆、二尺来长杖头),面具用樟木雕刻的各种人头像,以油漆化妆。游春和表演都有严格的程序和各种仪式,既有人物故事、场次故事,又有歌舞,唱、念、做、打、杂技等综合性表演手段,所唱段子的音韵都是傩歌《柳七娘子游春》音韵的主旋律。
北宋乾德(968)年间,从京都汴梁开封府到江州做官的潘氏三兄弟,带来了都城勾栏瓦肆中的歌舞杂剧花棚会—德安潘公戏。这种歌舞杂剧,当地人也称为“锣鼓潘太公戏”,或叫“潘太公游春”。
每年元春正月初一至十五,德安县吴山乡桂、胡、李、陶四大家族12个村庄都要举行花棚会,白天游春、祭祀,晚上演剧、聚乐。晚上整场表演约需两小时,演出9场节目,主要包括棚上杖头傀儡与棚前面具化装两种表演。
表演时首先在祖堂内拉起一块蓝色的布帐(当地称为“花棚”)作为表演区域。先由表演者合念一段诵词,再在锣、鼓、笛三乐器的伴奏下进行节目表演。棚上的傀儡表演,由一两个演员分别用左手撑杖头傀儡,右手握着傀儡的两膀在布帐内左右摇摆,翩翩起舞。棚下的假面表演由演员戴着面具随着剧情在布帐中进出,或舞刀剑或翻杠踏跷,或跳或舞,但都不开口,其唱念全由场外一个叫“参军”的代唱代念。
德安潘公戏保存了唐代的音乐,宋代的杂剧、街市的傀儡歌舞,是宋代肉傀儡的遗存。它有完整的文学剧本、原始的表演形式、珍贵的傀儡造型和古朴的戏剧面具,对于认识宋金时期的演剧风貌和中国戏曲发生发展的历史衍变,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5]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