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小戏:修订间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凤台小戏,山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和顺县。 因发源于该县城南八里的凤台村而得名,曾名“和顺小戏” | |||
2009年4月,凤台小戏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 |||
== '''源流与沿革''' == | |||
和顺县是山西省晋中市的下辖县,地处山西省境东陲,太行山脉西侧,总面积2250平方公里。东邻河北省邢台市,西连榆社县、榆次区,南与左权县接壤,北界昔阳县、寿阳县。和顺人历代勤耕俭织,好歌善舞,文风颇盛。明代已有扮演古事和择吉日演戏的记载。据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年)《和顺县志》记载,“十五元宵节,里巷立社,逐门张灯火三日,以祈丰年。十六男女结伴游行。”“九月九重阳节,拜贺登高,是月各社择吉演戏报土功。”“(腊月)二十三日晚,备香灯饴糖祀灶,翌日扫舍宇。迎春日,人多结彩,扮演古事,迎芒神土牛于东郊。”在这样一种民间习俗氛围中,清末民初在和顺县境内,已经有很多种戏曲和民间艺术形式存在,县域内晋剧活动频繁,松烟镇夫子岭有从河北流传过来的弦腔,县西有祁太秧歌,东南有小花戏、武乡秧歌,北有拉话,还有道情等戏曲活动。在这个有浓厚艺术氛围的文化之乡,生存着一个独特的小剧种凤台小戏。 | |||
凤台小戏因主要流传在义兴镇凤台村及周边的一些村镇而得名。凤台村距县城较近,位于县城4公里处。村后是凤凰山,山形奇丽,异石耸立。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凤台村,相传在明代初期,来了一个姓陈的南方小商人,以销售笔墨纸砚为生,在凤台村安家落户后,常给村里人说唱《西厢记》的一些故事,当时称为“西厢曲”。这就是凤台小戏的起源,由商人引入。当时的说唱曲调都是江南民间小调,有【茉莉花】【银纽丝】【玉娥郎】等。这个阶段属于说唱故事阶段,形式和音乐都很简单,而且不传外人,只限于家传。明代中期,“西厢曲”逐渐出现了简单的人物妆扮和戏剧情节,有了生角和旦角,音乐曲牌也在吸收其他民间音乐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如【检检花】【腊梅花】【八角鼓】【卖裙】等,节目内容有所丰富,经常演出《红娘下书》《占花魁》等剧目,一般在街头、场院进行演出,表演有了一定的形式,如出门、进门、对唱、扭唱等表演都有一定要求和规矩。这是凤台小戏的雏形阶段。明朝末期,“西厢曲”发展更趋完善,人物妆扮增加,生旦角中又分出老生、小生、老旦、小旦,并有了丑角。剧目也丰富起来,故事情节比较完整。据凤台小戏老艺人讲述,那个时候已经有三十余个剧目。如《避雨》《送灯》《饯别》《寄简》《逾墙》《拷红》《画八扇》《扑蝴蝶》《盼五更》《卖胭脂》《凤仪亭》等,这些剧目都以手抄本的形式保留下来。音乐曲牌也很丰富,形成了联曲体的戏剧音乐结构,有【八角鼓】【五花腔】【太平年】【盼五更】【玉蛾郎】【检检花】【钉缸】【步步娇】【倒推船】【煞尾】【勾腔】【渔家乐】【滴滴金】【送班】【小景】【腊梅花】等50多个曲牌,这些曲牌有时一剧多曲使用,有时一剧一曲。演出场地也由街头巷尾搬上了土台和庙台。每年冬天歇演教戏,春天开台演出,年年都组织自乐班进行活动。 | |||
[[分类:戏曲剧种]] | [[分类:戏曲剧种]] |
2023年1月11日 (三) 17:29的版本
凤台小戏,山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和顺县。 因发源于该县城南八里的凤台村而得名,曾名“和顺小戏”
2009年4月,凤台小戏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源流与沿革
和顺县是山西省晋中市的下辖县,地处山西省境东陲,太行山脉西侧,总面积2250平方公里。东邻河北省邢台市,西连榆社县、榆次区,南与左权县接壤,北界昔阳县、寿阳县。和顺人历代勤耕俭织,好歌善舞,文风颇盛。明代已有扮演古事和择吉日演戏的记载。据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年)《和顺县志》记载,“十五元宵节,里巷立社,逐门张灯火三日,以祈丰年。十六男女结伴游行。”“九月九重阳节,拜贺登高,是月各社择吉演戏报土功。”“(腊月)二十三日晚,备香灯饴糖祀灶,翌日扫舍宇。迎春日,人多结彩,扮演古事,迎芒神土牛于东郊。”在这样一种民间习俗氛围中,清末民初在和顺县境内,已经有很多种戏曲和民间艺术形式存在,县域内晋剧活动频繁,松烟镇夫子岭有从河北流传过来的弦腔,县西有祁太秧歌,东南有小花戏、武乡秧歌,北有拉话,还有道情等戏曲活动。在这个有浓厚艺术氛围的文化之乡,生存着一个独特的小剧种凤台小戏。
凤台小戏因主要流传在义兴镇凤台村及周边的一些村镇而得名。凤台村距县城较近,位于县城4公里处。村后是凤凰山,山形奇丽,异石耸立。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凤台村,相传在明代初期,来了一个姓陈的南方小商人,以销售笔墨纸砚为生,在凤台村安家落户后,常给村里人说唱《西厢记》的一些故事,当时称为“西厢曲”。这就是凤台小戏的起源,由商人引入。当时的说唱曲调都是江南民间小调,有【茉莉花】【银纽丝】【玉娥郎】等。这个阶段属于说唱故事阶段,形式和音乐都很简单,而且不传外人,只限于家传。明代中期,“西厢曲”逐渐出现了简单的人物妆扮和戏剧情节,有了生角和旦角,音乐曲牌也在吸收其他民间音乐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如【检检花】【腊梅花】【八角鼓】【卖裙】等,节目内容有所丰富,经常演出《红娘下书》《占花魁》等剧目,一般在街头、场院进行演出,表演有了一定的形式,如出门、进门、对唱、扭唱等表演都有一定要求和规矩。这是凤台小戏的雏形阶段。明朝末期,“西厢曲”发展更趋完善,人物妆扮增加,生旦角中又分出老生、小生、老旦、小旦,并有了丑角。剧目也丰富起来,故事情节比较完整。据凤台小戏老艺人讲述,那个时候已经有三十余个剧目。如《避雨》《送灯》《饯别》《寄简》《逾墙》《拷红》《画八扇》《扑蝴蝶》《盼五更》《卖胭脂》《凤仪亭》等,这些剧目都以手抄本的形式保留下来。音乐曲牌也很丰富,形成了联曲体的戏剧音乐结构,有【八角鼓】【五花腔】【太平年】【盼五更】【玉蛾郎】【检检花】【钉缸】【步步娇】【倒推船】【煞尾】【勾腔】【渔家乐】【滴滴金】【送班】【小景】【腊梅花】等50多个曲牌,这些曲牌有时一剧多曲使用,有时一剧一曲。演出场地也由街头巷尾搬上了土台和庙台。每年冬天歇演教戏,春天开台演出,年年都组织自乐班进行活动。
免责声明
神州戏曲百科的词条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如您发现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或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szxqweb@163.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