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剧:修订间差异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导入1个版本)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黔剧音乐是在贵州扬琴说唱音乐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革,并从贵州地方其它戏曲剧种以及民族民间音乐中汲取素材,逐渐发展而成的。
  黔剧是在贵州曲艺扬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地方戏曲剧种,又名“文琴”、“贵州弹词”,1960年2月正式定名为“黔剧”。清代康熙年间,贵州扬琴开始在贵州境内流传,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黔剧唱腔用贵州方言演唱,以贵阳官话及黔西话为代表,属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其声、韵、调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
  2008年6月7日,黔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31。[https://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3543]


黔剧的基本唱腔均属四句式板式变化体,唱词以七言十言为主,并按尾字平仄偶句押脚韵的规律,形成严格的上下句式。
== 渊源与发展 ==
[[文件:2356555254dsf.png|替代=黔西市戏曲爱好者在排练文琴戏|缩略图|黔西市戏曲爱好者在排练文琴戏]]
  黔剧的前身是贵州扬琴。贵州扬琴,亦称贵州弹词、文琴,是一种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分角色坐唱的说唱艺术。


黔剧唱腔由基本唱腔和其它唱腔两类组成,形成了以板式变化为主,单曲体为辅的综合体制。
  清嘉庆年间,贵筑县的颜词徽,清道光五年(1825)兴义的张国华等人,曾在诗文中提到贵阳有扬琴的活动。今人俞百巍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扬琴“在清康熙年间就开始在贵州流行,至今已二百多年历史”(《关于贵州弹词和文琴戏》)。


基本唱腔在贵州扬琴的七个常用唱腔的基础上,按板式变化体进行归类和发展,形成多系统基本唱腔格局,有扬调腔、二板腔、二黄腔三个腔类:
  光绪年间,云南扬琴、四川扬琴、四川清音、湖南常德丝弦等相继传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扬琴的发展。光绪九年(1833),王石青、蒋发三、丁小瑞三人在贵阳建立扬琴“三友社”,在“文音茶社”里公开演唱。之后,黔西于光绪十一年(1835)成立“文音俱乐社”,织金于光绪十五年(1839)成立“庭院乐府”,安顺于光绪十六(1840)成立“相悦茶社”,毕节于宣统三年(1911)成立“同乡娱乐会”,1921年前后,遵义、安顺、盘县、铜仁、都匀、兴义、安龙、独山、大方、贞丰等地相继出现了扬琴班社。经过多年的演唱实践,贵州扬琴逐渐成熟定型。据《贵州弹词汇编》记载,最早的贵州扬琴唱本是《二度梅》,于光绪十六年(1840)由王石青编次。


扬调腔在〔扬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由〔扬调〕、〔苦禀〕、〔反调〕三个唱调构成。
  1950年,大定(今大方)县的扬琴艺人为配合“清匪反霸”运动,用贵州扬琴的曲调为秦腔剧本《穷人恨》配曲,用当地方言演出,开创了黔剧的先声。此剧用扬琴、三弦、胡琴伴奏的调子,传达悲喜的剧情,歌曲台词通俗易懂,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二板腔在〔二板〕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由〔二板〕、〔宫二板〕两个唱调构成。
  1952年秋,黔西县扬琴艺人徐有三、封炳坤、李绍芝、魏利亨等,将婺剧剧本《百日缘》配以贵州扬琴唱腔,用当地方言道白,模仿京剧、川剧的表演、锣鼓,演出获得成功,并取名为文琴戏。尔后,徐有三又将贵州扬琴的传统曲目《搬窑》整理改编成文琴戏排练,在该县武神庙为第一次区乡干部会演出,熟悉的乡音土语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次演出被黔剧界认为是黔剧的诞生。


二簧腔包含〔二簧一字〕、〔二簧快一字〕、〔二流〕三个黔剧传统板式唱腔,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二簧垛板〕、〔二簧摇板〕、〔二簧散板〕、〔二簧干板〕、〔二簧倒板〕、〔二簧夺子〕等板式。
  1954年春,黔西县成立了业余文琴剧团。为建立文琴戏的观众基础,该团在以后的两年中,到全县百分之七八十的乡镇演出,受到普遍欢迎。随后,该团又到临近的金沙、织金两县演出,为观众喜闻乐见,并激起两县扬琴艺人的仿效。


其它唱腔包括:贵州扬琴的部分小调、在民族音乐和黔剧唱腔素材中创作和发展的新腔、合唱与伴唱,共三部分。
文琴戏和黔西业余文琴剧团的出现,引起了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1956年5月,黔西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黔西县文琴剧团,贵州出现了第一个专业文琴剧团。


黔剧唱腔的连接灵活自如,其连接类型有:基本唱腔扬调腔、二板腔、二簧腔内各板式的连接;基本唱腔与另一基本唱腔的连接,如扬调腔与二簧腔的连接,二板腔和扬调腔的连接;基本唱腔与其它唱腔的连接包括小调、新腔和未归入基本唱腔的传统唱腔;基本唱腔与合唱、伴唱与连接等连接形式。
  1957年后,各地在黔西县文琴剧团的影响下,相继成立了专业或半专业文琴剧团,并于1959到1960年间举行了两次文琴戏会演,黔西县文琴剧团作为贵州的地方剧种出访了四川,到成都、重庆演出。


黔剧器乐曲的来源有三:一是继承贵州扬琴传统曲牌〔八谱〕,有〔大八谱〕、〔小八谱〕之分;二是吸收贵州梆子戏曲牌,现常用的有〔小开门〕、〔万年欢〕、〔柳青莲〕等;三是新编曲牌,是为特定情景的需要编写或创作的。
  1960年2月,文琴戏正式命名为黔剧,组建了贵州省黔剧演出团。同年5月,周恩来视察贵州时观看了该团演出的《卓文君》、《西厢记》选场。同年6月,该团带《秦娘美》、《张秀眉》、《红旗食堂》、《女矿工排》、《搬窑》、《佳期拷红》、《葬花》等剧目至京演出,尔后又赴上海、杭州公演,均受到欢迎和好评。


器乐曲分为:弦乐曲、唢呐曲两类。弦乐曲,如〔柳青莲〕、〔浪淘沙〕、〔洞房乐〕等,常用于迎宾、宴客、嫁娶等场合;唢呐曲,如〔一溜风〕、〔急三腔〕等常用于打斗场面。
  1960年,贵州省黔剧团、遵义专区黔剧团和毕节专区黔剧团,联合排练了《半把剪刀》、《团圆之后》、《珍珠塔》、《双玉蝉》等其它剧种的优秀剧目,并创作演出了《山高水长》、《人民办案》等现代戏。1965年9月,贵州省黔剧团的《山高水长》,遵义专区黔剧团的《考幺女》,毕节专区黔剧团的《把关》、《开锁》等剧,均赴成都参加西南区话剧地方戏汇演。


黔剧的伴奏乐器以高胡、扬琴为主,配以其它管弦乐,组成文扬。打击乐器按本剧种的需要,由小鼓、板(以上选用偏高音者)、大锣、大钵、马锣或小锣,配以饺子、碰铃、低音锣、包包锣、大鼓、定音鼓等,组成武扬。锣鼓经易吸收贵州梆子戏的锣鼓经为主,并借鉴、改编其它剧种的锣鼓经而形成,有念白锣鼓、开唱锣鼓、身段锣鼓等。
  2007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黔西文琴戏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黔剧戏衣融合了当地各民族特点,视剧情和人物性格而设计。
  2008年,黔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文化特征 ==
  黔剧唱腔用贵州方言演唱,以贵阳官话及黔西话为代表,属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其声、韵、调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
 
  黔剧的基本唱腔均属四句式板式变化体,唱词以七言十言为主,并按尾字平仄偶句押脚韵的规律,形成严格的上下句式。
 
  黔剧唱腔由基本唱腔和其它唱腔两类组成,形成了以板式变化为主,单曲体为辅的综合体制。
 
  基本唱腔在贵州扬琴的七个常用唱腔的基础上,按板式变化体进行归类和发展,形成多系统基本唱腔格局,有扬调腔、二板腔、二黄腔三个腔类:
 
  扬调腔在〔扬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由〔扬调〕〔苦禀〕〔反调〕三个唱调构成。
 
  二板腔在〔二板〕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由〔二板〕〔宫二板〕两个唱调构成。
 
  二簧腔包含〔二簧一字〕〔二簧快一字〕〔二流〕三个黔剧传统板式唱腔,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二簧垛板〕〔二簧摇板〕〔二簧散板〕〔二簧干板〕〔二簧倒板〕〔二簧夺子〕等板式。
 
  其它唱腔包括:贵州扬琴的部分小调、在民族音乐和黔剧唱腔素材中创作和发展的新腔、合唱与伴唱,共三部分。
 
  黔剧唱腔的连接灵活自如,其连接类型有:基本唱腔扬调腔、二板腔、二簧腔内各板式的连接;基本唱腔与另一基本唱腔的连接,如扬调腔与二簧腔的连接,二板腔和扬调腔的连接;基本唱腔与其它唱腔的连接包括小调、新腔和未归入基本唱腔的传统唱腔;基本唱腔与合唱、伴唱与连接等连接形式。
 
=== 器乐曲 ===
  黔剧器乐曲的来源有三:一是继承贵州扬琴传统曲牌〔八谱〕,有〔大八谱〕〔小八谱〕之分;二是吸收贵州梆子戏曲牌,现常用的有〔小开门〕〔万年欢〕〔柳青莲〕等;三是新编曲牌,是为特定情景的需要编写或创作的。
 
  器乐曲分为:弦乐曲、唢呐曲两类。弦乐曲,如〔柳青莲〕〔浪淘沙〕〔洞房乐〕等,常用于迎宾、宴客、嫁娶等场合;唢呐曲,如〔一溜风〕〔急三腔〕等常用于打斗场面。
 
  黔剧的伴奏乐器以高胡、扬琴为主,配以其它管弦乐,组成文扬。打击乐器按本剧种的需要,由小鼓、板(以上选用偏高音者)、大锣、大钵、马锣或小锣,配以铰子、碰铃、低音锣、包包锣、大鼓、定音鼓等,组成武扬。锣鼓经以吸收贵州梆子戏的锣鼓经为主,并借鉴、改编其它剧种的锣鼓经而形成,有念白锣鼓、开唱锣鼓、身段锣鼓等。
 
  黔剧戏衣融合了当地各民族特点,视剧情和人物性格而设计。
 
=== 角色行当 ===
  黔剧的母体贵州扬琴,在其一百一十八出大小唱本中,已有生、旦、净、末、丑、副的角色行当划分,其中生行有小生、正生、老生之分;旦行有正旦、小旦、贴旦、花旦、老旦之别,黔剧诞生以后,在行当体制上,继承了扬琴的这一传统,并有所归纳和发展。
 
  '''1、生行''':是对男性角色的泛指,无论是青年、中年、老年,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均由生行演员扮演。在现代戏中,通常情况下仍是如此,在特殊情况下有所突破,生行分为小生和老生。
 
  小生,泛指正、反面人物中的青年男子,有穷生、巾生、官生、武小生、文武小生之分,如《珍珠塔》中的方卿属穷生,《西厢记》中的张君瑞属巾生,《奢香夫人》中的朱元璋属官生,《汉宫劫》中的刘章属武小生,《潘安》中的潘安属文武小生,《秦娘美》中的珠郎、《阿双》中的布卡、《瓦窑案》中的何大年等均属小生行。
 
  老生,泛指正、反面人物中的中、老年男子,如《生死牌》中的黄伯贤、王志坚,《团圆之后》中的郑司成、杜国中,《珍珠塔》中的陈培德、赵本,《风亭赶子》中的张元秀等。
 
  '''2、'''黔剧的旦行分花旦、闺门旦、青衣、彩旦、老旦、武旦。
 
  花旦,是青年女性中的正面角色,多是天真活泼、聪明智慧,性格直率、大方、善良的人物,如《珍珠塔》中的彩萍,《牡丹对课》中的白牡丹,《武则天》中的上官婉儿,《团圆之后》中的柳氏,《秦娘美》中的婢娘、婢妹等。
 
  闺门旦,多指未婚的青年女性,有闺阁千金,也有小家碧玉。这些人物有的雍荣华贵;有的知书达理;有的多愁善感;有的宽容大度;有的机智聪慧;有的志向远大。《珍珠塔》中的陈翠娥,《人面桃花》中的杜宜春便属此类。
 
  青衣,多为已婚的中年妇女,这类人物大都稳重端庄,如《奢香夫人》中奢香、刘淑珠、马皇后,《团圆之后》中的叶氏,《搬窑》中的王宝钏等。
 
  彩旦,是性格诙谐、风趣,或刁钻、古怪、刻薄势利的女性人物,如《珍珠塔》中的方朵花,《拾玉镯》中的刘媒婆。
 
  老旦,是剧中的老年妇女,如《六离门》中的洪母,《半把剪刀》中的曹母等。
 
  武旦,有武功的女性,这些人物多是性格豪爽,胆识过人的妇女,如《盗仙草》中的白素贞,《潘安》中的杨娇娇等。
 
  '''3、净行:'''指性格鲁莽、豪放、相貌特异的人,如《花田错》中的周通,《团圆之后》中的洪如海,《秦香莲》中的包公等。
 
  '''4、丑行:'''黔剧丑行扮演的人物多种多样,有心地善良,语言幽默,行为滑稽的好人;也有奸诈刁恶,悭吝卑鄙、口密腹剑、人面兽心的恶棍。分为官衣丑、褶子丑、童子丑、武丑四类。
 
  官衣丑,指穿官衣,戴纱帽的公卿大夫、文职官员,如《殷小姐娶妻》中的补天阙,《怪孝记》中的县官等。
 
  褶子丑,指纨绔子弟、风流公子之类的人物,如《老爷世家》中的大少爷等。
 
  童子丑,指少年男性,如《双下山》中的小和尚。
 
  武丑,指擅长武艺、性格机警、幽默风趣的人物,如《挡马》中的焦光普,《刘四姐》中的侯七等。
 
== 代表剧目 ==
  截至2019年,黔剧的现存传统剧目达四百多种,主要是由古典小说、戏曲改编而成,《搬窑》《珍珠塔》《三难新郎》等均属其中代表性的作品。
 
== 传承保护 ==
 
=== 传承价值 ===
  黔剧是集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综合性等为一体的地方戏剧种,黔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都值得深入研究,是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 传承人物 ===
  '''朱宏''',男,汉族,贵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黔剧代表性传承人。
 
=== 保护措施 ===
  1983年,贵州省黔剧团与贵州省艺术学校联合开办第一期黔剧班。
 
  2013年,由贵州省黔剧院和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联合创办的第二期黔剧班开班,从500多个12岁孩子中挑选出30名学员,学制六年,包括四年北京学习,两年贵州实践,为黔剧的“传承发展”培养接班人。
 
  2018年1月3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戏曲传承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将会建成健全完善的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机制、戏曲艺术工作者扎根基层、潜心事业的保障激励机制;建立一批戏曲传承发展基地,扶持一批重点院团,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剧目,培养一批戏曲名家,储备一批戏曲人才,并定期举办贵州省优秀戏曲作品展演活动和黔剧艺术周,每两年举办一次贵州省戏剧艺术大赛,以促进黔剧的发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贵州省黔剧院获得“黔剧”保护单位资格。
[[分类:戏曲剧种]]
[[分类:戏曲剧种]]

2023年5月20日 (六) 15:53的版本

  黔剧是在贵州曲艺扬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地方戏曲剧种,又名“文琴”、“贵州弹词”,1960年2月正式定名为“黔剧”。清代康熙年间,贵州扬琴开始在贵州境内流传,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2008年6月7日,黔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31。[1]

渊源与发展

黔西市戏曲爱好者在排练文琴戏
黔西市戏曲爱好者在排练文琴戏

  黔剧的前身是贵州扬琴。贵州扬琴,亦称贵州弹词、文琴,是一种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分角色坐唱的说唱艺术。

  清嘉庆年间,贵筑县的颜词徽,清道光五年(1825)兴义的张国华等人,曾在诗文中提到贵阳有扬琴的活动。今人俞百巍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扬琴“在清康熙年间就开始在贵州流行,至今已二百多年历史”(《关于贵州弹词和文琴戏》)。

  光绪年间,云南扬琴、四川扬琴、四川清音、湖南常德丝弦等相继传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扬琴的发展。光绪九年(1833),王石青、蒋发三、丁小瑞三人在贵阳建立扬琴“三友社”,在“文音茶社”里公开演唱。之后,黔西于光绪十一年(1835)成立“文音俱乐社”,织金于光绪十五年(1839)成立“庭院乐府”,安顺于光绪十六(1840)成立“相悦茶社”,毕节于宣统三年(1911)成立“同乡娱乐会”,1921年前后,遵义、安顺、盘县、铜仁、都匀、兴义、安龙、独山、大方、贞丰等地相继出现了扬琴班社。经过多年的演唱实践,贵州扬琴逐渐成熟定型。据《贵州弹词汇编》记载,最早的贵州扬琴唱本是《二度梅》,于光绪十六年(1840)由王石青编次。

  1950年,大定(今大方)县的扬琴艺人为配合“清匪反霸”运动,用贵州扬琴的曲调为秦腔剧本《穷人恨》配曲,用当地方言演出,开创了黔剧的先声。此剧用扬琴、三弦、胡琴伴奏的调子,传达悲喜的剧情,歌曲台词通俗易懂,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1952年秋,黔西县扬琴艺人徐有三、封炳坤、李绍芝、魏利亨等,将婺剧剧本《百日缘》配以贵州扬琴唱腔,用当地方言道白,模仿京剧、川剧的表演、锣鼓,演出获得成功,并取名为文琴戏。尔后,徐有三又将贵州扬琴的传统曲目《搬窑》整理改编成文琴戏排练,在该县武神庙为第一次区乡干部会演出,熟悉的乡音土语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次演出被黔剧界认为是黔剧的诞生。

  1954年春,黔西县成立了业余文琴剧团。为建立文琴戏的观众基础,该团在以后的两年中,到全县百分之七八十的乡镇演出,受到普遍欢迎。随后,该团又到临近的金沙、织金两县演出,为观众喜闻乐见,并激起两县扬琴艺人的仿效。

文琴戏和黔西业余文琴剧团的出现,引起了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1956年5月,黔西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黔西县文琴剧团,贵州出现了第一个专业文琴剧团。

  1957年后,各地在黔西县文琴剧团的影响下,相继成立了专业或半专业文琴剧团,并于1959到1960年间举行了两次文琴戏会演,黔西县文琴剧团作为贵州的地方剧种出访了四川,到成都、重庆演出。

  1960年2月,文琴戏正式命名为黔剧,组建了贵州省黔剧演出团。同年5月,周恩来视察贵州时观看了该团演出的《卓文君》、《西厢记》选场。同年6月,该团带《秦娘美》、《张秀眉》、《红旗食堂》、《女矿工排》、《搬窑》、《佳期拷红》、《葬花》等剧目至京演出,尔后又赴上海、杭州公演,均受到欢迎和好评。

  1960年,贵州省黔剧团、遵义专区黔剧团和毕节专区黔剧团,联合排练了《半把剪刀》、《团圆之后》、《珍珠塔》、《双玉蝉》等其它剧种的优秀剧目,并创作演出了《山高水长》、《人民办案》等现代戏。1965年9月,贵州省黔剧团的《山高水长》,遵义专区黔剧团的《考幺女》,毕节专区黔剧团的《把关》、《开锁》等剧,均赴成都参加西南区话剧地方戏汇演。

  2007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黔西文琴戏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黔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特征

  黔剧唱腔用贵州方言演唱,以贵阳官话及黔西话为代表,属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其声、韵、调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

  黔剧的基本唱腔均属四句式板式变化体,唱词以七言十言为主,并按尾字平仄偶句押脚韵的规律,形成严格的上下句式。

  黔剧唱腔由基本唱腔和其它唱腔两类组成,形成了以板式变化为主,单曲体为辅的综合体制。

  基本唱腔在贵州扬琴的七个常用唱腔的基础上,按板式变化体进行归类和发展,形成多系统基本唱腔格局,有扬调腔、二板腔、二黄腔三个腔类:

  扬调腔在〔扬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由〔扬调〕〔苦禀〕〔反调〕三个唱调构成。

  二板腔在〔二板〕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由〔二板〕〔宫二板〕两个唱调构成。

  二簧腔包含〔二簧一字〕〔二簧快一字〕〔二流〕三个黔剧传统板式唱腔,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二簧垛板〕〔二簧摇板〕〔二簧散板〕〔二簧干板〕〔二簧倒板〕〔二簧夺子〕等板式。

  其它唱腔包括:贵州扬琴的部分小调、在民族音乐和黔剧唱腔素材中创作和发展的新腔、合唱与伴唱,共三部分。

  黔剧唱腔的连接灵活自如,其连接类型有:基本唱腔扬调腔、二板腔、二簧腔内各板式的连接;基本唱腔与另一基本唱腔的连接,如扬调腔与二簧腔的连接,二板腔和扬调腔的连接;基本唱腔与其它唱腔的连接包括小调、新腔和未归入基本唱腔的传统唱腔;基本唱腔与合唱、伴唱与连接等连接形式。

器乐曲

  黔剧器乐曲的来源有三:一是继承贵州扬琴传统曲牌〔八谱〕,有〔大八谱〕〔小八谱〕之分;二是吸收贵州梆子戏曲牌,现常用的有〔小开门〕〔万年欢〕〔柳青莲〕等;三是新编曲牌,是为特定情景的需要编写或创作的。

  器乐曲分为:弦乐曲、唢呐曲两类。弦乐曲,如〔柳青莲〕〔浪淘沙〕〔洞房乐〕等,常用于迎宾、宴客、嫁娶等场合;唢呐曲,如〔一溜风〕〔急三腔〕等常用于打斗场面。

  黔剧的伴奏乐器以高胡、扬琴为主,配以其它管弦乐,组成文扬。打击乐器按本剧种的需要,由小鼓、板(以上选用偏高音者)、大锣、大钵、马锣或小锣,配以铰子、碰铃、低音锣、包包锣、大鼓、定音鼓等,组成武扬。锣鼓经以吸收贵州梆子戏的锣鼓经为主,并借鉴、改编其它剧种的锣鼓经而形成,有念白锣鼓、开唱锣鼓、身段锣鼓等。

  黔剧戏衣融合了当地各民族特点,视剧情和人物性格而设计。

角色行当

  黔剧的母体贵州扬琴,在其一百一十八出大小唱本中,已有生、旦、净、末、丑、副的角色行当划分,其中生行有小生、正生、老生之分;旦行有正旦、小旦、贴旦、花旦、老旦之别,黔剧诞生以后,在行当体制上,继承了扬琴的这一传统,并有所归纳和发展。

  1、生行:是对男性角色的泛指,无论是青年、中年、老年,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均由生行演员扮演。在现代戏中,通常情况下仍是如此,在特殊情况下有所突破,生行分为小生和老生。

  小生,泛指正、反面人物中的青年男子,有穷生、巾生、官生、武小生、文武小生之分,如《珍珠塔》中的方卿属穷生,《西厢记》中的张君瑞属巾生,《奢香夫人》中的朱元璋属官生,《汉宫劫》中的刘章属武小生,《潘安》中的潘安属文武小生,《秦娘美》中的珠郎、《阿双》中的布卡、《瓦窑案》中的何大年等均属小生行。

  老生,泛指正、反面人物中的中、老年男子,如《生死牌》中的黄伯贤、王志坚,《团圆之后》中的郑司成、杜国中,《珍珠塔》中的陈培德、赵本,《风亭赶子》中的张元秀等。

  2、黔剧的旦行分花旦、闺门旦、青衣、彩旦、老旦、武旦。

  花旦,是青年女性中的正面角色,多是天真活泼、聪明智慧,性格直率、大方、善良的人物,如《珍珠塔》中的彩萍,《牡丹对课》中的白牡丹,《武则天》中的上官婉儿,《团圆之后》中的柳氏,《秦娘美》中的婢娘、婢妹等。

  闺门旦,多指未婚的青年女性,有闺阁千金,也有小家碧玉。这些人物有的雍荣华贵;有的知书达理;有的多愁善感;有的宽容大度;有的机智聪慧;有的志向远大。《珍珠塔》中的陈翠娥,《人面桃花》中的杜宜春便属此类。

  青衣,多为已婚的中年妇女,这类人物大都稳重端庄,如《奢香夫人》中奢香、刘淑珠、马皇后,《团圆之后》中的叶氏,《搬窑》中的王宝钏等。

  彩旦,是性格诙谐、风趣,或刁钻、古怪、刻薄势利的女性人物,如《珍珠塔》中的方朵花,《拾玉镯》中的刘媒婆。

  老旦,是剧中的老年妇女,如《六离门》中的洪母,《半把剪刀》中的曹母等。

  武旦,有武功的女性,这些人物多是性格豪爽,胆识过人的妇女,如《盗仙草》中的白素贞,《潘安》中的杨娇娇等。

  3、净行:指性格鲁莽、豪放、相貌特异的人,如《花田错》中的周通,《团圆之后》中的洪如海,《秦香莲》中的包公等。

  4、丑行:黔剧丑行扮演的人物多种多样,有心地善良,语言幽默,行为滑稽的好人;也有奸诈刁恶,悭吝卑鄙、口密腹剑、人面兽心的恶棍。分为官衣丑、褶子丑、童子丑、武丑四类。

  官衣丑,指穿官衣,戴纱帽的公卿大夫、文职官员,如《殷小姐娶妻》中的补天阙,《怪孝记》中的县官等。

  褶子丑,指纨绔子弟、风流公子之类的人物,如《老爷世家》中的大少爷等。

  童子丑,指少年男性,如《双下山》中的小和尚。

  武丑,指擅长武艺、性格机警、幽默风趣的人物,如《挡马》中的焦光普,《刘四姐》中的侯七等。

代表剧目

  截至2019年,黔剧的现存传统剧目达四百多种,主要是由古典小说、戏曲改编而成,《搬窑》《珍珠塔》《三难新郎》等均属其中代表性的作品。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黔剧是集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综合性等为一体的地方戏剧种,黔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都值得深入研究,是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传承人物

  朱宏,男,汉族,贵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黔剧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1983年,贵州省黔剧团与贵州省艺术学校联合开办第一期黔剧班。

  2013年,由贵州省黔剧院和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联合创办的第二期黔剧班开班,从500多个12岁孩子中挑选出30名学员,学制六年,包括四年北京学习,两年贵州实践,为黔剧的“传承发展”培养接班人。

  2018年1月3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戏曲传承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将会建成健全完善的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机制、戏曲艺术工作者扎根基层、潜心事业的保障激励机制;建立一批戏曲传承发展基地,扶持一批重点院团,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剧目,培养一批戏曲名家,储备一批戏曲人才,并定期举办贵州省优秀戏曲作品展演活动和黔剧艺术周,每两年举办一次贵州省戏剧艺术大赛,以促进黔剧的发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贵州省黔剧院获得“黔剧”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