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修订间差异

来自戏曲百科-神州戏曲网
(导入1个版本)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在丑生(角色)有突出表现的地方戏曲,在明朝开始形成后,流行于广东潮汕、闽南等地,并随潮州人传播到港澳台、上海,以及海外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与欧美地区,是中国对外最有影响的地方戏剧之一。潮剧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属元明南戏的一支,时称为潮腔、潮调、泉潮雅调,为明代南戏五大声腔之一。明朝嘉靖丙寅年(1566年)刊本《荔镜记》,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一个运用“泉潮腔”演唱的演出剧本。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是潮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同时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潮剧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潮剧又名潮调、潮州戏、潮音戏、白字戏等,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在国内主要流行在广东东部潮汕地区、福建南部、台湾、香港、上海,以及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讲潮汕方言的华侨、华裔聚居地区。


【艺术特点】
  潮剧是连接海内外2000多万潮汕人的精神纽带,也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4。[https://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3142]


潮剧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各有应工的首本戏,表演细腻生动,身段做工既有严谨的程式规范,又富于写意性,注重技巧的发挥,其中丑行和花旦的表演艺术尤为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色彩。潮剧在过去一直实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儿童艺人担任,这些艺人长大后,声音改变,即被淘汰,这一体制严重阻碍潮剧艺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童伶制,并在各方面锐意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
== 发展历史 ==
[[文件:S0227160343.jpg|替代=潮剧演出剧照|缩略图|潮剧演出剧照]]
  潮剧在国内主要流布在广东东部、福建南部、台湾、香港、上海,以及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讲潮州话的华侨、华裔聚居的地区。


唱腔与音乐:潮剧声腔,明代称潮腔、潮调,清代以后叫潮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统称为潮剧。用潮州方言唱南北曲,兼收昆、弋、梆、黄牌调及潮州民间弹词、歌册、小调融化而成。潮州方言语音具有八个声调,演唱出字行腔讲究“含、咬、吞、吐”,形成潮剧唱腔的地方风格。潮剧伴奏音乐先后吸收民间锣鼓、古诗乐、细乐、庙堂音乐等乐曲和演奏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演奏特点,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潮剧经常在庙会上演出,表示于对"老爷"(指 神明)的尊敬,老百姓也喜爱在非常热闹的氛围下观看,使节日气氛更加浓厚,因此,潮剧要比其它剧种更具浓郁的民俗色彩。


舞台美术:舞台美术设计,有的侧重于纵向继承,力求符合潮剧传统表演风格,有的倚重于横向借鉴,力求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潮剧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是一个已有4 4 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主要吸收了弋阳腔、昆曲、梆子、皮黄等特长,结合本地传统民间艺术,如潮语、潮州音乐、潮州歌册、潮绣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服饰:潮剧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舞台服饰(戏服、盔帽、靴鞋、髯口等)实行衣箱规制,由三、四十种特定造型的戏服和盔帽,通过造型、色彩图案的变化,配套使用,适用于周秦两汉、唐、宋、元、明(清代另设)各个朝代、各种人物的服装穿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50年代末期,潮剧服饰大力进行改革在原来传统特色基础上不断吸收外地剧种的服饰,创制新的服饰。
  我国戏曲在12世纪至13世纪形成北方杂剧和南方戏文(南戏)。北杂剧在宋金原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至元代达到繁荣;南戏是12世纪初叶,在浙江温州首先形成发展起来的。在《刘希必金钗记》宋元二百多年的流传发展中,南戏向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流传,形成了弋阳腔(江西),海盐腔、余姚腔(浙江),昆山腔(苏州),以及泉潮腔(闽南粤东)等声腔剧种。


【艺术流派】
  南戏流传到各地并形成地方声腔剧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南戏原有的曲调流传到各地之后,被戏曲演员以当地语言传唱着,由于语言、语调上的差别,使之不断变化,在风格上也逐渐地方化起来;一种是当地的传统民间音乐--从秧歌、小调、直到某些宗教式歌曲,不断地被采用到戏曲中来,丰富着原有的曲调。这两种因素相互渗透,便形成了若干不同风格的声腔剧种。" 明本潮州戏文的发展,证明了现潮汕地区在元明时期有过繁荣的南戏演出活动,一些在史籍上记载已佚的宋元南戏早期剧本,如《颜臣》(即《陈颜臣》,演陈颜臣与连静娘的故事)、《刘希必金钗记》,就是早期南戏曾在现潮汕地区流传的佐证。


【潮剧名家】
  其次,《蔡伯喈》、《刘希必金钗记》,均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南戏剧本,说明《蔡伯喈》南戏流传到现潮汕地区之后,潮州艺人曾用潮州方言演唱,由于语音、语调上的不同,使原有的曲调起了变化,同时还吸收潮州的民间音乐、小调等,从而在南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声腔--潮腔。明代戴璟在《广东通志》所载:"潮俗多以乡音搬演戏文"。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所载:"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曰潮州戏。"这两手抄演出本的出土,是潮人以乡音唱南北曲的佐证。


潮剧著名编剧有谢吟、吴师吾、林先玉、洪逊、陈名振等。著名艺人有李德意、蔡龙汉、洪妙、陈玩惜、朱楚珍、翁妙辉、赵少卿、詹春湘、方展荣、刘明珠、王少瑜、姚璇秋、范泽华、张长城、陈学希、张怡凰、吴奕敏、吴玲儿、许曼等。(香港潮剧电影四大天后陈楚蕙、石玲、方巧玉、荘雪娟;花旦丁楚翘、老旦陈瑛和黑脸姚佳雄等名角)
  其三,《荔枝记》、《荔镜记》是以潮州传统民间故事编写,结构完整、手法娴熟、用潮腔演唱的剧本,说明潮腔在嘉靖年间已趋于成熟,那么,它形成的年代,自然应在嘉靖之前。前到什么年代呢?有的戏曲研究专家根据有关的史料,认为"明中叶以前,泉潮腔已很盛行,它有独特的剧目和演出形式,流传在泉州、漳州、潮州一带"。"明中叶以前"即15世纪初,距今已有500多年了。如果从《荔镜记》刊刻的嘉靖丙寅(1566年)算起,潮剧历史的绝对数字,也有4 5 0多年了。


【代表剧目】
  经过明清的发展之后,潮剧在近代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


移植上演《春草闯堂》等新戏,创作的历史剧和现代戏有《袁崇焕》、《彭湃》、《恩怨宋家妇》、《辞郎洲》、《松柏长青》、《江姐》、《龙舌涵》、《万山红》等;整理了不少优秀传统戏,如《张春郎削发》、《荔镜记》、《苏六娘》、《告亲夫》、《扫窗会》、《辩本》、《闹钗》、《芦林会》、《刺梁冀》、《闹开封》、《赵宠写状》、《井边会》、《柴房会》等。《辞郎洲》、《张春郎削发》、《火烧临江楼》、《苏六娘》、《荔镜记》、《告亲夫》、《韩江花似锦》(《闹开封》和《王茂生进酒》两剧)、《乳燕迎春》(《芦林会》和《刺梁冀》两剧)、《刘明珠》等剧被拍成电影在发行海内外。(还有香港东山潮剧团小生荘雪娟花旦石玲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方巧玉和荘雪娟领衔主演的《滴水记》又名《剪月蓉》等潮剧影片)
  抗日战争时期,潮剧处于衰落阶段,原先多个班社,到此时寥寥无几。


【潮剧院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艺得到重视,潮剧又得以复兴,潮剧在过去五朵金花 一直实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儿童艺人担任,这些艺人长大后,声音改变,即被淘汰,这一体制严重阻碍潮剧艺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童伶制,并在各方面锐意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使潮剧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50到60年代的黄金年代,各地专业与业余的潮剧团发展到近200个,出现广受好评的第一代"五朵金花"。并先后2次进京演出,受到各方好评如潮。


广东潮剧院一团|广东潮剧院二团|广东潮剧院三团
  "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剧团全被解散,直至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才得到恢复。


== 戏曲演出 ==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种新娱乐方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潮剧同其他中国传统戏曲一样,在艰难中前进,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演出查询/戏曲剧种}}
 
  潮剧明末已在潮州、闽南的诏安、云霄等地广为流传,与梨园戏关系密切。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由建阳麻沙出版的《荔镜记》剧目,用"泉、潮二腔"演唱,同时,吸收南戏的音乐曲调。据清顺治《潮州府志》载:明末清初,潮剧是"杂以丝竹管弦之和南音土风声调"。乾隆版《潮州府志》载:"所演传奇,皆习南音而操土风","声歌轻婉,闽、广参半。"演出剧目的唱白以闽南方言杂潮语,故清李调元认为"潮音似闽"。
 
  清代,潮剧在潮汕及闽南十分繁盛。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蔡伯龙在《官音汇解释义》中称:"做正字,唱官腔;做白字,唱泉腔;做潮调,唱潮腔……"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云霄厅志》载:"俗好演剧,导淫增悲,岂可使善男女见之?今虽不能尽革,亦当取其有裨风教者,编成歌曲,庶听之者可以兴起良心,不为无助。"
 
  从清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潮剧发展兴盛时期。据《云霄县志》卷四"风土"载:"按本邑今唯潮音剧盛行,查此剧喜演乡曲,流传鄙俚不堪之小说,以迎合妇孺。每一唱演,则通宵达旦,举国若狂。"而且"每岁一街社最少演出十数台,所费不赀。"龙岩近城各坊也"越境招致","竞聘潮剧"演出。所演剧目,按内容题材分为大锣戏、小锣戏和苏锣戏三大类。大锣戏多为传统剧目,保留有《蔡伯喈》、《刘智远》、《郭华》、《拜月记》、《荆钗记》等一批宋、元南戏;小锣戏多取民间题材,为生活小戏,如《桃花搭渡》、《益春藏书》;苏锣戏则属于公堂戏和武打戏。
 
  潮剧是什么年代,在什么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研究者曾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从潮州巫术"关戏童"发展起来的,一说潮剧是弋阳腔的一支,是"弋阳腔在各地流传后的直接产物"。
 
  直到世纪30年代以来,流存于海外的明代潮剧剧本的发现,以及明代艺人手抄南戏剧本在潮州出土,潮剧的南戏渊源得到了史料佐证的论说。
 
  1936年,我国历史学家向达,在《北平图书馆馆刊》上,发表《班曲荔镜戏文》《记牛津所藏的中文书》一文,首次介绍存于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潮剧明代刻本《班曲荔镜戏文》(即《陈三五娘》剧本)。戏文的全题《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人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牛津大学所藏的这个刻本,因"最后一页有残缺,不能知道此书究竟刊于何时",但向达认为"就字体各插图形式看来,类似明万历左右刊本"。
 
  向达介绍牛津的《荔枝镜》藏本之后,二十年过去了。1956年,梅兰芳和欧阳予倩率中国京剧团到日本访问,在日本天理大学见到了另一明刊本《班曲荔镜戏文》,以及另一个藏于东京大学东洋大学研究所的《重补摘锦潮剧金花女大全》(附刻《苏六娘》)。藏于天理大学的明刊本《班曲荔镜戏文》,与英国牛津大学所藏的《班曲荔镜戏文》是同一刻本。但该本保存完好,末页是书坊告白的文字和及"嘉靖丙寅年"字样。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丙寅年即公元1566年。藏于东京大学东洋大学研究所的《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大全》,没有刊刻年号,但据专家考证,系明代万历年间刻本(见《明本潮州戏文五种后记》)。
 
  嘉靖刻本卷末刻有书坊一段告白:"重刊荔镜记戏文,计一百五叶,因前本荔枝记字多差讹,曲文减少,今将潮泉二部,增入"颜臣","勾栏、诗词、北曲、校正重刊,以便骚人墨客,闲中一览,名曰荔镜记,买者须认本堂余氏新安云耳"。说明这个"重刊"本,是从旧本"荔枝记",揉合潮泉二部,增"颜臣"、北曲等内容,并"校正"旧本荔枝记文字的差讹而成的。
 
  1964年,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主任、汉学家龙彼得教授,在奥地利维也纳国家藏于东京大学的《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大全》图书馆,又发现潮剧的另一个明代刻本,这就是刊于明万历辛巳(公元1581年)的《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大全》。这个"新刻增补"的潮剧本,不称《荔镜记》,而称《荔枝记》,是与《荔镜记》同一故事内容的不同演出本。它的底本是不是嘉靖重刻的荔镜记依据的原本,沿难断定,但这个刻本是"新刻增补"本,说明在万历之前,已在原刻(初刻)存在了。这个刻本的卷首,刻有"潮州东月李氏编集"字样。地方戏曲向不登大雅之堂,戏曲编剧者署上名字也不多见,这个刻本把编剧者潮州人李东月也刻上了。
 
  就在流传于海外的潮剧明代刻本被陆续发现期间,1958和1975年,在揭阳县渔湖和潮安县凤塘两地的明墓中,相继出土《蔡伯喈》(即《琵琶记》)和《刘希必金钗记》手抄剧本。这两个抄本的出土,引起国内外戏曲专家的高度重视,认为"是研究戏曲发展史的珍贵文献",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戏曲文物的一次重大发现"。
 
  新中国以来,潮剧界开展了一系列的传统剧目传承活动。
 
  潮剧现有的这批传统剧目,大致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经过加工提炼具有很高艺术水准的剧目。这当中最有代表性的,长戏当属《荔镜记》《苏六娘》,折子戏则有《扫窗会》《芦林会》《辩本》《闹钗》《刺梁骥》《闹开封》等。潮剧老照片 在五六十年代,潮剧界能人甚多,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济济一堂,社会上的文人学者也无微不至地关注着潮剧,当时对传统的整理传承达到了一个高峰。专家学者对大量的传统剧目进行了甄别筛选,绝大多数有提炼价值的剧目经过加工,成为潮剧的经典和保留剧目。这批剧目剧本紧凑,立意高,唱词文雅,文学价值很高;音乐既保留了传统,也融入了新素材;动作设计与人物塑造紧密相连,并保留了潮剧细腻典雅的特色和独有的表演程式。
 
  此外,也增加编写了一批优秀的新编历史剧,如《辞郎洲》、《袁崇焕》等。
 
  另外,揭阳揭东小梅花潮剧团以及广东小百花潮剧团的成立都在努力把古老潮剧的艺术魅力向青少年传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小梅花还聘请著名潮剧演员林舜卿老师指导。
 
  此外韩山师范学院的学生开发的卡通潮剧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2006年广东省政府和汕头市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文化,时任广东省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发起于2006.11.5成立了广东省潮剧发展基金会,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转播潮州分会场(潮州市潮剧团春节晚会)、2019年潮剧上央视元宵晚会,2020年潮剧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特别是近几年来潮剧在潮汕民间遍地开花,成立了很多乐社、广州、深圳、中山、珠海也成立了很多曲社、各地潮剧爱好者都有互相交流、也将为“南国鲜花”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吉祥戏《净棚》对潮剧艺术活动进行的高度概括:高搭彩楼巧艳妆,梨园子弟有千万,来者万古流传。
[[分类:戏曲剧种]]
[[分类:戏曲剧种]]
{{首页推荐
|分类=知识推荐
|简介='''[[潮剧]]''',俗称“潮调”“潮音戏”“白字仔戏”,因形成于广东潮汕地区而得名。潮剧明末已在闽南的诏安、云霄、平和、东山、漳浦、南靖等地广为流传,与[[梨园戏]]关系密切。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由建阳麻沙出版的《荔镜记》剧目,用“泉、潮二腔”演唱,同时,吸收南音的音乐曲调。潮剧在国内主要流布在广东东部、福建南部、台湾、香港、上海,以及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讲潮州话的华侨、华裔聚居的地区。潮剧于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23年2月27日 (一) 17:33的版本

  潮剧又名潮调、潮州戏、潮音戏、白字戏等,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在国内主要流行在广东东部潮汕地区、福建南部、台湾、香港、上海,以及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讲潮汕方言的华侨、华裔聚居地区。

  潮剧是连接海内外2000多万潮汕人的精神纽带,也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4。[1]

发展历史

潮剧演出剧照
潮剧演出剧照

  潮剧在国内主要流布在广东东部、福建南部、台湾、香港、上海,以及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讲潮州话的华侨、华裔聚居的地区。

  潮剧经常在庙会上演出,表示于对"老爷"(指 神明)的尊敬,老百姓也喜爱在非常热闹的氛围下观看,使节日气氛更加浓厚,因此,潮剧要比其它剧种更具浓郁的民俗色彩。

  潮剧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是一个已有4 4 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主要吸收了弋阳腔、昆曲、梆子、皮黄等特长,结合本地传统民间艺术,如潮语、潮州音乐、潮州歌册、潮绣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我国戏曲在12世纪至13世纪形成北方杂剧和南方戏文(南戏)。北杂剧在宋金原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至元代达到繁荣;南戏是12世纪初叶,在浙江温州首先形成发展起来的。在《刘希必金钗记》宋元二百多年的流传发展中,南戏向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流传,形成了弋阳腔(江西),海盐腔、余姚腔(浙江),昆山腔(苏州),以及泉潮腔(闽南粤东)等声腔剧种。

  南戏流传到各地并形成地方声腔剧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南戏原有的曲调流传到各地之后,被戏曲演员以当地语言传唱着,由于语言、语调上的差别,使之不断变化,在风格上也逐渐地方化起来;一种是当地的传统民间音乐--从秧歌、小调、直到某些宗教式歌曲,不断地被采用到戏曲中来,丰富着原有的曲调。这两种因素相互渗透,便形成了若干不同风格的声腔剧种。" 明本潮州戏文的发展,证明了现潮汕地区在元明时期有过繁荣的南戏演出活动,一些在史籍上记载已佚的宋元南戏早期剧本,如《颜臣》(即《陈颜臣》,演陈颜臣与连静娘的故事)、《刘希必金钗记》,就是早期南戏曾在现潮汕地区流传的佐证。

  其次,《蔡伯喈》、《刘希必金钗记》,均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南戏剧本,说明《蔡伯喈》南戏流传到现潮汕地区之后,潮州艺人曾用潮州方言演唱,由于语音、语调上的不同,使原有的曲调起了变化,同时还吸收潮州的民间音乐、小调等,从而在南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声腔--潮腔。明代戴璟在《广东通志》所载:"潮俗多以乡音搬演戏文"。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所载:"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曰潮州戏。"这两手抄演出本的出土,是潮人以乡音唱南北曲的佐证。

  其三,《荔枝记》、《荔镜记》是以潮州传统民间故事编写,结构完整、手法娴熟、用潮腔演唱的剧本,说明潮腔在嘉靖年间已趋于成熟,那么,它形成的年代,自然应在嘉靖之前。前到什么年代呢?有的戏曲研究专家根据有关的史料,认为"明中叶以前,泉潮腔已很盛行,它有独特的剧目和演出形式,流传在泉州、漳州、潮州一带"。"明中叶以前"即15世纪初,距今已有500多年了。如果从《荔镜记》刊刻的嘉靖丙寅(1566年)算起,潮剧历史的绝对数字,也有4 5 0多年了。

  经过明清的发展之后,潮剧在近代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

  抗日战争时期,潮剧处于衰落阶段,原先多个班社,到此时寥寥无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艺得到重视,潮剧又得以复兴,潮剧在过去五朵金花 一直实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儿童艺人担任,这些艺人长大后,声音改变,即被淘汰,这一体制严重阻碍潮剧艺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童伶制,并在各方面锐意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使潮剧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50到60年代的黄金年代,各地专业与业余的潮剧团发展到近200个,出现广受好评的第一代"五朵金花"。并先后2次进京演出,受到各方好评如潮。

  "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剧团全被解散,直至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才得到恢复。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种新娱乐方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潮剧同其他中国传统戏曲一样,在艰难中前进,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潮剧明末已在潮州、闽南的诏安、云霄等地广为流传,与梨园戏关系密切。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由建阳麻沙出版的《荔镜记》剧目,用"泉、潮二腔"演唱,同时,吸收南戏的音乐曲调。据清顺治《潮州府志》载:明末清初,潮剧是"杂以丝竹管弦之和南音土风声调"。乾隆版《潮州府志》载:"所演传奇,皆习南音而操土风","声歌轻婉,闽、广参半。"演出剧目的唱白以闽南方言杂潮语,故清李调元认为"潮音似闽"。

  清代,潮剧在潮汕及闽南十分繁盛。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蔡伯龙在《官音汇解释义》中称:"做正字,唱官腔;做白字,唱泉腔;做潮调,唱潮腔……"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云霄厅志》载:"俗好演剧,导淫增悲,岂可使善男女见之?今虽不能尽革,亦当取其有裨风教者,编成歌曲,庶听之者可以兴起良心,不为无助。"

  从清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潮剧发展兴盛时期。据《云霄县志》卷四"风土"载:"按本邑今唯潮音剧盛行,查此剧喜演乡曲,流传鄙俚不堪之小说,以迎合妇孺。每一唱演,则通宵达旦,举国若狂。"而且"每岁一街社最少演出十数台,所费不赀。"龙岩近城各坊也"越境招致","竞聘潮剧"演出。所演剧目,按内容题材分为大锣戏、小锣戏和苏锣戏三大类。大锣戏多为传统剧目,保留有《蔡伯喈》、《刘智远》、《郭华》、《拜月记》、《荆钗记》等一批宋、元南戏;小锣戏多取民间题材,为生活小戏,如《桃花搭渡》、《益春藏书》;苏锣戏则属于公堂戏和武打戏。

  潮剧是什么年代,在什么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研究者曾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从潮州巫术"关戏童"发展起来的,一说潮剧是弋阳腔的一支,是"弋阳腔在各地流传后的直接产物"。

  直到世纪30年代以来,流存于海外的明代潮剧剧本的发现,以及明代艺人手抄南戏剧本在潮州出土,潮剧的南戏渊源得到了史料佐证的论说。

  1936年,我国历史学家向达,在《北平图书馆馆刊》上,发表《班曲荔镜戏文》《记牛津所藏的中文书》一文,首次介绍存于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潮剧明代刻本《班曲荔镜戏文》(即《陈三五娘》剧本)。戏文的全题《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人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牛津大学所藏的这个刻本,因"最后一页有残缺,不能知道此书究竟刊于何时",但向达认为"就字体各插图形式看来,类似明万历左右刊本"。

  向达介绍牛津的《荔枝镜》藏本之后,二十年过去了。1956年,梅兰芳和欧阳予倩率中国京剧团到日本访问,在日本天理大学见到了另一明刊本《班曲荔镜戏文》,以及另一个藏于东京大学东洋大学研究所的《重补摘锦潮剧金花女大全》(附刻《苏六娘》)。藏于天理大学的明刊本《班曲荔镜戏文》,与英国牛津大学所藏的《班曲荔镜戏文》是同一刻本。但该本保存完好,末页是书坊告白的文字和及"嘉靖丙寅年"字样。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丙寅年即公元1566年。藏于东京大学东洋大学研究所的《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大全》,没有刊刻年号,但据专家考证,系明代万历年间刻本(见《明本潮州戏文五种后记》)。

  嘉靖刻本卷末刻有书坊一段告白:"重刊荔镜记戏文,计一百五叶,因前本荔枝记字多差讹,曲文减少,今将潮泉二部,增入"颜臣","勾栏、诗词、北曲、校正重刊,以便骚人墨客,闲中一览,名曰荔镜记,买者须认本堂余氏新安云耳"。说明这个"重刊"本,是从旧本"荔枝记",揉合潮泉二部,增"颜臣"、北曲等内容,并"校正"旧本荔枝记文字的差讹而成的。

  1964年,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主任、汉学家龙彼得教授,在奥地利维也纳国家藏于东京大学的《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大全》图书馆,又发现潮剧的另一个明代刻本,这就是刊于明万历辛巳(公元1581年)的《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大全》。这个"新刻增补"的潮剧本,不称《荔镜记》,而称《荔枝记》,是与《荔镜记》同一故事内容的不同演出本。它的底本是不是嘉靖重刻的荔镜记依据的原本,沿难断定,但这个刻本是"新刻增补"本,说明在万历之前,已在原刻(初刻)存在了。这个刻本的卷首,刻有"潮州东月李氏编集"字样。地方戏曲向不登大雅之堂,戏曲编剧者署上名字也不多见,这个刻本把编剧者潮州人李东月也刻上了。

  就在流传于海外的潮剧明代刻本被陆续发现期间,1958和1975年,在揭阳县渔湖和潮安县凤塘两地的明墓中,相继出土《蔡伯喈》(即《琵琶记》)和《刘希必金钗记》手抄剧本。这两个抄本的出土,引起国内外戏曲专家的高度重视,认为"是研究戏曲发展史的珍贵文献",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戏曲文物的一次重大发现"。

  新中国以来,潮剧界开展了一系列的传统剧目传承活动。

  潮剧现有的这批传统剧目,大致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经过加工提炼具有很高艺术水准的剧目。这当中最有代表性的,长戏当属《荔镜记》《苏六娘》,折子戏则有《扫窗会》《芦林会》《辩本》《闹钗》《刺梁骥》《闹开封》等。潮剧老照片 在五六十年代,潮剧界能人甚多,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济济一堂,社会上的文人学者也无微不至地关注着潮剧,当时对传统的整理传承达到了一个高峰。专家学者对大量的传统剧目进行了甄别筛选,绝大多数有提炼价值的剧目经过加工,成为潮剧的经典和保留剧目。这批剧目剧本紧凑,立意高,唱词文雅,文学价值很高;音乐既保留了传统,也融入了新素材;动作设计与人物塑造紧密相连,并保留了潮剧细腻典雅的特色和独有的表演程式。

  此外,也增加编写了一批优秀的新编历史剧,如《辞郎洲》、《袁崇焕》等。

  另外,揭阳揭东小梅花潮剧团以及广东小百花潮剧团的成立都在努力把古老潮剧的艺术魅力向青少年传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小梅花还聘请著名潮剧演员林舜卿老师指导。

  此外韩山师范学院的学生开发的卡通潮剧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2006年广东省政府和汕头市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文化,时任广东省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发起于2006.11.5成立了广东省潮剧发展基金会,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转播潮州分会场(潮州市潮剧团春节晚会)、2019年潮剧上央视元宵晚会,2020年潮剧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特别是近几年来潮剧在潮汕民间遍地开花,成立了很多乐社、广州、深圳、中山、珠海也成立了很多曲社、各地潮剧爱好者都有互相交流、也将为“南国鲜花”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吉祥戏《净棚》对潮剧艺术活动进行的高度概括:高搭彩楼巧艳妆,梨园子弟有千万,来者万古流传。